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七百七十章 布局青岛

钢铁时代 第七百七十章 布局青岛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跟德国签署了协定之后,杨元钊再一次的来到了造船厂,此时的造船厂之中,就不是给德国人制造的军舰了,而是中国的,因为制造过一次的关系,这一次的进度更快,3个 月时间的,几乎完成了快4个月的工程,估计下来,原来8个多月的工期,可以节约到6个月,而跟随着德国海试的那一部分水兵和军官,他们将来走上这些战舰之后,会更加熟悉,因为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唯一的不同是,大部分的重廵和轻廵上面,都装载了西北最强的水上飞机,它们使用了最新的材料和发动机,续航能力极强,可以在作战之中,充当战舰的耳目和瞄准器,在高空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测量和计算,到出了结果之后,就会通过无线电,传输到指挥台上。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800小说网(www.800book.net)(шщш.щuruo.舞若小說網首发)

这个时代的主力舰,火炮是唯一的攻击方法,无畏舰之所以能够让其他的战舰全部落伍,就是因为统一了口径,可以保证一次齐射,以范围的攻击,替代点的攻击,让攻击力和单位时间的火炮投射能力大大的增加,至于瞄准方法,却没有明显的提升,一般都是在战列舰上,比较高的位置,设置观察哨,用光学进行测距。

这样的高度有限,根本无法把战场的全局的看在眼里,每一个战舰看到的是局部,其实高空观察和瞄准,早就出现过,早期的热气球观察手,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当时的热气球高度可能只有一两百米,用一些工具还是可以把声音传下来的,现在飞艇的高度都在千米左右,视界是宽了,可是传输就慢了。

西北在无线电上面,已经冠绝整个世界,从出现的几年时间之中,已经更新了数代,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和发展速度。 [800]基本上延续了曾经21世纪的发展速度,在这个电子荒漠的时代,简直是不可思议,无线电的可靠性大大的增加。发射的距离也从原来几百公里,提升到了上千公里,基本上有了军事应用的能力了,现在的西北军也在根据这个,进行改装和适应性训练。有关无线电的应用,此起彼伏。

水上飞机就是其中之一,用轻廵和重廵携带,可以顺利的收发,在平时的时候,可以用作侦查,200公里的飞行半径,180公里飞行速度,可以在短时间之内,侦查足够的范围。帮助舰队寻找到对手,即便是战斗期间,只要不是夜晚,就可以飞上天空,在1000米的高空,借助着特殊的光学仪器,可以补充战列舰的观察者的不足,在一定的程度上面,甚至可以取代舰队的指挥,这样的用途多了。

水上飞机只是一个方面。另外防空的改造也在进行,还有就是鱼雷,在杨元钊提出方向,计算机提供计算支撑。车床提供高精度加工能力的前提下,西北对于鱼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不但让鱼雷的形状微微的有些变化,让它更加的适合高速前进,装药量和定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更加的精确的。速度更快,射程更远,装药量更多,成为了西北新的鱼雷最出色的地方,当然了,这还是普通鱼雷,特种鱼雷的项目也在开展,氧气鱼雷的项目已经立项了,但是目前取得的进展很小,主要都是一些底层理论的进展,距离实验室实物和真正的作战应用,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杨元钊抵达青岛造船厂的时候,却发现,青岛造船厂已经有人在参观了,这些人正是已经进入到青岛航海学院,进行了3个月的学习的学员们,今天不是技术课,也不是理论课,而是在西北建议之下的教育课,本身这些学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比较容易接受海军教育的,3个月的学习进度,相当于的别人**个月,甚至是一年的,可是在杨元钊看来,还是不够,不说在这些战舰彻底的建成下水之前,全部完成训练,也需要在入役的时候完成训练,不然的话,基础的水兵和高层的军官有了,中间层面和一些专业的技术岗位,就有些太不足了。

故而,选择每月一次,观看战舰进度,因为是他们有可能服役和登舰的船,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促进,事实上,这样的效果极好,口说无凭,之前训练用的老旧巡洋舰,没有那种代入感,可是真正到船厂,看到正在铺设龙骨的庞大战舰,在陈列室之中,看到的战舰模型,以及曾经在军港和补给码头看到的巨舰,这些加在一起,对于学员们有巨大的推动,之前的那一次效果很好,这个月又轮到了这个。

