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飞燕伏龙传 > 第三百一十二章 燕王之论

飞燕伏龙传 第三百一十二章 燕王之论

作者:步留印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0:44 来源:笔趣阁

这时建文帝见不一道长等人沉默不语,便说道:“既然不一道长你与米锦和那万马堂的少主马不平有交情,那朕就派你和米锦还有盛庸你们三个人一同前往云南,令那马不平以最快的速度为朝廷寻集战马!”

不一道长听了心中长叹一声,无奈的点点头和米锦、盛庸一起齐声对建文帝道:“臣等领旨!”

建文帝遂传下旨意,着户部拨出几十万银两用于购马。

不一道长道:“皇上,带这么多的银两赶路不方便,何不让老臣与米大人、盛将军先行一步到云南万马堂去,朝廷随后派人押送银两随后去云南万马堂!”

建文帝点点头道:“也罢,就依道长所言!道长你们先轻身赶路,朝廷随后派人押送银两送往云南万马堂!寻齐战马,火速送到京城,然后派人送往李景隆大军所到之处,以充军队力量!”说着语气一转又对文武官员说道:“就这么定了,以后不准任何人再对李景隆有任何异意,满朝上下要齐心协力,支持李景隆率军平乱!”

众文武官员听了纷纷跪倒拜道:“臣等领旨!”

建文帝又对不一道长和米锦、盛庸说道:“眼下军情紧急,势不容缓,不一道长、米锦、盛庸你们三人即刻就启程,一定要马不停蹄尽快的赶到云南万马堂,不可误了朝廷大事!”

不一道长和米锦、盛庸躬身道:“臣等遵旨!臣等自当尽心尽力!”

建文帝想了想又对三人说道:“对了,你们到了云南万马堂,见到马不平后一定要告诉他,朝廷不会亏待他马不平的,只要他马不平能够尽快替朝廷寻来战马,朕会重重嘉赏万马堂和他马不平的!”

不一道长和米锦、盛庸又躬身领命,建文帝随即下旨退朝。

一帮文武官员走出大殿,黄子澄有些得意的快步走远,方孝儒和齐泰来到不一道长、米锦、盛庸三人身边,齐声道:“道长和米大人、盛将军又要辛苦一番了!”

不一道长听了叹了口气道:“为了朝廷和皇上,谈不上辛苦不辛苦,老道只是担心李景隆会步耿侯爷的后尘啊!”

方孝儒叹了口气道:“道长所忧也是我等之虑,如今李景隆率军贸然北进,皇上又听不得我们的建议,哎!恐怕……”

齐泰听了连忙拉拉方孝儒的衣袖,使个眼色阻止他再说下去,眼睛随即又四下里瞧了瞧,低声道:“方大人不要把话说的太明了!”

方孝儒听了又气又无奈的苦笑一声:“怕什么,李景隆这次所率大军乃是我朝廷所有的军队,如果此次失利,那朝廷必当危矣,皇上必当危矣,到时候燕王叛军打进南京城,咱们这些力主削蕃并剿灭燕王的人恐怕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了!”

不一道长听了叹了口气道:“那李景隆心高气傲,向来不愿听从他人不同意见,真担心此次由他率领倾国之力去讨伐燕王,万一兵败,恐诚如方大人所言朝廷真的危矣!”

齐泰听了心中一惊,脸色微变,有些自我安慰的说道:“方大人何必如此悲观失望,说不定那李景隆李大将军真的能够战败燕王,平息战乱呢!”

方孝儒叹口气道:“希望如此了!”心中暗叹一声道:“可怜朝廷无人可用!”说完一脸凝重的望着同样脸色低沉的不一道长,说道:“道长,如今情势危机,道长不可耽误,事不宜迟,还望道长和米大人还有盛将军速速启程赶往云南,早日为朝廷大军寻来战马!”

不一道长道:“不错!”说着朝方齐二人一拱手道:“方大人、齐大人,老道就此告别,朝廷的事还望二位大人费心!”说完就和米锦、盛庸转身匆匆出宫去了。

三人不敢耽搁,匆匆收拾一下,带领着五六个随从,各自寻了马匹,出了城后即可一同飞速朝云南方向疾驰而去。

虽然米锦是个读书的书生,但他自幼也学过骑马,此刻和不一道长等人纵马疾驰,虽然心中有些惊慌,但为了不耽误朝廷大事,也就顾不上惊慌,双手死死抓住马鞍,紧紧跟在不一道长和盛庸飞驰的马后面,那几个随从则紧紧跟在米锦后面,一行人飞马前进,大路上顿时扬起阵阵尘土。

南京到云南路途遥远,好几千里地,不一道长和米锦、盛庸等人不敢耽搁,马急如飞,餐风露宿,昼夜急行,沿路在几个驿站换乘了几次马,三日后边到了云南月山脚下。

三人不敢略做休息,纵马前行,行到半山腰,山路崎岖不平,骑马不便,不一道长等人纷纷下马来,叫一随从赶着他们的马匹慢慢上山,自己和米锦、盛庸带了那几个随从弃马步行,快速朝山顶万马堂奔去。

