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七章 发展过快而存在的问题

大唐虎贲 第七章 发展过快而存在的问题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2 来源:笔趣阁

春闱即至我大唐求天下英才,开科举求贤,诏刑部尚书罗士信为主考官,负责此次科举选士。

贞观二年初,这日早朝的主要的商讨事宜是即将到来的科举。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因为陈群昔年提出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了无数鼎盛的门阀,使得寒门士子难以一展抱负。为了克服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到东晋末期尤其是南北朝中叶以后,人们便采取罢中正,限年入仕,不拘门资,九流常选,试经授官等强化考试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的措施。

此后考试取仕渐成风气,各处争先效仿。到了隋朝,雄才大略的文帝杨坚将南北朝衍生的这种考试取仕的方法定名为科举,李世民最重视人才,很重视科举取仕,在隋朝的科举基础上大势改革,以求天下贤才。也因此有科举制度始于隋代,完善于唐朝一说。

唐朝的科举是一年一试,每一年都会选择朝中的重臣担任主考官。

罗士信从一开始就在一旁坐着假寐,这人有自知之明。来唐朝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对于这里的一切习惯也以熟悉。但启蒙学历终究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今文化,很难适应古代的四书五经,对于古人的深奥文化,仅限于大体上的了解,与那些寒窗十年苦读的学子相差不可以道理来计。

这一点也是朝中人所众知的事情,常人说他文武双全,也多是指他军事上与政务上的成绩。与他的文化水平无关。

罗士信觉得这科举之事,与之无关。便坐在一旁假寐休息。

这想着昨夜与郑丽琬的盘缠大战,心底心猿意马之余又有些懊恼。恨自己有些把持不住,万一真的怀上了可就不好了。

随着小虎吒越发成长,郑丽琬求子之心极度热切。

罗士信附和之余,却存着点点抵触:平阳十一月怀胎,可将他吓坏了,连经验丰富的产婆都说,若不是平阳自幼习武,身体健壮异于寻常女人,有很大的可能撑不下来。也就有了点点的心理阴影。

郑丽琬在古代早已到了做母亲的年纪,可真实年岁却是二十出头,并未到后世科学研究出来最佳生育年纪。为了避免万一,罗士信有意规避了她的排卵期,让她在过了一两年。

这种事情不好细说,郑丽琬又是那种爱追究细节的小女人,万一她会错意,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情来,也就没有给她说明。

小丫头一直以为不够努力。每每同房的时候都特别卖力,罗士信这样强健的体魄都有些吃不消。昨晚一个不慎就没有忍住,在排卵期射了进去。这回想起来,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罗士信突然听到了李世民任命他为主考官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主考官会落在他的身上,科举取仕在这个刚刚发展起来的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重要,但也是士林节万众瞩目的关键。主考官的选择向来是重中之重。去年的主考官便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身为吏部尚书,作为六部老大。这个老狐狸不论威望还是才学能力当个主考官是绰绰有余的。今年就算避免重复不用长孙无忌,怎么了轮不到他啊

一时愣在了那里。得到他面前李靖的提醒,方才醒来带着满心的疑惑领旨。

这任命下达,就算他存有异议,也不能在这文武百官面前说。

朝会结束,罗士信也理所当然的找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也早已料到罗士信回来一样,先一步在花园的院子里,备上了一些小吃点心。

来,就知道你回来。陪我喝几杯,最近忙的头疼,连吃饭也是三口做一口来吃。这种悠哉喝酒的机会可不多李世民精神很好,但面色却有着点点疲累,笑着招呼罗士信坐下道:你是想知道为什么让你当这主考官吧

罗士信依言坐下,堆着一脸的苦笑道:陛下明鉴,您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这点水准。就我这三两下子,让我照着书本念论语都未必能够念的通顺。让我当主考官,这不是难为我嘛这满朝文武的,论学识强过我的,一抓一大把。

话是这么说不错李世民一点也不否认罗士信的自黑,颔首道:可是他们都有他们的事情任务,抽不开身啊

罗士信不满道:那我刑部就就没有事情啦他的声音有些低,说着自己都有点心虚了。他当任刑部尚书的时候,事情还是很多的。当时天下方定,有很多隋末动荡存活下来的不法之徒,他们难改大乱以后的野性,不服大唐的法治约束,有很多依旧行着作奸犯科的事情。

