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生存危机 > 第392章 甲戌八问!

明末之生存危机 第392章 甲戌八问!

作者:流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4:27 来源:笔趣阁

真烦啊!就凭殿试这种仪式感,就不是四百年后任何考试可以相提并论的,那些说进士相当于本科生的纯粹是胡说八道。孙铭暗自腹诽,只见执事官举着策题案来到殿中,内侍官将策题付礼部官置于案上。

其实铭公子早就知道题目了,这就是重生人士的大BUG,执事官举着策题案由左阶而下置于御道中。鸿胪寺官带着贡士们朝案行五拜三叩头礼,然后分东西侍立。执事官再将策题案举到丹墀东,鸿胪寺官奏告:“礼毕!鸣礼炮!退殿!”

仪式这就结束了?礼部官散卷贡士们列班跪接,叩头就位露天答卷,今年天气不错不冷不热。小孙大人体质好,他已经看到有弱不禁风的书生,穿着厚厚的棉服还打摆子呢,严重怀疑他晕考场啊!

今年的殿试,崇祯皇帝提出著名的甲戌八问!就是提出八个现实问题,让贡生们回答,这些问题切中时弊,就冲这一点足见崇祯帝还是想要量才取士的,也对国家现状很是焦灼,才会提出甲戌八问。

第一问: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

翻译过来就是说:官员腐化,士风败坏,用什么方法能够改变士风,让官员变得清廉,德才兼备?铭公子稍一思索,还是决定凭本心行事答题,既然重生在这个时代,就要为大明王朝干点实事,追求三元及第不是他的本意。

铭公子提起笔写道:“吏部考察之法徒为具文,而人皆不自顾惜,抚按之权太重,举劾惟贿是视,而人皆贪墨以奉上司,于是吏治日偷,民生日蹙,而国亦遂以亡矣。由内外部院官吏,贿赂公行、功过不明、是非不辨。凡用官员,有财之人、朋党之徒虽不肖亦得进,无财之人、无朋党之士虽贤亦不得用,所以贤者皆抱恨隐沦,不贤者多夤缘幸进……”

如果蔡国用和蒋德璟看见,绝对会让铭公子把卷子撕了,你还真打算当“国贼”啊!会试那篇答辩已经被人称之为“祸乱天下之国贼”,继续这么折腾下去,即便当上进士进入翰林院,也是举目皆敌的恶果啊!

两位座师难以理解孙某人的焦灼,因为只有他知道,大明王朝剩下的时间不多了。铭公子没有天真的以为,凭浏河山基地和神仙鬼卫,就能包打天下就能避免大明王朝的覆灭。

充其量不过延缓几年罢了,要知道大明王朝马上就要三百年,早已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此时想要让大明王朝重现生机,只有痛下杀手,对那些贪官污吏腐朽官僚下死手,否则换不来一个前途光明的国度。

小孙大人心下明朗笔触犀利:“扭转非不能!首推官员必当自省吾身!刘宗周院长倡导之慎独,当成为本朝文武修身养性之根本,重建朝中大臣的仁、义、礼、智、信修养。其次陛下当修己身,当如修枝修皇族,几十万皇族如同附着我朝躯壳之寄生虫,日日吞噬王朝孥库!”

按照明粉和明遗的说法,崇祯皇帝是一个堪称完美的皇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只是遇上了一个濒死的王朝。说崇祯皇帝非亡国之君,然而在铭公子看来却并非如此,这位皇帝先天性格缺陷明显。

身为帝王首先当有识人之术,识人用人才是为上者最起码的素质,否则你只配当一个基层小官僚。其次皇帝必须有容人之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呢,身为皇帝度量不如宰相,甚至不如一个好女人,整天就知道疑神疑鬼的怎么可能不亡国?

只可惜崇祯皇帝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枉死在他手中的名臣良将不一而足,这样一个猜忌心重,心狠手辣杀伐果决的皇帝,哪一个大臣不是提心吊胆的?说起来他才是“祸乱天下之国贼”!

怎么可能不是亡国之君?小孙大人保持一点点理性,没有过分喷崇祯皇帝,他没想找死:“再次官僚以奢靡之风为炫资,此风不消朝中大臣逐利渴望不灭,当如我朝之初严惩奢靡之风,从上至下但有违者严惩不怠!”

写完答案习惯性看一遍,小孙大人对自己的答卷还是满意的,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估计也足以警示朝中大臣了。至于说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能不能接受自己的直谏,那是大明王朝的宿命,也是崇祯皇帝的宿命!

什么是命?什么是宿命?性格决定命运!宿命就是你性格决定的,大明王朝的宿命,是每一个皇帝决定的,前任皇帝选择继任者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王朝的走向,也就是所谓的宿命!

甲戌第二问:东虏本我属夷,地窄人寡,一旦称兵犯顺丙三韩不守,其故何欤?目今三协以及登津等处,各有重兵防东也。敌不灭,兵不可撤,饷不可减。今欲灭敌恢疆,何策而效?

说白了这个问题就是:后金地小民少,一旦起兵,居然本朝打不过,这是为什么?现在对付他们有什么策略?

金人?这个大概只有铭公子有资格回答吧:“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大白话好不好?顾不得那许多,“金人敢再三犯边,盖因受创不重,如顽童三日不打上房揭瓦!当有神仙鬼卫一般三支大军,动如风掠如火,如冠军侯一般给予金人痛击,非如此不足以震慑群丑!”

打金人铭公子是很有发言权的,已经来到门口的野蛮人,只有用更野蛮更狂暴的手段打回去,才能教训他们学会什么叫做文明!正如四百年后网上有人说的那样,自从机枪登上战场,漠北的野蛮人就开始学会用歌舞,取悦中央王朝了!

在那之前,游猎民族仗恃骑射技能,一次次跨越长城防线,一次次劫掠中原腹地,就是因为没有遭受过灭顶之灾啊!第三问……额!啥意思?王承恩笑眯眯走过来,居然要拿孙铭的卷子:“还没……好吧!拿去!”

还没答完就被把卷子拿走了!贡生们都惊呆了!殿试上似乎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场面,考生刚刚开始答题,就被陛下把卷子拿去了,这是多么沉不住气啊!换言之是对某人的卷子多么好奇啊!

正如大家所料,崇祯皇帝的确是迫不及待了,卷子拿过来就交给读卷官,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应熊亲自诵读:“……由内外部院官吏,贿赂公行、功过不明、是非不辨。凡用官员,有财之人、朋党之徒虽不肖亦得进,无财之人、无朋党之士虽贤亦不得用,所以贤者皆抱恨隐沦,不贤者多夤缘幸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