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二百八十章 土豆大丰收

大宋铁甲军 第二百八十章 土豆大丰收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史进为主将,筹备组建一个轻骑兵营,和以往那种拿着刀枪往前冲的骑兵不一样,也是骑射轻骑兵,注重骑射。

“哥哥的意思是,我组建的这支轻骑兵营和庞万春那支轻骑兵一样,也是以弓箭为主、马刀为辅的骑兵?”史进问。

柴林拍了拍腰间的火铳,说:“准确的说应该是火铳为主、弓箭马刀为辅的骑射兵。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咱们也要与时俱进才能不被历史淘汰。相信这几天你们也去看过侦察营训练过,有什么感想。”

史进说:“什么感想,看了转轮火铳之后,发现自己从小练武,突然就不香了,辛辛苦苦练武十几年,顶不了转轮火铳一下子。”

“史进兄弟这么想也对,也不对。对的是火器取代传统兵器是个趋势,不对的是不论什么兵器都是人在用,一个武艺高超的人,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都用火铳,那也是有高下之分的。咱们的根本原则还是没有变的,始终讲究以人为。”柴林说。

史进顿时就明白了,什么武器都得人用。

吃过饭,柴林说:“史进、陈达、杨春,你们三人带上你们带来的几十名兄弟去港口亲兵营找柴勇,从亲兵营的骑兵里训练一个月,学习基本的队列、纪律、严整军容然后再单独立营。”

“是。”三人道。

现在沧州乡兵走上正轨道路了,不像当初搭建草台班子那么草率了,一支队伍除了主将、副将、都头、队正、普通士兵,还有火头军、医护兵、文书。而且每个队伍里的文书除了负责记录军功之外,还得负责士兵的思想、生活等事情,充当知心大哥的角色,沟通士兵和队伍。乡兵队伍的军饷发放统一后勤处发放,严格的管理,杜绝了任何吃空响的可能性。

史进、陈达、杨春三人走了,去接受训练了。

刘唐眼巴巴的看着他们的背影,柴林说:“刘唐兄弟是不是也想带兵?”

刘唐说:“我听哥哥的,哥哥让我干啥我干啥。”

“你啊,还得再缓缓,我打算让你带一营专门的炮兵,重火力专业的炮兵。”柴林说。

刘唐一脸懵懂,说:“炮兵?侦察营那种?”

“不不不,侦察营那是卧虎炮,加上架子才六七十斤的分量,充其量也就听个响,吓唬吓唬人,真遇到坚城、精兵那就得歇菜。我说的是福船上那种四百多斤,甚至上千斤、两千斤的火炮,等缓一段时间,我找个合适的地方,来安顿火炮营,然后由你来训练火炮营。”柴林说。

刘唐高兴的眉飞色舞,说:“一定完成任务。”

典正南笑道:“你这个傻小子,还高兴呢,等回头耳朵聋了知道厉害了。”

刘唐说:“我乐意,你管得着吗。”

火炮兵对耳朵的确有伤害,但是只要按照操典开火,可以把对耳朵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多是听力下降。

刘唐很高兴,被人信任的感觉太好了,君子遇知己的感觉。

浮生难得半日闲,最近也没什么烦心事,小麦也收割完了,玉米也已经长得有膝盖高了,各项工作进行的井井有条。

典正南、解宝、刘唐等人都也累了,放假休息。大光头柴强接替柴林的护卫工作,作为亲随,跟随柴林。

这天下午,训练完,柴林请了朱武。

柴林说:“朱先生,咱们去地里,我带你看看咱们的好宝贝去。”

“噢,哥哥有什么宝贝不藏家里,还放地里啊。”朱武问。

柴林笑道:“这宝贝放家里就不灵了,必须放地里,咱们骑马过去地里转转。”

