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091章 困境(第一更)

新纪元1912 第091章 困境(第一更)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7:49 来源:笔趣阁

一杯浓咖啡置于桌上,雾气在杯口升腾着,咖啡香味在房间内弥散着,房间内只能听到哗啦啦的翻纸声,而那杯咖啡慢慢的不再冒出热气,咖啡凉了。

“这里有一个时间错误!”

趴在图纸桌上周明泰抬头冲着远处喊了一句。

“哦,你把时间改一下!”

正在校对着图纸编号李子诚随口应了一句,这人造丝工厂需要的技术资料,主要是生产工艺流程、配方数据之类的资料,至于人造丝工厂的设备,全部是从德国进口的,至少在公司没有机械设备生产能力之前,工厂设备必须依赖进口,这一点短期内是不可能改变的。

“……”

手拿着铅笔,周明泰不时的翻看着德语字典翻译着那些生涩的技术资料,虽说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但是这些技术资料中涉及着太多的化工专用名词。只不过对于他来说,这似乎并不显枯燥,甚至于对他而言,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检验生产系统,加入……”

每一次翻译出一句技术数据时,李子诚都反复核对十数次,第一次翻译这些资料的李子诚,这会可是连想杀人的心都生出来了。

抬头看着那边兴致勃勃,整个人显得十分认真的周明泰,李子诚忍不住佩服起自己这小跟班来,两月前周学熙走时,把他儿子留在自己身边,这小子精通英语、德语,尤其是德语,说的甚至比官话还溜,这会正好被自己拉过做了“跟班”。

“明泰!”

“嗯!”

从桌前抬起头,兴奋的脸庞中略带一丝疲意的周明泰,抬头朝那不比自己大几岁的“李叔”看去。

“李叔,有什么吩咐吗?”

“累不累?”

“累到是没觉得累,就是……”

犹豫着,周明泰看着自己译出来的那段资料。

“我就是担心自己别译错了,这肯定是工厂里用的,万一译错了,到时……”

周明泰的话,让李子诚陷入沉思之中,看着眼前的这厚厚的几百页蓝图上的技术资料,忍不住直皱眉,这还只是一个人造丝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控制流程的资料,这些技术资料、生产流程不比图纸,图纸谁都能比划个样子出来,可对于一家工厂来说真正最重要的并不是图纸,而是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技术开发数据,这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在百年之后,当中国制造混为山寨的低价的代名词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数据上的差距,即便最简单的螺丝,生产工艺流程控制上的差异,直接导致的螺丝的质量上的差距。

如果自己不能把这些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资料、开发数据翻译过来,即便是自己拿出了图纸,比划着图纸造出了一个个设备,那也只是1912年的“中国山寨”而已,依然无法改变“山寨中国”的命运,在这个时代,即便是拥有了德国产品的样子,中国的产品依然改变不了廉价、山寨的本质同质。

可是在翻译这些生产工艺流程控制以及开发数据时,自己却又面临着许多机械上的、化工上等等各个方面的许多名词,甚至许多名词,自己翻词典都要翻个几十分钟,照这么翻译下去,得用多长时间?

看着眼前那几十页完成的资料,在过去的四天之中,平均每天自己只睡了三四个小时,困极了就不断地喝浓咖啡。用晒图纸制出的数据资料铺满了地板,在本子上写下各种数据和参考指数。

若是再这么干下去,怕自己的梦想还没实现,自己先累死了

“不行,这么干下去,肯定不行!”

心下思索着,李子诚端起桌上的那杯早已凉透的咖啡,啜了一口,看着同样有些疲惫的周明泰。

“明泰,我准备办所学校!”

“嗯?李叔?”

周明泰一愣,有些摸不着头脑。

“办一所专门学习外语,就是这种专门用于工业翻译的外语学校!”

准确的来说是德语学校,要把这些活交给擅长的人去做,自己这个当老板的,嗯!还是把把方向盘的好,亲历亲为的事最好少干点。

心里嘀咕着,李子诚又随口问一句。

“李叔,还是您看的远,我听爹提过,当初他办启新的时候,德国技师生产那个洋灰,他前后换了十几个翻译,才算找着一个能当那个德国技师翻译的人来!”

想起自家企业里的一件旧事,周明泰忙轻拍了一个马屁。

而周明泰话却只让李子诚眼前一亮。

“明泰,那个人现在还在启新吗?”

