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五百三十六章 进退两难的俄军

钢铁时代 第五百三十六章 进退两难的俄军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军舰轻松的穿过大西洋,地中海,穿行在苏伊士运河之中,一艘驱逐舰,并不会遭到阻拦,又不是主力舰,对于海军的争夺而言,一两艘驱逐舰,甚至十艘八艘的,都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很正决定海战优劣的,永远只有主炮在350毫米以上的主力舰。

哪怕是被英国重点控制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对于一艘驱逐舰的来去,也没有多少的在意,甚至德**舰可以在英法等控制的海港,进行简单的补给,这跟主力舰的出行,完全不一样。

两个多月的时间,几乎穿过了大半个地球,博尔多感受着的热带炎热的海风,这一次可能只用18天,甚至是17天就能够抵达中国,不知道现在的蒙古,打成什么样子了,从参谋部拿到的订单,非常的具有针对性,不但是德国最缺乏的部分,也极大程度上考验西北的能力,或许这是参谋部对西北整体实力的一个评估,听到的和毒贩茶能介绍的,永远是云里雾里的,只有这样的真正的交流和合同才才能够看到。

博尔多正在地中海和印度洋漂流的时候,蒙古前线,僵持还在继续的,已经到了三月的,春暖花开的日子,买卖城的附近,已经进驻了5个师,甚至第二军的第六师也都已经抵达了100公里之内,整整1000平方公里的战区,超过13万的包头军队集中到了这里,6个师的部队,分成了不同的梯次,彻底的把这一片土地变成了坚固防御的战区。

以包头强悍的建筑能力。从库伦到买卖城的简易公路,已经贯通了,平整的三合土,在比较干燥的蒙古春夏之交,不必考虑路面被雨水冲毁的问题。最少7万人的建设大军,1800辆各种的建设机械,集中在350公里左右的区域,从库伦向北200公里的地段,双向四车道的水泥路已经修筑完毕,正在等待这水泥的彻底凝结。最多一个月之后,就可以贯通到买卖城。

便利的交通环境,让6个师的西北军平稳扎根在了买卖城附近,20多万俄军,经过了几重的消耗。目前只有15万多一点,比西北只是多了3万人左右,超过5万的伤亡换取的,只有西北军几千人的伤亡,这样的伤亡比例,让萨姆索洛夫都有些胆寒了,西北的战斗力,一次次的刷新了他认知。

西北固守的能力太强了。在最初的碰壁之后,萨姆索洛夫不是没想过绕过,可是当10个小型的飞艇调到了买卖城的前线的之后。几乎周围500公里的范围之内,仿佛成了禁区一般,任何的动作,都会迅速的被西北军发现,一旦进入到草原深处,没有地图和向导。说不定就陷入到西北军的陷阱之中,连续的失掉了3个独立旅12000人之后。萨姆索洛夫就根本不敢轻举妄动了。

天知道,这一片平静的草原之上。还有多少的杀机,会吞噬多少的生命,俄军是进退两难,在被全歼了2个师的大部,重创了三四个师,甚至损失了4个独立旅之后,俄国远东军区受到了重创,本身,在日俄战争的时候,都没有完全恢复的远东军区,陷入到了最薄弱的时刻的,在远东,在俄国之内,都引起了巨大的争执,俄国的高层,甚至开始讨论,继续在远东僵持下去,是否有意义的问题了。

跟固执的沙皇不同,俄国的政界军方高层,多多少少有些了解目前俄国的状况的,欧洲的战争阴云,慢慢的笼罩了,欧洲这边,大批的军队,是无法调动,包头在战争之中,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一个师最起码相当于俄军的两到三个师,甚至稍稍强一点,毕竟,包头这边的师,基本上,都是2万5以上的强大的师,一定程度上,6个师,15万人,远东最起码要调集35万,甚至是40万军队才能够有足够的胜利,为了不毛之地的蒙古,这样划算么,这么一个看起来很大,却没有任何价值的地方,即便拿到了,也是一个巨大的包袱。

俄国在蒙古,还是有一定的根基,无法进行进攻,却知道蒙古的一些情况,现在**立的事情,已经告了一个段落了,在起义的初期,就被西北扑灭了,几乎不太可能,在独立出去,除非是直接派兵攻占,虽然英日法,支援了不少的军费,可是6万人的损失,对于远东,也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损失,足以让整个俄国这边,伤筋动骨了。

