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个任务(终)

钢铁时代 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个任务(终)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不过,可惜,没有什么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任务,杨元钊心中一动,问道:“对了,叮当,这些任务多长时间刷新?”

“如果任务完成之后,会在一周之内刷新?或者是不接任务,3天之内,会出刷新任务!”

杨元钊微微的有些释然,这四个任务,最短的,可能要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了,其他的或许会稍稍的困难一点,但是只要有心,还是可以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面说,叮当所说的话,是正确的,这个智脑,果然是按照他的能力,来进行任务的分配,没有给它能力范围之中的,无法完成的任务。

杨元钊几乎是随手的接下来了三个e级以下的任务,这三个任务都是很有把握完成的,或者说,在短时间之中,比较的有把握能够完成的,到了最后一项的e级任务的时候,他迟疑了,任务点很重要,这个看起来有9点的e级任务,是所有任务之中最高的,接吧,完成的可能性不大,最少在短时间之内,完成它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可是不接的话,又有些说不过去,要知道大学,在未来,一定是必须要建立,现在接下来,有些早了,三天刷新一次任务,说不定刷新了任务之后,能够接到更好的任务。

手放在的上面犹豫不定,杨元钊心中翻起了无数的想法,可是最后,杨元钊坚定的接下来了任务。

任务点是很好,可以加快一体机的发展速度,可是心态更重要,一个勇往直前的心态,必然会促进着他更好的发展,要知道在一穷二白的1908年,在贫瘠的荒漠包头,建设起一个大型的工业园区,不亚于是奇迹,在此之前,再用一个奇迹激励自己,不是更好的选择么,哪怕这个任务,要好几年没有完成,放在,任务栏里,却可以时时刻刻的激励自己。

哪怕是两三年才能够兴建起一个大学,这个任务放在这里,总是一种激励和促进,让他不断的向前向前,再向前。

一次刷新四个任务,当四个任务都刷新到了任务栏之中,整个任务页面空空如也,杨元钊突然看到了,在日常任务之后,还有一个红色的随机任务,下意识的说道:“这是什么!”

正要去点,叮当连忙的拦住他,道:“不要点?”

在碰到这个红色的随机任务的一瞬间,杨元钊停下了动作,疑惑的问道:“怎么了?”

“红色代表着危险,也代表着机遇,按照你现在的级别,日常任务的档次,会在g-e的任务,可是随机任务,会把幅度扩张到e-a,以你现在的实力,a级任务,肯定是无法完成的,而且,随机任务,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危险性?”

“没错,日常任务,一定情况下,是送任务点,它是固有的项目,可是随即任务,则是一次赌博,不但任务点的标准,比普通的任务翻一番,但是完成是有时效性,甚至在失败了之后,会有惩罚!”

“比如?”

“一般是扣除双倍任务奖励的任务点,或者,扣除生命!”

“扣除生命?”杨元钊吓了一跳,失声叫了出来。

“一点任务点,等于4点生命,所以,在没有足够的任务点之前,你最好还是不要随便的尝试!”

一个激灵之下,杨元钊停下了尝试的想法,4点代表着一年的生命,这代表着什么,随机任务,本身就是双倍,也就是说,g级就有可能扣掉一年生命,如果是更高的级别,比如是e级以上,一次20点,甚至更多,双倍就等于说是10年的生命,为了一点点增加的可能性,而选择生命为代价,这不是智者所谓,或许,未来完成的任务多了,任务点有的剩下,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有奖就有罚,这是公平的,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不适合现在的杨元钊,时效性这一点,就是最大的难关,成功了节约的一体机的升级时间,失败了扣掉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交换,看起来没什么,可是生命又到哪里去挣去,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这个任务,继续向后看。

除了随机任务,日常任务,在后面,还有特殊任务,此时的特殊任务是空荡荡。

叮当继续的解释道:“特殊任务,就是中央智脑,根据特定的情况,形成的任务,这种任务,对于中央智脑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任务的类别不一,或许是一种矿物,或许是一种物质,或许,干脆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想法或者歌曲作品之类,不过这种奖励,就非常丰厚了,说不定完成一个,就能够让我直接升一级。”

叮当的眼光灼灼,能够一次性的升级,这绝对能够称之为天上掉馅饼了,可惜哪怕是叮当也说了的,这个特殊任务,是随机刷出来的,现在,这里空荡荡的,很显然,还没有刷出来,这样的任务,难度还在之前的随机任务之上,好在听叮当说没有惩罚,这种任务,刷出来了或许就只能够依靠碰运气了。

杨元钊整理精神,把现有的这些任务完成好。第一,当然是棉花了,棉花的任务,是最简单,时效性,应该是最短的,最多到10月左右,还有三四个月的样子,用更多的人力,争取把出棉率和棉花产量,都提升到一定的程度,这一点,跟包垦公司的利益,是结合在一起,跟杨悦的想法,也是基本吻合的,只有更高产,更出色农田,才能够对很多农业的难题进行解答,过去的几个月之中,杨元钊忙,可是杨悦更忙,几乎是吃住都在农田之中。

接下来,就是三酸两碱和学科任务了,这两者,都需要借助着哈比的力量,这一次哈比去欧洲和北美,除了会收购包头急需的一大批机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引进一批先进的学者,之前在上海,跟哈比商定的时候,选择的面,只是急需的,比如机械方面,冶炼方面,还有轻工业方面的人才,现在,有学科带头和三酸两碱,在农业方面和化学方面,也必须要完成侧重,这样的话,招收的人员就多了。

这个时代的中国,上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可它在整个世界的地位不高,只有低层次的商人,或者说是混不下去的,才会来到这里,欧洲和北美,还是世界的中心,除非发生战乱或者其他不可抗力,很少有人会选择来到中国,借助着钱,或许能够吸引一批,这些人的水平,恐怕很有限。

万里之遥的事情,是杨元钊预计不了的,也是左右不了的,只是把现在的一些改进,通过电报的方式,告诉了哈比,对于出国的细则,做了一个调整,大幅度增加了三酸两碱等化工设备的比例,也把人员向着化工和农业方面倾斜。

哈比的电报很快就发回来了,并且简单的讲了一下他现在的收获,上海那边,德美洋行已经深深的在租界扎下根来,除了之前洋行总部,甚至出资,在外滩之上,购买了一座巨大的建筑,这个刚刚完成的不到10年的建筑,位于外滩之上最核心的位置上面,之前,简直是想都不敢想,即便是在租界当局的帮助下,也花费了600万银元的价格,才买到了这个庞大而美丽的建筑,这个价格,可比之前的花园洋房高出数百倍。

换了这么一个地方作为总部,德美销售策略也发生了微微的变化,最大的生意,还是军火,但是其他的也开始兼顾,从德国本土,还有美国组织的一些货源,其中汽油柴油和煤油,这些绝大部分会运到包头来,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作为德美的日常销售,在上海新的总部之中,进行批发和零售,甚至借助着杨家和尉家的渠道,初步的在整个华东,布置销售网络。

之所以这么麻烦,杨元钊是准备提前布置营销网络,无论是水泥厂,未来的钢厂,棉纺厂,采用了工业化大生产的模式,一旦顺利投产,并且走过试运行,每天产出的物资将会是惊人,虽然这个时代的中国,是绝对的买方市场,工业数量的产品,也不是一两个省份所能够承受下来的,为了避免好容易形成的产量,变成因为商品数量庞大的而造成的危机。

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