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八章 四国夹击

大唐虎贲 第八章 四国夹击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2 来源:笔趣阁

李世民大倒苦水,说的如何如何的不堪,实际上他本人还是很享受这种感觉的。正如他说的一样,大唐国库并没有富余,但是也如罗士信说的大唐发展的很快,经济收入很高。只是这些高收入,都让李世民投入值得投入的地方去了。正是因为有这些投入,大唐才能够发展的人才迅速快捷。

大唐可怖的发展速度对于四周异国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唐朝越强他们越是安分,越是听话。

周边除了涉及自身利益的吐谷浑正在与唐朝交恶,没有一个国家不与唐朝交好的。

即便与中原有大仇的高句丽,也再向大唐示好不断的希望改善彼此的关系。

李世民心底一直念着属于他们的辽东一地正被高句丽霸占着,只是辽东苦寒,不在大唐的发展范围之内。大唐当前的经济本就吃紧,不打没有价值意义的仗。

花费人力财力物力将辽东拿回来,对于大唐没有任何有利之处。

好钢需要用在好刃上,以李世民的功利之心,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干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待大唐富庶了,国库充实的时候,再将辽东夺回来,顺带将高句丽灭了,也就是了。

目下李世民没有与高句丽交恶之心,高句丽也是识趣,彼此关系也是不错。

李世民昨日意外听到了高句丽京观一事,正好遇上罗士信,也就问了出来。在他们这些人中,真正去过高句丽的也只有罗士信一人。

罗士信有些默然的点了点头。京观他没有亲眼见过,但听依旧生活在长白山上的那些朋友说过。京观是他们这辈子的痛。正是因为京观的存在,他们才会选择继续在长白山生活着。

所谓京观就是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

杨广当年征伐高句丽,动用远远凌驾高句丽的军事力量,以石击软,任是凭着他灭绝人性的指挥水平,让高句丽打了个大败。数以十万的兵卒战死,高句丽将这数以十万计的兵卒尸骨堆积起来,以炫耀他们以弱胜强,大胜隋朝的事实。

这数十万骸骨搭建的京观那是何等的可怖。也是汉人身上莫大的耻辱。

我也没有亲眼见过京观,但是听长白山的那些遗落的隋兵说,京观是高句丽缅怀先辈功绩之处。那里香火不绝,目的自然不是祭拜那些尸骸,而是瞻仰他们国中救世主的丰功伟绩。有以辽东一地抵挡百万隋军的尺寸难进的渊子游和大破三十万隋兵的乙支文德这些人物。根据他们所说,高句丽每到盛典的时候都会去京观祭拜。罗士信并未亲眼所见,但当时听左天成他们说道这里,肺都要气炸了。当时就想,若他日后能够领兵出征高句丽。非要高句丽付出相应的代价。

就算这事情过去多年,李世民这时提起,罗士信依然愤愤不平道:当年隋朝惨败,全因杨广那个蠢货瞎指挥造成的。屁大点的国家。还真当自己是块料了。对于杨广,罗士信本没有多少恶感,但是对于他在征伐高句丽这一战的表现。蠢货二字确实当之无愧。就是因为他的出色表现,令以卵击石的局面变成了鸡蛋打裂了石头。

李世民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道:昔年的情况。追究细节也于事无补。现在的高句丽国君高建武对我大唐还算敬重。等会我便亲自下旨让高建武拆除京观,将那些将士的尸骨送回我大唐。让他们能够魂归故里,不至于流落他乡。

罗士信赶忙赞道:殿下仁德,此事若成,毕竟成为美谈。

李世民也自得的笑了笑,他这话既说出了口,心底对于事成还是有极大把握的。从高建武对大唐的态度,李世民明显的察觉到对方有心依附大唐,借助大唐的力量对付权臣渊氏一族。这有求于人,自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然而李世民这一次却是失算了。

高建武得到李世民的指令,来找心腹乙支侯武商议该不该听从李世民的话,拆除京观。

乙支侯武本就对高建武的软弱失去了信心,如今见他真有拆京观的意思,更是鄙夷坚定了自己反高建武的决心。

高句丽内有权臣掌控兵权,外有百济日本的支持,内部在存在着内奸,已经没有半点退路可循。渊氏一族在高建武决定拆除京观的时候,发动了军事政变,渊氏一族族长渊大祚在他儿子渊盖苏文的劝说下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以国君软弱无能为由,在百济日本暗中协助下,以雷霆手段杀了高建武和支持对付自己的大臣们,然后立高建武的侄子高宝藏为王,彻底改变了高句丽的局面。

