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七四七章 朝会再议

晋颜血 第七四七章 朝会再议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石勒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放弃并州,意味着失去了防御纵深,也是自断退路,的确是一着险棋,于是问道:“徐卿言之有理,拓跋氏破雁门几成定局,而并州内地兵力稀薄,郡城驻军仅数千,拓跋氏必会抓住机会快速南下,依次攻打广武(山西朔州)、九原(忻州)、晋阳(太原)、离石(吕梁),甚至兵抵平阳、安邑亦非不可能,众卿给孤议一议,如何才能把拓跋氏驱赶出去?”

或许受石勒的和颜悦色影响,程遐又道:“拓跋氏虽有卒八万,大王方才提及的郡城,或有可能被他取下一两座,但越往后,他进军的速度会越慢,大王可调蒲坂与三关守军火速驰援。”

“不可!”

裴宪拦阻道:“现已是九月中旬,再有两个月黄河将封冻,明军可随时踏冰而来,若不能在两个月内尽逐拓跋氏,我军必将陷入两面作战的绝境当中,蒲坂失了不说,上党三关恐也无力据守,襄国如何是好?大王又如何是好?”

“哼!”

程遐哼道:“景思(裴宪表字)莫要长他人士气,拓跋氏区区流寇,军纪散漫,如何是我大赵铁骑之敌?蒲坂与上党三关合计出兵十万,当可一举击破,再及时回防,有两个月足矣!”

石勒也颇为头疼,并州的重要性无须多言,可是依了裴宪的提议,又有些冒险,说到底,还是拓跋部的突如其来打乱了他的部署。

‘明王下的一手好棋啊!’

石勒暗暗叹了口气,正当他拿不定主意之时,裴宪已是刷的起身,猛一指程遐,怒道:“你既口口声声两个月必破拓跋,破不了该当如何?你可敢带上全族于建德殿前领罪受死?裴某料你无此胆量,当初就是你劝大王以重兵布防并州,现并州危矣,又盅惑大王孤注一掷,你是何居心?区区一裙带上位之辈,岂敢妄言军国大事?”

“放肆!”

程遐怒极,毫不示弱道:“此一时,彼一时也,谁能料到拓跋氏会出兵并州?程某不过兵来将挡而己,你既反对,那好,臣请大王指派司徒出使拓跋,劝其收兵!”

“你……”

裴宪一时语滞,出使拓跋,他哪敢啊!

裴宪出身于河东裴氏,素来就看不起程遐、徐光之流的野路子出身,现逮着机会,程遐哪能放过?更何况当初是他主张扼守并州,留退路,现在并州出了大问题,他也怕石勒找自己麻烦,急需转移火力。

程遐向石勒重重一拱手:“裴宪从妹裴媛,与明王有私情,替明王镇守建康,族弟裴嶷,效力慕容廆,从兄裴盾,曾仕刘曜,现算上他,何止狡兔三窟?

闻喜裴氏分仕各方,岂会以国为重?臣主张速与拓跋交战,他无端阻挠,却又拿不出更好的计策,他是何居心?臣请大王将裴宪交有司审查!”

群臣目瞪口呆,讨论战局好好的,程遐居然攻击起了裴宪。

“砰!”

石勒又是重重一击几案,怒道:“够了,国难当头,你二人枉孤倚重,不献计献策,哪来的心思争吵?与孤闭嘴,再有下次,定不轻饶!”

程遐与裴宪双双互瞪一眼,各自哼了声。

殿内再次陷入宁静,徐光似是想到了什么,面色微变,也向石勒拱手:“大王,与拓跋氏作战虽是险棋,却是唯一可行之策,但明军除了攻打上党三关,还有一种可能,既在关前留少数兵力,实则主力偷偷回师,与濮阳明军会合,强攻襄国。

由于地形限制,我军没法探得关前明军虚实,只能以重兵把守三关,如此一来,三关兵卒轻动不得,怕是襄国压力大增,万一……万一不保,因明军已入并州,拓跋氏又控雁门,怕是很难再由并州北遁茫茫草原!”

石勒面色剧变,这的确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时之间,竟束手无策,关键还在于赵国处于被动境地,明军可以来去自如,他不行,只能严防死守。

石勒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如此为难了,但必须要拿个主意,无论对错,总比什么都不做等死要好,时间每多过一分,赵国的形势也愈发危急。

他由奴隶起家,上位的因素除了善于利用形势,与那惊人的气运之外,性格中的敢拼敢闯也极为重要,弃并州退守上党三关,完全是置于被动挨打的处境,他不甘心。

‘若是两个月内连拓跋部这藓芥之患都清除不了,我大赵还如何立足?’

