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三百九十六章 烧烤风波

大宋铁甲军 第三百九十六章 烧烤风波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好,按照原定计划开始。”柴林说。

安排完事情,柴林、柴猛没了事情,二人溜达沿路南下,准备回东京城的客栈,此行的任务基本完成,再无其他事情。

朝廷的反响远远低于柴林的预期,根据内部情报,高俅上书,要求派关胜领兵五万前往河间府。但是被其他大臣劝阻。

其他大臣的意思很明显,现在整个大宋四处烽火了,再也经不起折腾。给沧州乡兵定了个不听号令的名分而已。

理由也很充分,沧州乡兵打的是宋旗啊,并没有像田虎、方腊一样另立朝廷,所以顶多算是恶意讨薪,也就是说沧州乡兵占领河间府为了是军饷。

这个定义倒是让柴林耳目一新,双方不过是心照不宣而已,因为朝廷西军正在河北平叛田虎,江南又在跟方腊打成一片,西夏还蠢蠢欲动,已经是三线作战,再无力开辟新的战线。

柴林、柴猛二人来到了雷子烧烤店。

冬天的下午,五点左右已经是开始黑了。

整条小吃街上华灯初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

烧烤店里的大师傅把烧烤炉搬到了路边上,拿着蒲扇扇的烟熏火燎的。

切开的鲤鱼、成串的羊腰、大串的羊肉,孜然辣椒粉的味道弥漫着。

羊肉串了,羊肉串了,好吃不贵,吆喝声不断。

青草蟒张三在大堂做管堂,张三见多识广,见过世面,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倒也应付的如鱼得水。

门口伙计见柴林来了,装作不认识,热情的喊:“两位客官,想吃点什么,里面请。”

柴猛道:“十串羊肉,两串腰子就行,记得一定要烤熟透的。”

“好嘞,您就放心吧,百分百熟透的。”伙计吆喝着。

柴猛选了一个靠墙的桌子,和柴林坐下安心吃点烧烤。

虽然没打招呼,但是厨子可是知道的,这是自家老板,做起来自然是格外用心。

过了一会儿旁边桌来了四个小子,十七八岁的模样,一个个身穿绸缎的衣服,脚上踩着快靴,手边还放着精致的马鞭,显然是刚骑马回来的。

柴林、柴猛吃着肉串,不由得赞叹:“行啊,这地方客流量真多,这才刚开始房间里都满了。”

柴猛指着外面说:“院子里,院子里也坐好多人了。”

两人边吃聊,小声的谈些事情。

原本也是没什么事情的,可是偏偏有人挑事。

隔壁桌一个身体强壮的胖子少年,指着柴林这桌说:“看那丫多寒酸,吃个烧烤就点那么几串还不喝酒。”

另外一个偏瘦的少年说:“一看就是镖局里的苦哈哈,能吃上肉就不错了。”

柴林也没在意,一看就是缺乏管教的少年,不能跟他们一般见识。

柴猛也没当回事,谁还不挨说啊,往旁边看了看,眉毛一挑。

那胖子不乐意了,拿竹签子指着柴猛说:“丫挺的,说你一下怎么了,看什么看。”

柴猛那是情报口的负责人,手下掌管着两千多人的精锐人员,在沧州军中地位超然,除了柴林和几位手握重兵的将领,那就是他柴猛了。

柴猛冷声道:“小屁孩,你家大人没教你出来要有礼貌吗?”

这四个少年当时就毛了,拿着马鞭过来骂道:“丫挺的想挨抽了。”

开饭店最怕这种闹事的,一闹事几桌都逃单了。

雷子雇佣的张三、李四十几个泼皮看场子,现在这群人也是鸟枪换炮,一身黑色的劲装,牛皮的快靴子穿着,拿着短棍瞬间就出来了,拦在两群人中间。

张三打个哈哈说:“四小友,两位朋友,都消消气。给我青草蟒个面子,都回去接着吃。”

四个少年知道这地方打起来,人家饭店肯定不干,也就没纠缠。

柴林见坏了兴致,说:“走吧,还有两串,咱一人一串拿着边吃边走。”

柴猛拿了几十文汇了账,转身就走了。

二人也没骑马往南大街方向走了几里地,柴猛说:“哥哥,这四个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跟踪咱们。”

情报口的人都很敏感,柴林也不例外。

大脑在飞速旋转,这到底是个偶然矛盾还是特意安排?

