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七四一章 王氏忧思

晋颜血 第七四一章 王氏忧思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罗贤超字匡济、好友三峡农夫与好友川流不不息的**,好友狂龍風暴的两张**~~)

在古人看来,男女间的一切罪恶都是错在女方,如烽火戏诸候、如妹喜、妲己、杨玉环,是她们媚惑了君主,才让明君沦为昏君、暴君。

错在女,不在男。

往往出了通尖这等丑事,男方拍拍屁股,小作惩诫,女方则要浸猪笼,柳兰子正是不满于此,才说男女不同权,故不能同罪,也就是说,权力和义务要相等,因女方地位低下,犯了罪不能与男方一概而论。

刚好杨彦是现代人,行为准则在骨子里仍是现代人的标准,通尖搁在现代,只是道德问题,因此他认同柳兰子的说法。

这并不是说通尖有理,主要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人对于生命更加珍惜,也更加敬畏,两种处理手段说不上谁是谁非,只是不同时代的不同产物。

更何况杨彦自己也立身不正,如果因为通尖就判处费氏三女死刑的话,那他与任皇后又算什么?是不是也要把任皇后浸了猪笼?

略一沉吟,杨彦点点头道:“此议尚可,不过尚未有女监,把女犯与男犯关押在一起并不合适,这样罢,发其三人往里坊做义工,行敬老爱幼之事,以赎其罪,每旬往右千牛卫府汇报行踪,另替孤郑重警告里长,不得挟其与之欢好,否则以强尖论处,惩诫从严。”

自明朝以来,就有女子不收监的惯例,究其因由,便是监狱里从犯人到狱卒都是男性,好端端一个女子送进去,必然惨遭凌辱,就算能活着出来,也是人不人鬼不鬼了,因此女子不收监是基于人道主义立场的一种善政。

当然了,眼下女性犯罪并不突出,没有另起女监的必要,由里坊看管就足够了。

柳兰子明白了杨彦的意思,现出了赫然之色,拱了拱手:“是末将考虑欠妥,至迟两日,末将拟定一个章程出来,将来再有类似事,当有法可依。”

“多谢大王,多谢大王!”

“妾必洗心革面,好好做人!”

“呜呜呜~~”

三女哭着称谢。

她们原以为自己就算不死,也多半是打为官伎,甚至发落军中,那更是惨不忍睹,毕竟通尖偷人,本就是当妇所为,发落去那等场所,天经地义。

却不料,竟然只是做五年义工,与她们自认为的罪孽相比,这是非常轻的责罚了。

任皇后与李卉儿也抬起美眸不解的望向杨彦。

杨彦也不解释,挥了挥手,女千牛卫把费氏三女押了出去,随即又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亦不可一日无主,今仲俊虽去,爵位尚在,雄侄班,谦虚博纳,敬爱儒贤,纯孝敦厚,动修轨度,当为李家之主,孤令班继西成候之位,当肃清流弊,还李家一个安宁。”

“什么?李班乃李流之子,怎配为李家之主?”

李霸面色剧变,在他想来,就是自己当不了家主,家主之位也落不到李班这外人头上啊,不禁嚷嚷着望向杨彦,那脖子高高昂起,满脸不服。

“放肆!”

李骧大怒。

李期也赶忙捂住李霸的嘴,拉了下来。

李霸意识到了不妥,虽不再言语,可那眼神里,缭绕着凶戾之气。

杨彦自然不会和李霸计较,只是暗暗摇了摇头,李雄的几个儿子真不是东西,老父还在床上躺尸啊,如果自己不是大王,而是江湖侠客,那他很可能一夜之间,尽取其头颅。

李班也是愕然之后,连忙道:“叔父诸子尚在,且叔祖身体康健,家主之位,班断不敢受,还望大王收回成命。”

杨彦摆摆手道:“仲俊当初有意立你为太子,正是看中你之贤德,孤也不讳言,仲俊诸子,皆不成器,李家若落于此辈之手,数载必败,此非孤之所愿,让你做西成候,你就做,别那么多废话。”

这话毫不客气,李霸、李期与李保,甚至包括李骧子李寿,均是各有怒容泛出,但天威浩荡,不敢再言。

李骧叹了口气道:“仲俊生前便器重于你,由你继为家主,其在天有灵,必乐见之,你就莫要推辞了。”

李班略一迟疑,施礼道:“既如此,臣拜谢大王,不过叔父遭此横祸,归根到底,在一个淫字,班有鉴于此,欲将其留下姬妾遣出家门,奈何于洛阳并无门路,如安置不妥当,反使之受害,故劳请大王代为安置。”

“嗯?”