那断时间刑部还是有很多事情干的

然而随着罗士信韩仲良马周刘燕客刘德威孙伏伽这些刑部大理寺的司法干吏秉公执法下,法治大安。随之天下又因百废待兴而大定,在当下的唐朝各个行业都在蓬勃发展,只要愿意劳作,几乎没有饿死的可能。在这种平稳的局面下,犯罪率是最低的。

这犯罪率底下,罗士信所在的刑部自然是无事可干,小打小闹的案子也劳烦不到他这个刑部头头。罗士信这阵子过的也确实清闲:每日准时道刑部报告,交待一下,翻翻兵书打打瞌睡,吃个午饭睡个午觉就能回家逗孩子玩了。

李渊当初为了收买人心,对于那些投奔李唐的人都给予高官厚禄,让他们以为遇到明主,真心实意的为李唐效力。

这种收买人心的方法在创业初期确实给李唐江山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但毫无疑问也给后世留下了官员冗累的隐患。

李世民的裁官减员,正是解决当初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李世民大刀阔斧的裁员,将两千多名官员裁减至六百四十三人,可见李世民所说的官在得人,不在员多绝不是空话。

现在在朝堂上任职的官员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职责任务,分担原来至少三个人的事物,也形成了干实事的风气。

罗士信这悠哉的做官,在目前的朝廷上是绝无仅有的。

李世民见罗士信底气不足,笑道:就你最空,你不来谁来再说,又不是让你跟考生比学识,怕什么。

罗士信想着悠闲的日子就要离他而去,忍不住哀怨起来。

少给我来这套李世民笑骂道:真当我瞎眼的不成满朝文武就你罗士信官当的最潇洒,比我这个当皇帝的还享受,给你个任务又怎么了

罗士信缩了缩头,不敢吱声了,想着即将到来的春闱,也只能印着头皮上了。这想到科举,忽然想起这个时候只有文举考试,并没有武举测试,武举是在武则天时期,冒出来的。

这一个国家的发展,过于重文不好,过于重武也是不行,文武并重一同发展才是王道。

有科举,没武举,想什么样子

当下也跟李世民说了武举之事,陛下你看,我大唐治国是靠文人,打仗怎么的还得依赖我们武将。这文人有科举能够展现自己,武官呢不如也来一个武举,考核天下英才,就考他们的武艺兵法射箭等等技巧,再来一个武状元,你觉得怎么样

李世民眼中一亮,一拍石桌道:有点意思他想了想,又摇了摇头道:还是算了,这个提议我先记载心底,等合适的时候在提出来。那时在给你记功他遗憾的叹了口气,又股哀怨的感觉。

为什么罗士信不解,这提议好就执行,还有什么墨迹的。

你不当家,自然不知道柴米贵最近让空荡荡的国库,操碎了心。你小日子过得滋润,哪能体会我的感受李世民一说到这里就大倒苦水,似乎这个皇帝当得一点也不顺心。

罗士信更加迷茫了:怎么会,我大唐现在的经济发展的这般迅速,开通丝绸之路以后,我听说商税比以前增长了一倍不止,应该不至于这般穷吧

李世民白眼道:当我这里是只进不出的开发荒田,增加来年的粮食产量,这开发荒田是钱哪里来的你一句开拓海上丝绸之路,说的简单,研究指南针,研究海船技术,这些钱又是哪来我大唐发展需要用钱的地方数不胜数,我恨不得将一个通宝掰成两块来用。你这会儿又来个武举,我要是采纳了,又要公告全国,在全国展开乡试会试什么乱七八糟的,这还不是从我大唐的国库里掏钱这发展可不能太心急,免得走上前朝的道理。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啊

罗士信听了李世民的苦水,心底也是一惊,意思到似乎有点拔苗助长了。因为他改变了历史,短短几年,大唐的经济地位情况曾几何速度发展。这发展的太快,也会有根基不稳的危险好比后世的大跃进

对了李世民见罗士信有所领悟,也不再说,突然想起一事问道:我昨天听说高句丽在境内有一座京观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