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五三一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

晋颜血 第五三一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天涯的**~~)

杨彦的父亲是50年出生,那时刚刚建国,上上下下热情飞扬,所以取名国庆,也是当时最流行的名字。

而杨彦是017年出车祸死亡,父亲67岁,如今五年过去了,以现代的医疗保健水平,应该还在世,按理说,是不该给活人上谥的,但杨彦的情况很特殊,他与父亲处在了两个世界,互不干扰,在这个世界给父亲进谥号,理该不会有什么诅咒之类的嫌疑。

况且昭为美谥,将来要入宗庙,受香火供奉,如果冥冥中有灵的话,或许能给另一个世界的老父带来气运加成。

“诸公以为如何?”

杨彦不可能厚着脸皮为父亲领受美谥,向左右问道。

“恰如其份!”

‘杨公当得!“

众人纷纷点头,在这种时候,如果有谁跳出来说杨国庆当不得昭字,那就是找事了,是对杨彦人格的污辱,没有人会这样做。

不片刻,刁协又问道:”敢问府君祖父尊讳。”

杨彦道:“祖父名杨烨发!”

刹那间,殿内仿佛被人按下了时间中止器,全都石化了!

杨烨发,这他娘的谁起的名字啊,比杨国庆还怪异啊!

杨彦也表示很无奈啊,他的爷爷,就叫杨烨发,虽然很土,但解放前的人,起名很淳朴,发,代表发家,寄托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同时他也很好奇,他倒要看看这些老家伙又能把杨烨发编排出什么花样来。

杨彦那考究的目光一一扫视着众人,气氛有些凝滞,毕竟没有具体事迹,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仅凭名字上美谥还是有些难度的。

这考验的是急智。

突然,孙媚的长兄孙班猛拍了下大腿,便叫道:“好名字,好名字啊,府君,《诗经》有云,烨烨震电,乃火盛,明亮之意,而烨者,火华也,大明属火,火耀华夏,发则是大发,此乃吉兆啊,寓意将来的大明必一统天下,国泰民安,开创千古未有之盛世!“

杨彦暗道,这样也行?

紧接着,崔访便直点头:“府君父祖之名,皆含深意,可见大明建国,乃天意使然,尤其令祖名讳烨发,照老夫猜测,当是神仙中人。

谥法有云:由义而济曰景,致志大图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明照旁周曰景,令祖可谥为景王,府君以为如何?”

“此谥大善!”

“甚妙!”

众人纷纷附和,就连杨彦都疑惑了,按照这些老家伙的说辞,父祖一名国庆,一名烨发,难道冥冥中真有深意?

随即杨彦就暗暗摇了摇头,拱手道:“家祖若是在天有灵,必欣喜之,多谢诸公了。”

“不敢,不敢!”

众人纷纷谦让,不片刻,崔访又道:“如今国之将立,万民渴盼,府君应早定日期,于南效立坛告祭天帝,并于城内立宗庙、修建王宫。”

杨彦摆摆手道:“宗庙可立,王宫倒不急于一时,郯城近海,不宜为都,待洛阳营建完毕,将来还是迁都洛阳,本将先凑和过一阵子。

另对于南郊祭坛我提三点要求,首先从简,祭坛只建一层,圜丘坛外不建屋宇,以临时性的帷帐作为更衣、憩息之所,以此昭示简朴之道,其次祭天地人,三才并列,不祭天帝,第三,祭礼去牺牲血食,以果蔬代替。”

众人愕然,称王称帝哪有不祭天帝?受命于天,才能显示政权的合法性,况且历来祭坛分两层,上层祭天,下层祭五方大帝,只修一层,五方大帝放在哪儿?

郗鉴忍不住道:“天地哺育众生,昊天上帝为天之主,岂可不献祭?而五方大帝治理天地水三界,考校天人功过,司众生之祸福,府君只立一层祭坛,置五方大帝于何处?”

杨彦微微笑道:“郗公问的好,昊天上帝与五方大帝皆为天神,天神法力无穷,可翻江倒海,毁灭众生,凡人与之相比,与蝼蚁无二,请问郗公,你于路边见着蝼蚁是否会多瞧一眼?又或是关心生死?而蝼蚁会否祭祀我等?”

