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投石问路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投石问路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很快的,情报部门,专门负责走私交易的情报人员被叫到了高层的面前,虽然在情报部门,负责这个秘密的事物,都是难得的青年才俊,可是跟这些最少也是部长,副部长一级,在整个英国都能够称之为高层的人员面前,他们就真的不够看的,在知道了他们需要解释的东西之后,他们也抓瞎了。

秘密渠道虽然是在他们的控制之下,可是主导权并不是他们,中国才拥有真正的主导权,他们愿意给的东西,最多只是起到一点点的波折,最终东西还是会到了他们的手中,如果他们不愿意给的东西,对不起,那些小恩小惠拉扯的关系,顿时就会翻脸无情。

高层找到的专家,却给出了这么一个答复,这无论如何不能让高层满意,可是此时此刻,他们有求于人,是没有办法影响到中国的,在进过了简单的商议之后,他们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方案,先给中国发出一部分的订单,货车不可能了,那就求发动机,价格可以略微的高一点,看看中国方面的反应。

交易完成,那就皆大欢喜,接下来,加大交易量,总要让陆地巡洋舰的计划,增加到1500辆左右,交易不成的话,那就跟美国方面联手,借助着陆地巡洋舰研究所的积累,跟美国共同开发出一款武器,争取能够实现陆地巡洋舰的大部分指标。很快的,一个的订单就发出去了,这些订单分成了不同的批次,从几个渠道一起入手,这些有大有小,其中掺杂了不少其他的零零碎碎的东西,可是唯一相同的就是发动机,订单发动机的总数加在一起,差不多有300台,算的上是抛砖引玉的一步。

因为还没有得到中国方面的回复,英国并没有把这个消息,向美国和法国扩散,只是自己做好两手准备,如果中国同意就吃独食,不同意的话,那就只能够跟美国合作。

秘密渠道,总是速度比较快的,在目前,中国的秘密渠道最少有上百条,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把中国的一些优势产品,以更加高昂的价格和利润,倾销到全世界去,通过这些,换取原材料或者贵金属,不断的增加着中国的势力。

那些情报人员经验非常丰富,跟发动机配合的那些物资,都是中国方面不重视的,或者说对各方面没有影响,只能够赚钱,可发动机不一样,它对于中国而言,也是一个控制产品,一两台,或许不会引起的中国的注意,可是从各个渠道汇总的数据,甚至有300台的时候,惊动的层面越来越高了。

载重货车到现在,中国依然有出口,出口最大的方向是在德国,德国吃了货车的甜头之后,开始大量进口,现在的德国,不但拥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公路网也已经基本成型,公路的便捷和货车完美结合,形成了目前德国的格局,水路已经因为战争的关系,退到了一个相当不起眼的程度,公路和铁路的联动,成为了后勤运输的主要方法。

正因为此,刚开始通过秘密渠道的一两台发动机,并没有引起负责人员的注意,他们更多的是认为,或许其他国家的货车出现了问题,需要更换发动机,可是当这个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负责人就看出来问题了。对于货车来说整车的出口很正常,可是的购买发动机的太少了,全部是大功率的发动机,120马力为基础,甚至想要谋求150,甚至更高马力的柴油发动机,这就相当不寻常了,最关键的是,这个数量太多了,居然达到了300台,这不是一个小的数字。

发动力领域,因为杨元钊的出现,是整个中国,最出色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面说的,发动机直接催生了中国在工业上面的发展,这么的一款东西,当然不可能够随便的扩散,特别是针对的敌国而言,虽然英国方面,借助了不少的壳,绕了不少的弯子,可是中国在情报方面的实力,远不是英国能够发现的,或许一两个单子,会因为底层情报人员的不敏感而隐藏下来,可是大部分的走私渠道,都要在情报部门进行汇总,统一交给高层来采购,当无数张单子构成的总数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他们立刻就暴露了。

首先,数量庞大的发动机单子,这在目前的中国而言,很不寻常,然后跟着单子进行寻找,中国强大的情报能力,在这里尽显无疑,就很快,英国方面的大部分意图,就进入到了情报局的视野之中,顺藤摸瓜,最终就一清二楚。

