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55章 公而无畏

新纪元1912 第55章 公而无畏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7:58 来源:笔趣阁

“啪、啪、啪……”

在南苑军营的打靶场,虽已是入了夜,可是枪声依还是呜个不停。&&

若是有人来此的话,会看到一位身着远征军军装的军官正在这里shè击,而其领章赫然佩带着将军衔,在远征军中只有一位陆军将,那就是远征军司令官蔡锷,此时他只手拿着一支与德国橹子相似的,正一枪一枪地打着。那枪靶连中数弹,枪枪命中中心。蔡锷还没有停下来,继续打着,直到靶中心的木板被打碎,打飞,成了一个空心靶。

要打空发子弹后,他又一次取下下弹匣,这二年式是连云港制造的,的做工相当jīng良,是远征军的标准制式,只不过换弹匣稍显繁锁,是典型的欧式托底卡笋,换弹时需要用左手辅助,不过因其威力大而颇受军官欢迎。

早在去年,一位前往胶澳的战地参谋团的人带回这种之后,蔡锷就第一时间淘汰了那支勃郎宁,而现在,这支江苏陆军赠送的,却是他发泄心中不满的工具。

在过去的一个月间,表面徐树铮看似配合其工作,但实际却是明尊暗绊,他那个筹备处处长为他设置障碍,以至于他甚至都无法指挥部队,不仅军令不出司令部,甚至直到现在,这司令部还未编成,有什么事情,还是需要经过筹备处,而徐树铮亦对其阳奉yīn违,只要一想到距离出征的rì期,越来越近的,他心间烦闷就越发旺盛,此次出征关系到国家未来,他徐又铮又怎能因私忘公!

又是一个弹匣打空后,见将军仍yùshè击,雷飚便走过来劝蔡锷:

“不干就不干,谁不知道。北洋军就是袁家的军队,将军就是去了欧洲,也是给他袁世凯卖命,给他袁世凯争脸。不干就不干了。”

听着下属的话蔡锷却不说话,打光了子弹,继续换弹匣,继续朝靶子shè击。

袁克定和杨度在shè击场外,就听见里面的枪声。

杨度对袁克定说:

“我猜得没错,这就是他。”

袁克定与杨度走进shè击场,杨度和蔡锷到是故交。当年正是杨度推荐蔡锷来京,而现在他们自然知道蔡锷在远征军内的处境。。

蔡锷与袁克定杨度打招呼。众人走到一张桌子边坐下,有侍者端茶来。

袁克定问蔡锷:

“松坡兄,生气了?”

“没有,没什么好生气的。”

“那就好,那就好。”

杨度也说道:

“松坡,你曾言,要建立一支一意国防的国家军队。现在远征军即将开拔,您不会为这一点小事就放弃?”

“我并不想放弃,可这件事如此窝囊。军中的一些旧习太重,我确实无能为力了。”

何止是无力,简直就是无奈,在筹备处中,除去韩武全力配合他外,其它人大都是对其暗中抵制,无法展开工作的现实,为实让他苦恼。

听他这么一说,遵照老头的要求,从蔡锷进京以来。就对其百般笼络的袁克定便连声宽慰道:

“松坡,事情可以慢慢来。”

蔡锷摇了摇头:

“大公子,事情不是您说的那么简单!现在远征军出征在即,若是因主官失和,而导致远征军战局失利,损害国家声誉。那与其如此,还不如就此辞职。”

一见蔡锷要辞职,袁克定连忙忙说:

“不急,不急,你再考虑考虑。”

没能说服蔡锷的袁克定回到居仁堂,不免在袁世凯面前发牢sāo:

“这个蔡锷还真是不堪重用,受了一点委屈,就撂挑子不干,早知道这样,就不该任命他为远征军的司令!这个司令给谁当,谁不欢天喜地的!他到好,姓徐的一不配合,他就要辞职!”

