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空基雷达

钢铁时代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空基雷达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伴随着半导体和对雷达的研究的深入,中国的雷达技术也迅猛的发展起来,先进的雷达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出现,从最开始的最简陋的开始,到目前使用的最大型的海基探索雷达的,已经可以搜索400公里,可以同时搜索最少12个目标超级海上雷达。

不过这样的雷达,体积和重量相当的庞大,必须要在4万吨以上的战舰上面,才能够装载,并且战舰还必须根据雷达的体积进行改装,否则,无法装载到雷达上面。

这也是中国战舰最重要的一次改装,经过改装之后,8艘幻想级之中4艘拥有了雷达,他们将会跟另外一艘,组成双艇编队,共同成为一只舰队的核心,幻想级有空间进行雷达安装的改装,另外主力舰,猎户座改和航母,没有足够的空间,他们只能够装载小型一点,探测范围在100公里到180公里不等雷达。

海基雷达都这么强大了,陆地上面的陆基雷达更是出色,因为天线可以修到很高的程度,巨大的天线带来了足够的灵敏度和测量范围,让雷达的探测范围更是达到了850公里这个数字,这样的大型雷达多用于大型机场,空军基地,顺带还在中国的边境线和海疆上面大量的布置,只要这个雷达布置工作完成,就代表着,只要在中国海边关键地方设立雷达,大概300公里一个,就可以把周围500公里的区域,都纳入到范围之中,以保证国境线的安全,特别是海上的安全。

中国的海岸线太长了,之前就有8万公里,现在,吞并了东南亚,澳大利亚,再加上太平洋的岛屿来说,海岸线的长度可能就会超过5万,甚至达到10万,这么庞大的海岸线,传统的方法根本不能用,只能够依托雷达,否则漫长的海疆将会成为筛子,敌人只要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就可以疯狂的打击中国,就跟之前幻想级舰队偷袭美国那样,灵活的游击作战,不选择跟对方的主力舰队决战,却会抽时机,给美国致命一击。

陆基雷达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850公里已经足够用了,再多,就会受到了地球的曲面影响,容易漏掉低空的目标,现在还不起眼,未来伴随着世界进入到空军时代,将会是巨大的漏洞,300公里的范围的一座,这样的密度可以接受,中国核心区域,已经按照300公里布置了雷达站,未来2-3年之中,周边的岛屿,半岛也会跟着布置雷达。

500公里的预警区域,在一战炮舰时代的前提下,500公里足够战舰以30节的速度,全力以赴开行10个小时,就算放在二战,也是足够惊人的,航母的作战范围一般都是在300公里到500公里之间,500公里够大部分的战机飞行一个小时,庞大的距离,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无论是调集战舰,还是陆基飞机,都有时间。

杨元钊赶到了实验室,这个雷达实验室,是西北大学重点实验室,占地30万平方米,由18栋建筑构成研究所,是西北大学最大的研究所,杨元钊走上五楼,这里既不是一个海基的项目,也不是一个陆基的项目,而是一个空基的项目,也是雷达在空基项目之中的第一次尝试的,小型化机载雷达项目。

这是一个巨大的分支,甚至从一开始出现,就直接脱离了以往的陆基和海基的体系,另外立项为空基,全部的理念和功效,都是在空中跟飞机相配合,主要为飞行和空军服务的雷达。

后世机载雷达已经相当的常见,就算是一些螺旋桨的********,也会装载一些,可是那是基于无线电技术已经发展到极致的做法,现在,还是一个非常尖端的项目,一些大型雷达,只能够是安装到陆地上,别的不说,300米,甚至是500米的天线,就不是船只和飞机能够解决,小型化的雷达,最多就只能够装载重巡上面,连轻巡都很难,最小型的雷达,需要占据150立方米的位置和最少45米天线高度,一般而言,战舰的桅杆再伸长一点可以达到,只不过体积就要老命了,150立方,基本上等于5米多的长宽高的一片区域,轻巡的空间太少,无法容纳这么大的家伙。

