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54章 眼里容不得沙子

新纪元1912 第54章 眼里容不得沙子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7:58 来源:笔趣阁

天津,大港工业开发区,zhōng yāng陆军第一军临时驻地,此时,对于第一军的数万名官兵而言,他们已经不需要再像过去一样参加“支援地方建设”,而是全心投入到军事训练之中,毕竟,按照rì程表,再过两个星期第一批远征军就将派出出征。&&

“远征欧罗巴!”

在临时驻地周围,随处可以看到第一军用木版漆黑漆写的白字,距离数百米都能看个通透,对于中国人而言,从来只听说过洋人的军队远征中国,何时有过中**队远征欧罗巴,那里可是洋人的地界,因此,中国下可谓是无不重视此事。

几乎每隔几天,在临时驻地内都会迎来各地的慰问团体,这些官方的民间的团体,给远征军官兵送来各种各样的慰问品,或许那些慰问品并不值钱,但是却饱含着国民对其的期待,正像那大字牌写的一样。

“远征欧罗巴、为国添荣光!”

是的,对于中国而言,此次远征关系到国家之荣耀、民族之尊严,也正因如此,远征军官兵的从装备到军装无一不是最jīng良的,以zhōng yāng陆军为例,因为军官、士兵们觉得zhōng yāng陆军的rì式军装不够气派,因此全部换成了江苏陆军式样军装,不仅如此,陆军部还不惜耗资采用毛呢制成秋冬军装,那毛呢军装、毛呢大衣,可不是江苏陆军的那种“混纺”所能相比。

为了能够从装容“向欧洲人展示中国陆军风采”,除去呢制军装、深腰皮靴外,他们甚至还仿效江苏陆军各师团皆计有臂章,面向社会征请美术专才设计远征军臂章,最终盾型的内绣小盾盾内分成四节,分别有中国陆军五sè星以及英法两国国旗的臂章出现在官兵们的袖肩处。

甚至在远征军军营,亦飘扬着同样的军徽旗,为了这支远征军,中国下可谓是用心良苦。颇费心思。在中国下对远征军远征欧洲充满期待的同时,对于远征军司令官一职,中国下,同样亦常关注。早在远征军筹备处成立之后,报纸就开始推测着远征军司令部的分置,远征军筹备处处长为第一军军长徐树铮、副处长为韩武,这两位也算是中国名将了,前者在岚山曾猛攻rì军防线,歼灭rì本三个师团残余达两万人之多,而后者。则于青岛死守胶澳防线,临五师团十万人围攻而不惧。

一擅攻、一擅守,现在他们分别就任远征军筹备处正副处长,自然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陆军部的意图,似乎就是徐树铮本人,也对那远征军司令官一职志在必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报纸的推测似乎是准确的。甚至就连德国情报机构亦向国内发出情报,直接称两人一为司令一为参谋长。

大港工业区内的一栋三层高的红楼,便是第一军军司令部。此时的司令长官办公室内,空气显得极为凝重,尽管室内只有一名肩佩中将军衔的将军,但若是有人进入这间办公室的话,恐怕只会感觉这室内的空气似乎早已降到冰点,即便是那取暖的火炉,亦无法令室内温度回升。

“蔡松坡……”

吐出这三字时,徐树铮那张尽是生之气的脸庞,尽是不满之sè,那不大的双眼间。更是弥漫着浓浓的敌意。

煮熟的鸭子总归还是飞了!

原本对远征军司令官一职志在必得的徐树铮,正在考虑着如何同法国人打交道的时候,京中却突然传来一个消息——大总统将任命蔡松坡为远征军司令官,至于他徐树铮现在虽说还没有消息,但司令一职却是与他无缘了。

袁世凯的一记暗棍如何不让他心恼,而更让他恼怒的是。这件事,从他得到消息,到任命下达,前后竟然只有几个小时,显然是连反对的余地都未留给他。

“袁项城!”

原本就对袁世凯满腹意见的徐树铮,这会更是恼怒非常,他牙齿紧咬了,脸sè煞白,心头压着怒火。-

当初蔡松坡来京时,袁世凯就是想把他按到陆军总长的位置,若是不担心北洋老人会不服,恐怕老总的位子已经落下了,而现在,袁世凯却把他给按到远征军司令的位子,袁项城未免也太欺人太甚了。

“阎凤才!”

冲着门外大喊一声。

“有!”

声落人现,一名少校军官出现在办公室内。

“通知火车站,我去京城!”

去京城,京城当然要去,这远征军司令部要组建了,他这个远征军筹备处处长岂能不去,而在副官离开之后,徐树铮却是念叨着另一个名字。

“韩添仁!”

念叨着这个名字,现在他徐树铮成了参谋,他韩添仁还能干什么,或许……

京城,蔡锷这位即将就任远征军司令的陆军将,正伏于案前,参考着陆军部以及法国方面提供的资料,写着参战事宜制定着相应的参战计划,这时侍卫官雷飚便走了进来。

雷飚小心翼翼地说:

“将军,有句话,我憋了好几天了,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停下手中的笔,蔡锷说看着这个从云南起就一直追随他的侍卫官:

“你说。”

“将军,众所周知,袁世凯编练参战军,是想借此收全**权于zhōng yāng,李致远那边更是全力配合,先是湖南,又是江西、接着又是浙江,现在一个个省都表示同意派兵参战,您去远征军当这个总司令,看似军权在握,可外有袁世凯的野心,内有徐又铮的敌视,到最后不还是袁世凯从中渔利吗?”