现在进退两难,十几万的大军驻扎在不毛之地,每天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持续3个月的战争,把英法日支援的那些军费消耗的不少,俄国还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看着毫无退意,平静的固守的西北军,似乎可以持续不断的坚持下去。

博尔多再一次的来到了包头,已经是上一次之后2个月了,哪怕再怎么的节省时间,路上就花费了45天以上,这还是乘坐军舰不是邮轮,要是邮轮的话,路上最少会多花去15天以上的时间,上一次急匆匆的,博尔多只是浮光掠影的看了一下包头,主要关注的只是重工业的生产能力,现在重回故地,才有机会关注包头的一切。

似乎跟上一次离开相比,包头这边,又发生了一点点的改变了,各种的工程,以飞速的发展着,整个包头,在某种程度上面,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在工地之中,无数的建设单位都在进行,西北似乎在做着某些的准备。

蒙古这边,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了,最少在杨元钊看来,俄军在不派遣更多的援军之前,翻不起什么大浪了,15万的军队,加上足够的后勤,足以抵挡住俄军,之前让蔡锷有些头疼的俄军180火炮,现在也有了敌手,杨元钊和陆军高层,肯定不可能让西北军就这么的落后挨打的,之前因为交通的关系,无法把203火炮送上买卖城的前线,在简易的公路修通的同时,12门203毫米火炮,已经运送上去了,第一次就给予了俄军重创,俄军重炮师几乎没有想到,西北还有如此的重炮,超过180毫米火炮3公里以上的射程,威力更强大的203毫米火炮,直接给重炮师一个下马威的,连续一个基数的炮火覆盖,几乎把俄军的重炮师给重创了,失去了绝大多数的炮火和人员之后,西北彻底的占据了蒙古前线的炮火优势。

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特别还有特种部队的穿插和训练有素的士兵,蔡锷的第一军和王金铭的第二军,几次提出要主动出击,争取尽可能的消灭俄罗斯的有生力量,给他一个巨大的教训。

这个提议,在冯玉祥那里是通过了,歼灭20万俄军的诱惑,从某种程度上面,是让冯玉祥心动的,从某种意义上面说,这是从1840年开始,对外国列强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胜利,也算是极为鼓舞人心的举动。

杨元钊很清楚,之前对俄军的打击,最多是触动一下俄罗斯,让他们知道,西北不好欺负,可真正的把这一批俄罗斯的派遣军全部歼灭的话,那就真的跟俄罗斯结下大仇了,天知道疯狂的沙皇,会不会倾全国之力,跟西北对抗,疯狂的俄罗斯,超过千万的动员能力,跟中国数千公里的国境线,一场全面战争打响的话,西北哪怕不惧怕,也会很麻烦,说不定就会失去两年后的机会,杨元钊从来都没有打算,直接接入到未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扎实根基,借助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让中国获取好处,才是他应该做。否决这个提案,让蔡锷和王金铭稳守阵地,只要拖住这一批俄军,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杨元钊的古怪的作战方案,让蔡锷等人不太理解,按照这个执行下去,杨元钊全局一般的眼光,是得到公认的,对面的15万俄军,虽然受到了重创,却不是没有一点战斗力,真的要打起来,说不定西北的损失也会巨大,少说也会有数万的伤亡,这样的损失,是西北承受不起,杨元钊都决定了,那么他们就按照着执行好了。

西北稳定的防守了,却让俄军更加找不到突破口了,战斗力不占优势,西北防御极为坚韧,再加上失去了炮火的优势,俄罗斯最后一个攻下买卖城的可能也失去了,渐渐的,除了每天的例行攻击之外,就没有别的动作了,反倒是西北这边,动作不停。

西北还在源源不断的加强买卖城的强度,各种的物资,各种的武器,源源不断的通过那一条公路运送过来,接下来,就是以买卖城为中心,建设一个大规模的要塞,以买卖城的体系为核心,建设20个炮台,这是一个密集的炮台群,主炮全部使用203毫米的火炮,一个炮台拥有一门203毫米主炮,8门155毫米的副炮,12门小炮,48挺马克沁,全部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塞化,20个炮台足以笼罩买卖城周围20公里的范围,一旦建成之后,就会成为蒙古境内最为强悍要塞。这样的情况之下,常驻2个师的兵力,就足以抵挡住俄军四五个师的进攻,这样大部分的精力都可以放到了整个西方,减轻西北面对俄罗斯时候的压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