儿子的话,到是让袁世凯凝眉沉思:

“蒋百里,蔡松坡,两位rì本士官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一个办保定军官学校开枪自杀,一个进这远征军却要挂冠辞职……克定,这里面大有文章啊。”

“大爷的意思?”

“蒋百里的校长是我任命的,蔡松坡的总教习也是我任命的,同样落得灰溜溜的下场……”

“明白了,是段祺瑞那帮人嫉贤妒能,排除异己!”

“嗯,这个‘排除异己’的词儿用得准,段祺瑞他们就是想把北洋搞成铁板一块儿,让我当晁盖做招牌,他当宋江掌实权。”

“对,他们就是想把军队搞成针插不进,水泼不入,,旧军如此,现在远征军,亦同样如此。大爷,照这样下去,前景堪忧啊”

袁世凯琢磨片刻,令人在一边的案子将宣纸铺开,走过去,捋捋袖子:

“克定,给我研墨。”

袁克定奇怪袁世凯这时候为什么还有雅兴写字:

“大爷,蔡锷辞职这事儿,到底咋办啊?”

袁世凯也不应答,拿起笔在宣纸虚拟,催促:

“研墨。”

袁克定只好不情愿地磨墨。

袁世凯挥笔而就,随着最后一笔结束,把笔一掷,颇有点儿顾盼自雄的感觉:

“克定,看看,这幅字怎么样?”

袁克定看字。袁世凯写的是“公而无畏”四个大字,下面还有落款。

“爹,您这几个字虬劲有力,如龙飞凤翔,有隐隐风雷之势……这是写给谁的?”

“蔡锷。”

“蔡锷?”

“对,蔡锷知道这字里的意思。”

接着袁世凯又语重心长:

“克定,你啊,还得好好琢磨琢磨一下,这识人、用人之道啊。”

“请父亲垂示。”

放下手中的毛笔,袁世凯缓缓道来:

“蔡锷是个有头脑、有谋略、有能力的军事帅才。要成就大事,一定要注意网罗人才。”

“我也觉得蔡锷是个难得的人才,有徐树铮在那牵绊着,只怕他就是一条龙,恐怕也翻不出大浪来。”

闻言袁世凯便是一阵冷笑:

“若是没徐又铮在那。把百万远征军交给蔡松坡,能放心吗?”

袁克定沉默片刻,缓缓摇头。袁世凯继续说道:

“忠心这东西,说是不在臣。而在君,其其并不仅仅只是恩威之道,施恩威于臣,可得臣之忠心,可单有恩和威,却是远远不够,过去芝泉他们对你爹我可够忠心的。若是不是他们,你爹我也当不成大总统,可最后为什么他们心里起了异心?”

反问之余,袁世凯的心下又是一阵冷笑。

“人的实力达到了,心也就野了,段芝泉是,你怎知蔡松坡不是?有个制衡在那,远征军就还是中国的远征军。变不成谁的远征军!”

“父亲教诲,我明白了。”

袁克定同时躬身道:

“孩儿受教。”

“大爷,可。若是真如蔡锷担心的那样,因主官失和,而至有损战事,那到时搁协约国那边可不好交待……”

儿子的提醒却只是让袁世凯一笑,而后他又说道。

“这远征军中还有谁?”

思索着,袁克定似乎明白了:

“爹,你的意思是把韩武捧去,让他们三方相制。”

袁世凯笑点了点头说道:

“这还不够。”

“那大爷的意思?”

已经坐了下去的袁世凯略做沉吟:

“当初为什么先任了蔡松坡和徐又铮,对韩武的位置却是未做任命?”

“爹,您是想……”

“不是我想。而是李致远想?”

“李致远想?”

