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庄主当兵

大宋铁甲军 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庄主当兵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扈家庄、李家庄、祝家庄三家大商行迎来发展黄金时期。

程知府要大力发展养猪,这三家种猪资源最多。

扈家庄拥有成年繁殖猪一千余头,这个数量可太巨大。只要生下来小猪不劁猪。每个月最少有五百余头繁殖用销售给农户。

其中六成都是卖的,四成采取的是赊销模式,四成赊销中除了极个别因为疾病损失没钱付款之外,大部分都是很稳的把钱付了。

阳谷县,李家窝村。

李老四是个中年男人,命苦的中年男人。上面有父母体弱多病,下面有儿子二十了也没钱出彩礼娶媳妇。

早晨吃饭,媳妇潦草的吃完高粱米粥,看了看老四那满脸褶子的脸,说:“儿子都二十了,再过几年就不好娶媳妇了,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李老四不耐烦的说:“你这个老娘们叨叨什么,我又不是不知道,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没彩礼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咱儿子。”

“咱们以前不是养过猪啊,现在官府让种的红薯产量很高,很适合用来喂猪。咱家十亩山地,怎么也能产几万斤的红薯,买几头母猪养着,说不定明年能赚大钱。”媳妇说。

李老四翻了媳妇一个大白眼,说:“家里还有几十个大子,拿什么去买。”

“我听人说了,扈家庄商行可以赊。一分钱不用出,一年后卖猪的时候交钱,就是比平常贵了三成。一头四十斤的猪四百文钱,明年冬天给才五百二十文,咱们去弄四头猪吧,一共才两贯多钱。我盘算了,养的好,四头猪可以生二十头,到明年年底少说能卖二十贯。”媳妇说。

“能靠谱吗?”李老四有些不敢详细。

“官府都说了,那能不靠谱吗,再说了猪都领到咱们家,咱们有什么害怕的。程知府那可是少有的青天。”媳妇说。

“到时候怕猪不好卖啊。”老四担心的说。

媳妇说:“我也想过,如果真不好卖,到时候咱拿十头猪给娃做彩礼也能说媳妇。”

十头猪做彩礼,的确很重了,找媳妇没问题。

李老四一咬牙,一跺脚,说:“干了,与其这样受穷,不如拼一把。”

当即李老四拿着户籍册去了商行,可是很快就回来了。

“当家的,你怎么又回来了。”媳妇问。

“人家说让媳妇也过去,要先给你培训三天才发放,担心直接发放了养活不好。”李老四说。

媳妇说:“你看人家这多负责,怕咱们养不好,还给培训,走走,过去培训去。”

赊销模式农户要多花三成的钱,可是可以享受技术指导、风险共担等政策。

除此之外,农户对桑树种植非常的重视,一个冬天种植了上百万棵的桑树。这些将来都是养殖蚕茧的重要的原料。

天气渐渐的冷了,李家庄数百亩的桑树苗圃几乎全部卖完,卖的出奇的快。当然主要得益于程万里的政策调整,山区鼓励养蚕,一下种桑树的人多了好几倍。

东平府一直有养蚕的传统,养蚕重大投资就是桑树,桑树苗价格很便宜,就是成长需要时间,但是长远来看养蚕的利润的确很好。

李家庄李应书房里,没有外人,只有李应和杜兴。

李应说:“柴团练拿下了河间府、高唐州、沧州,咱们也该站队了,万一有事,咱们怎么办?”

杜兴说:“咱们可是沧州十三行之一,这关系怎么也撇不干净,庄主怎么认为呢。”

“我记得柴庄主曾经邀请你去海上看过沧州水军的战斗,你看他们那战斗力如何?”李应问。

“沧州水军和大宋其他的水军完全不同,从不跳帮近战,采取的是火炮远程攻击,火炮响处,天崩地裂。一艘船有数十门火炮。大福船、盖伦船共计五十余艘共计数千人质巨,沧州水军远远超过官家。另外就是养马岛上我估计最少有五六万的精兵。”杜兴说。

李应若有所思,这次是一次豪赌,赌赢了富贵无限,输了就要远遁海外,甚至满门抄斩。

“感觉谁会赢?”李应问。

杜兴说:“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柴庄主此人乃是天选之人。东平府、济州府其实也算是已经被沧州军控制了。”

“噢,这是为何?”

