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五百三十七章 七大集 团

钢铁时代 第五百三十七章 七大集 团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包头,杨元钊正忙的马不停蹄的,在以包头为核心的城市之中,四处活动,博尔多前往德国之后,包头跟哈比之间的联络也在密切,哈比借助着各种军事原材料,跟德**方的巨头,建立了一定程度上面的联络,包括博尔多参加的两次演习,一定程度上面,也是由哈比推动的,合理的切入点,让德国跟西北的合作被推动了。--

演习所产生的效果,在博尔多看来,是‘露’脸的,可是在整个德国的军方,却如同抛下了一个重磅炸弹,德国的陆军建设,一向是走在前列,欧洲第一的陆军,也是德国的骄傲,见识了博尔多的西北军的作战方式之后,他们突然发现,在同等装备的情况之下,甚至是稍稍的差一点的装备的情况之下,德**队居然处于弱势,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之下,甚至会出现毫无抵挡能力的情况。

德国是后进者,一直都在追赶着英国,陆军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对付法国,还是俄国,陆军都占据着重要的方面,这个方面落后可不行,在认可了西↘,m.北军军事方面的成就之后,以格鲁克为首的陆军高层,开始针对陆军进行有针对的改进了。

这中间,小‘毛’奇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小‘毛’奇拿到的订单,包括了陆军部的一些修改,总计5500万马克的订单,换算成银元,也就是2500万左右,在包头整个工业总值的领域之中并不算大,包头出口的大头在钨‘精’粉和磺胺。一个是贵金属重要的军事原料,另外一个是救命的‘药’品。两个每年的出口数额都在2亿美元以上,加上轻工业的出口量。每年出口的总额,惊人的达到了7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目前日本的出口总额。

2000多万银元,差不多1000多万美元的订单,本是一个小小的单子,却惊人的得到了杨元钊的重视,把这个作为包头的第一生产序列,多多少少的引发一些包头高层的反弹,对于此。杨元钊毫不犹豫的一意孤行,他很清楚,或许现在,这个订单,在整个西北,甚至只有包头,都不算是太大的,利润只能够说可以,如果算上出口的话。是一个挣到外汇的手段。

跟其他西北高层不同,杨元钊以后世的眼光来看,一战是何等强大的一个机会,就拿日本为例。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获得了巨额的赔偿,可总额不过是3.5亿日元。只是相当于财政收入的4倍而已,只能够称之为稍稍盈利。比得上军费方面的投入,可是日俄战争。日本战场上胜利了,财政上却彻底的破产。

日本在日俄战争后的《朴茨茅斯条约》中未得到一分钱的现金。战争中日本的战费总额19.85亿日元,是其1903年政fu总预算2.5亿的7.9倍;其中8亿是以关税收入、烟草专卖金为担保在伦敦、纽约、柏林发行国债筹集的,这些钱无法用战争赔偿来抵消。

战后日本的国债从6亿日元上升到了24亿,每年仅利息就要支付1.1亿。国民的人均税负从1903年的5日元上升到了1906年的10日元。尽管财政如此拮据,陆海军仍要求大规模扩充。在1907年日本制定的《帝国国防方针》中,陆军要求将常备兵力从1905年的17个师团扩充为25个,海军则提出建设“八八舰队”。

可以说,如果没有一战的话,日本的经济可能会在1917-1918年左右彻底破产,因为沉重的压力,压制着日本的发展,这也是1909年,日本急于在棉‘花’方面获利,却因为包头的出现,大受损失,加剧了现在的危机。

历史上,日本之所以翻身,是因为一战出现,协约国的大批订单奔涌而来。1914年和1919年比较,商品出口总额从5.9亿日元增加到21.7亿。在这六年里,战前长期入超的日本出现了总额13.3亿的出超,再加上轮船运费、保险费等非贸易收入,使日本的外债由19亿降为16亿,对外债权却由8.1亿猛增到43.7亿,一跃成为债权国。