这会到是轮到袁克定迷糊了,似乎李致远并没有插手远征军之事啊。

“蔡徐两人,与其介入,不如做观,韩武的不争实际是李致远的不争,他不是不争。而是现在不争,所以你爹就顺水推舟,把韩武给担在那,这一担在那,他就坐山观虎斗,这边对蔡松坡的命令,还算遵从,那边对徐又铮也不违背,现在……”

冷笑着,端起茶杯,袁世凯却又是冷笑一声。

“现在,他徐又铮又岂会没看出来,李子诚想当这个渔翁,可就是没想到,这渔翁身后还有税吏!”

当晚,总统府中就有人把消息传给了段祺瑞,段祺瑞听完后,却是沉默不语。此时,他正在和徐树铮下着棋。

“公而无畏!”

念叨着这四字,徐树铮吃了老总一个子,随后说道。

“老总,这四字里有深意啊!”

点头,随后又摇头,段祺瑞随后说道。

“咱们这位大总统是告诉蔡松坡,无论如何,他都会支持他的,又铮,若是你再把那些杀手锏使出去,即便是他蔡松坡在远征军待不下去了,但你这里,怕也难了……”

“老总,大总统好手段啊!。”

感叹一句,徐树铮又吃了段祺瑞一子,同时故意卖了一个破绽,老总喜好下棋,不过棋艺并不怎么高明,若是别人轻易赢了他,他还会气半天,极了解他脾气的徐树铮自然知道如何同他下棋。

“他这一手,不可不谓之高明,向蔡松坡表明了心迹,又向我透露了一个意思,若是再这么下去,估计远征军司令部中,也就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了!”

仔细地看着棋面,段祺瑞点了点头。

“这是大总统特意安排的,项城或许有种种不足,可论及权术之道,却远在你我之。”

对此,徐树铮并没有反对,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三足而鼎天,大总统的手法玩的到是巧妙,可惜,明眼一眼也就看出来了!”

徐树铮这会提的是他在来京的路,想通的一件事,虽说想通了,可他还是按最初的计划实施,按照他的话说,不过也就是将计就计,大总统有他的主意,而徐树铮却有他的想法。

“看来这事是没有回旋余地了!”

点点头,连吃两子的段祺瑞看起来心情似乎不错。

“大总统是不放心咱们,把咱们趁机把远征军吃了!”

在他话音落下时,徐树铮却又急吃他的一子,只让段祺瑞一愣。甚至都未能反应过来,好一会方才说道。

“可那是块谁也吞不下去的肥肉,太腻人,能腻死人。蔡松坡出这个头,一开始看,是大总统棋高之招,可现在看来,到也解了你我的难!至于其它……韩武那边,他怎么样?”

“韩武和他的东家一样,看似一心为公。可这公心里头,谁也看不出有没有私心,他那个东家,想的是渔翁得利,所以一切都能忍着,现在看……”

“要为他人做嫁衣了!”

“又铮,虽说与蔡松坡略有间隙,可你要记住。到了欧洲,时局不同,到时可要顾全大局。别记项城找到理由!”

“老总,放心,这棋……乱不了!”

话落棋下,徐树铮的唇角一扬,看着段祺瑞说道。

“老总,您输了!”

朝晖烂漫,冬rì的朝阳显得甚是暖人。

蔡锷在家中奋笔疾。随着他振腕而起,一幅“道不同亦相为谋”的墨迹淋漓的大字跃然纸,而这时雷飚却是走了过来,看着刚刚放下笔的将军说道:

“将军。东西我都收拾好了,咱们什么时候走?”

蔡锷的目光从字移开,投到下属身:

“什么时候走?去哪儿?”

“回云南啊。”

“谁说回云南了?”

“那远征军司令,您辞职不干了,不回云南,在这干吗?还受那帮王八蛋的气啊?”

“雷飚。你不用拿话激我,我还真想回云南了……”

将军的话却是让雷飚兴奋地说:

“好,我这就去通知一块儿来的弟兄,咱们一块儿回去!”