如果只是偶然的矛盾还没什么,要是特意安排那就危险了。

“出东门,找个小码头,让水上的兄弟问问他们。”柴林说。

二人加快了脚步后面四人骑马,而且是上好的冲刺速度极快的大食马,不紧不慢的跟着。

行不多远,柴猛叫了辆骡车,让车夫加快速度出了东门,到达一处偏僻的港口就下了骡车。

在港口等候。

果然,不到片刻时间,四个少年骑着马就到了。

四人居然从马背上抽出来短刀,围拢了过来。

为首的胖子说:“也不打听打听小爷是谁,居然敢惹小爷。给你们两个放放血。”

柴林说:“下手轻点,不要伤了他们。”

胖子奇怪说:“莫不是脑子烧坏了,给谁说话呢。”

“回头看看啊。”柴猛调笑道。

身后少年拿手指戳了戳胖子,转身一看二十名黑衣大汉,一个个拿着锋利的朴刀。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我爹可是开封府同知。”胖子明显的胆怯了。

“是让我们动手,还是自己把刀放下。”

这四个少年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平时也就是打断几个人的腿,糟蹋几个美女而已,比起当初的高衙内有过之而无不及。

黑衣人冰冷的刀锋让他们感觉了深深的恐惧,这个世界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他们并非是无敌的,有些江湖豪侠谁在乎你爹是什么人呢。

“当。”有个少年受不了,把刀丢在地上。

紧跟着四个人都丢了刀。

黑衣人一拥而上,把这四个剥掉了衣服,用粗大的绳子捆了,倒着掉了起来。

“说,谁派你们来的。”

“没人派我们来,就是看见你们吃羊肉串抠搜的就来气。”胖子说。

码头水上刚好有个简易的龙门吊,把这四人倒挂了上去,轻轻的一放脑袋就落在水里了,水淹的马上就要窒息,然后拉了上来。

过了一会儿,黑衣人过来汇报,说:“没问题,四人都是小衙内,一个个坏的流油,别看年龄不大什么坏事都做过,要不要。”

黑衣人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柴猛摇摇头:“不用。做好分内的事情就行,咱们不是府衙。四人打晕,放城门附近,马匹留下,就当他们被抢了。”

四个小倒霉蛋把马匹都丢了,半夜的时候五城兵马司的人发现在城门口,细问之下还都是小衙内,一个个都是爷,得罪不起,乖乖的给送了回去。奇怪的是这四人只说被抢了,别的一句话都不多说,真是古怪的很啊。

东京城的事情安排妥当,二人不再久留,当晚一溜烟跑到了东平府的大车店。

东平城,知府程万里正跟贾师爷诉苦呢。

“清清白白的过了半辈子,老了老了被坑了一把,你说这叫什么事,我这女婿不省心啊,一声不吭的把河间府给占领了。”程万里说。

贾师爷说:“如果不是你这女婿,咱们这两条老命早就交代给东平了。”

“哼。”程万里气的一转头,“身死是小,失节是大。”

贾师爷,说:“不是有句话吗,贞女失节不如老妇从良。”

程万里差点没被噎死,“你,你,你。有你这么比喻的吗。”

“我这比喻很恰当。程大人兢兢业业干了半辈子,朝廷不一定记得你的好,可是一旦有点什么风吹草动,恐怕就是什么都否定了,弄不巧就要抄家灭门。”

程万里起来走了几步,说:“这个柴林是个及其难得的人才,东平纸坊、冬天的蔬菜就不多说了,大家亲眼见证发展起来的。他那庄上造的独轮车,精妙绝伦,以胶皮为车轮,钢铁为轮毂,钢条为辐条,世所罕见啊。他引进的土豆,亩产四五千斤之巨。玉米亩产八百多斤。他推广的棉花,能织布,能做棉衣,让多少人免受冻饿之苦。个个都是好东西啊,难得的人才。可是偏偏不能为朝廷所用。”

“你这女婿好啊,将来不得了。”贾师爷说。

程万里说:“你知道的比我多,许多事情你都没告诉我。这书房又没别人,你不妨给我详细说说。我这女婿有什么不得了的?”