高宝藏不过是一个傀儡,渊氏一族凭借渊子游当年打下来的政治基础,成功掌控了高句丽的大权。

渊大祚干略中庸,一切大小事情由渊盖苏文做主。

渊盖苏文年纪不高,却是年轻气盛,初生牛犊,性子格外激进。不断严厉回绝了李世民的要求,还在高宝藏即位的那一天在京观大势庆祝,硬生生的扇了李世民一个耳光。

如此消息传到了大唐,李世民胡子都气歪了,直囔着要出兵打高句丽,要让渊盖苏文知道厉害。

罗士信也想不到事态突变,对于李世民的反应心领神会:这丫的在给自己找台阶下,渊盖苏文这一巴掌打到他脸上,若无动于衷有损颜面,只能来一场秀。

果然文武百官得知李世民的意图,纷纷劝说。

李世民这里也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对于不打,罗士信都能够理解,高句丽确实是不好对付的国家,且不说杨广,就算是他老子隋文帝杨坚。三十万大军,不也在高句丽碰了一鼻子灰就不说杨广的几次百万大军了

只要有点远见的人都能分析出大唐当下出兵打高句丽,未必不能胜,只是得不偿失。

然而事态的发展越发的不受控制

李世民这里忍了口气,将怒火藏在心中,只待日后爆发。这他还没找高句丽算账,高句丽已经先一步率兵从辽东寇入幽州,给幽州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高句丽这边的事情未了,吐谷浑竟然再次袭扰甘肃,东面海上百济日本的水军渡海而来,他们登州强行登陆,对于周边经行扫荡。

甘肃有段志玄在,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幽州乃是大唐边防线,对于边境防线还是有兵力驻守的,他们也成功阻挡住了高句丽的入侵。

唯有登州一带,因为百济日本联军是跨海而来,给打了个措手不及,付出了不小的损失。

蒸蒸日上,打算休养生息的大唐,竟然前后受到了周边四个国家的袭击,登时举国哗然,国家震动

针对如此情况,李世民多次召开了紧急会议,专门商讨此事。

这日李世民再一次召集了军中的要员,一同商讨着当前的局面。

不对李靖看着已经送达长安的详细情况,看出了其中的猫腻,或者说在李靖惊世骇俗的军事水平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无所遁形,他说道:伤亡人数,作战的方式,存着极大的问题

这吐谷浑乃是鲜卑慕容后裔,本就是草原民族,是一个擅于骑射的部落,他们的大军有着极高的机动性,不输于来去如风的突厥铁勒。但是他们又不同于游牧民族,多年来虽受到了很多我中原西域文化感染,渐渐放弃了游牧生活以耕作为主,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依靠劫掠为生。他们因丝绸之路与我大唐为敌,以道理而言就算他们进攻也没有理由选择甘肃,而是凉州一代。他们这是在时刻做出威胁河西走廊的局面,让往来东西的商人觉得河西走廊不安全,从而改走青海道。除非他存着攻取甘肃之念,不然没有任何理由出兵甘肃。说道这里,他顿了一顿道:不论从打法,还是采用的战术都不存有打甘肃的意图。吐谷浑的国君能够趁势利用青海道将吐谷浑发展崛起,能力不可小觑,不至于愚蠢至此。还有高句丽,他们莫名出兵,攻打我幽州最薄弱之处,我边军兴师动众的救援,对方立刻就走,半点也不纠缠,只是吃了一个尾巴。没有半点表现他们想什么意图然后是百济大和国他们跨海而来,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然而地方府兵组织反击兵马之后,他们又不见了踪影。四个国家,打法大同小异,这目的是昭然若揭了。

李世民面色凝重。

房玄龄道:他们这是要拖垮我们,让我们三面作战,首尾不暇,疲于奔命,如孙武疲楚之事故。

他们这是看中我大唐后继乏力的破绽呢罗士信心念着前段时间李世民吐的苦水,暗忖:这一招也够狠的,完全是盯着大唐的弱点行事。

既然他们已经摆开了阵势,那就打吧罗士信这时说道:将他们打灭了,也就弄不出阴谋诡计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