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三百二十章 五万壮丁大工地

大宋铁甲军 第三百二十章 五万壮丁大工地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整个沂州北部山区,南北二百多里,东西宽一百多里,有七个镇店,其中白彦集是最南面的一个镇店。流域集是白彦集以北的一个镇店,也是丛山峻岭里的一个小镇店,附近十几个村都来这里赶集。

流域村有个大地主,姓陈,叫做陈四,人称陈四爷,是个大腹便便的胖子。

陈四家有土地四千亩,其中好地只有五百亩,雇佣了长工自家种。剩下的三千多亩砂土地,就租给了佃户。这年月收成低,租金更是高达四成,除了朝廷的税金,一般佃户也就混个温饱。

前年,遇到旱灾了。

陈四丝毫不减租,还殴打佃户,大部分的佃户受了点轻伤,也就忍了。

有个佃户收成奇差,又赶上家中有人生病,就哀求陈四爷缓一年再交租。陈四爷不同意,吵起来了,让人把这佃户给打死了。

一个是佃户,一个是东家。原来县令拿了好处,就来了个大逆转,说这佃户是自己跌死的,不过是在陈四爷家里,陈四爷赔了三两银子的棺材本,这事情就算过去了。

这事情陈四爷早忘记了,但是佃户家的子女时刻记着这事呢,县太爷一换,立刻就去告了陈四爷。

这天中午,陈四爷刚好架着鸟笼出门,来了一群马快,都是生面孔。

为首的一个都头问:“你是不是叫陈四?”

“对,是我。”

“那好,跟我们走一趟,你打死人的案子发了。”把陈四爷也给抓走了。

“我跟县太爷是朋友,你们搞错了吧。”陈四大喊。

“带走。”捕快把陈四抓走了,家里十几个参与打人的护院也带走了。

临河集,这里是山区里相对富裕的地方,因为这里养狗羊,大部分人家都有。所谓的狗羊是指个头像土狗那么大,三四十斤,一胎产三四个的白山羊。但是有个购销狗羊的恶霸欺行霸市,二十几个人,也被全抓了。

县衙,书房。

柴林、朱武、陈帧正研究呢,整个县里登记在册的是七个大点的镇店,一百二十八个村子。共计人口十五万三千人,具体多少就不知道了,没有精确的统计,反正是面积很大,人烟稀少,虎狼众多,一到秋冬春季野狼遍地走。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这治安,十天内抓了各类人犯六百多人,偷鸡的、摸狗的、偷羊的、盗牛的、抢劫的、欺行霸市的、采花的、盗柳的等等,都是对农村稳定影响极大的一些问题。

陈帧说:“庄主、军师,这一下抓的是不是太多了,够砍头的也有十几个吧。”

柴林摇摇手,说:“咱们这不是盲目抓人,而是在你来上任前两个月就开始布局调查了,想要政令畅通,这第一下一定要打的狠,巴掌打的很了,甜枣才会甜。地方豪强势力极大,而且不爱听话,不收拾一下咱们的政令跟本没办法畅通了。”

陈帧不明白这些,不过基本的能力他还是有的,开始负责审案,数百人挨个过一遍。几个罪大恶极的判了个秋后斩,其他都发配到自己县的采石场去开采石头了。

整个山区分为七个镇店,以各自镇店为中心,任命几名士绅。做的是一件大事那就是修县道,由于刚好是农闲的秋季,三丁抽一,不仅仅男丁,妇女也可以参与,农村妇女,没有裹脚的习惯,干活不比男人差。

整个县不过十五万人,征发了五万人修路,这也是下了大本了,原本道路狭窄大部分路也就是通独轮车的路,现在要求两辆马车并行。

柴林也是下了大本了,从柴家庄调来了五万把蒸汽冲压机冲压的碳钢铁锹、五万把尖镐。当然,这也不是白给的,从三百万两银子的专项发展基金里拿钱购买的,左手转右手。

凡是十八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来工地参加劳动的人都可以领一把,当然这是借用,参加干活十天以上,这把铁锹、尖镐才归自己。这两把农具少说也要二百文铜钱,一下把积极性都给调动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要修的路共计有三百里长,征地补偿都不高,因为当时的惯例就是以地补地,因为荒地多,占了你家的地,官府回头在村里给划块荒地开垦了补偿给你,这样你的地没有少,还拿了一笔开荒的钱。

白彦工地,武松带领捕快每日里来回巡逻,数千人在修路,安全是个大问题,几天功夫猎杀了野狼几十头。

正赶上午饭时间,柴林带人赶过来检查了。

这片工地长了有三里地,三百壮丁,男女都有,光做饭的大锅都有五六口。

刚好碰到燕老七了,柴林问:“老人家,这工地上的伙食怎么样?能吃饱吗?”

“能吃饱,能吃饱,比想象中的要好不少,主食是馒头坊给送来的馒头。菜是工地自己做的。”

柴林一看,的确不错,大盆的咸菜,这是柴家庄酱菜厂调来的,各种咸菜都有,品种很多口味全。大锅炖的白菜豆腐,加的油盐也足。

每天就是馒头、咸菜、青菜萝卜、高粱粥、大姜汤这样最常见普通的东西,吃饱没问题,对于贫困山区里的百姓这已经是极好的生活了。

柴林说:“我来问问大家,路修好了是方便谁的?”

“方便我们大家的,方便我们百姓的,宣传队每天都来说。”有人回答。

“这就对了,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官老爷可能会来看看,可是他在衙门里事情多,不可能天天走这路,但是你们不一样,去赶集卖东西买东西都得走这条路。肩挑手提又累人不说,还弄不多。将来许多人家有大骡车,赶集拉货运庄稼,方便的还是你们,别人能走几回?”柴林说。

燕老七说:“是这个理,不过你说的许多人家会有大骡车我不认同,哪可能呢,我们这是山区,贫困的厉害。一亩地种麦子也就是收个二百斤,有大骡子的农户都去山外了。”

“那是他们目光短浅,我还要告诉你们一个特大的好消息,亩产数千斤的粮食就要来了,县令陈大人很快就要开始推广,开春许多农户都要种新粮食了,山坡地种植,亩产也能到数千斤。”柴林说。

“我们都听说了,说是叫红薯,能当饭吃能养猪,一亩三四千斤,就连秧子也是好东西。还有一个叫土豆,能当饭能当菜,还能加工粉条子,一亩产也是三四千斤。这两种东西山上砂土地种上一亩就能够一家人吃的。但是我们呢都不信,哪可能呢。不过咱新来的陈大人是个好人,把祸害百姓的小偷小贼都给抓干净了。让我们干活还给我们发一套尖镐、铁锹。干够二十天,这两把家伙就是我的了。”一个壮丁高兴的说。他对手中的工具非常的满意。

“事实总会证明的,明年秋天见分晓。另外这几天县衙开始招募垦荒壮丁,家里有多余劳动力的可以去了,每月数百文的工钱,慢慢还会增加。商行还会给大家赊销小猪,教大家养殖技巧,帮助大家销售大猪。”柴林说。

这里毕竟不是柴家庄附近,柴林的名气也没那么大,半信半疑都不到,大多数的壮丁都当柴林是喝高了。

有个壮丁说:“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卖猪的不都是现钱交付的吗?”

燕老七说:“这个是真的,你还别不信。白彦北面的一座荒山脚下三百多亩地现在已经建造成黑猪养殖场了。春天时候从我家里买走了两头母猪,然后我去猪场打工了两个月,赚了六百文钱。那猪场大了去了,上千头猪,光是母猪就有三百多头,你们想想就知道了,一头母猪一年生多少小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