“东平府的程大人是柴庄主的岳父,扈三娘是柴庄主的大老婆。柴家庄在东平府最少有两千人马,这不就相当于控制了吗?至于济州府庄主没有发现很奇怪吗?”杜兴说。

“噢,哪里奇怪?”李应问。

“济州水泊梁山迷一样的崛起,大当家王伦一夜之间吃错药了,把所有山贼该做的事情都不做了,把水泊梁山周边的道路给畅通了,改抢为征。这年月商队就那么几个,能征收多少?还是靠种地养鱼养鹅鸭,富贵商行偏偏是大量销售鹅鸭等。柴家庄供应给乡兵的禽类大部分可都是富贵商行采购的。”

“我明白了,柴庄主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子啊。你对江湖上的事情比较了解,江湖上有哪些山寨不抢夺,自力更生的?”李应问。

杜兴说:“庄主这么说我明白了几分,济州的水泊梁山、青州的桃花山、西北的少华山、河北的抱犊寨。这四座山寨都不抢不夺,可以说是人畜无害。”

四个山寨,人数都不多,每个山寨四五千人吧,但是这位置就太重要了。水泊梁山,扼守京东西路,朝廷大军要想来东平府必须经过水泊梁山,有了水泊梁山为屏障,北面高唐州也安然无忧。

桃花山,那是青州的一颗钉子。

李应拍了拍杜兴的肩膀,说:“记住了,以后紧跟柴家庄的步伐,遇到事情不用请教我了,你明白了吗?”

“我明白了庄主。十三行船队开春通航东瀛列岛,我多组长几船货。”杜兴说。

“好,最近几天我找一下阮小二,看看能不能带些村中壮丁去参加沧州军。”李应说。

杜兴点点头,表示明白。

李家庄跟柴家庄合作的时间很久,关系很密切,这关系是撇不清理,与其这样,不如加入,富贵险中求。

柴林在东平府休息了一整天,和湖上的阮小二等人喝酒聊天,始终没有勇气去府衙拜见岳父大人。

阮小二说:“哥哥,你不去看看程大人啊。”

柴林摇摇头:“对于我岳父没得说,虽然有时候耍点小心眼。但是为官正直,真正为百姓考虑。我去了他肯定要数落我,骂我,所以我就不去了。”

阮小二也没招,说:“是这么个理,程大人为官清廉,是个好人。今年为东平府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推广了数千亩的新作物,劝课农桑,修桥修路。”

“最难不过是人心,事情还得一步步发展,不能着急。这里拜托给阮二哥了,有甚么事情及时汇报。”柴林说。

阮小二说:“哥哥放心,朝廷的兵马,不管是从水路来还是陆路来都逃不过咱们的耳目。”

“好,如此我就放心了。”柴林高兴的说。

正聊着呢,一个水手上船来报说:“阮队长,李家庄李应求见。”

阮小二看了看柴林。

柴林说:“李庄主是咱们重要的合作伙伴,咱们去迎接。”

柴林、阮小二坐小船来到岸边。

“柴庄主、阮队长,你们都在啊。”李应笑呵呵的说。

“我是刚到,李庄主上船来喝酒。”柴林说。

“好好,固所愿也。”李应说。

阮小二这艘船是一条货运乌篷船,长了有三十米,宽五米,船搂还是比较宽敞的,差不多一个小客厅的面积。

船上有厨子,阮小二吩咐做菜。

不过片刻功夫做了一道红烧鲤鱼、一道干炸小河鱼。

一坛子几十个钱的高粱烧,三人喝开了。

各有心思,喝了一会儿。

柴林说:“李庄主,最近庄上生意如何,怎么有空到这湖上来。”

李应把酒杯一放,说:“柴庄主,咱们是老朋友了。我也就不绕弯子了,我想当兵,我想去沧州军中为柴庄主效力。”

阮小二一口酒喷旁边了,为什么阮小二没忍住呢。

这李应可是巨富,家里万亩良田不说,这几年经商积累的钱少说有十来万贯还是有的。

李应说:“小二哥你笑啥。”

阮小二说:“李庄主哎,你这家产万贯,何苦来军中受累。”

柴林考虑的要比阮小二远,很明显,李应这人的眼光超群,他是在赌柴林将来能赢,李应说加入更是一种表态,意思很明显,我全力支持你。

柴林放下酒杯,说:“李庄主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李应说:“没遇到柴庄主之前,我李应就是个土财主,种种地做点小生意。认识了柴庄主之后我才知道天下之大,除了大宋、大辽之外还有高丽、东瀛、南洋诸国。现在李家庄九成的财富都是跟着柴庄主赚来的。现在的情况,庄主自领了高唐州、河间府,跟朝廷翻脸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啊,我想为沧州军尽一份力。”

柴林道:“李庄主就不怕沧州军失败了,你这就麻烦大了。”