英国方面购买大量的发动机,这个情报到了情报分析处,立刻有人分析道,会不会是英国方面运力增大,需要货车,他们没有可能购进成品整车的情况下,山寨了中国的货车,通过进口发动机,形成一个可观的运力。

这是一个说得通的方法,可是疑问也有,甚至很快就被推翻,因为这个渠道比较隐秘,而且数量较多,这种情况之下,不可能动员这个渠道,对于英国来说,没有多大好处。

一些情报人员提出来,试探一下,通过秘密渠道,问问英国人的胃口,当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通过某些领域,进入到了英国情报人员的手中的时候,在发现可能获得更多的发动机的时候,那些知情的英国情报人员,立刻被冲昏了头脑,数量上开始提高了,要求500-1000套,钱这玩意好说,甚至可以比之前的价格更高,通过秘密的渠道,关于发动机的价格开始上升了,从原来的合理的价格,上升到了一个相当离谱的程度。

折让情报部门有些迷茫了,英国到底想要干什么,这个数量庞大的发动机,购买的价格比中国的零售价格高出4倍以上的,这样发动机,利润率极高,几乎是95%以上,这样利润,几乎要超过整车出口了,还都是现金或者是黄金,这对于中国而言,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放弃的东西,毕竟出口这个,利润率甚至可以跟药品相比较。

如果真的没有太多问题的话,把东西卖出去的,这个生意是一个非常不错,这成为了情报部门的共识,有钱能使鬼推磨,讲的就是这样。不过,石磊也是一个稳重的,他突然想起来了,动力实验室这个国家级实验室,一直以来,都是由杨元钊亲自负责的,或许,英国方面的深意,他看不太明白,杨元钊应该能够给出解释。

在石磊这么控制的情况下,最终,这个求购意向,还是交给了杨元钊来过目,不过给杨元钊的报告书中,还是给出了情报部门的一致意见,中国在封锁之中,绝大部分的出口都是药品,丝织品等完全不可替代的产品,机械生产基本上被本国消化了,如果弄清楚这个发动机的是为什么求购的,只要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是可以接受的。

这么长的时间,石磊虽然一直都在情报战线,却也看明白了很多的东西,工业生产才是中国的重中之重,钢铁在变成发动机之后,工业附加值不知道替身过了多少,这一批的总价值在中国庞大的经济体系之中,不算太高,可是代表的意义不一样,只要数量足够,或许会成为支撑中国的第三体系。

发动机的价格一直都不低,发动机在整车之中,一般占据15%左右,按照中国这边卡车的出口价格是1500美元左右,发动机的价格在200美元,英国这边给出了4倍的价格,就是800美元,80万的总数,根本就上不了杨元钊案头,也就是石磊的坚持,再加上考虑到杨元钊在科研上面的方向,这才送给杨元钊的。

在接到石磊的报告的时候,杨元钊开始只是愣了一下,然后忍不住笑了,英国还是在战争之中开发出来了这个,甚至因为中国的发动机性能很好,居然想到了向中国求购,还是在秘密渠道之中。哪怕是没有情报机关的那些前导性报告,只是看到发动机,他就会明白,英国人到底想要干什么,坦克出来的日子就在一战时期,是英国发现,一战时期,双方的壕沟战,损失太大,让英国无法承受下去,这才研制的,当时使用的发动机,还不到80马力,看样子,中国向世界出口的卡车之后,让他们看到的机会,直接拆了卡车研制,而这一批东西,恐怕是为了坦克而出现的。

这就可以证明,为什么对方不惜用4倍的价格购买发动机的根本原因,如果是为了卡车,以英国和欧洲目前的公路情况,卡车并没有那么逆天的作用,不可能现在才求购,也只有破除的壕沟战的利器坦克的出现,才值得花费这么多前购买发动机。

想到这里,杨元钊轻轻的敲敲桌子,虽然已经猜出来英国想要干什么,可是这样的结果太匪夷所思了,也不容易说服石磊他们,看样子,再试探一下好了,从某种意义上面,如果放在坦克上面的话,4倍的价格还是有些太低了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