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四六三章 讨逆檄文

晋颜血 第四六三章 讨逆檄文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人勿玩人123的月票~~)

关城有守军万余,连同随军家眷,合计四万人,没有平民百姓,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战争堡垒,许多军卒把关城当作了自己的家,生根繁衍,守卫家园,也保卫自己的妻儿。

这与坞堡较为类似,在应对外敌上具有相当的凝聚力,但是曹嶷打错了算盘,东海军不仅有战无不胜的威名,还有不虐囚,不凌辱妇女,不抢劫财物的美名,对上这支军队,不是万不得己的时候,谁又愿意死战到底呢?

把几万人初步收编需要时间,按照作战计划,是稳扎稳打,缓步推进,东海军暂时在关内驻扎下来,杨彦与田锐长谈之后,了解到此人胸无大志,得过且过,不是开拓进取型的人材,却又颇有经纶,对自己治政理念的理解没太大障碍,适于内地州郡,因此任为鲁郡(今山东曲阜)太守,长史将由刁协与崔访协商后指派,杨彦不干涉。

东海国治下州郡的长史由相府派出,这也是一种权力制衡。

恰好鲁郡空虚,百十里都见不到一个人,未来收编完成,田锐将携部分守军及全部家眷往鲁郡赴任,填实当地,另一部分军卒会随着杨彦上路。

而穆陵关于临走之前,将以爆破的方式拆除,毕竟关卡易于地方割据,同时关城的另一个作用,是作为税卡,向往来客商征税,这是杨彦坚决禁止的行为。

随着东海军的推进,一切的税卡都要取缔,商品流通环节不允许地方或个人征税,因为已经从源头上,对矿产征了增值税。

根据容娥与崔访制定的标准,石油征15%,原煤征10%,黑金属征8%,有色金属征8%到15%不等。

其中金银较为特殊,同时具有货币与藏品的双重属性,作为货币时征税,有悖于等价交换的原则,形成事实上的双重征税,对纳税人不公平。

但是作为藏品时,金银又具有商品属性,具备征税的条件,而只对藏品金银征税,货币金银与商品金银之间的税额差会产生不菲的利差,货币将被市场融炼成首饰套利,流通的货币越来越少,逐渐陷入通货紧缩,最终金银又成了压箱底的传家宝,杨彦的所有心血白废。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不难,对金银免税即可,只是不征杨彦心里不舒服啊,白白便宜了打金银首饰的,因此金银税统一为5%,算是在增值税的基础上,再小撸一把羊毛。

不过因其免了直接征税的环节,民众感受不强,无非是感觉东西涨价了,却是料不到,他们购买交换的每一匹布,每一只馒头,每一双鞋子都是含税的,甚至自家种的粮食也包含了税款。

有鉴于此,除养路费,一切的流通税必须取缔。

开征养路费的目地不为收税,而是缓解道路建设与维护的资金压力,安置部分道路养护和驿站人员,主要来自于年老体衰和伤残军卒,并且养路费只对车马征收,行人有本事扛着走,扛再多都不收钱。

……

建康!

这日,司马绍在宫中双眼赤红,大发雷霆,持着檄文的手都在剧烈颤抖。

“晋永昌三年四月己酉朔,己巳,东海王司马冲,大将军王敦、征东将军王含、西阳太守邓岳,丹阳尹温峤,武昌太守周抚等,告州刺史、部监、太守、各大夫、将军、校尉:

伪临朝绍者,黄发黄须,夷狄遗种,窃居华夏,欺瞒天地,悖道逆理,累受东海世恩,却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欺惑众庶,震怒上帝,反戾饰文,以为祥瑞,戏弄神祇,歌颂祸殃,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天下昭然,所共闻见……

方今晋室陵迟,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道路以目,虽有忠义之佐,胁于黄须儿,焉能展其节?