现在自己最需要的就是专业翻译,而且是那种工科专业翻译,能抓住一个是一个,培训是培训的,现在能抓住一个,就能早见效益,有了这样的人,自己就能建立一家机构,什么事都不干,就专职负责翻译技术资料

“咚、咚”

被急促的敲门声惊查的穆湘玥,连忙起身掀开布帘朝外走去,公司的房间不足,和很多人一样,他的办公室同样也是卧室,只是睡在办公室内的行军床上。

“致远,你这是……”

戴着眼镜,打开门,穆湘玥便看到站在门外的李子诚。

“我们要建一个工程资料翻译室,藕初,这件事你亲自负责!”

看着眼被自己揪起来的穆湘玥,李子诚郑重其事说道,这会也顾不上时间了。

时间,现在自己最没有的就是时间。

“工程资料翻译室?”

睡梦中被吵醒的穆湘玥,这会还显得有些迷惑。

“对,就专职翻译技术资料,这一块需要很多专业翻译,化工、机械、冶金、基础、基建、光学,总之,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过最需要的还是翻译,德文翻译,你看看先请过来百十个,然后再召些专业人才过来协助,嗯,公司也需要这些人,人才!”

强调着最后两字,李子诚又重复一句。

“人才就效益,技术就是金钱!”

揉了揉眼睛,总算是醒透的穆湘玥,瞧见李子诚的乌眼圈,几乎是打从他来到这连云港,几乎就没有好好休息过,要翻译很多技术资料,还要整理“从国外带回来的”技术图纸、资料。

“这些年,在国外,我收集了很多技术资料、图纸、工艺流程,可这些外文资料,都要翻译成中文,才能为咱们所用,单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所以,咱们要赶紧建一个资料翻译……”

话声稍顿,李子诚突然意识到资料翻译或许不正确,必须要想一个更合适的名词,而且这些资料还要注意保密。

“对,就是要建一个科技情报机构,嗯,就叫“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开始可以先翻译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同时还要负责翻译外国科学技术资料、文献,现在科技情报对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早已为世界上科学技术发达的各国的实践所证明。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谁的科技情报灵,谁的科学技术就发展得快,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咱们要建立的这个信息研究所,不单要帮助咱们翻译公司掌握的技术,还要把握各国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给公司提供最准确科技情报分析。”

在指出这一点的时候,李子诚稍显有些激动,过去在包钢工作时,包钢同样也有自己的科学情报室,不过那更多只是一个摆设,而自己需要的可不仅仅只是摆设。

“事实上在世界各国企业的生产发展,往往都要顺序经过情报——科研——生产这样三个阶段。这是因为,只有继承与借鉴他人的科技成果,才能迅速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而且科研必须走在生产的前面,但科技情报工作必须走在科研和生产的前面,还没有被他国所普遍认识,但是对于我们这么一个落后国家来说,我们的技术远落后于各国,所以就更需要科技情报作为支撑,所以,咱们要依靠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所,采取“技术打捞”和“优选尖端”的措施在短时间之内吸收西方国家数十年的技术积累,从而缩短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科技水平差距。”

借着点烟的功夫,李子诚又在脑海里对这个构想进行了一番梳理,尽管自己拥有3、40年代德国的工业技术,但是德国并不在所有技术方面都领先于世界,未来公司不仅要吸收潜艇内的德国技术,同样也要吸收来美、英、法等国的先进技术为已用。

“嗯,“技术打捞”就是在技术引进时,对外国制造商报价销售的量多面广的技术数据、设备样品、工艺路线等进行分析、评判,努力打捞适用技术,而“优选尖端”也是在适用技术中寻“新”择“优”,换句话来说,咱们只要最好的,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金钱。”

听着李子诚的这番讲述,穆湘玥完全被惊呆了,愣愣的从桌上烟盒中抽出一根烟,点着香烟,吸一口,又沉默了一会,眉头时而紧皱着,终于他抬起头看着李子诚,眉宇中却带着着丝许忧意。

翻译啊!翻译,这事整的,第三帝国的工程技术资料不会平白变成中文,这个吸收、消化是必须的,但是问题,吸收之前,必须要把那些东西变成中文,只有这个才能吸引,然后才能消化。一步步来吧!哎,难啊!主角难,无语也难,呵呵,那位大大有月票的话,支持一下鼓励一下吧!)。

更多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