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四六二章 劝进之功

晋颜血 第四六二章 劝进之功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东门问的月票~~)

杨彦向后招了招手,开始有军卒一队队的上山,撑着大盾,披着重甲,手持弓弩与重型破城锥。

顿时,紧张的气息于关头弥漫开来,每个人都不自觉的屏息凝视,除了旌旗飘扬的猎猎风声,再无半点声音发出。

青州军对东海军的恐惧程度,恐怕不下于羯人,毕竟曹嶷还尚一度与石勒分庭抗礼过,而东海军是实实在在的连战连捷,在郯城之战中,青州军也伤亡惨重。

杨彦马鞭向城头一指,唤道:“请田将军出来答话。”

田锐的神色颇不自然,探头问道:“杨将军何事相唤本将?”

这话说的,软绵绵的,就像个被强迫的小媳妇。

杨彦淡淡道:”田将军身体可有起色?”

田锐尴尬道:“多谢杨将军关心,本将略有好转。”

“哦?”

杨彦嘴角挂出了一丝笑容:“这倒是可喜可贺啊,田将军,如今形势你也清楚,我杨彦之从未失过手,凡是我欲取之地,必手到擒来,莫非你以为,凭一小小关城就能阻我大军?

曹嶷此人,先投刘伯根,次年,刘伯根阵亡,再投王弥,受刘元海节制,被王弥荐为镇东将军,率部出镇青州,却于临行之时,鼓动王弥部将徐邈、高梁随之东行,令得王弥实力大损。

此后曹嶷相继击败苟晞,邵续,实力大涨,又先后投靠石勒与晋室,与比邻而居的邵续在操守上差之甚多,而从曹嶷过往来看,若说吕奉先乃三姓家奴,那曹嶷便是四姓家奴,此等无义之辈,何苦为之效命?

本将劝你速速开城出降,关城一应人等,绝不滥杀,所有将士皆可按其意愿或入我东海军,或解甲归田,本将言出即行,望你莫要心存侥幸!”

“这……”

田锐一时无言以对,面现挣扎之色,关头众将也小声的交谈起来。

韩晃看向了杨彦,见杨彦朝自已略一点头,便上前两步,大声唤道:“田锐,可识得我?”

田锐再次下看,仔细打量着韩晃,渐渐地,一个身影跃然而出,不禁唤道:“可是韩太冲?”

“正是!”

韩晃哈哈笑道:“一别经年,田刚锋安否?”

田锐苦笑道:“太冲兄就莫要挖苦于我了,当初你我为同乡,你随了苏子高,我随了曹将军,我这人没什么本事,不过苛安罢了。”

韩晃拱手道:“刚锋兄,将军为何而来,想必你也清楚,韩某以同乡身份保证,若是你开城献降,将军必有重用,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莫非真要为那四姓家奴陪葬?“

城头众人或多或少的现出了意动之色,却又隐隐面现挣扎。

“哎~~”

田锐叹了口气,为难道:“蒙杨将军不弃,田某本该恭迎才是,可是....包括田某在内,穆陵关众将亲眷皆在广固,若曹将军得知,恐一怒之下横生不测,我等实是难以抉择啊!”

杨彦微微笑道:“田将军无须顾虑,曹嶷自顾不暇,哪有余力再及其余?退一步说,他已陷入绝境,如何敢触犯众怒行此倒行逆施之举?他留着你等家眷,便是留有余地,他日广固被破,尚能保得宗族周全,他若是一怒杀之,难道他就不担心被本将夷了九族?

想那曹嶷乃一圆滑之辈,断不至于行此不智之事,本将奉劝诸位,莫要与我东海国多做纠缠,岂不闻徐龛引王伏都之祸焉?

早年徐龛向勒求援,勒遣王伏都至奉高相助,此人丧尽天良,淫辱徐龛妻女,今曹嶷引鲜卑人为臂助,想那鲜卑人与羯人,皆为褥毛饮血之辈,羯人之恶行,未必不会重现,唯有你等及早举义,迫那曹嶷开门出降,方可最大程度保全诸位的妻女啊。

杨某仅此一言,是战是和,诸君一言可决。“

”这……“

城头众人都有些凌乱,但是细细一想,杨彦的描绘的前景并非不可能,当初王伏都入奉高的时候,徐龛怎么会想到引进来个畜生呢?

