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一零七章 立军制

晋颜血 第一零七章 立军制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书友20170903214322771的500大赏~~)

杨彦当过老师,没当过中小学校长和政教处主任,没有在星期一早上向全校师生训话的经历,乍一见着下方黑压压的人头,也是头皮发麻。

现代社会,尚有个主义约束着行为,可这时,能否活下来才是每个人需要对面的头等大事,他只要言行稍有不当,就不仅仅是被人轻视的问题了,而是人心离散,怕是走不到郯城。

唱歌虽然能鼓舞士气,但是根本性的制度问题不解决,不描绘出一个美好的蓝图,不让人生出信心,充其量只是望梅止渴罢了,些许士气会很快散尽。

“击鼓!”

杨彦转头吩咐。

一名荀氏府卫抄起棒捶,敲打起来。

“咚!”

“咚!”

“咚!”

鼓声激越雄壮,自带威仪,杨彦一袭纯黑官服,面容不怒自威,一份肃穆的气息罩于场中,渐渐地,喧哗渐止,陆陆续续有目光望向杨彦,面孔也带上了一丝凝重。

五十鼓之后,杨彦猛一挥手,鼓声立止。

杨彦这才道:“诸位,某杨彦之,受命任东海国相,荡寇将军,假节督东海国诸军事,今率各位,往郯城就藩赴任!

我知大家或惶恐,或不满,或生怨,或思乡,但事已至此,悔之无用,唯有砥砺前进,披荆斩棘,方能杀出一个光明的未来,于乱世中搏取前程,我丑话在前,凡有逃散者,全家皆斩。“

杨彦锐目又一扫,他自己一袭两千石官服,环绕身周皆是披甲执戈之士,以及各部的赐姓者,凡是与他目光相接,不禁心神一颤,低下头不敢多看。

片刻,杨彦放缓语气道:“诸位皆是随本将渡江北上的心腹之众,本将也不会带着你们自寻死路,所谓同袍同伍,性命相托,既同行北上,便莫问出身,俱作手足爱惜,今本将先定军制。

一将功成万骨枯,世人只见霍去病封狼居胥之殊荣,却不见背后堆积着累累汉军白骨,自汉末以来,兵者愈贱,时至中朝,沦为寒卑,蔑称丘八,有功不赏,有过倍罚,一入军籍,世代为奴,此何等不公也?

本将今立制,自此军中,父子兄弟不必相依为军,废除世代为兵之制!“

”凡为兵者,功必赏,过必惩,虽行伍小卒,未来亦可领军一方,封候拜将,光耀门楣!“

”凡为兵者,不必如田间鄙夫,一应家用俱由公府承担,因阶晋薪,使每日吃饱喝足,专精兵事,其父母妻儿,亦给予田亩,令有所出,有才能者,公府召用,依事给钱米!“

”凡为兵者,战死沙场,由公府厚恤,赡养父母妻子,不强许妻与他人,奉其父母棺木,公府按月拨钱米,养子女至成年,将来若条件许可,聘师为其授课,教其读书写字,或为栋梁之材!“

底下又起了小声议论,有人目中放出了精芒,显然为杨彦描绘的前景动了心,当然了,不是所有人都尽信杨彦,毕竟空口白话谁都会说,再看队伍中的寒碜模样,携带的粮食只怕挨不过一个冬天,拿什么去赏赐,拿什么去养兵,又拿什么去抚恤?

杨彦看了眼荀华!

荀华的心态与之前被荀灌强行差使大有不同,哪怕她自己对杨彦的话都不大信,也开声叱道:“你等莫要轻视,将军从无到有,崛起之速,自中朝以来可有他例?将军以年数千万钱进奉东海王妃,岂能养不起区区一军?且温公、卞公、荀公与数百世家子弟皆来相送,足见寄将军予厚望!

你等燕雀之心,安能晓将军鸿鸪壮志?“

这话连杨彦听了都脸红,偏偏荀华一副义正严辞的模样,不过效果还是有的,毕竟送别的实情除了荀家人,谁也搞不清,即便是荀氏匠户,也因落在后面并不能了解太多,至于以每年数千万钱进奉裴妃,更是给杨彦披上了一层土豪的光环。

有钱还怕养不起军?

杨彦回头丢了个赞许的眼神,便伸手一指身侧诸荀氏府卫,喝道:“此皆为本将亲卫,待遇最高,最受信重,若你等中有人不服,可随意择一比试,胜者,取其位而代之!”

站杨彦身侧的荀虎等人,皆是嘿嘿冷笑,凶厉的目光扫来扫去,还有人拧动着手腕,咔咔直响!

谁都知道亲卫的好,亲卫就是长官的自己人,虽然名爵未必高,但信重实是难以比拟,打个比方来说,将来杨彦当了皇帝,那他的亲卫就是羽林卫,专责拱卫京城,保护皇帝,哪怕是边镇方伯,见着羽林卫都得陪着笑脸。

只是先不提那些亲卫个个凶神恶煞模样,其实也没人是傻子,如果真把亲卫中的某些人取而代之,只怕也会受到其余人的排挤,一时倒也无人开声。

“好!”

杨彦点了点头:“将来本将还会择优扩充亲卫,诸位并不是没有机会,现在本将说一下选军标准,我军名为东海军,今后军中以你们作为骨干,再有新蓦丁壮或降卒,或新军加入,打散配入,以此类推,此其一。

其二,斩首杀敌正常计功,优先配给新卒!”

顿时,人声鼎沸!

萧温、萧仁与朱锲也倒吸了口凉气,杨彦当众说过不为祖逖,萧家与朱家曾在私底下议论过,究竟要怎么做才能不重蹈祖逖的覆辙,却总是拿不出个完美的方案,今天知道了!

杨彦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本来是个小兵,如果有新来的人,直接给他,达到五人,升为伍长,十人升为什长,两百人为队正,五队为幢主,三幢成一军,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这也应了杨彦的前言,一个小兵,并非没有机会成为将校。

当然了,因着各人素质的问题,未必每个人都有能力担任军中的高层职务,但是在杨彦眼里,军卒最紧要的是服从命令,他再教以兵法,哪怕中等资质也能堪当其用,不能胜任的,根本升不到那么高的位置,早已死在了征战中,如果有个别人实在幸运,那他也会另做安排。

这实际上是借鉴了解放军老兵带新兵的训练方式,而且从一开始,就杜绝了坞壁堡主带兵投靠,最后各个军头坐大的隐患,虽然在初期起步会很艰难,但是杨彦头上,始终悬着嗣东海王这一把亮闪闪的大砍刀,下山摘桃子这种事情对于现代人来说耳熟能详。

别人尚可以利益联结人心,但杨彦的出身低,没有名气,在初期能给予流民帅的显然不如朝庭,与其心存侥幸,倒不如把路堵死,宁可初期起步艰难,也要保证对全军的绝对控制。

其实按杨彦所说的滚雪球方法,晋职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配卒归根结底还是与军功挂钩,只是兜了个圈子,显得更加名正言顺,况且兵员从何而来?除非能连打胜仗,但杨彦吃饱了撑着才会四处竖敌,因此暂时只是个画个大饼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