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七四五章 捞铁牛

晋颜血 第七四五章 捞铁牛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iaohiao的打赏~~)

宋袆和荀灌均是以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陆蕙芷,这简直是一副活地图啊,陆蕙芷的美眸中也现出了些许得色。

杨彦是知道原因的,这女人整天胡思乱想,什么书都读,正应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老话,不过他也不说破,只是望向了河中心的中渒城。

那烟熏火燎的残垣断壁,仿佛在讲诉着曾经的金戈铁马与连绵战火,两岸各四只大铁牛,现只剩下了三只,临晋关前两只,蒲坂关前一只,均是倾倒在地,锈迹斑斑,看不出本来面目,这三只铁牛,带着一种浓厚的历史苍桑感,从它们身上,竟似传来了早年秦晋两地,人来车往的喧嚣嘈杂声。

众女陆续随着杨彦望去,感受到了那份苍桑,一时之间,都有些失神,荀灌忍不住道:“杨彦之,将来你可要重新再建一座浮桥,方便秦晋间的往来。”

杨彦也清楚,蒲坂关的浮桥,时建时毁,一般大一统时期,朝庭会出钱出人建桥,至战乱时期又必然被焚,历史上最后一座浮桥,毁于金国灭亡,不过他还是点点头道:“这是肯定的,取下并州,就安排候礼与梁志协作筑桥,争取三年内,使天堑重变通途!”

荀灌现出了满意之色,目光停驻在不远处的两只大铁牛上,突然灵机一动,问道:“这铁牛看样子,最少得有十几万斤,搬是没法搬走的,另五只该不会落入河里了吧?如能打捞上来,岂不是省了重新铸造的工夫?”

陆蕙芷摇了摇头:“应该很难,这么重如何打捞?重新铸造虽然要花上不少钱,但至少容易些。”

杨彦却是心头一动,《宋史》中的一则逸事浮上了心头。

宋仁宗嘉佑八年,河水暴涨,固定浮桥的铁牛被冲入河底,官方募能出之者,有僧名怀丙,精通浮力和杠杆原理,遂自荐,以二大舟实土,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这倒是可以依样画瓢,只须确定铁牛在河中的位置即可,而且这么重的铁牛没可能自然落水,多半是焚毁浮桥时,被人推入河中,因此必在河岸不远处。

杨彦微微笑道:“这不算难,明日一早,让人下水摸清楚铁牛的位置,我有办法先把西岸的铁牛捞出来。”

“哦?”

荀灌淡淡哦了声,明显不信,陆蕙芷、宋袆和靳月华也隐有质疑之色浮现,把十余万斤重的铁牛从河中拖起,岂是人力可为?

杨彦暂不解释,挥手道:“时候不早了,都回去罢,今晚我烤黄河大鲤鱼给你们吃!”

一行人回到营寨,杨彦搭起烤架,把大鲤鱼洗剥干净,置于火上,不片刻,便有香味飘散,那一滴滴的肥油落下,火中滋拉滋拉直响,再洒上盐和胡椒末,还未入口,就让人吞起了口水。

与此同时,杨彦打捞大铁牛的豪言如一阵风般传遍全军,除了羌氏两部近两万骑兵坚决认为不可能,明军将士则满怀着期待。

第二天一早,黄河岸边人头汹汹,几名千牛卫潜入水底,很容易就确定了两只大铁牛的位置,一只靠河岸六丈,另一只为十丈左右,但令所有人心痒难耐的是,杨彦并未着手,只是下令造两艘硕大的平底船。

造船非一朝一夕之功,临晋虽处于黄河岸边,却苦于没有合适的船,除了一些小渔船偶尔会小心翼翼的偷驶入河,放眼望去,滔滔水面几无只帆片影,眼下的局势有如战国时的秦魏,东岸为羯赵所有,西岸属于明国,非但不相往来,反视彼此为仇寇,只能耐心等待。

不知不觉中,半个月过去,两艘平底船堪堪造好,黄河岸边,再次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每个人都很好奇,该如何捞出深陷于淤泥中的铁牛呢?