日本也借助着几年的庞大收益和投入,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转变成了工业国,一举的站在了世界强国的领域,这是未来一战,日本走过的道路,这样的机会,杨元钊肯定不能拱手让给日本,亚洲如果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崛起的话,他希望是中国崛起,而不是日本,在争夺订单和收入的前提下,中国没有日英之间传统的联系,可是物美价廉的产品和强大的工业能力,绝对可以争取到大半的订单,最关键的是,开辟亚洲几乎没有获取的同盟国的订单。

两大集团,看起来协约国集团占据着绝对的上风,德国这个欧洲第一工业强国也不是弱者,加上曾经的大国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就购买力来说,未必会比协约国差多少,日本因为先天的限制和工业总量的不足,未必能够抓住这两大市场,仅仅是吃点残羹冷炙,就足以让他们获得蜕变,经过了杨元钊金手指扩充之下的西北,拥有大部分的工业‘门’类和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只要搭上这一根线,未来是不可限量的。

看起来只有1000万美元的订单,可是在杨元钊看来,这是搭上同盟国机会,现在是1000万,未来,从1914年战争打响之后,可能是5亿,10亿,甚至更多的数字,军工用品和准军事化用品的利润,足以让中国获得最大机会,西北为此可是准备了4年了。

杨元钊对于西北有着足够控制力,西北商会的大部分股份和主导权控制在他的手中,杨元钊在过去的4年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远见,让所有人即便看不出来未来,也不会反驳他的意见,在他的主导之下,以包头为中心的12个工业城市,开始了战略‘性’的转移,轻工业和民生产品,没有彻底的放弃,却开始了大范围的转移,以往西北之外的富商,很难得到的轻工业机械和先进机械,开始大范围的转移,吸纳了整个中国的资金的同时,西北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以军品,重工业,枪支弹‘药’和机动车为主的四驾马车,开始真正的在包头崭‘露’头角。

在杨元钊的主导之下,现在的西北工业,形成了7大企业集团,第一的当然是以白云鄂博钢铁厂为首钢铁工业集团,他们生产全部的钢铁产品,是包头大部分产业的基础;第二是动力集团,以杨元钊的知道之下,‘花’费了几年时间,才形成发动机研发中心为核心,分成了小型发动机,大中小型蒸汽机,大型柴油机,航空发动机为几个分类动力集团;第三个,是以货车,军用汽车和小型汽车为主的机动车生产集团;第四个是化工集团,以石油化工,三酸两碱,日用化工为主的庞大集团;第五个当然是军工厂,吸收了原有的军工项目,是包头陆军强大的保证;第六个是铁路机械和机车集团,包括了大型拖拉机的开发;第七个则是军品集团,负责除了枪支弹‘药’火炮之外的全部军品的开发,包括普通单兵装备,军需用品,望远镜等一系列的项目。

大项的七个项目,牵扯到的工澄止千家,经过了阵痛和调整,所有人都发现,整个西北,在完成了7大项目的整合之后,整个西北开始转型,全部是以军品为主,并且这个军品的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了西北所能够承受的程度,瞄准的不是不到30万的西北军,而是300万、500万,甚至是1000万的军队,整个中国,能够拉的起这么庞大的军队么的?

不管其他人是怎么的想法,在杨元钊的推动之下,包头改制就开始了,7大集团,奠定了中国未来重型工业的基础,每一个集团都是拥有数亿,甚至是数十亿的庞大集团,哪怕是现在都拥有数万的工人。

这样的改制,在包头快捷的工作小路之下,只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在改制之后,每个集团都拥有独立的结算和能力,而在杨元钊的推动之下,开始囤积大部分的工业产品,也因此,本来勃勃上升的包头工业增加值,开始出现了减缓,库存也出现了。

以包头庞大的生产能力,出现库存的情况,很快就产生了大量的产品,多多少少的产生了一定的微词,不过杨元钊拥有庞大的现金流和金融基础,推动着西北银行,用有一定利润的价格,把这些库存都给吞下来,虽然这个利润率不高,却足以支撑工厂的正常生产,在经过了稍微的变动之后,包头的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办公室之中,杨元钊看着目前包头的生产情况,大量的跟军工有关的东西生产出来了,这些东西,会在未来,变成一张张的外汇,成为包头 腾飞的翅膀。;--73175 dsuaahhh 2714312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