拿起印鉴在宣纸盖了一下,仔细的看了一下字,方才抬头看着雷飚的蔡锷却是摇了摇头:

“现在还不是时候。”

雷飚顿时便是一阵极为不满的嘟哝:

“我就知道你舍不得走……”

那里是舍不得,根本就是不愿,蔡锷深知,这或许是实现那个梦想的唯一机会了,建立国家军队,这不过是方现一丝曙光,又岂能因一点挫折,而前功尽弃?

雷飚看蔡锷写的字:

“将军,您这幅字是不是写错了。应该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是‘道不同亦相为谋’。”

蔡锷拿起字幅,呵气吹去纸未干的墨迹,随手递给雷飚说道:

“裱好了,就挂在这房的正墙。”

道不同亦相为谋!

当初之所以来京任职,不就是抱着这一信念来的吗?袁世凯或许有私心,但是那私心却未尝不能为自己所用,最终化私为公。

这时,门外传来仆人的话声。

“老爷,筹备处韩处长求见!”

韩处长?

听闻是韩处长,蔡锷却是一愣,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过去两人的交往只局限于公事,很少有私交,不过通过过去的接触,对于韩武这个人他却是极为欣赏。

“请……”

话音一落,蔡锷却是朝房外走去,显然是为了亲自迎接韩武。

“添仁!”

一看到韩武,蔡锷便热情的迎了过去,与往rì喊职称不同,他特意近乎的称其字。

“松坡先生!”

韩武自然也没有疏远的意思,不过他却是不敢称其为“兄”,而是恭称其。

在两人进了客厅,仆人茶时,蔡锷这时方才注意到其左手间托着一个jīng致木盒。

“添仁,你这是……”

见对方似乎是在送礼,蔡锷的眉头微微一皱。

“哦……”

感觉对方的神情变化,韩武却是笑了起来。

“松坡先生,我也是受人之托!”

“哦……”

淡应一声,心下略有不快的蔡锷自然知道,托韩武的人恐怕还是“迎宾馆”的那位,正yù说“无功不受时”,以推却这礼时,却看到韩武打开了木盒,盒中赫然是一支极为jīng致的小型。

“这……”

对方的诧异却是让韩武笑了起来。

“这不,远征军即将出征,而且又将到松坡先生生rì,总理特意选购一只,送予松坡先生,韩武来时,总理特意吩咐,一来是为将军送行,望将军能不负国民之托,二来,也算是生rì之礼,虽是礼轻,但还请松坡先生不要推迟!”

将木盒前推,韩武又特意强调一句。

“这是总理用个人薪金所购,绝不损公之嫌!还请松坡先生莫怪,总理原本yù亲自拜访,可您知道,总理那边有府院方面的顾虑,总理特向韩武吩咐,还请松坡先生莫怪。”

如果说前者只是让蔡锷微动,而韩武的这句话却是让蔡锷一阵动容,他接过木盒取过那只黝黑发亮的,巴掌大小的入手极为轻巧,手感更远胜于勃郎宁,再一看枪身铭文。

“四式?”

“这是连云枪械公司生产的新型,话说总理送给您还有些私心,他说没准等松坡先生到了欧洲,也许能为这打开销路!”

言语之间的玩笑,到是让蔡锷一阵容动,喜好武器可以说是军人的天xìng,把玩几下之后,感觉这的确是一支好枪的蔡锷将木盒收起。

“请添仁老弟转告总理,松坡定不负国民重托!”

枪虽是不贵,但从这份薄礼中,蔡锷心下却是对总理充满了好感,从他来京之后,袁世凯送宅、送金,可谓是极尽笼络,可在他看来,袁世凯的那么多礼,怕还比不这么一支只值几十元的,而蔡锷所看重的恐怕还是这份薄礼中的那份心思。

在他这番话落时,韩武又补充道。

“另外,总理还有一事相托!”

“哦……”

眉头微微一跳,蔡锷却是一阵奇怪,这未免也太……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