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七一八章 三省吾身

晋颜血 第七一八章 三省吾身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狂龍風暴,好友三峡农夫和好友守护者ymk的**~~)

刘曜被打的满面尘土,身上多了几处淤青,在地上翻滚不休,杨彦追在身后,带着滔天怒气,一路拳打脚踢,嘴里还骂骂咧咧!

“屠曜,你劫掠两京,造下无边杀孽!这一脚,是带两京枉死于你手上的无辜百姓踢的!”

“屠曜,你羞辱愍帝,押往平阳,这一拳,是帮愍帝送你的!”

“屠曜,你争夺天下,晋室历代先帝碍你何事?你何以至恶胆包天盗掘陵寝?这一脚,是宣帝、武帝、惠帝的在天之灵,假孤之脚向你报仇来了!

不多时,刘曜已发丝散乱,鼻青脸肿,身上的青紫淤痕尤其夺目,数万在远处围观的百姓们、八万明军将士、随刘曜出降的军将重臣亲眼目睹了这戏剧性的场面。

“嘭!”

又是狠狠一脚,刘曜凌空飞出,倒滚出了数丈才勉强停了下来,这一脚与先前的表面功夫不同,令他筋骨欲折,腑脏间一阵翻腾,他明白,只要再加重一丁点的力道,自已必然是呕血而亡!

他心里既骇然又不解,这不都达成默契了吗?怎还下这么重的手?难道是真要自已的命?怀揣着这份惊惧,刘曜勉力抬起头颅看向了杨彦。

杨彦满面怒容,伸手一指,喝道:“屠曜,你罪孽滔天,本该将你斩首以示天下,但上天有好生之德,念在你献城有功,孤代表明庭、代表冤死于你手上的万千百姓、代表被你逼迫南逃的江东士民,给你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今封你为护陵候,此生就为晋室五主守陵罢!”

“呜呜呜~~”

人群中,哭泣声大作。

极个别的老家伙以袖拭面,一把鼻涕一把泪,眼里满是愤恨与解气,对于他们来说,晋室帝陵被毁,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但迫于刘曜淫威,敢怒而不敢言,如今让刘曜去给晋室五主守陵,是最为合适不过了。

刘曜的心里则是百感交集,欠下的债,终究要还啊,但他也知道这个结局相当不错了,自己虽被发派往北邙山守陵,半生清苦,但总能活着,自己的后代也未受牵连。

暗暗叹了口气,刘曜恭恭敬敬一叩到底:“臣多谢大王不杀之恩,臣愿替晋室五主守陵以赎罪孽。”

杨彦怒容一收,手指微一运力,扯断绳牵,从刘曜脖子取下印玺递给了荀虎,并接过件长袍,披在刘曜身上,微微笑道:“永明,孤看你的表现了,望你以诚心打动天下人,他日未必不能回洛阳安享晚年,快起来罢。”

“臣再谢大王!”

刘曜依言起身,杨彦拿起火把,掷入了棺材里面。

“轰!”的一声,冲天火起,受降仪式圆满结束,显然,这次受降应是史上最为特殊的受降,刘曜降表未能诵完,白白挨了顿拳打脚踢,足以在史册中留下重重一笔。

明军将士全部入城,分占各战略要地及府库官牙,解除残余守军武装,控制各权贵官吏不得外出,杨彦还惦记着他们的巨额财产呢。

成国官吏的财富,杨彦任其拥有,但赵国不同,其财富乃是一路征伐劫掠而来,没收天经地义。

杨彦由南门入的城,驰道尽头就是未央宫。

未央二字,出自《诗经》,夜如何其?夜未央,但未央宫却非此意,央通殃,即为无灾无患,很明显,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望,原先的未央宫,已经随着西汉的灭亡化为了一堆尘土。

现今的未央宫为长方形结构,宫内有四十余组建筑,周围筑有三丈高墙,约占全城总面积的七分之一,四面各有一个司马门,东、北两门外有阙,称为东阙和北阙,诸侯臣属来朝入东阙,士民上书则入北阙,因云峰是由南门入城,得绕上半圈向东阙而行。

