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四百八十四章 日俄反应

钢铁时代 第四百八十四章 日俄反应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还没等杨元钊高兴多久,更多的讯息反馈回来了,相对于国内的平淡反应,外国的反应却是激烈的多,特别是公使的反应激烈无比,俄罗斯公使敦索维茨在见报之后,直接的冲到了北洋,郑重的约见袁世凯,提出了严正的抗议,

刚开始,袁世凯还觉得,或许是北洋的某些行动,让俄罗斯觉得不爽了,对于实际上控制着部分的东北,而且在远东方面,有着巨大的兵力的俄罗斯,袁世凯在警惕之中,带着某种的敌意。

可是听了半天之后,特别是敦索维茨提到,他们远东军区和欧洲部分,为了这一战准备了18个师,要针对蒙古和西北行动的时候,他才发现,对方的目标是针对蒙古和西北的。

“蒙古是主权国家,并且已经跟俄罗斯建交,出兵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这是国际法所不允许的。”对着激动无比的敦索维茨,袁世凯一边点头听着他说着,顺着他话向下,可是心中却听出来了,挂羊头卖狗肉,列强们的态度,都是如出一辙的,把自己的某些卑劣的行动,挂上一个正义的面纱。

**立,跟俄罗斯肯定脱不开关系,否则的话,敦索维茨不会这么如同是被踩了尾巴一样,愤然的过来抗议了,本以为西北是扩张地盘了,这在他看来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地方,却没有想到,西北居然撞上了俄罗斯。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更加让袁世凯欢欣鼓舞,因为敦索维茨离开了之后,同样的抗议还在日本。英国和法国公使身上上演,即便袁世凯对于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再陌生,完全不了解,也知道事情大条了,本以为很正常的**立。似乎并不简单,西北的出兵也果断的仿佛是计划好的一样,他们几乎必然的对上了列强。

袁世凯是一个很聪明的,很善于利用对立和缝隙,从当年的朝鲜,到后来的戊戌变法。甚至在北洋之中,无比确实的表现出来,在他看来,无论是列强也好,西北也好。都不是他能够应付的,反倒是他们之间产生了冲突,才是他的机会。

表面上答应了列强,不干涉双方的争斗,却对列强提出,蒙古是一个独立国家毫不吐口,作为远清朝高层的一员,清廷割地赔款可是大受的诟病的。袁世凯代表的北洋,不会跟列强们直接的对上,可是摊在表面上。没有一个人会直接的认为,把蒙古割让出去,不会遭到国人的唾弃,一个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帽子是摘不掉的。

袁世凯继承了满清实力,北洋从一定层面上。是在满清的基础上面发展起来的,但并不表示他愿意继承清廷的丧权辱国。民国从一定意义上面,算是一个新的开始。可以答应列强一些条件,可是明面上的前提,是绝对不能签署和应承的。

把列强们给支应了过去,晚上的时候,袁世凯就把包括杨度在内的大部分的幕僚给找来,让他们分析一下西北到底是什么的一个章程,这个所谓的收回蒙古,会不会给他们带来机会。

杨度等幕僚,隐人,官场,甚至是争权夺利,这些他们很擅长,特别是杨度,本就学的是帝王心术,可是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以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为主的政治,他们就不懂了,甚至没有想明白,不过是**立吗,干嘛西北明知道有俄罗斯在背后,依然冲上去,他难道不知道,这样会惹怒列强么?

因为不明白,更不懂,可是这是一个机会不是么,列强是什么,这么多年,对上中国就没有败过,在双方对立的情况之下,中国这边的气势先就下来了,按照敦索维茨所说,21万的俄罗斯军队,会前往中国,西北的做法不亚于螳臂当车。

虽然会失去蒙古,甚至是西北,但是俄罗斯也不可能肆无忌怠的在中国割地,总要有些收敛,说不定,西北这个压在北洋身上的大敌,就此就会被解决。

最终,还算是商议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中国式的思维,或许已经不太适应了这个时代,最少不适应目前中国的现状,他们自认为最为稳妥的方法,其实已经错过了机会了,北洋和袁世凯都做出了决定,革命党也一样。

以敦索维茨为首的列强公使的抗议没有收到效果,对于英法日俄公使来说,这只是一个表现出来的态度,为的只是让北洋不插手在其中,别的不说,北洋的疯狂扩军,都看在的列强的眼里,那些精良的武器,是经过了战场上面的检验的,就算是德国公使穆默都不得不承认,这一批的委员会1888,就质量上面,不会比德国原装的差。