“这……”

郗鉴一时难以作答。

杨彦又道:“人对于蝼蚁不屑一顾,神对我等岂非同样视之?他在天上做他的神仙,咱们在人间过自已的日子,两不相干,何须祭祀?其实老子说的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如刍狗,天地圣人,视万物平等,不因帝王有所优待,也不因百姓有所轻贱,其中的道理早已阐明。

我不拜神仙,并非不敬天地,天地生养万物生灵,须祭,同时,我之立国恰合老子的刍狗之道,与仙神无关,乃士民万众一心,节节胜利之果,故人与天地并列,亦须祭拜。”

“原来如此!”

刁协苦笑道:“老夫明白了,府君以克取之,并非顺代,故非天授,而是自取,但天命亦有变更之时啊!“

杨彦沉声道:”天命若有,生民何罪?自汉末以来,天下纷乱两百年,生民遭难受死者何止千万,若天真有命,为何视之不见?

我妻慧娘也曾言,世间有四十五仙,加阴长生四十六仙,可江山板荡,百姓横死之时,仙人又在何处?故求仙不如求己,此等天命,不庇佑生民,不怜恤百姓,要来何用?

当初大禹治水,不求仙,不拜神,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十载终治得水患,今我杨彦之立国,以民心为本,不求天命,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之道,我辈岂是蓬蒿人,我命由我不由天!“

众人浑身剧震。

杨彦的言辞,乍一看是离经叛道,但细思之,正如杨彦所说,百姓有何罪,竟平白遭受两百年之苦,这样的天命真的有必要祭拜么?

“哎~~”

崔访叹了口气,神色复杂道:“看来府君是打算彻底摒弃始自于汉代的谶纬之说了,故拜天地人,不拜神仙,以示自强不息之意。“

”正是!“

杨彦点了点头。

众人纷纷现出了苦笑,不祭昊天上帝,不拜五方大帝,只祭天地人,这一次的南效祭天倒是开历史之先河啊。

杨彦又看向郗鉴,问道:“不知郗公可愿为我太常,主持登坛称王大典?”

郗鉴满心无奈,虽然他自负才情非止太常,但杨彦就认定他了,始终不给他别的官职,他也清楚,这辈子想走也走不了,拗又拗不过,还能怎么着?

罢了,罢了,认命罢,太常就太常,可制定国家规章典仪,呵呵,到时若有失礼之处,可别怪老夫犯颜直谏!

“愿从府君命!”

郗鉴不情不愿的拱了拱手。

杨彦肃容道:“一个月后,行登坛大典!”

……

杨彦将称王的消息,如爆炸般席卷了青兖徐三州,民众欢欣鼓舞,贺表如雨,颂辞如云,就连详瑞也如一夜间涌了出来,如禾生双穗,地出甘泉,又如谁谁谁在某地看到了麒麟和凤凰,甚至有传言,沂水中有黑龙翻涌。

杨彦对这类消息,一概笑之,他的注意力,放在了郭默和管商身上,这二人得他授命,暂时弃取广陵,改为西进,取豫州淮南,恰好赶着他立国称王这个当口,因此取下淮南的意义无比重大,恰如现代,每如重大节庆之前的献礼,管商郭默也想顺顺利利的向杨彦献礼!

全军上下士气高涨,各乡豪如稍有犹豫立刻剿灭,士卒奋勇作战,悍不畏死,又趁着内乱合纵联横,本来乡豪因祖约之死群龙无首,相互之间内斗的厉害,又赶上这档子,谁都担心被清算,结果卡着杨彦称王之前,谯城开门献降。

谯城曾为曹魏五都之一,也是祖氏的权力中心,谯城投降,象征着祖氏的影响力终于拉下了帷幕,祖氏族人将迁居到濮阳,按占田制打散宗族授田,同时谯城的投降也代表着豫州大部落入了东海国的掌控当中,几乎完全占据了中原大地,华夏民族的核心统治区域。

堪称建国献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