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四百七十六章 后勤生命线

钢铁时代 第四百七十六章 后勤生命线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火车站异常的繁忙,大量的军队井然有序的上车,杨元钊抵达火车站的时候,无数的车辆让这个火车站繁忙无比,大量火车的进入,让小站9列的铁道上面,到处都是火车,一个个迷彩的身影,密集之中带着井然有序。

“松坡还没有出发吧!”杨元钊低头问道。

身后的参谋看了一下手表,有些肯定的说道:“蔡锷师长应该是第三批出发的,他们的出发时间是13点37分!”

出发的火车,时间精确到秒,这一点,是从铁路局开始之后,就得到了全部人员的认可,任何一点点的停车,对于铁路影响都是巨大的,甚至需要调整铁路运行图。

此时才13点20,杨元钊看着井然有序的火车站,一阵阵的感慨,从下达命令到现在,才7个小时左右,第一师已经做好了准备,甚至三分之二的人员已经上车出发了,这样的速度,即便在整个世界上,也可以称之为超级快速的。

对于这个速度,杨元钊非常的满意,他还记得当时的情况,他只是偶然的提出了快反的概念,这是从来都没有人尝试过的,也就没有进入到主流军事家视野的提案,却得到了蔡锷的认同,尝试着开始在部队之中实施。经过可刻苦的努力和坚持,才三个月不到的时间,也像模像样了的,汽车和火车联动,军队快速反应,有了如今的成果,估计,8小时之内。他们能够离开包头前往蒙古。

“蔡锷师长在那边!”参谋突然的说道。

杨元钊抬头一看,果然,在人群之中,他看到了蔡锷的身影,此时他还在对着地图进行一系列的安排。对着警卫下达命令,他说道:“我们过去吧!”,

“跟特种部队的联络建立了么,库伦那边到底情况如何的!”

“建立了,不过特种部队在潜伏状态,目前正在定点清除目标人物。我们只能够每天固定的事端,跟他们联络!”

“那就继续呼叫,保持联系,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进入库伦!”

“是!”

“一团和二团,在进入到乌德之后。立刻构筑前进阵地和大本营,等三团四团到达之后,急行军前往库伦!”

“是!”另外一个通讯员接到命令,迅速的前往电台的方向。

“剩余的炮团和后勤补给上车了么?”

“已经差不多了,只是最后的补充兵慢了点!”

“让他们加快速度!时间额米多少了!”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之后,蔡锷似乎稍稍的放心下来,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先发部队都上车了。这一批,在规定时间,也可以全部上完。抬头看到杨元钊微笑的站在旁边,敬礼说道:“杨会长!”

“很好,看来对于库伦是有把握的,那么恰克图呢?”杨元钊点点头问道。

“没把握!”蔡锷实话实说的说道、

“哦?”

“按照我们现在得到的情报,俄罗斯远东军区和本土前来的部队,一共是18个师。总计21.7万人,本土部队已经通过了乌拉尔山。正在积极的向赤峰行进,远东军区似乎慢了点。还在集结,但是我们解决了库伦之后,是否能够及时的抵达恰克图,那就不知道了!”蔡锷苦笑了一下,解释道。

杨元钊也没办法的笑了一下,情报有一定的滞后性,加上又是千里之外,谁也没办法,只能够拍着蔡锷的肩膀说道:“尽力而为,尽可能的在恰克图堵住俄军,最少也要把俄军托在的库伦以北,包头这边,会全力支援的!”

“是,保证完成任务!”

“好好打,打出我们包头的威风,这恐怕是从1900年以来,第一次跟列强开战,也让他们看看,中国人,中**队是什么样子!”

寒暄了几句之后,登车的时间到了,杨元钊也不多说什么,站在站台上送行,一直到列车缓缓的离开了之后,杨元钊依然没有动弹,列车的速度极快,很快消失在了地平线的远方,为了这一次军列出行,铁路局单独的划定区间,这些军列是直达的,所以平均速度会达到120公里每小时,以包头到乌德的距离,1200公里,也就是10个小时,估计到达的时候,要到深夜了。、

第一师,用比计划更快的速度,前往蒙古,可是俄罗斯一共出动了18个师,21万大军,一个师肯定不够,后续的部队也要跟上,他回头问道:“第二师准备的如何了!”

