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七百七十一章 日本宣战

钢铁时代 第七百七十一章 日本宣战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日本首相府,关于是否宣战的大讨论,已经进行了3天了,本来,在欧洲战争爆发的初期,按照之前跟英国之间的约定,日本就需要对德国等同盟国宣战,一方面是英日联盟,日本有必要宣战,再加上英国购买的日本众多的债券和支持,这是政治方面。另外一方面则是实际利益,别的不说,近在咫尺的胶州湾,就是让日本垂涎三尺的地方,狭小的日本,每每为土地奋斗,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了扩张的首要选择的。

甲午海战,得到了北满,朝鲜和台湾,几十年的时间之中,日本获得了大量的好处,而现在,天赐良机,他们必须要拿下山东,扩充日本的实力,到时候整个渤海,黄海,甚至是东海都在日本的掌控之下,全面控制海权的前提下,西北的陆军再强大,也只能够在路上占优。

当然了,跟历史上稍稍有些不同的是,现在的中国,不是历史上战乱不堪,被各种的革命和主义,弄得一团糟的中国,从1911年开始,中华大陆上面就没有消停过,西北的崛起,让中国的发展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北洋西北革命党,形成了三国对立的局面,在西北的刻意控制之下,袁世凯也没有敢于称帝和独裁,更没有下手对付国民党,1912年的大选也没有进行,三个方面就这样的保持了对立和平衡,这让中华保持了元气。

三组势力之中。日本最警惕,也是最担心的,永远是西北。西北距离山东实在是太远了,日本绝对不敢打山东的主意。不过现在,事情稍稍有些变化,已经开战10天了,可是协约国在欧洲的局面不好,英法两国被德国追着打,俄罗斯许诺的东线第二战场。却迟迟没有开设,病急乱投医的英法。直接把主意打在了日本的头上,日本拥有相当强的海军舰队,又拥有18个师团的常设陆军,这对于协约国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撑,各种的许诺和条件,几乎是源源不断的而来,英法不但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山东也是默认的归属于日本,同时1.2亿美元的订单和70万吨货运的长期使用,1.2亿的订单,差不多能够获得6成的收益。至于70万吨的长期货运合同,每年就是1400万左右的净利润,这样直接的支持。给日本了一个强心针。

战争的变化,对协约国不利,可是协约国的后方,却是几乎整个世界,无论是土地面积,资源。还是人口,都远在同盟国之上。无论是之前的关系,还是实力底蕴,再加上眼前的利益,都注定了日本的归属,在比计划之中迟了3天,也就是在1913年11月16日的时候,日本外交部终于向德国宣战了。

宣战书发布的当天,日本跟德国进入到了战争状态之中,联合舰队的上百艘战舰,紧急调集了80%,而第十八师团和常设第九,第八师团,也一起调动,比历史上,只用了4.5万人截然不同,日本一下子调集了11万大军,相应的船只也都在协调之中。

宣战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杨元钊不记得日本正式对青岛动手的时间,再说了,连一战爆发的时间,都因为杨元钊这么一个大的蝴蝶,提前爆发了快一年的时间,即便知道了也没有什么用,只能够继续的盯紧日本。就目前从日本得到的情报而言,日本在宣战之后,没有直接的出发,而是依然在准备,这么有耐心的日本,多多少少的出乎了西北的预料,一方面命令情报局,严密的监视,特别是山东的海岸线这边,防止日本随便登陆,另外一方面,加大在日本本身的调查力度,争取能够在情报方面获得突破,得到确凿的信息。

从交还青岛开始,到现在,已经有7天的时间了,西北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投入了巨资,在整个中国兴建了规模庞大的铁路网络,也让西北向山东增兵变得容易了许多,经过了慎重的挑选,第一集团军作为先头部队,首先出发,他们会是整个战役的前锋,也是首批跟日本交战的部队。

第一集团军,脱胎于曾经的第一师,不但参加了对抗北洋,对抗俄罗斯的战争,也是第一批换装的,常设6个师,第一,第九,第十二,三十三,七十八,七十九师,其中前面的三个,都是有良好传统的常设师,都参加过对俄一战,而后面的几个,也是有参加过各类战争的骨干力量作为基础,经过补充和严格的训练,最终成构成。6个师全部是甲等,是按照西北的编制,拥有满编27000人,加上军直属的接近3万人的独立部队,整个第一军拥有接近20万人,是陆军之中最强力的一个军,王牌军。