杨彦眼神微微一眯。

这李班,也不是看上去那般厚道啊。

李雄那几百个姬妾,明说是交由自己安置,若当中真有貌美如花的女子,自己扣几个下来谁能知晓?或者索性如晋武帝司马炎那样,尽收江东使妾五千余人,谁又能说半个不字?

这在事实上,是变相的献女。

不过杨彦不可能沾李雄的姬妾,李雄姬妾再美,哪能比得上沈充精心培养出的前溪歌舞姬?几百个美人儿,他只取了三人,余者除留下数十人组建成歌舞团之外,全都名花有主了,更何况他沾上了任皇后啊,得**oss芳心,哪还看得中些许npc?

“也罢!”

杨彦点了点头,向柳兰子道:“此事由你安置,尽可能为之寻个好人家嫁了。”

“嗯!”

柳兰子也点了点头,落她手上,她是一个都不会留给杨彦,当然了,杨彦肯交由她安置,本身就没有私留的打算。

李家的事情基本上处理完毕,但是对于李卉儿,没法置这不理,杨彦望了过去,沉吟道:“卉儿娘子,你须为仲俊服斩衰,不过李家门庭纷闹,不适合你再住,因你还未及笄,我也不便接你入宫,要不你去舅家,好歹可落个清静。”

任回心内暗喜!

有李卉儿在手,自家至少又有了攀上杨彦的希望,况且任皇后是李卉儿名义上的母亲,而李卉儿尚未及笄,这是不是暗示着也可以把任皇后劝回自家服丧呢?

任皇后娇躯微颤!

……

诸事处理妥当,杨彦不适合再留,于是离去,而荀华带领的舰队也在当日于石头城泊岸,把一众女子放出,故鄣是不可能回了,将暂时安置在杨府中,好在杨彦在建康的这处府邸足够宽广,勉强住得下。

与此同时,琅琊王氏于琅琊的庄园,王导、王彬与王舒聚坐在一处小山头上,望着园中农夫在辛勤劳作,心里均是忧愁交加。

“哎~~”

王彬叹了口气:“想不到江东局势竟靡烂至此,我等与司马氏打生打死,即便胜了那又如何?他日明军南来,多半亦是不敌,真不知此战还有何意义。”

“呵~~”

王舒冷笑道:“此战对我等毫无意义,却关乎司马氏生死,那黄须儿看不清形势,就算他收尽江东之兵,也无非多撑个几年罢了。”

王导摆摆手道:“黄须儿空有雄心,却无韬略,且现已颠狂,不必说他,还是想想我家该何去何从罢。“

山头一阵沉默。

谁都没料到,渡江南来,刚安顿好了家业,北方又出了明国这一庞然大物,如果是胡虏主政倒也罢了,江东各家断不容胡虏饮马大江,偏偏杨彦是根正苗红的丹阳人士,很有号召力。

慈禧曾有名言:宁予友邦,不予家奴,这话听着难听,其实挺贴合江东士人的立场,宁把江北予刘石之辈,也不愿杨彦壮大,毕竟杨彦是同族,同族的威胁往往要大过外族。

外人来了,尚可同仇敌忾,但明军来了,没法齐心对敌,这也是很多王朝,明明有外敌当头,内部却争斗不休,罔顾大局的根本原因。

但现实并不以士人的立场而有任何转变,刘曜已灭,石勒苟安于河北,怕是命不久矣,天下一统的大势已现,让人不由报以一声叹息。

毕竟对于大族来说,分裂只会成为各国拉拢的目标,而天下统一,皇权必将打压大族。

王彬摇摇头道:“司马家早晚要亡,江东也非安稳之地,既如李骧之流亦能任那尚书左仆射,我家何不北上洛阳,为明国效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