第一军中,只有第一师是快反部队,他们也是速度最快的,只用了7个多小时,就已经从营地之中集结出发了,甚至随军的,还有足以支撑3次高强度战斗的军火,他们的重量都占据了一半的车厢,如果加上杨元钊秘密储存在库伦和买卖城的,基本上算是够用了,但是第二师,第三师不一样,他们虽然也进行过相关的训练,没有第一师这么的有针对性,按照操行大纲上,他们能够在24小时之内集结,已经算不错了。

参谋的脸上,微微的露出了一丝为难,然后说道:“36小时之内,肯定能出发的!”

“好,让他们加快速度,估计第二师抵达库伦的时候,可以接替第一师,看样子,要辛苦蔡锷了!”杨元钊长叹一声的说道,蔡锷确实是辛苦,他不但需要帮助特种部队解决掉库伦,然后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前往恰克图,最多只有2天的时间在库伦,也就是说,在一周之内,转战2000公里以上,迎战的还是列强的军队,不管是俄罗斯的本土部队先到,还是远东军区先到,都是俄罗斯的正规军,是没有经过一战仓促扩军,实力大大减少的正规陆军,所遭遇的压力是何等之大,这一点杨元钊非常的清楚。

送走了第一师,第二师和第三师也在迅速的的准备着,包头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这不是快速战,也不是运动战,从某种情况上说,库伦平叛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对上庞大的俄罗斯,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俄罗斯,哪怕是输掉了日俄战争,可是日俄战争之中,俄罗斯的正规军的表现,还是非常强悍,包头不可能像是日本那样,直接的拼人数,一旦精锐的力量打完了之后,包头如何抵挡北洋和革命党,所以,必须要让战争回到包头最擅长的地方去。

包头最擅长什么,固定战,防御战,借助着稳定的工事,抵挡对手的优势兵力,库伦因为本身不是什么大城,又因为蒙古国公在这里的地位强大,所以没办法下手,可是整个商人之城的买卖城就不一样了,那是一个商人的城市,是为了贸易存在的。

包头,从最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是以一个经商的渠道发展为主的,无论是晋商八大家,还是之后加入的,都是看在商机的面子上面,买卖城作为一个跟俄罗斯接触,甚至是通商的口岸,当然是他发展的重点,看似跟以前一样的买卖城,其实已经被他提前布局了,如果第一师可以抵达的话,利用其这些防御手段,加上紧急构筑的阵地,买卖城就会变成一个牢不可破的阵地,那么这一战基点就确定了,如果不能的话,在大草原上,打运动战,虽然包头未必会吃亏,可是这个损失就大了,甚至会影响到西北的发展,这是杨元钊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千里之外,甚至是两三千里之外,即便是杨元钊也鞭长莫及,只能够期待一切顺利吧,而接下来,他需要保证的,就是更多的机动车辆,一场几十万人的战争,需要的战争物资是海量的,这是第一次不在包头的保障体系之下进行的战争,从某种意义上面,后勤的压力是庞大的,从包头到乌德的方面,因为铁路的缘故,没关系的,甚至到库伦,也同样因为高速公路,可以保证,但是从库伦到恰克图,就全部都是三合土的普通路面,唯一好的一点,这一场战争,是在春季打响,春季的蒙古草原,没有那么多的雨,否则的话,一场大雨之下,后勤会直接的断绝。

要不,试试拖拉机,杨元钊的心中,猛然的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在凹凸不平,甚至没有多少人烟的大草原上,除了骆驼挽马之外,就只有履带式机械才能够比较平稳的行驶,按道理说,包头的拖拉机的保有量相当的大,拖拉机厂生产的拖拉机,也足够的多,但是路程是死穴,铁路可以转运拖拉机,可是铁路只是到乌德,距离库伦,还有550公里,这段路程,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加上库伦到恰克图的几百公里,千里路程之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就更多了。

不管如何,后勤必须要保障,而且需要有预见性,甚至有余量的保证,杨元钊清楚,第一军是包头的精锐力量,但是失去了后勤保障,他们的实力,最少降低了七八成以上,用一半的实力,跟俄罗斯的优势兵力硬拼,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看样子,接下来,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如何完成从库伦到恰克图的几百公里后勤运输生命线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