米锦乃是书生,体力不支,骑马尚且苦苦支撑,这会儿弃马步行则明显跟不上不一道长和盛庸了,累的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不一道长见了连忙招呼盛庸,二人一边一个胳膊加着米锦,飞步前行。

再说燕王那边,铁罗刹带领着李三通赵百里柳眉残等人打杀了楚雄飞,抢夺了朝廷的上万匹精良战马,火速赶着那些战马回到燕京,燕王得知大喜,马上带着姚广孝等一众随从跑出府来迎接众人。

铁罗刹向燕王表明括苍山庄的事后,虽然没能把那些江湖中人全部为燕王招来,但毕竟也招揽了诸如青城派掌门张万千、锻刀堂堂主金展图等一批江湖人士,如今又帮燕王抢来朝廷的这么多的良驹宝马。

燕王自然是喜出望外,连忙一边命人把上万匹战马送到校场暂养,一边又着人设宴为众人接风洗尘。

酒席宴中,大和尚姚广孝对燕王说道:“王爷,拒探子来报,朝廷罢免了耿炳文,另委派李景隆为大将军,调集了五十多万人马,正率军北进来讨伐王爷!”众人听了纷纷一愣。

燕王朱棣自幼跟随父亲朱元璋打天下,大小战事经历了不知有多少,此刻听了姚广孝的话,虽然心中也是暗暗吃了一惊,但表面上却丝毫没有表现,端着酒杯一饮而尽,心中却暗自盘算起来:“那李景隆乃是世家纨绔子弟,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倒也没甚可惧的!”想罢脸上显出一丝微笑,又自倒满一杯酒,举杯对众人说道:“不慌,不慌,来——各位连日来都辛苦了,本王再敬诸位一杯!”

铁罗刹、李三通、赵百里、高有德、霍未山、柳眉残、柳长眠等人听了连忙纷纷举杯一边谢着燕王,一边喝酒,铁罗刹心中担心李景隆率大军前来讨伐燕王之举,喝完杯中酒后,连忙起身对燕王躬身说道:“王爷,如今朝廷派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前来讨伐王爷,王爷不可大意,老身等人还望王爷早做谋算,及早防范!”

李三通、赵百里、高有德、霍未山、柳眉残、柳长眠等一众人听了也都纷纷起身来,躬身齐声说道:“望王爷早做谋算才是!”

燕王眼睛扫了一下铁罗刹、李三通、赵百里、高有德、霍未山、柳眉残、柳长眠等众人,哈哈大笑道:“诸位不必惊慌,请坐,请坐!”

铁罗刹、李三通等人听了连忙齐声说道:“多谢王爷,王爷有何吩咐尽管说就是了,我等忠心跟随王爷,纵是刀山火海我等也在所不辞!”

燕王听了心中也是十分感动,示意他们坐下,这时姚广孝也上前对燕王说道:“王爷,那李景隆率军五十万,看来朝廷这是倾国之力了!”

燕王点点头,笑道:“当今皇上就是年轻,若是派别人为大将军,率领五十万人马前来,本王尚且还要担一下忧,可朝廷居然派了李景隆为大将军,哼哼哼……纵然是朝廷倾尽全国之力集结五十多万人马,本王也不担忧!哈哈哈哈……皇上这是在自己坑自己啊!哈哈哈······”

铁罗刹等人不明白燕王的意思,纷纷不解的望着燕王。

燕王举杯又干了一杯酒后,起身来,一边踱步一边和众人说道:“想必各位当中有些人不知道那李景隆是什么人!”说着眼睛瞧了一眼铁罗刹,接着说道:“婆婆你是知道的,那李景隆乃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本就是个世家纨绔,虽然世人言他幼读兵书,深谙用兵之道,但是实际上却是,志大而无谋的草包之辈而已!”

众人听了一愣,各自暗暗思量道:“原来如此,怪不得王爷不惊不慌,若真的如王爷所说那李景隆是个无能的草包,那王爷的大事岂不马上就要成功了!”想到这里个个都很兴奋。

燕王朱棣接着说道:“那李景隆腹无良谋妙策而且又清高自负,外强中干,刻薄善妒却又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如今皇上将五十多万兵马倾国之力托付于他,纯属自毁长城!”

姚广孝听了点点头道:“昔日那汉高祖刘邦心怀大度,知人擅用,天下英雄都为其所用,也不过是将兵十万。李景隆有何才能,能够统率五十万兵马?赵括之败必能重现。”

燕王听了点点头笑道:“姚先生说的及是!虽然耿炳文真定为本王大军侥幸所败,可本王却惧他三分,这次如果皇上仍然派耿炳文统领大军前来,本王尚且还有些担忧,可如今皇上竟然委派李景隆为大将军,哼哼哼……那真是天助本王也!来!诸位咱们一起再痛饮三杯!”

铁罗刹、李三通、赵百里、高有德、霍未山、柳眉残、柳长眠等人见燕王没有惊慌,各自也就缓下心神来,连忙齐齐举杯祝贺燕王大业造成。他们这些人大多都是江湖上的大老粗,不知道大和尚说道赵括之败是什么意思,但是知道大和尚说的意思,就是燕王必胜,朝廷必败,这是他们最关心,也是最想看到的,因为只有燕王胜朝廷败,才有他们这些人的荣华富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