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四百七十五章 民心军心

钢铁时代 第四百七十五章 民心军心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杨元钊坐在广播直播间里面,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发展,无线电的不少技术得到了深入,不用再攀爬到几百米的高山,顺便上了一百多米的铁塔,有特殊的线路相连,上面有人专门值班就好了,直播也就放在了山脚下,这里一个大院子和七八层的小楼,成为了包头新的广播电台的所在地。

已经决定要通知大家的杨元钊,在下达了命令之后,就乘车前往这里,相对于之前的爬山,这个速度快多了,在杨元钊还没有到达之前,就做好了直播之前的全部准备,同样的准备,已经遍布了整个包头,为了这一次民心的促进活动的,包头早已经做好的准备。

7点40分,时间到了,杨元钊对着麦克风,平静的说道“我通报大家一个沉重的消息,就在三天前,近在咫尺的蒙古宣布独立了,他们要投向俄罗斯,中国的领土,再度被俄罗斯侵占了一大块!”

杨元钊的话语很平静,平静的仿佛在叙述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一样,可是在这种平静之中,却是一股股的热血和热火,最终,似乎照本宣科的,把**立和靠向俄罗斯这件事情大致的讲清楚之后,他深吸了一口气,似乎爆发一样的声音说道:“我们答应么!”

民众们的情绪,仿佛是被撩拨到最高峰,如同一个巨大的火堆,开始爆燃了起来,怒吼般的声音,在包头城区的各个部分响起:“不答应!”

“反击!”

“战争!”

“打到帝国主义!”

“平叛蒙古!”

无数的喊声,汇聚成了一条巨龙,喧嚣在了包头的上空。即便是第一师也是同样,蒙古的明文通电,在中原和南方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西北也是因为控制,没有通告给民众。现在,由杨元钊亲自的播出,一下子让整个民众都愤怒了。

3年时间不长,可是这三年,对于每一个民众而言,是最自由。最理直气壮,最挺直腰杆子的三年,不在卑躬屈膝,不再低三下四,凭借着自己的手艺。凭借着自己的劳动,养活一家子。

短短的三年,让他们从贫穷,吃不饱肚子,朝不保夕的生活,变成了丰衣足食,生活的变化,带来的性格和认知的变化。特别在包头注重知识的氛围之中,他们开始知道,国家和民族。知道汉和中国代表的意义,哪怕蒙古族,却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蒙古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平叛,战争,甚至对上列强也在所不惜。杨元钊用了3年的时间,潜移默化之间。树立了西北的这种风骨,不是整个西北。新加入到包头的,他们还在慢慢的改造之中,可是西北的核心是包头,是这个杨元钊一手兴建起来的工业化城市,有了包头的支持,一切都大有可为,最少后方是平稳了。

“我宣布,包头,进入到紧急状态,各个跟战备有关的工厂,进入到战时状态,会有军代表进入,所有的工人都必须按照纪律,统一的调配生产,包头本身,娱乐活动取消,夜晚实行宵禁。”

一条一条的命令下达了,这本身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却因为民心所向,基本上都顺利的通过了,包头现在受到了直接的威胁,俄罗斯可不是北洋军,他可是北极熊,一直以来侵占着中国的领土,一旦他们来到的话,对于所有的民众,就是一个灭顶之灾,包头民众和工人们,享受着包头的条件,也从最根本的地方,不想失去包头,那么,就会迸发出更加旺盛的斗志和热情,民心指向,所向披靡。

民心,军心,全部汇聚的时候,战争就真的爆发了。跟民众一样,军队也同样群情激动,高级军官和下面的士兵一样,同时听到了这个消息,作为军人,作为暴力机关的一份子,他们有着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众们或许只能在后方,用自己的劳动,默默的支援着。

后世曾经有学者研究过这个时期的民众心态,最终的结果是包头把一切都做的太好了,杨元钊把一切做的太好了,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才会发现幸福的日子来之不易,哪怕是拼尽所有,也会维护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安宁,这其中高工资是一方面,全民义务教育又是另外的一个方面,开启民智,不在愚民,看起来简单,却是一步步的做好,包头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

广播结束之后,第一师的广场上面,蔡锷平静的说道:“听到了么,战争就在眼前,我们要去蒙古平叛,甚至要对上列强之一的俄罗斯,你们告诉我,怕不怕!”

