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二百章 联合棉布公司

钢铁时代 第二百章 联合棉布公司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谁来投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织布机绝对不是普通的机器,谁都知道,一个织布机的价值,哪怕是江南,一个土法的织布机,他的价格也在30以上,难道大规模的供给土法织布机的,先不说能不能生产出来,就比照杨元钊的这个计划,恐怕提供的织布机,最少也是上万,甚至是上10万,这可是数百万的资产,跟这个相比,那些材料,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这么大的织布机就这么的投入进去,怎么保证安全,反倒是收回产品,就是次要的事情了,怎么都能够卖掉的。

杨元钊把众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他早就想过了这个问题,叹息一声说道:“这个,我可以单独投资,也可以合股,让大家来,主要是为了联络一下,我对于周边不熟,将来的织布机的推广,还要样张大家,还有布匹的销售问题,都一并讨论了。”

“布匹的销售,不成问题,质量好的机织布,当然有机织布的销售途径,这一类型的农家土布,因为是工钱不高的原因,价格也比较低廉,也有相当的市场,大生的棉纱卖得好,就是中国缺乏大量的棉布么,棉布几乎是一个不用宣传,不用销售的东西,只要有,随便都可以销售的出去的。”曹家家主说道。

杨元钊的坦诚,主动的负担起了机器的事情,让众人松儿一口气,棉纺织厂的投入。不说是伤筋动骨吧,也算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冒险。现在有推行了这个项目,所有人都在奇怪。到底杨元钊是哪路英豪,为什么会有这么庞大的资金,之前棉纺织厂的投入,占据了大头,现在,随便又拿出了几百万,甚至是千万的庞大数额。

资金由杨元钊来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一些末节的问题了。八大晋商,他们在包头,在整个山西,都非常的有势力,一定情况下,他们就是以宗族为依托的一个巨大的势力,只要他们首肯了,在他们控制的范围之内,织布机的安全是不用考虑了。甚至他们也愿意作保,保证那些织布机,不会随便被破坏,也不会随随便便的找不到了。

对于此。杨元钊非常的清楚,本身,拉着八大晋商。就是要利用他们的渠道和影响力的,虽然杨元钊不会在未来。发展宗族势力,这个时代。宗族势力的现状,让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够适应这种情况,好在,包头这边的,宗族干扰正常生产的极少。

所有的股东们,在经过了短暂的商议了之后,最终达成了统一,很快的,棉布联合公司的旗号就树立起来了,八大晋商,杨元钊没有要求他们入股,就是一个人10万的意思了一下,加上小股东,他们占据了100万的投资,在整个棉布联合公司之中,占据了不到20%股份。

随随便便的,就募集到了这么多资金,如果这个事情,暴露出去,让那些为了合股和资金伤透脑筋的中国官僚资本来说,要掉下一地的眼镜,他们千难万难,这边却这么容易。当然了,这个工厂,杨元钊投入了900万,他主要投入的,就是机器。

传统的织布机,大部分的结构都不是木材,不但容易磨损,也容易出现织布不细密的问题,只有成熟的纺织能手,才能过在这样的机器上面,制作比较好的布匹,哪怕是江南,大部分的布匹,都是质量不够的,被称之为土布,只能够在农村市场,或者是偏远的地方,进行销售,被洋布打的是溃不成军的。

杨元钊既然要介入这个领域,不能够布考虑这个问题,他吧几个精通机械,甚至是纺织机械的工程师召集到一起,共同开始研制这个新型的家用纺织机。

家庭之中,没有动力,风力水利,甚至是蒸汽动力都不可以,当然了,如果有电的话,这样会更好,可惜交流电的领域,连基本的电网都没有彻底的研究出来,何况是家庭电网,未来10万台,甚至是更多的织布机,将会遍布在蒙古,山西,陕西,甚至是河南,这种情况之下,电力肯定是奢望。

人力,和畜力,就成为了天然的选择了,这其中,经过选择之后,最终选择了人力,这是中国农村,最容易找到的一种方法,四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比比皆是的。

基础物理领域,西方的这些科学家有着相当深厚的功底,又是在现有织布机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造的杨元钊又拿出了几十种不同织布机,就原理和施行方面的,进行的一番的统计,最终,成功设立了一个4-5人的纺织平台。

这个分为动力和织布机两个领域,这个新研制出来的织布机,已经有了这个时代,机器织布机的很多东西的,只要更换动力,就是一个成熟的织布机,这集中了包头的科学研究和后世的眼光,包括这个时代的最先进的织布理念,结合到一起,效率极高,至于动力领域,那就更简单了,如何利用力学的原理,把力量放大,放大到可以控制的阶段的,这需要的问题非常简单,一些齿轮和机器设备,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甚至考虑到农村家庭的现状,还把这两部分分开,这样,哪怕是普通的农家的小房子,也可以用两间房,分别的容纳下来。

找了一批人来尝试,两个成年男子,如果在动力上面,帮厨传输动力的话,两个熟练的女工,极限6个时辰,完成8匹布的制作,这样平均一人2匹布的,这个比例,绝对要超过南方江南的最厉害的纺织工人,只是比不上机制罢了的。

在杨元钊的计划之中,每一批布,提供了原材料。并且回收的情况之下,工钱会给到0.5。这等于说,得到了这个机器的情况下。最少,也能够一个月,赚到15个银元,多的,会达到30个,会比较的劳累,可是不用刮风下雨,只要有空房子,几个人合力之下。这个效率还是很高的。