李应笑道:“这几年来李家庄商队紧紧跟随着沧州商队,开发海贸,发展东平,发展沂州,咱们已经是一体了,这关系撇不清了,所以啊,我想着更直接一点。我呢柴庄主也是知道的,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武艺还是会些的,就是不知道柴庄主欢迎不欢迎。”

柴林高兴的说:“李庄主能来,我是举双手欢迎啊,哈哈哈,得李庄主相助,沧州军如虎添翼。”

李应拜道:“李应拜见柴大人。”

柴林连忙搀扶,说:“你我兄弟就不用那么客气了。”

“礼不可废。我那庄上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有壮丁二百人,健骡五百匹,一同带着以供大军使用。”李应说。

柴林大喜,说:“李庄主太客气了,这份重礼我收了。回头安排李云划拨一艘福船给李家庄专用。”

投桃报李,五百头骡子价值不菲,上万贯还是有的。一艘福船也得上万贯,这样两不吃亏。

柴林说:“不知道李庄主想去沧州军哪里呢,沧州军有步兵、骑兵、水军、辎重兵。”

李应说:“我呢会骑马打仗,马上马下的武艺都会些。但是排兵布阵是一无所知,大人看着安排吧。”

柴林很做难啊,李家庄李应,这是第一个来投奔的将领。还带了二百壮丁,安排的太低了,以后其他人来投奔就会有所顾及。安排的太高了,别的将领会有意见,要知道军中靠战功、靠资历一点点来积累的。

柴林说:“李庄主,这样,你呢这几天就带人前往柴家庄,先接受一个月的新兵期训练。因为咱们沧州军和普通军队差别还是很大的,不训练一下是不行的。等训练好了,我综合考虑再给李庄主安排职务如何?”

李应说:“大人放心,军中的规矩我懂。既然来了,如何安排肯定要听哥哥的。”

柴林说:“那没问题,别的我也没什么担心的,就是担心李庄主这身体。”

李应拍了拍自己的臂膀,说:“虽然快四十岁的人了,可是尚能开得了三石弓,用得了大刀。”

“好,好好。过几日李庄主去沧州就行了,到了柴家庄我安排李庄主入营。”柴林说。

李应是一方豪强,不能给他待遇太高了,因为他新来没有军功。但是同样的道理,你要是拿人家当小兵,那就做了一个不好的榜样,其他的地方大豪看到了就寒心了,不来投奔你了。

李应这人爽快人,说:“大人,五百头骡子我带哪里去?”

柴林说:“你安排手下送去富贵商行吧,给了朱老板就行。”

虽然柴林没有多说,但是李应内心无比的震撼,种种迹象表明,他和杜兴猜测的都是真的。济州府这个异军突起的富贵大商行就是水泊梁山的代言人。

水泊梁山无非就是柴林培养的一个势力而已。

今年春天时候富贵大商行还参加了沂州扶贫的生意,在沂州赊销了近五万只小鹅。

富贵大商行别的生意不行,但是他们有个独家秘方,土炕孵化技术。

这也算不得什么高深的技术,有些农村老太太也能在火炕上孵化出十只八只的小鹅来,但是真正运营炕房就没那么简单了,这年月连温度计都没有,温度感知全靠身体,控制温度,控制湿度来孵化鹅鸭。

东平府附近港汊、河沟、水塘里的鹅鸭多半都是出自富贵商行,虽然一只鹅鸭的利润很低,但是架不住量大,水乡之地谁家不养点儿鹅鸭。

鹅鸭一多,蛋类就多,沧州军伙食很硬,每天都吃鹅鸭蛋。而且沧州军的羽箭储备惊人,都是以鹅为尾羽的。

李应回去准备了,柴林在东平府港口检查了港口这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柴猛说:“哥哥,时间过得还真快,当时路过东平府,遇到了程大人,程大人把这片地皮送给了,现在竟然变得如此繁华。”

小商品批发市场有四个门,紧挨着港口,嫣然是一个小城池一般。里面是商铺三百多家。外面还有十几家大车店,来来往往繁华一片。

“东平府地里位置优越,北方的货物从这里南下。南方的货物从这里北上,想不发达都难。咱们从中得益巨大,如果没有这里的批发市场,咱们往海外卖货都是问题。”柴林感叹说。

北上的货物以茶叶、布匹、各种果蔬切片、粮食、瓷器、生活用品为主。南下的商品以皮毛、手工艺品、还有北方生产的各种水果、花椒、大枣、咸鸭蛋等等。总之是初步实现了货通南北,调剂商品的作用。

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蚕桑养殖、花椒、大枣等干果种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