侍从官的话只让蔡锷微微一笑,随后他又极为认真的说道。

“我所指挥的是中**队,只要袁世凯还是大总统,这军队效忠于其,也未违常理。”

在蔡锷的心中,对于国防的看法一直都很单纯,他所希望建立的是一支真正效忠于国家的国家军队,而不是像清末以来,那种只知将领的私军。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建立一支国家军队,或许是中国走向富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可这军队,若是万一沦为袁世凯的私军的话。那可真非中国之福啊……”

沉默片刻,蔡锷语重心长地说道:

“雷飚,政见争执我们军人不介入,“民二叛乱”,我之所以支持zhōng yāng,原因正在于此,军人以效忠国家为宗旨。对于中国来说。中国要想再不受列强的欺负,非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不可。这些北洋军、江苏陆军、地方军,既可以成为袁世凯的,更可以成为中国的。”

对于赴欧洲参战,蔡锷的内心一直充满了期待,在他看来,远征欧洲是整合中国zhōng yāng、地方武装力量的一个良机,这个良机不需中国民众为内战付出代价。远征欧洲,中下层军官可以直接接触到欧洲最先进的军事科技、武器战术,同样也可以接触欧洲的同行。通过那些欧洲同行,他们能够体会到建立国家军队的重要xìng,同时充分理解何谓军人的责任,在战场整合这些部队的同时,也许可以为建立中华民国**铺平道路。

虽说将军说的在理,但是雷飚仍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属下知道您有心想改造北洋军和地方军,但职怕您出力不讨好。”

下属的话让蔡锷微微一愣,随后又是渭然一声长叹:

“改造谈何容易?但做,总比不做要好。现在,或许他们不理解。但等以后到了欧洲,他们也许会慢慢明白,一只dú lì于政治之外的国家军对于国家的重要xìng!国家yù富强,就非得建立国家军队不可!”

此时,蔡锷并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困难比他想象的还要多,至少。在他任之前,就有人寻思着给他一个下马威。

在蔡锷被任命为远征军总司令的当天,远在天津的“远征军筹备处”徐树铮处长、第一军军长,便大大方方的回到了京城,他的朋、旧部,更是为其大造声势,跑到前门车站去迎他,在记者们的镁光灯中,把他送到了铁狮子胡同的宅内,还大张旗鼓的设宴欢迎。

这一天,徐树铮显得很是jīng神,běi jīng城虽然已经是冰封雪盖,天气寒冷,但他却未穿大衣,只是穿着一袭军装,而军装未佩其它勋章,仅佩一枚“胶澳事变纪念勋章”,任何一位参加过“胶澳事变”防御作战的军人都获得这一勋章,而他这么做的目的,显然是为向外界显示他曾经为国立下的功劳。

头戴军帽、红润的四方脸膛显得分外刘,他微笑着向所有军、政界人士和记者们致意,一时间前门车站的气氛显得很是热烈,仿佛像是一个远征的将军凯旋归来一般。

而他这么大张旗鼓的如此这般,却是为了在京城传达一个信号,要让朝野下都知道“徐树铮回来了!而且是jīng神百倍的回来了!”至于他回来干什么,恐怕才是朝野下最为关心的。

“徐将军,请问徐将军对大总统任命蔡将军为远征军司令官有何看法?”

“是啊,不知徐将军是否对此心存不满……”

记者们并没有给这位徐将军留什么情面,反而是在其一下火车时,就单刀直入的问到了问题的关键,同样也是外界最为关心的事情。

出人意料的是,徐树铮并没有显出怒意,反倒是面带笑容的说道。

“大总统任命松坡先生为司令官,自然有他的考虑,树铮身为国家军人,自当服从军命……”

他的这一番回答同样超出外界的意料,在外界看来这“摇扇军师”何时如此谦逊过,不仅记者们惊讶,就连他的那些下属、朋们亦是同样惊讶,众所周知,这徐又铮可是有名的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大家都寻思着,这里他回京之后,恐怕会和蔡松坡正面对起来,可谁曾想,他徐又铮居然能说出这么“服软”的话来。

“……远征欧洲实是我国百年未有之事,事关我国未来数十年国运,绝不容有一丝差池,树铮定全力配合松坡先生,以不负国民重托!不辱中**人之荣誉!”

