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生存危机 > 第394章 拉仇恨!

明末之生存危机 第394章 拉仇恨!

作者:流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4:27 来源:笔趣阁

“臣附议!”

“臣附议!”

哼哼!居然都跳出来了,这帮食君禄却不想着为君分忧的混账,恨不得全都宰掉!若是朝中大臣给力一点,自己也不至于指望一个娃娃,也不至于一再突破规则,一切都是满朝文武造成的!

崇祯皇帝冷哼一声:“诸卿忘记第一关之战了?还是忘记中都守卫战了?诸卿不行不等于孙卿不行,闭嘴吧!”

没见过崇祯皇帝对臣子如此纵容的,此次殿试谁是状元已经毫无悬念,小孙大人似乎成了皇帝的宝儿啊!连弹劾都不允许,各位内阁大佬都感觉到,朝堂之上即将升起一颗明星。

之前以为孙铭有神仙鬼卫在手,势必成为一代枭雄,搞不好会变成安禄山那样的豪强。现在看来自己想错了,大错特错了呀,感情没有军权的孙铭,才是最强大的孙铭啊!

因为没有军权的孙铭,不再被崇祯皇帝忌惮,反而被皇上当成一把刀。一把斩向大明王朝旧势力的刀,一把斩向朝堂旧格局的刀,一把斩向一帮子老臣子的刀!

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小孙大人的刀下亡魂!前有车后有辙,先后有温体仁、钱士升和周延儒先后中刀,下一个会是谁?小孙大人的杀伤力很强,一旦被皇上握在手中,这把刀的锋利程度,估计会让所有人心惊胆战吧?

几个跳出来试探的小丑,终于偃旗息鼓了,但是朝中大臣都知道这仅仅是一次试探性攻击。甚至试探性攻击都算不上,仅仅是探听一下圣上的态度罢了,真正的敌意都掩盖在一派祥和之下!

此时的小孙大人,确切的说是贡生孙铭,正在看第七问:流贼渐逸郧广,海寇时扰浙闽,剿灭不速,民难未已,兼之水旱频仍,省直多故,作何挽回消弭?

天灾**而已,也至于成为一个问题?身为高高在上的皇上,应当是掌舵人,这些具体事务都应该交由有司处置才对。然而崇祯皇帝却乐此不疲,整日价管这些具体的事务,倒是让地方官和有司部门干嘛去?

让他们光吃饭不干活?还是变成一个个应声虫?这样的老板着实不咋地,再说跟之前第四问很有点重叠啊,这位皇帝陛下实在是无计可施了,还有点更年期妇女的性格,一句话不断的重复,说实话小孙大人是不欣赏的。

跟祥林嫂似的,一遍遍絮叨有意思么?随便回答二三百字,来到第八问:又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为什么文武分隔,如今牢不可破?还是对朝中大臣疑神疑鬼呗,不放心任何掌军将领啊,孙铭已经对这位絮絮叨叨的皇上无语了。二十四岁就啰嗦成这个样子,像是一个九十岁老奶奶一样,这个性文武百官咋承受的呢?

想了想铭公子写道:“《韩非子·显学》中记载: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朝防军阀坐大甚于防外敌,实则军中流官制大可以解决诸多问题,京营武官、朝中武官跟地方武官互换。而文官同样可以如此,地方之间互换,中央地方之间互换。若流官制推广开来,君臣相宜必当强过君臣相疑,各司其职各司其政何疑之有?”

其实按照正常殿试程序,考试结束后受卷官将试卷送交弥封官糊名,由掌卷官送东阁读卷官处评卷以定高下。读卷官的工作是将试卷分成三等,即一、二、三甲,关键是定出送皇帝钦定的前十几名,尤其是前三名。

殿试的第三天有一个读卷仪式,通常在文华殿举行。这天早朝后,皇帝来到文华殿,读卷官们各持一份试卷,东西序立,然后按官职的高低依次跪在御前读卷。每读完一份,即由司礼监官将试卷呈于御案。

一般只读三份,如有旨再读,则继续读卷,直到下旨免读。读卷结束后,读卷官们退门外候旨,这时前三名的排名就看御笔钦定了。如果内阁与皇帝及司礼监关系融洽,那么最先由三位大学士读的卷子就为一、二、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所以许多人认为是读卷官取状元。

如果皇帝要表示乾纲独断,则往往打破次序,但这种情况十不一二。皇帝钦定前三名后,将其余试卷退回东阁,读卷官也回到东阁,将第二甲第一名以下进行排列,然后拆卷填写黄榜,等待放榜。

崇祯皇帝的科举注定不一般,王应熊一边读卷一边腹诽,混蛋家伙是要从京官下手了?大明王朝一向重视科举重视翰林经历,确切的说就是重视一甲进士及第三人,因为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不成文的规矩,阁臣必从翰林中选出。

而翰林全部来自于进士,翰林中前途无量的则是每科三甲,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现在孙公子却拿出韩非子的话说事儿,说什么“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不是跟整个内阁阁臣为敌是什么?

孙铭倧你完了!你得罪了满朝文武,甚至挑战各位阁臣的权威,妄想削弱翰林院的影响力,还映射到军中高层!这样作死的贡生,不要说什么贡生,就连朝中大臣有几个这么作死的?

其实生气的不只是阁臣,崇祯皇帝也很生气,腌臜货居然说自己孙铭“君臣相疑”!简直是指着鼻子骂人么,崇祯皇帝自诩是一代明君,绝对不会承认什么君臣相疑的。

高高在上的皇上冷哼一声:“诸卿对流官制有何看法?吏部可有一番计较?阁臣可曾有所规划?兵部有什么样的建议?都不说话就是说没意见?你们都在干什么?还不如一个贡生想的周到,谁能替朕分忧?难道只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娃娃不成?”

诛心啊!陛下短短一句话,几乎否定了所有人的贡献,难道偌大帝国的日常运转,全都靠一个娃娃进行的?文武大臣虽然不敢说也不敢问,但是内心深处对孙某人的恨意,却越发加深了四五分!

蒋德璟深吸一口气,老蒋明显感觉到,崇祯皇帝在替孙铭拉仇恨呢。没错就是拉仇恨,现在满朝文武都成了孙某人的敌人,将来孙某人进入仕途,恐怕会寸步难行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