这部分人员,早就通过火车移动到位,目前第一,第九师驻扎在青岛,他们作为主战场,剩余的四个师,分布在烟台,日照等海港城市,借助着要塞和岸基炮台,足以把这个海岸线守护的密不透风。

大炮只是防止对方的战舰过于靠近,轻易的攻击到陆上要塞或者是防御阵地,真正的杀手锏,杨元钊早就确定为飞机了,这也是西北最强的攻击力量了。

在几个月之前,民用设施交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密布在整个胶州湾的,12处野战机场和3处常设大型军用机场的建设,早已经以工厂的名义,进行了秘密建设,现在都已经的基本完工,而今天,最大的,也就是最重要的青岛机场也将全部军工和验收,这个最大可以容纳的700架飞机,拥有21条标准跑道和6条超长跑道的机场,将会是青岛防守的定海神针。

机场,对于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东西,在飞机还是爱好者的玩具,大部分的飞机都是在草地上,或者是比较平整的土地上面起飞的时候,西北的机场已经专业化了,专门研制的高标号的水泥,被应用到了这个机场的上方,特定的情况之下,跑道甚至可以铺设装甲钢,以增强跑道对轰炸的抵抗能力,参考了后世的一些民用大型客机的,庞大的起飞重量和起飞长度,早早的做出了预留,未来当西北4发,甚至是8发的重型运输机和轰炸机研究完成,都可以直接的通过这里使用。

除了青岛机场之外,日照,烟台,威海都拥有同样的大型专业机场,能够最少容纳2000架飞机的同时使用,而12个野战机场,容纳的飞机数量稍稍少一点,却可以提供弹药和汽油补给,紧急迫降和编组飞行等诸多的能力的,总之为了这一战,几乎西北生产出来的90%以上的飞机,会集中到了山东。

青岛机场的奠基仪式就在今天,第一军的蔡锷和西北的缔造者杨元钊,都被邀请参加这个剪彩仪式,两个人都欣然前往,陆军已经基本就绪,20万大军在以前简单的构筑的永固阵地的依托之下,花费了数天的时间,兴建大量的防护群,现在总计挖掘了2万多公里的各种壕沟,加上路基炮台,各种列车炮和飞机,防护体系相当的立体。

这个机场,在今天正式剪裁了之后,会直接投入使用,从西北飞来600多架飞机,会直接的从山西飞过来,跟随这些飞机一起的,还有大量的人员和配件,西北空军第一次大规模的集结,甚至单独以一个独立的单位执行战斗任务,这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创举。

宽大机场,一望无际的跑道,看起来很是荒凉,在核心人员的见证之下,蔡锷跟杨元钊共同剪彩,剪彩完毕之后的,指挥塔向已经起飞的机群发布信号,遮天蔽日的飞机,已经在青岛100公里范围之内了,按照飞机的飞行速度,最多二三十分钟,飞机就会依次的降落的。

果然,整齐的机群,遮蔽了天上的太阳,本来算是轻型机的西北一号,和大了一圈的西北二号,排成了整齐的阵营开始飞临青岛机场,在7个指挥塔台的命令之下,在21条跑道上面开始降落,跑道的设计,考虑到了实战的要求,空域几乎分割的相当的精确,相互之间影响很小,在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全程的接收飞机降落,现在不算着急,所以降落的速度不算快,一次只能够降落12架左右,估计2分钟一次的话,最多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全部降落下来。

前期抵达的地勤人员,已经熟练的操纵着机场的各种设施,接受飞机的,降落的飞机会按照他们的指引,进入到12个半潜式永固的机库之中,这是建设机场最费工夫,完全是永固要塞式的机库,这个设计并没有考虑到现在,敌人没有飞机而减少,反而因为杨元钊的前瞻性而加强了不少,这些机库拥有最少2米以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足以抵挡1000磅以上的炸弹的直接攻击,加上半潜式的结构,一些还依托着石山进行开凿,防护度是一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