连轻巡都无法容纳,更别收飞机,当雷达的目标从上万吨的重巡,减少到几十吨的飞机,空间和吨位必须要大幅度的减少的前提下,才能够装上飞机,也就是说,这个雷达项目哪怕装在目前中国最大的飞机,重量也不能超过20吨,至于体积,以战略轰炸机为例,最好不要超过三乘三乘五的区域,也就是说,必须要集中到45立方之内。只有这样,才能够把雷达装上飞机,让飞机拥有一个的可以探测空中目标的雷达。

从150立方到45立方,从上百吨到20吨,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必须要有两三倍的减重啊,这一点,即便在中国雷达项目上面的研究非常深入,已经创造出了大量性能出色的雷达的前提下,也是相当困难的,飞机相对于舰船来说,太小了,小到不能相比,即便是大一点的驱逐舰,都比飞机打,飞机可能只能够跟小型炮艇和鱼雷艇相比了。

可即便是45立方和20吨,也只是一个理论的程度,飞机是比空气重的飞行器,在杨元钊改变了发动机,提出了不同的空气动力布置,让飞机拥有了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的30吨,甚至是50吨的强大飞机,可是这些并不表示,飞机上面可以随便的装上东西,在综合计算了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和体积功能之后,最终的数据比这个要小很多。

雷达之前分为海基和路基,性能有巨大的区别,就是因为,陆基可以不考虑重量,大小,甚至是功率的问题,什么都不可以达到,陆基雷达的强悍功效,超过800公里的探测位置,可以最少追踪12个目标,他的实力如此强悍,也因为庞大的体积,重量,再加上无所畏的功率,雷达可是高耗电的东西,就连战舰上面的发电机,都没办法支撑雷达的火力全开,更别说在飞机上面,体积重量是一个关口,功率是另外一个关口。

从这个意义上面说,原始的雷达要想装在飞机上面,不单单是缩小的问题,必须要重新设计,用一套更新的体系和发射接受方法,才能够装上飞机,雷达跟飞机来说,可以说是天然的结合,相对于地面,必须要使用巨大的天线,空中的飞机,接受的范围更加的广阔,只要是解决了装上的问题,雷达装上飞机,性能比地面上更好。

雷达其实对于飞机而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毕竟雷达发射的是无线电,无线电的话,越高的位置,覆盖对的范围就越广,后世预警机的雷达,超越地面雷达站,就是因为这样,空中还没有死角,在二战之中,最经典的低空偷袭,在预警机之下,很难出现,除非是在海上,在海平面很近的高度,因为海平面的吸收作用,让雷达波很难的把飞机从海的背景之中区分出来,其他陆地背景,只要做好侦查,弄好了地面雷达图,区分他不是很困难。

在指挥系统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前提下,雷达能够发挥的效果也没有有想象之中的好,空中预警机,在这个时代,还是的一个比较不现实的东西,一方面,飞机的速度较慢,又没有什么导弹之类,很多的格斗还是依靠飞机本身,后方的雷达最多只是发现对方,防止偷袭,在格斗的指引上面,反而容易误事,雷达的效果更多的使用到侦查和防御上面。

在战斗机上面,雷达也有作用,及早的发现对方的目标,可以借助了云层和其他的阻碍,直接的攻击对方目标,如果雷达能够小型化,一两个立方,几百公斤的重量的话,雷达当然可以装在战斗机上,无论是帮助在格斗之中发现敌人,还是辅助战斗,都有巨大的作用。

此时此刻,连装上飞机都非常困难,装上战斗机,那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第一批装上雷达的飞机,恐怕是运输机或者重型轰炸机,一旦装上,雷达就有空中预警作用,哪怕只是一个发现敌人和侦查的作用,借助着对讲系统和无线电,可以对前线的机群进行引导。

这种功能强大,体积却缩小的雷达要开发出来比较困难,飞机上面的任何一个部件,都必须要有严格的配重,雷达可能装上的飞机,有几十吨的载重量,雷达不可能达到这个重量,毕竟飞机最重要的是平衡,哪怕拥有了足够的配重,也需要做成一定的形状,让重心统一,最后以重型侦察机和轰炸机为蓝本,最终弄出来了两个重量,一个重量不可能超过11吨,另外一个不能超过7吨,体积上面,更是比预计的还要小,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对现有的雷达进行重新设计,以适应这个最终的重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