石勒猛一咬牙,喝道:“传令,命蒲坂出兵三万,上党三关出兵七万,于十二月前必须克复雁门,尽逐并州拓跋!”

“大王,请听臣一言!”

裴宪拱手道:“明国立国时日浅短,根基不足,他去年才克关中,今年就来攻我,哪有如此之多的粮草供他消耗?依臣之见,他绝无能力做大部队迂回运动作战,明王非是卤莽之辈,不可能视若不见,且明王爱惜名声,不敢横征暴敛,故臣料他无力以临晋大军再奔濮阳,只会依据事前作战计划按步就班,东路北上襄国,北路攻打上党三关,因而我大赵暂时放弃并州才是稳妥之计!”

不得不说,裴宪的眼睛很毒,一语道破了关键。

杨彦苦就苦在没有太多的积蓄,每当府库收来粮食,就被他用于征战,此次筹备的粮草,距离支撑到明年五月麦收还差一点,而由临晋到濮阳,千里迢迢,不到万不得已,他不可能再回师濮阳,也就是说,如果在明年五月麦收之前还不能攻破襄国,全军将陷入又一次的缺粮窘境当中。

其实明国每年的粮食产量不少,问题出在运输上,关中因百废待兴,大量难民安置还没多久,挤不出粮食供应军队,巴蜀则实在太远,今次征伐石勒的粮草依然来自于中原,裴宪的提议,正中他的软肋。

“哼!”

程遐却是哼道:“战局千变万化,岂能以一概视之?明王擅出奇兵,你哪来的把握明军不会行暗渡陈仓之计?程某早说过,你闻喜裴氏居心叵测,臣再请大王将此獠拿下,交有司严加审讯!”

“够了!”

石勒咆哮道:“程卿不必恶语中伤,庭议到此为止,十二月前,必须尽逐拓跋!”

随即大袖一挥,离席而去。

当天,就有诏下达,从蒲坂与上党三关抽调兵力,支授并州腹地,而拓跋氏不出意外的取下了雁门,并一路南下,最远打到晋阳,但随着十万羯赵精锐及时来援,前进的势头被打断,又于羯军的反攻之下节节败退,勉强守着广武才暂时取得了匀势。

主要是拓跋氏的装备太差,也没什么战术纪律,完全不是羯军主力对手,来时八万骑兵,经过攻打雁门的损耗以及与羯军的大小数战,足足折损了两万。

广武城内,北风一阵紧似一阵,户外滴水成冰,每个人都裹着厚厚的皮袄,种种迹象表明,凛冬已经来了。

与外界仿如两个天地,郡府大殿温暖如春,墙角的炭火发出必扑必扑的声音,惟氏高坐于殿首,满脸忧色,也带着一丝懊悔。

羯军全面出击出乎了他的意料,她只恨自己信了诸葛颐的鬼话。

这几日,羯军明显加强了攻势,日以继夜的狂攻广武,两方死伤惨重,就在一个时辰之前,羯军才刚刚收兵退去。

惟氏陷入了两难当中,退出雁门,回返东木干,她不甘心,这一趟南下,死了两万人,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如白白的退回去,非但不能再占据并州,还会声望大跌,统一拓跋氏遥遥无期,而更要命的是,拓跋什翼健握在杨彦手上,这就是悬在她头上的一把利剑。

只是坚守广武不走,照这天气看,黄河将于数日后封冻,明军随时会北上并州,如明军获胜,还会恪守诺言把并州让给自已吗?

这显然不可能。

一刹那,惟氏都有了与石勒讲和联手的打算,但随即又摇了摇头,毕竟石勒不会信她,再退一步说,既使胜了明军,石勒也不可能让出并州。

惟氏不是天真的小女孩,她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道理,因自已没能尽占并州,杨彦哪怕寸土不给,也没人能说上半个不字。

极度的矛盾,使得惟氏的心情愈发烦躁,并州形势的复杂也远超她的预料,绝不是她当初所想的可口美餐,而是掺着砂子的米饭,一个不留神,牙磕着了。

“阿母,阿母,羯人退兵了!”

拓跋纥那突然奔入殿中,挥手大叫,惟氏不由抬起了头。

拓跋纥那振奋的施礼:“阿母,多半是天寒地冻,赵国久攻广武不克,担心腹背受敌,才匆匆退去,依儿之见,羯人或会退守上党三关,此正是我军收复失地的好机会,请阿母下令追击!”

“走,咱们先去城头看看!”

惟氏还算老练,并未被喜讯冲昏了头脑,起身向外走去。

其实拓跋讫那的猜测基本属实,随着天气愈发寒冷,石勒终于放弃了据守并州的幻想,下令全军回防上党三关,在这危急时刻,他严令蒲坂剩下的两万守军,十日之内不许撤离,为主力部队争取足够的退却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