毕竟搁在平地,底下垫几根圆木便可推着铁牛移动,可这是河里,还被泥沙掩埋。

六里之外的蒲坂关头见着对面的阵仗,也是站满了羯军,都摸不透明军要做什么。

两艘平底大船靠岸停泊,将士们把一担担的泥土石块向船上挑去,船只也一点点的缓慢下沉。

见这没法理解的场面,宋袆不由问道:“郎君,打捞铁牛为何要向船上担土,其中有何联系?您看,船快担满了吧?”

杨彦嘿嘿笑道:“你先看着,包你大开眼界!”

“哦!”

宋袆不情不愿的应了声,透出了满满的失望。

“哼!”

荀灌哼道:“宋娘子,莫要问他,你越问他,他越得意,越不会说,你看,除了你,咱们有谁问他?你呀,千万不能惯着他!”

宋袆偷偷看了眼杨彦,点了点头,她很喜欢这种没有任何拘谨的氛围,以一个女人的视角,杨彦并不是那种手握生杀大权的狠辣无情之辈,也不是整天板着脸的一家之主,而是在相处中,处处透着关心,也很会调节气氛,她不知该怎么形容。

其实搁在现代,杨彦的行为,就是最标准的情侣相处之道。

“哎~~”

宋袆暗暗叹了口气,如果自己遇上檀郎的时候,仍保持着处子之身也许不大可能,但为何不能早几年呢,尤其是司马绍把她作为礼物亲手送给了杨彦,这是她心头难以拨去的一根刺。

“停!”

这时,前方一声暴喝传来,宋袆抬头一看,将士们停止了向船上担土,两艘般缓慢驶离岸边,河水没到距船舷上方仅一尺的高度,仿佛一个稍大点的浪头便能把船打翻,令人不自觉的手心捏着把冷汗。

两艘船停在了距河岸六丈处,一左一右夹上沉于水底的那只铁牛,面对铁牛的一侧船舷,各伸出五支长杆,每根长杆由五名壮硕的军士紧紧持住。

这十支长杆并不是木杆,而是投石机的梢杆,顶端装有大铁钩。

与普通木杆相比,梢杆为复合制成,更加坚韧、强度也更强,可以承载更多的负荷,缺点则是入水的时间不能长,可这不是太大的问题,梢杆可以随用随换。

“下水!”

又是一声暴喝!

两船各有五名精通水性的将士持着梢杆的另一头潜入河里,他们将用铁钩钩住铁牛。

不多时,梢杆陆续停住摆动,以极大的弧度刺在了河里,十人也相继浮上水面,打了个可以的手势!

“去土!”

在喝令中,军卒操起铲子,飞快的把泥石铲入河里,众人均是愕然,装满了又要铲掉?这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折腾人吗?

但也只是放心里想想,没人敢当众说出。

荀灌却是恍然大悟道:“这不就类似于曹冲称象么?据载: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呵,我还以是什么了不得的方法呢。”

“嗤!”

杨彦轻笑一声:“世间规律,咱们能了解并运用的就那么几条,陈辞滥调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活学活用,你的意思是我拾前人牙慧,不错,但总比某些人遇事慢一拍好,某些人啊,哎~~”

说着,还连连摇头。

荀灌瞬间俏面通红,却哑口无言,不愤的狠狠在杨彦腰眼拧了一把。

众人暗暗好笑,但还是挺钦佩杨彦的,这和曹冲称象的原理类似,都是利用水的浮力,正如他自已说的活学活用。

杨彦见着那陆续投来的眼神,心里大为受用,表面却不见动容,目光凝视河面,随着船上的泥土的减少,梢杆弯曲的弧度也有了细微的增大,船只正在缓慢的上浮。

“咕噜噜~~”

浪花中,突然泛出了成串的水泡,杨彦不由连呼:“加把劲,快出来了!”

所有人都一眨不眨的看过去,将士们也鼓足干劲,手速如飞。

水泡越泛越多,随即在嗡的一阵闷响中,铁牛的位置,泛起了明显的淤泥,梢杆也弯曲到了最大程度!

“出来了!”

任回不敢置信的惊呼!

一个黑影出现在了水面下方,这不是大铁牛还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