今东海王统胤重立,王冲仁德明理,性善温和,以为大任,天下英豪不堪黄须儿凌辱,奉晋室正朔,推举大将军王敦为盟主,领军百万,讨伐伪主。

伪主绍不应心存侥幸,妄图螳臂当车,奉玺缓,坦臂牵羊,自去伪号,于宫门谢罪,或可免其一死……“

今年本是太宁二年,但是王敦发檄讨伐司马绍,自是不可能承认司马绍的年号,沿用了元帝末年的永昌,檄文中通篇未提牛继马后之事,这事如果揪出来说的话,连司马冲也不合法,而王敦的第一阶段目标是以司马冲代司马绍,第二阶段才会祭出牛继马后这一杀器,把司马冲搞下去。

”逆贼,逆贼!“

司马绍发狂般的大骂,随即把檄文重重扔在地上,一脚又一脚的,狠狠跺去。

阶下,群臣数量与往日相较,明显少了很多,王导王彬在家称病,荀崧荀邃也不见影子,陆晔据说回了吴郡老家避暑,陆玩名义上还挂着王敦的长史,不敢上朝,顾和也寻个由头跑了,纪瞻年老体衰,时日无多,闭门不见客,吴姓士族的重要人物,也只有尚书张阖在朝。

看着那稀稀落落的人影,司马绍真正的感受到了什么叫悲凉。

这一刻,他最恨的还是杨彦,前一阵子,朝庭不断派人去试探王敦的情况,如侍中阮孚,王舒子王允之,毕竟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对现有秩序的一次重大冲击,对于即得利益者来说,还是倾向于求稳的。

很明显,王敦拥东海王冲上位,将会影响到一大批即得利益者,别的不说,就是跟随王敦起兵的荆襄兵头,如邓岳周抚等人,以从龙之功,必然要切一大块大蛋糕下来,蛋糕从哪儿来,还不是从别人的碗里扒拉过来,更何况琅琊王氏已经位极人臣了,王敦当皇帝,并不能换来多少切实的利益,反而要向王敦称臣,亲戚变君臣,谁能受得了?

只不过,王敦的实力远超朝庭,因此王敦的身体情况关乎着朝中公聊的立场,若是王敦抱病在身,那没得说,公卿铁定支持司马绍,可是王敦的表现,让人大吃一惊。

在阮孚面前,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还以阅兵为名,骑马绕着校场跑了好几圈,活蹦乱跳,健康的不能再健康,又当着王允之的面,王敦没再展示身体上的力量,重点表现着他那充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导致朝庭上下,态度变得玩味起来。

若非杨彦为王敦诊病,何至于此?司马绍自然把杨彦当作了第一罪魁祸首。

温峤心里也挺不自在的,他受皇帝授意,假意投奔王敦,希望能从王敦那里得到有效的情报,早作筹谋,却让他无奈的是,消息是打听到了,因着王敦实力太强的缘故,没多大用,反而把自己搞进去了,名列檄文发檄者之一,这可是尴尬的坐立不安啊。

“陛下,请冷静。”

最终,还是庾亮劝道。

“冷静?逆贼就要打上门了,孤还怎么冷静?嗯?”

司马绍咆哮道。

庾亮暗暗叹了口气,拱手道:“王敦谋逆,虽势大,但陛下天命加身,岂有自乱阵脚之理,陛下妥善布置,必能安定人心,再徐徐谋之。”

“哦?有何良策,快说!”

司马绍急声道。

庾亮道:“臣请陛下加司徒王导大都督、假节,领扬州刺史,以丹阳尹温太真为中垒将军,与右将军卞仲仁(卞敦)守石头城,以光禄勋应思远(应詹)为护军将军、假节、督朱雀桥南诸军事,臣领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事,接掌东海王府兵力,以尚书卞望之行中军将军,征徐州刺史王邃,东海国相杨彦之与广陵太守陶瞻还卫京师。“

司马绍问道:”王太妃怎愿把军卒交你执掌?“

庾亮不确定道:”请陛下下诏,臣亦会晓以大义。“

”嗯~~“

司马绍心情平缓了些,又问道:”杨彦之怎愿入都?“

庾亮无奈道:”可请荀公出面,修书一封,不过荀公近来称病,臣请卞尚书与温太真代陛下过府探望。“

“准!”

司马绍深吸了口气,深深一躬:“国事就拜托诸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