看到杨元钊到来,几个见过杨元钊的教官,立刻上前,让杨元钊去的给大家讲几句,对于这些海军学员,杨元钊很是期待,认真的鼓励了几句,让他们好好学习,争取报效祖国,维护中国的万里海疆。

刚刚说完,一个机要秘书,在杨元钊耳边轻声的说道:“情报局密电,日本人有动作了!”杨元钊脸色不变,对着他稍稍的点点头,不过心中却是不停的翻腾,没有在青岛造船厂多呆,甚至还临时更改了行程,3个参观被取消了,然后匆匆的结束了这一次视察,离开了青岛造船厂,前往青岛。

坐在汽车之中,平稳的在大道上行驶,收回青岛是一件大事,本应该大张旗鼓的宣传,之所以秘密接收,还弄出了那么多的障眼法的原因就在日本,日本是华夏大敌,历史上二战时期,让华夏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这个时代,日本的崛起脚步被西北所取代,无论是棉布危机时候,还是最近几年,他们的向外出口,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的,传统的项目被西北所取代,新开辟的技术还不足,在这个时代,日本只是一个二流列强,甚至没有资格走上争夺的前台。

可是目前,在华占据土地最多,就是日本,北满,各种租界,还有台湾,包括目前杨元钊所处的这个山东,一直都是日本垂涎欲滴的,海军直接走过日本海就是中国的黄海,而山东就在黄海岸边。

日本还没有向德国宣战,但是会很快的,英日条约之中,日本是有向德国宣战的法理的,而且德国在山东的建设,青岛港,要塞和工厂也是日本希望,他们必然会开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海军。

从发展以来,日本的陆军是远远落于海军之后的,海军迅速进入到了世界前列,可是陆军却不入流,以西北的强横陆军,超过百万大军的数量,根本不怕跟日本在陆上作战,可是海上就不一样了,日本海军从甲午起步,大东沟一战,把洋务运动打造的最强中国舰队,北洋水师彻底的打倒,到现在都不曾恢复,1906年,又击败了俄罗斯海军,两场大战之下,日本人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再加上拥有金刚级这样的主力超无畏舰和大量新锐舰船,如果不能够在第一时间,重创日本舰队,对于整个中国沿海来说,这将会是噩梦,在主力战舰6个月之后才能够下水,最多可能在一年以上投入使用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削弱日本舰队,给中国争取时间,这才是必然要做的。

当时参谋部也好,杨元钊也好,想到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挖坑让日本来攻,从德国手中收回青岛,却秘而不宣,为的就是这个目的,或许在一两年之后,西北有足以对抗日本舰队的能力,主力舰的压倒性数量和主力舰的实力,即便西北的舰队磨合的不够日本好,也足以压倒日本,可是现在,一年多的真空期,是没有办法的,虽然西北微微的有些后悔,为什么不留下来几艘主力舰,但是仔细想想,如果没有德国的海试,让西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合格的水兵,即便拥有好船,也未必能够彻底的打垮日本。

主力舰对决不可能了,那就吸引日本来封锁胶州湾的,如果日本海上舰队的主力动手的话,他们一定会在舰炮的范围之外,也就是距离胶州湾岸边三四十公里的地方,这是舰炮达不到的地方,却是飞机攻击的区域,西北冠绝天下的飞机,再加上超过40公里射程的大口径15寸舰炮,应该能够把日本的联合舰队留下来大半的。

汽车匆匆的抵达青岛要塞,作战室里面,超过40个电台,正在紧张的工作着,负责联络情报局和西北本部,情报是从日本送过来的,目前在日本的情报人员,没有进入日本的高层,却从最底层观测高层发生的一切,从欧洲开战之后,日本军部和政府就进行了长时间的闭门会议,到今天,才结束,情报局弄不到会议的主要内容,却通过外围弄到了情报,就在今天联合舰队的所有人员,取消休假,进入到战备状态的,18师团的士兵也全部待命,做好了战争准备。

如果日本想要对德国宣战,对山东动手的话,他的依靠就是近百艘各种战舰的联合舰队和已经集结的陆军第十八师团,盯紧了这两个,基本上可以得到日本动手的大致时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