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文帝本纪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出巡(三)

文帝本纪 第三百一十六章 出巡(三)

作者:容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5:22 来源:笔趣阁

南巡的船队沿河而下,有了卫立的例子在,士族们都约束得很,官员们也时刻警醒,一路上倒是吏治清明欣欣向荣。

船队驶入春江,官船商船、客船货船通通都只能靠着岸边,给御船让道。大船小船首尾相接,竟排出百余里去。

元晗站在甲板上,看着两岸乌压压的船只,既欣慰又惋惜:“夫子可记得,十余年前朕说,将来运河修通,这里必定是舳舻蔽水、客货云集。可惜朕一来,她们就只能避让,此等盛事,却是不得见了。”

崔致叹道:“陛下开挖运河,功在千秋。沿河两岸无数的城镇因运河而繁荣起来,粮食货物南来北往,百姓生活丰足。此等功绩,岂是江面上一时的繁华能展现的?”

元晗开怀一笑:“如夫子所言,竟也不算什么憾事了。”

随驾的元琦提议道:“母皇何不召画师来,描绘下春江的繁华景象?”

话一说出,元晗十分心动。不能亲眼所见,能见到纸上描绘的盛景,也能聊以慰藉。

元瑾接话道:“可就巧了,外祖前些日子得了幅《百里春江图》,所绘正是运河贯通后,江面上船行如织的景象,正欲进献给母皇。”

元晗本就擅画,此时更是被勾起了兴趣:“能让赵晋看得上眼的画作,朕还真是好奇的很。”

赵家诗书传家,不懂钻营,到了元晗一朝,才勉强跻身一流士族。但赵家人在书画文章上的造诣,皆是不俗。最典型的赵家人,便是**嘉。

元瑾笑道:“这里距金陵不过是一日的路程,母皇若是等不及,便传信去金陵,一来一回两日的功夫罢了。”

元晗摇头:“不费那些功夫,待到了金陵再赏画便是。”

虽说是不愿费功夫让人往返献画,可真到了金陵时,元晗还是免不了有一些急切。能被赵晋呈献的画,必然不是凡品。

当两位宫侍缓缓展开一幅丈余长的画卷,画中的热闹喧嚣扑面而来,元晗还是被惊艳到了。

春江江面开阔辽远,江面上有挂着官旗的千石大船,也有商队运货的货船,还有渔民生活的渔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有的停在江面上,撒网捕鱼。船上的人,或纤妇牵拉,或船妇摇橹,甚至还有点点炊烟。

元晗越看,越能寻到细微处的惊喜,不由赞道:“妙极妙极。”

看到最后,却没有落款,没有印鉴,反倒是以船橹遮掩,留下了模糊的“南川居士”四个字,不懂画的人几乎发现不了。

元晗拊掌:“不知这南川居士是何许人也,将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这些画面关系,也处理得恰到好处,繁而不杂,多而不乱,甚好,甚好。”

赵晋答道:“这幅画是臣偶然所得,听说是从当铺流出来的。臣感南川居士的才华,命人去寻,至今没有消息。”

元晗点头:“是了,这幅画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若不是生活难以为继,谁愿意将这样的心血之作当出去换银子呢?赵卿,你继续找南川居士,此等才华,不应当被生计埋没了。这样的佳作,朕也不能白拿了你的。”

赵晋献画有功,得了赏赐,喜道:“陛下放心,有了南川居士的消息,臣定当及时回禀。”

张疏桐晚间伺候元晗洗漱时,她依旧盯着这幅画作,爱不释手。

“陛下怎么和清儿小时候一样,得了新鲜玩意,就非要把玩个够才罢休。”

元晗并不抬头:“这幅画大手笔与精细的画技相结合。选择的事物场面情节,满是诗情画意,又十分写实。这位南川居士对场景的观察十分细微,可见是真实见过的,并不是闭门造车。这里的每一位人物,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船只、桥梁的描绘,一笔不苟。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朕骤然看到如此精湛的技法,难免见猎心喜,可多年不曾动笔,如今画技都已经生疏了。”

说到最后怅然不已。

张疏桐拧了帕子给元晗擦手:“若没有陛下勤政爱民,何来春江上这样繁华的景象?纵使南川居士画技再高超,也是源于实景的。真算起来,这副画里,陛下要算首功呢。”

元晗“哈哈”一笑,终于将目光从画作上移开:“南巡以来,听了这么多奉承之语,唯有桐儿的话,十分中听。”

张疏桐不依道:“陛下是臣侍的妻主,臣侍何须阿谀奉承?不过是说实话罢了。”

元晗想起多年前,张疏桐刚刚入府时,红着脸唤她“妻主”时的模样,不禁心中一热,揽他入怀中:“还好,你一直没变。”

沿途诸多以各种名目进献珍宝的官员们,听说赵晋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南川居士的画,得了皇帝的欢心,俱都懊恼不已。

接下来进献字画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元晗不堪其扰,斥责了几位官员,这才消停下来。

“这可真的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啊,难怪皇帝若是有什么劳民伤财的爱好,大多成了亡国之主。”

元晗叹道。

张疏桐笑道:“这怎么能怪皇帝呢?陛下擅画,爱风雅,本就是人之常情。是下面的人投机钻营,才会让明主如履薄冰。”

“朕这些爱好,若是在寻常士族,或者是令君那样的商户人家,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可是唯独皇家不行。全天下的人都盯着皇帝,哪怕露出一丝端倪,总有人能想出法子来。朕在春州时,不过虾炙多用了些,后边的一路上便变着花样地进这道菜。好在只是做法麻烦些,并不劳民伤财,便由她们去了。”

张疏桐一回想,果真是这样,不由也叹了句:“难怪陛下时时克己,吃穿用度俱是寻常。倘若奢靡些,下面人不知要如何了。”

元晗笑着捏捏他的脸:“瞧把你愁的,朕觉得如今便很好,并不觉得苦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