超过30万的军队,装备了大量的不强和火炮,这样一股力量,如果插手到蒙古的局势之中,必然会产生恶劣的后果,四国一起出马,就是为了让北洋置身事外。

得到了袁世凯的首肯,并且细心观察,北洋的各镇都没有动作之后,他们才把眼光真正的放在蒙古这边,列强们,包括俄罗斯公使敦索维茨在内,从来都不认为,蒙古的所谓独立闹剧,能够拦住别人,特别是蒙古居然不按照约定的剧本来演,提前独立,在独立后直接通电全国,而不是等到俄罗斯的军队进去,这就让俄罗斯非常的被动。

列强们不知道西北军队的战斗力,可是能够消灭北洋一个镇,在北洋诸镇中位置靠后,也是北洋的老底子,这样的一个镇的战斗力,比不上他们的正规军,也差不多,起码发挥出二线部队的实力,这样的10个师,20万人左右的部队,蒙古那所谓的1万多人,大部分人都是临时的拉上来的,枪都没有打过几次的凑数的,根本就不是西北的对手。

俄罗斯也没有指望这些人,只是想着,蒙古跟包头之间的交通相当的恶劣,借助着交通挡住西北,西北的动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快速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占领了库伦,活捉了活佛,借助着贪生怕死的哲布尊丹巴,稳定了西北局面,这让俄罗斯无法利用蒙古来大做文章,只能够是强行的攻击。

不过在敦索维茨,甚至是俄罗斯远东司令部的眼里,这只是一个小问题,西北军只不过是打败了所谓的**立军而已,只要他们的军队到了之后,一切都土崩瓦解了,当年小看了日本,可是日本再怎么说,是一个工业国,还有英国在背后支持,怎么说,舰队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了,西北是什么,3年前还没有听说过的,一个落后的清国的一个地区而已,怎么可能跟大俄罗斯对上,随便一打就完事了,多一费手脚而已。

相对于敦索维茨的乐观,日本公使伊集院彦吉的想法就没有敦索维茨那么的乐观了,日本作为亚洲国家,一直都对中国虎视眈眈,在所有列强之中,对西北的了解最为深刻,特别是在西北打败了北洋军之后,几乎花费了大力气,了解西北的一切。

气势汹汹的西北,在轻工业,机械制造,甚至是军火工业,几乎彻底的把列强们给驱逐出去,英国或许不在意,日不落帝国拥有整个世界的殖民地,法国更多的是金融信贷,只有刚刚起步的日本,真正体味到了那种可怕,短短的3年,日本兴旺发达的经济,遭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的打击,如果不是美国,英国等低端市场,还有一部分的市场份额,日本可以说是重新的闭关锁国了。

几十年的努力,战胜了清国和俄国的赔款,从而建立起来的经济体系,似乎只剩下了国内,但是日本很清楚,如果不是日本还对清国保持着某种的优势,西北的产品没办法进入日本国内,他们的经济早就崩溃了。

不过眼下看来,这样结果支撑不了多少年了,商人是追逐利益的,就算日本人严防死守,被打开国门的日本,也无力抵挡英国为首的资本家,他们如果发现从西北进口的东西,可以在日本获得较大的收益的话,又不用支出庞大的运输成本,那么日本的灾难也就来了。

俄罗斯的动作日本很清楚,21万大军的强大,伊集院彦吉很清楚,当年日本不是拼死一战,还有海军上面优势,以逸待劳,打败了所谓俄罗斯海军,要赢过俄罗斯,并不是那么的容易,现在的西北,就看看跟北洋的那一战拿出了多少的实力了,如果是廍实力的话,21万的俄军,足以让他们吃大亏的。

只有打败了西北,日本才能够重新夺回中国的市场,唯一有些不爽的是,俄罗斯的触角,很正的深入到了中国的内地,不过不怕,中国太大了,日本只要占据一小部分就可以了。

这个时代的日本,还没有后世,2战时期那么的疯狂,即便是二战,也是连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以日本的实力,蛇吞象的吞掉中国,不是一场战争,就能够达成的。

西北跟俄罗斯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压上了赌注的日本,只能够寄希望于俄罗斯把西北打败,彻底的断绝中国崛起的基础,否则,日本根本就没有未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