如山的呼声,整齐而又坚定:“不怕!”

“很好,不愧是我的兵,我宣布,第一师立刻出发!”

一声令下,整齐的方阵开始有规律的动了起来,第一师的全体人员,开始乘坐着交通工具,整齐的军车前进的,而后勤人员,也把早已经准备好的弹药,运输到了火车站,大量的汽车,让这些行动变得快捷无比。

当然了,不是包头客运站,如果在那里登车的话,会引起极大的波动,也容易耽误时间,按照之前计划好的,位于军营后侧方向的,差不多1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站,平时只是一个普通的货运站,一旦发生了战争,他就会立刻变成一个军转站,独立于货运系统,并且铁路局会在这里专门的设立一个转运和指挥系统,从这里发出的命令,一律作为最为优先命令。

早在广播之前和出发之前,关于军列出发的消息,就已经通知到了铁路局,现在包头的列车运行图,可不是原来的列车运行图,因为逐步的熟悉了之后,特别是计算机的使用和人员逐步的熟悉,列车的间隔,甚至可以达到白天5分钟左右,晚上7分钟左右,间隔时间的减少,一定程度上面,让列车的运行效率,提升到了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不但铁路的运力几何一样的提升了,控制力也加大了,也就是说,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需要整体的来调整。

好在有计算机的存在,以往最困难的计算问题,得到了解决,12台计算机,快速的计算各种的可能,很快的,一个新的运行图出现了,相对于原有的运行图,改动的地方并不多,只有不到一成的列车改动了,其中七成以上,还是货车,这在一定程度上面,把军列出现的影响力,降低到了最低的程度。

现在,军站作为最优先的情况之下,需要调整的许多,同样准军事化管理的铁路局,被精挑细选出来的人员,比军队更快的到达这个小站,一个个的装备都布置妥当,临时搭建的线路,经过调试,跟中央控制处联络上了,三条线路,足以保证安全,而一条条的命令,也顺着铁道,传送到了包头铁路网的各个方向。

受到影响的,主要是包头向北,越过白云鄂博,深入到草原深处的铁路,这一条号称是包头最繁忙的铁路线,连接了包头跟白云鄂博钢铁集团的铁道线,每年负责的运力,几乎达到了1.2亿吨,远比其他的几条铁路更加的繁忙,煤炭,日用品,铁矿石,钢铁,都依托着一条的线路,因为客运很少,所以是最繁忙的线路之一。

现在,连最重要的钢铁集团,都需要为军队让路了,保守估计,可能最终会有第一军和第二军的一部分,差不多10万人,会通过这一条线路进入到蒙古,而后续的军火,更是几乎达到了数十万吨,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短期来看,对于钢铁集团的影响不小,会造成3%左右的延误。

这已经是铁路局做的最好的地方,换成其他的国家,甚至是铁路网最发达的美国,没有计算机作为后盾,没有一个方便快捷,且海量计算的工具的帮助的,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完成这个调整,10万的军队和后续的军火,会挤占一条铁路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的运力。

平常的小站现在人头攒动,12列火车,早已经通过包头调运到这里,这都是改装过的特种军列,按照一个车厢220人的定额,12节的车厢,总计可以容纳下4000多人,第一师两万多人,加上弹药,12列列车足以全部的容纳下来,他们会以3分钟为间隔,快速的同向前进,一个师最多分成3个不同的部分,抵达的时间会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

不过,在另外一个方向,700辆军车,早在半天多之前,已经出发了,因为铁路无法延伸到库伦,剩余的行程,需要乘坐汽车,他们是从整个包头军队中,挑选出来的驾驶员和维修员,负责整个运输工作,其实前面到达库伦的道路不用操心,双向水泥路的高速公路,不会有太多的问题,关键还是库伦之后。

汽笛长鸣,第一节火车,缓缓的驶出了包头,紧接着是第二列,三条并列的铁道线,提供了强大的运力,可以齐头并进三列火车,一师三分之一的人员和装备,是第一批出发了,他们会首先的前往蒙古境内,构筑大本营和前往库伦的准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