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最深的运河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最深的运河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中南半岛的南部,中南省跟马来省交界的卡拉运河,这里不但成为了整个中国的焦点,也成为了中南省目前,人口最为稠密的地方,只有不到2公里宽,130多公里长的地方,总面积不过是260平方公里的地方,却集中了最少70万人,7万多辆大小的机械,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了2500人。

别看2500人不多,在一平方公里的区域之中已经相当的多了,在没有开工兴建克拉运河之前,在这一片260平方公里的区域之中,有多少人,平均连一个都不到,这里即便放在附属的中南半岛,也属于是比较贫瘠的地方,距离人口稠密的中心较远,只有两三个很荒僻的渔村,总人数也不超过200人。

现在,作为中央重点工程,克拉运河集中了几十万人,至于之前渔村的,当然是迁出,或者进入到城市成为工人,或者还是当渔民,不过已经不是在破旧的帆板上面了,而是在现代化的渔船上面,在中国减少了近海捕捞之后,除了少数的渔期,其他时间都是远洋渔船在活动,北海道,太平洋诸岛,还有白令海峡,现在又增加了阿拉斯加附近。

总之世界上数得着的太平洋渔场,被占据了大半,甚至在白令海峡区域之中的捕鲸船也在活动,只不过,中国不跟后世的日本那样,垂涎于捕鲸的收益,鲸鱼虽然庞大,可是超级鲸鱼每一个都是几十年才成长起来的,过度的不老,容易才造成族群的大规模减少,中国的捕捞,是在保护之中进行部分的捕捞,在不减少总数规模的情况下,有计划的进行,并且,在海洋学科之中,专门开辟出了海洋生物养殖的学科,虽然主体是近海大陆架的养殖,可是鲸鱼作为世界上最庞大的鱼类,也在研究的范围之中。

此时的克拉运河区域,没有最开始的时候那么的热闹,克拉运河刚开始开凿的时候,是使用了新技术**爆破,以加快开凿的速度。定向爆破的**,可以比较快捷的破坏土壤和演示的结构,对于当地的土壤岩石情况有了很深刻的了解的前提下,用**炸开了最少5亿方岩石,这些如果纯粹使用手工开凿的话,将会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占据了整个克拉运河开凿工程30%的土方量,可是从工程量的角度,最少是开挖工程整体工程量60%以上,这一部分也是大部分运河最困难的工程,也是最难以客服的问题。

泥土再多,土方量再大,只要有足够的人数,哪怕一个人一铲土,就足以累积到相当的程度,运河之所以耗时巨大,更大的原因就是开凿了土层之后的岩石,土壤作为地球的营养层,也是众多植物生长的关键,哪怕是到了后世,世界上对于整个地球的理解,也是表面薄薄的一层,世界上最深矿井,不过挖掘到了1万米以上,这不过是10公里左右,整个地球,直径就超过了2万公里,半径高达6000公里。

相对于探查的区域,土壤更是很薄的一层,整个地球的平均土壤深度不过是5米,可正式这么5米的土壤,养育了整个地球几十亿的人员,并且还在一直的养育下去。

因为是跨海运河,通行的又是万吨级的商船,吃水量相当的深,要满足万吨级货轮,最少也要有10米左右的吃水深度,不过伴随着货轮的载重量的增加,吃水深度的增加并没有如同几何一样的提升,5万吨大概是11米多,10万吨不超过14米,这也是目前主流的运河的深度,大部分都是在这个区间之中。

正因为土壤层的少,从表面几米,甚至是十几米之后,就是岩石层的,这部分是最困难的,就跟巴拿马运河来说,他们不知道挖掘的更深,就可以通行更多的船只,之所以不能够这么下去,就是因为,难度太大,远超过上方的土层。

整个地球,土壤的平均面积为五米,克拉这边是远高于平均土壤的的,土壤的深度超过了10米,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可能不用挖掘岩石,就可以保证通行万吨级的货轮,这个方案曾经是运河提案的一个方向,在杨元钊追求速度的前提下,以11米左右,保证通行5万吨以下的货轮的前提下,这个运河可能只用4个月到5个月,就可以贯通。