贾师爷说:“刚入秋的时候,你不是派我去看望小姐啊,我从柴家庄转悠了一圈。柴庄主以诚相待,带我参观了柴家庄的养殖场、工厂,柴家庄的乡兵,当时我就知道,柴家庄崛起已经没用人可以阻挡了,哪怕大宋以全国之力都不行。”

“你这是受什么刺激了,看了看工坊把你惊讶成这样。”程万里不解的说。

“柴家庄附近马牛毛驴骡子少说有十万头之巨,这是什么样的动员力量。”

贾师爷掏出一把精致小巧的转轮火铳,这个火铳口径是十毫米,长二十五厘米,比柴林他们用的大火铳小了不少。

“他们的长火铳有半丈长,上面带着刺刀。打一下换弹药只需要数三四个数的时间。培养一个弓箭手要一年的时间,培养一个火铳手只需三个月的时间。机械厂里日夜不停赶工,库存几万只长火铳都不是个事情。阿里奇的两万骑兵就被六千长火铳歼灭的,这不算最吃惊的,最吃惊的是歼灭了两万骑兵,火铳手没有一个阵亡。”

程万里惊呆了,作为一个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知府,他可不是军事小白,对骑兵还是很了解的,自然懂得骑兵的厉害。

辽国这么精锐的骑兵,在火铳手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贾师爷说:“火铳这算是小家伙,更大的家伙重一千多斤,两头骡子拉着,比朝廷的大炮要厉害的多,所到之处开山裂石。数百门火炮一起开火,地动山摇。他们造的大船,不用船帆,能够日行千里。他们的箭杆生产作坊,大部分都已经是机械了,十几个人一天能生产两万多箭杆,一个月就是六十万箭杆啊。要知道朝廷生产箭杆,哪怕是再熟练的工匠,一天也生产不了几十支。一切的一切,超过朝廷太多了。”

程万里恍然大悟,太狠了,光是用资源耗,也能把人耗死。

“原来这小子一直在扮猪吃老虎,照你这么一说他隐藏的兵力恐怕个十万八万的了。”

“我的程大人,你还没明白吗,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兵力多少的问题了。数千火铳兵对面一轮,大宋多少兵都得逃跑。武器差的老鼻子远了,不是兵力多少能弥补的。要知道沧州军可不是异族,到时候各地厢军投降起来毫无心理压力。”贾师爷说。

为官二十余年,程万里太清楚了。

各地厢军训练不足,军饷不足,装备不行,战斗意志一般般。

平常剿匪对付些流寇还行,一旦遇到强敌那就怂了。

往往是遇到强敌,还没开战,将领就跑了。

将领一跑,小兵哪个还愿意拼命,这次辽国打草谷就是最好的例证。河间府、冀州府、深州,一万多厢军跑的比兔子都快,连守城的勇气都没有。

程万里看了看贾师爷,说:“这么说咱们已经没用办法回头了吗?现在咱们要做什么?”

“做什么,当然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朝廷又没说不让你当知府了。今年新作物实验大大成功了,开春就要全力推广。现在府库里钱粮充足,现在自然是修路修桥修补善待民生。咱们的初心是为了什么?还记得二十年前你找到我的时候说了什么吗?”贾师爷说。

贾师爷原本是一名剑客书生,平生读书练剑,一腔热血只愿意为国为民。

程万里说:“二十多年的事情了,我哪记得。”

“你倒背着手,很装酷的样子告诉我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国之本,这天下都是百姓的,我程万里立志做一名为好官,只为天下的百姓。”贾师爷学着程万里说。

程万里摇摇头,虽然这么多年官场的打磨,但是他还没老,才四十多点。

“我没有忘记。只是患得患失了。明日起,咱还得努力啊,劝课农桑。推广新作物,推广牲口养殖。猪粮安天下,粮食现在有着落了,牲口还不足。让柴林弄一万头毛驴过来,帮助东平府的贫困农户。”程万里说。

贾师爷说:“万头毛驴这是漫天要价,商行一点点的推广寄养驴还是可行的,只是需要时间大牲口繁育速度慢。要我说啊,还是先发展猪,大人刚刚不也说了吗,猪粮安天下,明年土豆红薯玉米一种,粮食不成问题,粮食多了自然要养猪。推广猪羊是第一要务。”

“成吧,鼓励发展生猪养殖。管理好治安,让百姓多多养猪。”程万里说。

官府调控的策略还是很多的,考核县衙的时候,把生猪养殖考核进去。

如此一来地方官对养猪的事情很上心,大户人家可能有空闲地,在田间地头建个大猪舍,散养个三十头五十头的。一般农户就养个两头三头的,农户养猪卖钱还是其次,首要是解决肥料问题,肥料多了粮食才能丰产,种地不施肥等于吃饭不消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