远远的,宫门处就有数百名女子,以及数十名年龄不等的少年男女在皇后刘芳的带领下,迎接杨彦。

刘芳是刘曜第一任皇后的妹妹,大刘后薨,刘曜以羊献容为后,羊献容薨,及又以刘芳为后。

刘芳是晋人,与刘曜不同族,不算违背同姓不婚的原则,约二十左右的模样,身着素服,容颜尚算娇艳,当然了,和任皇后那般的天生丽质是不能比的。

杨彦只一扫就移开目光,打量向刘曜的妻妾儿女,每一个被他目光扫过的,面容都或多或少带着不安,毕竟由掌控他人命运者,一下子沦落为了命运由别人掌握,心里难免忐忑,好在杨彦没有淫辱别人妻女的习惯,并未多事,在见了礼之后,便由女千牛卫带去一边,杨彦一行人径直入了宫。

未央宫各殿室的器物已全部更换一新,刘曜把他的痕迹抹了个干净,从这一点来看,也算一心思细腻之辈。

杨彦只是随意走走看看,就带着众人来到了未央前殿。

未央前殿是未央宫的主体建筑,居全宫中轴线南端,筑十丈夯土为台基,宫殿南北长一百五十丈,东西宽八十丈,气势磅礴,处处透出皇家威仪,令人不自觉的心生敬畏。

未央前殿有前、中、后三大殿,是利用南北向的龙首山丘陵修建而成的高台建筑,台基自南至北分为三层台面,中间台面是大朝正殿,凡皇帝登基、朝国群臣、皇家婚丧大典大礼均在此殿举行,前殿两侧有东西二厢房,供群臣宾客临时休憩之用。

杨彦率先跨入了大朝中殿,即为宣室殿,众人纷纷跟了进来。

皇帝主座位于九层玉阶之上,殿内沿袭殿外的一贯风格,浑朴大气,庄重肃穆,众人在震憾之余,又不由得啧啧称叹。

杨彦略一扫视,把目光投向了主座后方悬挂着的一块匾额,上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刘曜暗道不妙,连忙解释道:“大王,这是臣之前用以自勉所书,由于时间仓促,忘了取下,请大王稍待片刻,臣这就摘下来。”

李骧却拱手道:“大王,依老夫之见,这匾额挂着亦是无妨,大王心系苍生,轻徭赋,行仁政,正合天下为公这四字啊,况刘永明以工隶见长,字迹苍虬有力,暗藏锋锐,当为书法名作。”

这么一说,众人均是连连点头,刘曜也松了口气。

杨彦似笑非笑的瞥了眼李骧,这老家伙的意图不难猜。

首先是同病相怜,同为国破降了自己,如自己能待刘曜稍微和颜悦色一点,将来待李氏也会更加宽厚。

其次李骧好歹是尚书左仆射,只是含金量不足,他期望能在自己跟前多说说话,提提意见,逐渐增加份量,将来回洛阳也不至于做个摆设。

“嘿嘿~~”

李骧腆脸一笑。

他也是人老成精,对杨彦的脾性差不出摸索出了几分,杨彦一般情况下还是很好说话的,不是原则性的问题,轻易不会动怒,他认为这点小事不至于触怒杨彦。

果然,杨彦只一眼就转回头,呵呵一笑:“天下公为啊,何以为公?由谁来界定?又如何保证确是为公?倘若以公谋私又该如何?谁有解决之道?”

刘曜不由现出了感慨之色,立国之初,他踌躇满志,幻想以胡人之身,做中国之主,受万世称颂,确实有一阵子,他励精图治,亲笔手书天下为公,警醒自己,但没多久,就撑不住了,耽于个人享受,又耗费钜亿资财为父母修建陵墓,后虽感受到了杨彦的威胁,重新振作,奈何大势已去。

荀灌从旁道:“公心私心,确难分辨,不过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荀卿也有云: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你若觉天下为公过于宽泛,不妨以三省吾身自律,若你真能做到,当可避免汉武晚年之祸。”

杨彦略一沉吟,便笑道:“永明书法颇有名家风范,就有劳永明替孤提字了。”

“臣备当荣幸。”

刘曜大喜,施礼应下,边上有牛千卫奉来了笔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