虽说那话说的谦逊十足,一改以往的跋扈。可是一些人还是从他的话里品出了味来,那味已经再简单不过了,他从始至终都未称蔡锷这位在将军府中排名第一次的“昭威大将军”为“将军”,而是直接称其为“松坡先生”。显然是压根就没把他视为军人,至少没视为远征军的一员。

“不知徐将军觉得江苏韩将军应任何职……”

记者中又是一个记者提出了一个极为尖锐的问题,不过这位记者的问题提得很巧妙,他没有问徐树铮自己,而是直接问另一位,另一位职务和他一样暂时还未公布的韩武,在之前外界的推测中。韩武是远征军参谋长,而现在这个位置却因他们两人尚未定职,而成了一个悬念。问这个问题,自然能问出一些徐树铮的心迹来。

眉头微微一跳,徐树铮的脸却依然带着笑容。

“韩将军添仁老弟于胶澳防御战时,以弱兵对于强军,以五万对十万,早已彰显其军事所长。论及防御,中国无人出其左,树铮亦甘拜下风……”

对韩武一番吹捧之后。徐树铮又把话锋微转。

“众所周知,欧洲战场当前陷入僵持,当前于法国前线最为紧要之事,即是以防御为主,在我军未能适应欧洲战场环境之前,绝不可冒然进攻,因此,于树铮看来,添仁老弟远比树铮更适合出任远征军参谋长!”

语中带着近乎,三言两语间徐树铮便在外界面前。把韩武这位江苏陆军的代表和他捆在了一起,那亲近的语气似乎是在向外界证明,他和江苏方面的关系非常亲近,如果韩武适合参谋长的位置,那么他徐树铮,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他这番话一出口。众人便知道,这“摇扇军师”到底还是显出了他的本相来,只怕这京城中又不知要掀起什么样的风浪了。

铁狮子胡同,陆军部的大门口鼓乐齐鸣,蔡锷乘坐的汽车缓缓驶来,今天是他来任的rì子,远征军筹备处就设在这里。

依如往rì,段祺瑞告了假,至于徐树铮这位参谋长,则以军务为由,呆在了办公室中,在陆军部门外迎接的蔡锷的,只有韩武、钱国华等人。

在蔡锷的汽车驶进陆军部时,在楼办公室看着在袁世凯总管袁乃宽的陪同下,走下汽车的蔡锷,徐树铮地唇微微一扬,脸带着嘲讽之味,冷笑渐浓了起来。

作为筹备处副处长的韩武率先鼓掌。其余迎候的人也都鼓掌。

一下车,韩武便朝着身着一袭陆军将军装的蔡锷走去。

“司令官阁下,远征军筹备处副外长,韩武!”

说话时,韩武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德式的军礼,而蔡锷看一眼这个年青的和那位小李总理有一比的陆军中将,便回了一个军礼。

“久仰韩将军大名,去年,韩将军在胶澳可是大涨我中**队之声威!如今能与韩将军共职,实是锷之幸!”

“不敢,司令官阁下一役定西南,为建国之功臣!为国防赴京任职,实为我辈军人之楷模!”

两人客套时,周围的人却是观察着他们两位,蔡将军的亲近的之举,可以理解为惺惺相惜,毕竟在中国,现在只在一提韩武的大名,没有一个不竖大姆指的,至于韩将军嘛,全是一副下级待级的恭敬,完全没有一丝个人情绪,单凭这一点,众人在心下倒是对其生出些许佩服来,当然,若这不是表相的话。

接着,韩武便依次介绍来人,每介绍一位军官时,他甚至还特意强调对方是何出身,显然是为了让蔡锷提醒了解筹备处的组成。

“这位是湖南陆军第一师,车震车将军!前rì刚刚抵京,湖南陆军第一次,将第二批部队一同,与连云港出发!”

瞧着名不见经传的车震,蔡锷行了个军礼:

“车将军好!”

对于这位车将军,蔡锷算是留下了一些印象,在心下将他的评价稍稍提高,原因很简单,在湖南将军汤芗铭放弃军权时,其并没有反对,反而是第一时间来京任职,由此可见,这人至少心怀国家。

在对远征军的整治计划之中,蔡锷腹中早有定案,亲近中下层军官,从而影响其走向,促成其国家军队观念的形成,至于已受影响到高层军官,则尽量维持关系,不过这些高层军官中,并非全部如此,至少江苏陆军的那些军官,还是可以一用的,通过一些接触,对江苏陆军,这支只知国家的地方军,蔡锷可谓是充满了好感,同样也对那位小李总理也充满了好感,若不是怕给其添麻烦,恐怕他早已前去拜访了。

而就在这时,却见一个人从陆军部大楼内走了出来,赫然是徐树铮,他一出现,顿时就抢走了其它人的风头。

“松坡先生,好久不见!”

徐树铮边走边抱拳行着礼,这礼节、这称谓,显然是未把其视为军人。

而蔡锷依旧不卑不亢:

“又铮先生,许久不见,一切安好!”

徐树铮和蔡锷一样,都是13岁考中秀才,少时都有神童之称,两人一见面,虽是脸带着笑,可任谁都知道,这火怕是要擦起来了。

“还好、还好……”

面堆着笑,徐树铮那张团脸只见笑容,却淡见任何抵触,似乎对此已经默认大总统任命似的,可就在这时,他的面孔却是一板。

“诸位,现在远征军出征在即,筹备之事繁锁,诸位难道忘记肩负之职了吗?”

一声冷哼,却是让所有人心下一颤,顿时明白,这位徐处长开始给司令眼药了,果然是他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摇扇军师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