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一零八章 选兵标准

晋颜血 第一零八章 选兵标准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很多人的激动溢于言表,沉浸于杨彦描绘的美好蓝图当中,那时人命如草芥,人人朝不保夕,生生死死见的太多,死亡也就那么回事了,并不是惧怕到骨子里,因此才会人人争功,力争上游,闯出一片天地。

杨彦双手一压,待喧哗稍止,便冷冷一笑:“是否以为在东海军中混日子熬资历就能熬成高级将领?本将告诉你们,纯属做梦!

士族平流进取,以至公聊,那是人家有个好祖宗,你们没有这份投胎的本事,要想出人头地只能凭着真才实学,庸碌之辈,即使一层层晋升上去也只会触犯军令,乃速死之道!

本将的军中,可不是什么人都要,弓、马、步各有不同,现趁着天未全黑,本将先挑选步卒,日后再教以弓马,优中选优,平时多流汗,战时方能少流血,若是吃不了苦,现在可退出,机会只有一次。“

退出?

这不是开玩笑么,在这世道,干哪样不苦?况且都是乡里乡亲,父母妻儿也在一边看着,大好前程在眼前,却因怕苦退出,只怕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不仅没有一个人退出,甚至还有人大叫:“将军,我们能吃苦,除非是软蛋,谁他娘的自认软蛋,现在就滚出去!“

”对,滚出去!“

杨彦一看,这几个叫的凶的来自于鲍氏,不禁会意的笑了笑,这是天然的水军啊,他记着了,随即便向左右道:”去伐几株树木回来,削成石半木桩!“

”诺!“

几名亲卫施礼离去,捍起斧头,奔入左近树丛。

荀氏府卫摇身一变,成了杨彦的亲卫,从理论上说,在杨彦未登基称帝之前,亲卫形同于主家的家奴,但是并未有人心怀怨愤,反因杨彦以腹心相托,点明了自己才是杨彦最为信重之人得以沾沾自喜,无不生出了知恩图报之心。

毕竟在那个时代,人身依附无所不在,不是每个人都如杨彦坚守自由的底限,讲人权,讲平等就和傻子差不多,实际上杨彦不受刁协征辟,不入荀府为门客,非得求一个如鸡肋般的东海国相,在许多人眼里就是傻子的行为。

其余亲卫纷纷拥入人群,协助着萧温、朱锲、鲍叁等组织丁壮,打散所属,站成一列列。

当匠户也被组织过来的时候,杨彦挥手阻止:“匠户不必参与。”

顿时,一名三十左右的铁匠急的拱手道:“郎主,我等虽为贱籍,亦有报效郎主,建功立业之心啊!“

杨彦笑着问道:“你叫什么?”

这名铁匠谦声道:“不敢当郎主之问,奴名赵四!“

杨彦点了点头:”赵四,本将并非歧视,实因你们皆为独当一面的人才,投身军伍有失大用,暂且安心,将来去了郯城,本将依才擢用,公府掾吏尚未设置,若是你才具堪使,未必缺你一席!“

“奴……奴……”

赵四懵逼了,这话就如一道惊雷劈在脑际,掾吏不就是官吗,自己身为贱籍,也能当官?一时竟不知说什么是好。

杨彦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天生我才必有用,莫以出身论高低,他日你若为我掾吏,我便放还你名籍!“

”奴……不敢,不敢,呜呜呜~~“

赵四只觉鼻子蓦然一酸,跪倒在杨彦面前,大哭着磕头!

“本将绝不戏言,下去罢!”

杨彦挥了挥手。

很多匠户都交头接耳起来,这正是杨彦希望看到的,把赵四立为标杆,带动匠户的积极性,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还是有很大意义的。

杨彦的部属虽然虽然没有高门士族,寒门也就那几个,却诚如他自己所说,这么多人就是一张张的白纸,任由他涂抹施画,当然,前提是他要建立起绝对的权威。

不片刻,三颗堪有怀抱粗细的树干被砍了回来,共截成十段净重一石半的木桩,地面划出了一道土线,线前站着十个青壮。

荀虎喝道:“看到没有,二十步外有一土沟,扛上木桩,跑过可为兵,取最快者为伍长,现在听我号令,扛起!“

十名青壮都现出了跃跃欲试之色,把木桩扛上肩。

荀虎没有急着呼喝,留给了短暂的适应时间,木桩长度在一尺半,双手扶着不影响重心。

“跑!“

见众人皆站稳,荀虎猛一挥手!

十人扛着木桩,迈开大步疾奔,五步之后,区别出来了,有的步伐稳定,有的电步如风,有的则踉踉跄跄,显然是体力不支。

当跑到一半,有个人跑不动了,扛着木桩摇摇晃晃,周围的人都替他着急。

“李二,跑啊,坚持跑啊!”

“是啊,就算这次当不了伍长,将来有新人来投,还怕当不了?你的妻儿都在看着你,别蔫啊!“

这个叫李二的人得了鼓励,咬牙向前迈了两步,却终是体力不继,扑通栽倒,木桩也滚落到一边。

“哎!”

叹息声四起。

李二满面羞愧,突然绝望的大哭起来。

不过他并不是唯一跑不过去的,陆续又有两人栽倒,总共七个人成功到达终点,得以入列行伍,那三个,也许补足营养,杨彦会再给机会,但短时间内,只能留在队伍里打杂。

一轮跑完,下一轮继续。

为什么木桩重量定在一石半呢?

一石22公斤,一石半33公斤,现代很少有人能把一袋五十斤的大米从一楼扛到六楼,平地跑则要省力些,以差不多重量的木桩代替大米,这就是杨彦的选兵标准。

其实现代平民的身体素质,通常要强过古代平民,毕竟现代人吃的好,营养充足,可这也要分情况,现代人强在筋骨方面,心肺等腑脏反因不良生活习惯和无处不在的污染,相对虚弱。

而古人虽然筋骨肌肉不能和现代人比,但是长时间的劳作,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与清新的空气,腑脏要反过来强于现代人,简而言之,现代人爆发力强,古人在耐力上有优势,因此两相折中,负重六十六斤跑四十米是个较为合适的选兵标准。

夜渐渐深了,营地里打起火把,熊熊火光下,一轮轮的奔跑,不时有欢呼声与大哭声传来,到结束的时候,总共有八百余青壮合乎标准,勉强凑为一幢之数,杨彦以荀豹暂任幢主,萧仁、朱锲、鲍叁与鲍照暂作队正,当然了,以他们的身份,做队正是屈才,待过几天,从军卒提拨上来,再作任用。

随杨彦前来的除了匠户就是部曲,多多少少都接受过军事训练,也有实战经验,如鲍氏部曲经常参与乡里的争斗,还有与别的天师道道君之间的火拼,萧氏朱氏则是一路南来,不乏与沿途坞堡流民武装的争战。

原本是一盘散沙,现在框架搭起来了,兵力超过千人,很多人也暗松了口气,最起码有敌来袭,不至于乱糟糟,有了一战之力。

杨彦转头向荀华道:“明日你挑点健妇,承担后勤劳役,随军有马皮,让她们缝制护膝,天气已渐寒,护膝能护着膝盖不受冻,免得老来得了老寒腿,痛不欲生。“

老寒腿就是关节炎,现代都难以根治,古代更是能要人命,如李世民就是被老寒腿折磨致死,这种病以防护为主,没得的时候不会有人在意,得了后悔也来不及。

尤其是骑兵,更要护着膝盖,否则必得关节炎。

“嗯!”

荀华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