这样的提案引起了一连串的认可,速度快,投资少,产生的经济效率一点都不少,可是这个方案立刻被杨元钊否决了的,一个目标只是通行1万吨级的,甚至一些重型战列舰和航母都没办法通过,幻想级作为一个完美级战列舰,因为考虑到了去北海作战这样的高海情环境,采用了一些抵抗风浪的设计,吃水的深度比起一般的战列舰要高一点,平均吃水深度在11米左右,满载时候的最大吃水深度达到了14米。

也就是说,这个运河在开凿之后,无法通行幻想级,还有超过5万吨的航母,这是杨元钊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的,最终经过了慎重的考虑,这一个运河,未来是要通行10万吨级巨轮的,对于开凿的深度要求非常的高的,目前的一期工程,深度定在了5米左右,这已经超过了巴拿马运河5米和苏伊士运河目前的13米,基本上,达到了要求目前的要求,保证10万吨级商船和中国全部战舰的吃水深度。

在克拉运河的大部分地区,7米以下,就是岩层,最浅的地方5米以下就是,最少要开凿10米的岩层,这不是如同石油勘探那样,一个点的开凿,那样1000米都没问题,这可是运河啊,要开凿是彻底的开凿的。

以一期工程,350米的宽度来说,每增加1米,就代表着整体土方量增加接近5000万立方,这可是坚硬的岩石啊,即便是用**定性爆破的话,也必须要考虑到地质稳定性的关系,其实在深入到13米之后,横下的,就用碎石机和小型**爆破,在接近定深3米的时候,就无法使用**,因为**的威力太大了,容易破坏底部的结构,当水量注入之后,只是上层水的压力,就会给运河的底部巨大的考验,中国制造的是百年运河,而不是豆腐渣工程,必须要慢慢,保证质量的建设,这样下来,到10米之后,开凿的速度明显的下降了。

350米,深度在5米左右的,以梯形的程度,算上一些深浅不一和海拔高度不同多出来的土方,总土方数几乎是13亿立方以上,其中一半以上,还是纯粹的岩石层,这是一个巨大的,集中了大量岩石土方的庞大的工程,在工程量上,不能说是世界第一,也算是名列前茅了。

在这一条运河之前,没有哪一个运河是短时间能够完工,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甚至是基尔运河,都是以10年为单位的,也就是中国参与的基尔运河扩建工程快一点,在集中了大量中国人员的前提下,快速的完工了。历史会在克拉运河这里改变,而中国也奠定了运河方面的基础,成为未来世界工程领域最强势的一个方面。

最终克拉运河的长度定在了130公里左右,他的运河长度不是最长,比不上苏伊士运河的接近170公里,却比巴拿马运河80多公里和基尔运河的90多公里更长。

克拉地峡最窄的地方才50公里左右,之所以选择的不是最窄的地方,选择最适合施工的程度,130公里,让运河的长度大大加长了,可是能够承受的深度和建设的难度却减小了,在设计师计划之中,选择最窄处,深度不可能达到5米,因为最窄的地方有一些丘陵和山峰,对于这个时代来说,70米还把的石头山,已经是无法施工的对象了,可是这个山却横在最窄的那里,这直接让这个运河的施工能力加倍了。

选择最窄的地方,不是正确的选择,施工的时间也大大加长,难度也在增加,而且最关键的是,更长的距离并不代表这施工速度的减弱,完工期限的拉长,更长的距离也适合分段式的建造,未来,二期工程会长达150公里,看起来长度比这里多出了20多公里,开挖的深度会达到22米,这个深度,在最少100年之中,是够30万吨以下的商船通过的,在使用上面,是足够了,灵活运用二期工程,可能几十年之中都不会开凿三期工程。

在设计上,三期工程在设计师看来,基本上是幻想了,30米的深度,这个地球上,要怎么样的船,才能够有这样的吃水深度,50万吨,100万吨,当科技发展到克拉运河需要50米深度的时候,还需要轮船来运输么?这一点,对于航运专业不了解杨元钊不知道,其他人可是清楚的,在大部分人看来,三期工程是一个很远景的东西,最少在20年之中,不具备投入的可能性,短时间贯通一期工程,2年之内完成二期工程,就足以让克拉运河够用了,他会成为比基尔运河更加繁忙,更加高盈利的运河,没有之一。(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