在多数晋人的认知中,羯人、匈奴、鲜卑、羌、氐没什么不同,都是蛮夷,羯人能做的事,其余四胡也能做,这不以慕容廆父子的汉化努力而有任何转移。

不由得,很多人都是脸面现出了惶然之色。

同时,对于杨彦所许的承诺,基本上都是深信不疑的,毕竟杨彦虽杀人不少,但口碑也上佳,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从未推翻过信诺。

“将军,请速下定夺!

也不知是谁起的头,一阵哗啦啦,关头士卒跪倒了一片,齐齐向田锐拱手。

田锐心知已别无选择,甚至稍有迟疑,就有会不怕死提刀来砍自己的头颅,拿自己的人头向杨彦请功,这可真是死都不瞑目。

“开门,放吊桥,随本将出迎!”

田锐猛一咬牙,厉喝道。

感受着城头气氛的变化,关下众人也纷纷松了口气。

劝降是最好的结果,否则东海军挥军强攻,加上关城守军,至少要死上几千人,这可是几千名丁壮啊,哪怕不参军,也是最为宝贵的劳动力。

东海国已经完全实控的兖州不提,即便是开发最久的东海全境,相当一部分仍是不毛之地,说千里无人烟可能夸张,但百里,数十里不见一个人是很正常的,中原大地实在是经不起人口的消耗了。

任让似是想到了什么,捋须问道:“将军轻取穆陵关,沿途郡县必望风而降,怕是青州于夏末之前便可平定,而王敦也会如期下都,从如今局面来看,主上被废已成定局,东海王登基,必尊王妃为皇太后,任某就担心,王妃一时不察被诓进了宫,挟为人质,还请将军以快马渡江,请王妃莫要大意。“

杨彦也是心里猛的一纠,但随即就摆摆手道:”莫看王妃弱不禁风,实则颇有奇谋,有王妃在建康主持,才解了我的后顾之忧,王妃尚不至于被诓进苑中,不过……你说的也对,还是提醒下为妙,待入了城,我就安排人手去建康。“

任让嘴角微不可察的轻轻一撇,一抹会心的笑容一闪而过,杨彦的意思不外乎向裴妃表达关心,同为男人,他理解,于是又道:“东海王若称帝,必先稳住江南局势,此时将军的态度就很关键了,任某猜测,王敦或会加封将军为国公,不知将军可有想过接受与否?”

杨彦淡淡道:“以我今日之成就,进国公,加九锡绰绰有余,甚至我若自己称王,天下亦奈何不得我,不过此事须慎重,还是先看看王妃那里,会如何应对东海王称帝,再作考量罢。“

“嗯~~”

任让和韩晃交换了个极其隐秘的眼神,杨彦这话的意思,就是透出不会接受王敦的册封,很可能趁机自己立国,这个信息量就相当大了,尤其是当着自己的面暗示,这是什么?

是劝进之功啊!

任让是绝不可能把这劝进之功白白送给别人的,但是劝进也有讲究,一般是三劝进,首先需要由个小人物向杨彦劝进,自然是被拒,接下来由有份量的人物劝进,也会被婉拒,最后一次劝,是崔访带着群臣劝进,杨彦推托不过,不得不登基称王。

任让不敢和崔访争,光清河崔氏的名头就压死他,更何况杨彦与崔访有救命之恩,有效明主于微末之谊,崔玲也和杨彦有些不明不白的关系,和崔访争,那是不识轻重,他给自己安排的角色是第二次劝进。

这其中的时机要把握得当,劝得早了,火候不够,劝得迟了,很容易被别人截胡,比如萧家,鲍家,荀家的几个被重用者,以及一些心思活络之辈,都有截胡的要嗵。

杨彦重用他,不代表别人卖他面子,这个功劳也不是那么容易得。

尤其是韩晃,别看粗人一个,心思却细腻,也许……韩晃会和自己争一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