见到了布匹,众人,很是满意,纷纷决定推动这个织布机的项目,甚至还有人问道:“如果我找来人,是不是能够建立一个织布厂!”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乔家家主,不同于其他的家主都五六十岁了,乔家的家主。年纪比较的轻,也干预提出问题。

乔家的提议,很显然,让现场的气氛开始热闹了起来了。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提议,纺织厂大家都已经入股了,所以。没有人想要利用机器设备,另起炉灶。可是现在,棉纱明显不能被消耗。这种情况之下,从另外的一个方向和角度,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似乎是非常正确的。

织布机的价格,先不去说了,全部都是用金属构筑的,冰冷而坚硬,一看就比普通的织布机经久耐用,杨元钊直接的负担机器的费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们失败的可能性。

除了人力之外,水力和风力,还有蓄力,都可以用到这个织布机上,这就成了比较广泛的方法了,哪怕是从棉纺织厂,购入棉纱,进行生产,也是一个不小的进项,一匹布0.5元,这似乎比种地强很多。

换做别人,恐怕不会吧这个放开,这等于是给自己培养对手,可是杨元钊的情怀,跟别人,是绝对不一样的,别的不说,就说目标上面,纺织厂,在杨元钊看来,不过是一个过程,一个追求利益和联系最广泛的人员的一个过程,能够用纺织厂,笼络到的八大晋商,在他看来,已经是到位了,但是用小织布厂,网络更多的人员,这才是关键。

“可以,不过这个织布机的价格,有些贵!”杨元钊平静的说道,现在,诸多的钢材,包头不能量产,所以,每一个织布机,都是来自于一体机,虽然一体机每天的量非常的庞大,每小时8吨的产量,足以生产很多的织布机了,可是化肥,机器设备,还有的那些密闭容器,甚至是几个月一次的枪支弹药,这些,占据了大量的,一天接近200吨的产量,真的要精打细算,从这个方面,织布机的数量,也需要逐步的控制下来。

杨元钊第一次发现,一体机不是万能的,他期待着自己,获得升级的那一天,当第五级完成升级之后,生产能力,会在现有的基础上面,提升一倍的以上,这会极大的促进一体机的生产能力。

“贵不怕,只要有效果!”众人道,能够到达现在的地位,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在数万人,甚至是更多人员的拼杀,最终走到了家主这个宝座之上的,哪一个人是简单了,有一点端倪,就能够举一反三,这种情况下,哪怕杨元钊不说,他们也能够看出来这个织布机的好处。。

在场的众人都是聪明的,这个织布机,完全可以一天工作12个时辰,如果,每隔一段时间换人,或者用水利,蓄力这样的动力的话,这个织布机的速度还会加快,已经达到了兴办织布厂的标准了。

杨元钊没想到,自己的设想,居然在这里微微的发生了变化,当然了,则个变化,也是很符合他的想法的,这个织布机,本身就预留了改进的方法,如果换做电力驱动的话,他的效率会提升到每一台一天的10匹,平均每人就是5匹,日薪2.5元,这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数字,如果直接购买棉纱,生产布匹去卖的话,更是可以获得每匹布2-2.5的里利润,这样更加的惊人。

众多的商人们盘算着,织布机最终的定价是1500元,不低了,可是稍稍计算一下,每天,一台织布机,最起码能够产生10元左右的利润,这样的话,1500元,不过是150天就能够挣回来,这还不到半年,每个晋商,几乎都有自己的店铺,棉布生意到底有多好,他们都清楚,这种情况之下,当然是决定了。

你10台,我20台,短短的一个小时功夫,在这里登记的,就有120家,一共1950台的订单,价值,更是超过了400万。

中国怎么可能没钱呢,几百年来,一直雄踞于东方,勤劳的民众们不停的努力之下,中国不停的让国外的财富汇入进来,强如英国怎么样,在没有坚船大炮的帮助下,打开中国国门,他们也是向中国输送财富的存在,民间,拥有者让人难以想象的市场和财富,只要开发出来,必然会获得丰厚的收益的。

接近2000台的织布机,每一台都是用精钢构成,差不多一台200公斤左右,当然了,直接借助着一体机生产的,只是其中最关键120公斤左右,剩下的80公斤,都需要其他的材料代替,在设计之中是塑料,可考虑到一体机的困难,杨元钊决定用木材代替。

这些家族的2000台,其实只占据了杨元钊想法之中的很小一部分,杨元钊自己计划之中,最少要推行2万台,保证2万个家庭,最少是12万人,能够在家就完成就业,也算是慢慢培养,超过10万人的织布工人,无论男女,都可以成为纺织工人,为将来,纺织厂的进一步扩大,打下坚实的基础。

纺织厂多是女工,可是在国外,纺织厂刚刚兴建和兴盛的时候,男工也好,一个庞大的产业工人的队伍,一个拥有一技之长,而且拥有这相当的纪律性和配合性的工人,不是最好的军人人选么,庞大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面,需要用钢铁来武装,来保护。

织布厂的计划,就这么确立起来了,也因此,衍生了一个新的领域,机器厂,虽然,目前只是一个组装厂,专门组装设计好的各种部件,零配件,由杨元钊提供,图纸和组合方法,就交给了工人,在完全标准的零件和图纸的配合之下,制作起了家用织布机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