三人骑马,晃晃悠悠的先来到了蔬菜大棚,已经都是初夏的天气了,塑料布早撤掉了,各种蔬菜长势非常的好,十几辆大骡车正装运蔬菜,来来回回的好不热闹。

朱武一看各色蔬菜都有,长豆角、梅豆子、茄子、韭菜、芹菜品种很齐全嘛。

忽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尖椒,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长势很好。

“这是六个宝贝里的老六,是一种蔬菜、调料、叫做辣椒,因为太辣,吃了会尖叫,所以又叫做尖椒。”柴林说。

朱武摘了个红尖椒说:“不能吧,有那么辣?这么个小东西。”

朱武说着咬了一口,忽然间感觉舌头上像是着火了一般的辣。

“太辣了,太辣了。”辣的朱武面红耳赤,刚好地边水渠里有清水,朱武漱口几次才好了。

“这个是就炒菜做个配料,有健脾开胃的功效。”柴林介绍说。

朱武说:“我想起了,咱们吃饭时候菜里有这个,的确能提高口味。”

“这种辣椒等晒干之后可以和黄豆一起做辣椒酱,口味非常好,爱吃的人很多,绝对的爆款产品,能卖好多钱。”柴林说。

“很好,这的确是重要的调味菜。我从别的地方从来吃到过这东西。”朱武说。

过了蔬菜地,往北沙土地就是土豆,生长的非常少,只是叶子有些开始发黄了。

柴林说:“朱先生是不是感觉尖椒不太显眼,没什么亮点,那这个绝对就是亮点了。眼前这片地叫做土豆,亩产量高大四五千斤。”

时间真快,二月份种的土豆,现在麦收都有一段时间了,土豆好像长好啦。

“哥哥,你说的是四五千斤?还是四五百斤?”朱武问,朱武是庄户出身,打小就种地,还真没见过四五千斤的产量,当然萝卜冬瓜除外。

柴林说:“当然是四五千斤了,这可是数万里外的新大陆找来的新品种,要是四五百斤那还不如种高粱呢。”

朱武哒哒嘴,说不出话来,要是亩产三千斤,这世界上也没有饿死的人了。朱武混迹于江湖,见过太多惨绝人寰的事情了,因为没有粮食,难民饿的吃观音土,腹胀而死,有的易子而食。这些词说出来可能只是个成语,但是那惨烈程度不忍直视,一般人受不了那个刺激,两家人换着孩子,所以有了这个成语易子而食。

柴林蹲下用手挖了一棵出来,这一棵结果五个,三大两小,大的有七八两一个,小的也有三四两。

“熟了,熟了,竟然是熟了,时间真快啊。”柴林激动的不得了。

“强子,速度去喊老梁过来,召集几个壮丁带着骡子过来,收获土豆。”柴林说。

“是,我这就去。”由于是在庄子附近,也不用担心柴林的安全,柴强一溜小跑。过了也就半个小时,老梁带着六个壮丁,两头骡子急冲冲的赶来了。

老梁问:“庄主,你确定土豆熟了?这麦收刚过啊,有那么快吗。”

“熟了,马上就得收,再不收就要发芽的。准备一下筐子,大称,咱们要现场统计。”柴林说。

老梁说:“好的,我安排人去拿东西,咱们现在收,只是怎么收呢?”

“先把土豆秧子割了,稍微的晒一下,留着喂羊。收获就太简单了,一头骡子拉犁把土豆陇耕开,后面人拿着筐子捡土豆就行了,速度快的很,当然了,如果没有骡子也可以用人工慢慢挖,那样更仔细些。”

“好,咱们马上开干。”老梁说。

都是干活的老把式,干活快着呢,很快就割了几陇的样子。

套上一头大骡子,犁开土豆陇,里面大大小小的土豆全出来了,非常的喜人,竟然个别的已经绿皮了,显然是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朱武说:“这大骡子真稀罕,少说八百斤,力气真大,我套一头试试手,好多年没用过了。”

“试试吧,这骡子老实。”柴林说。

没想到这朱武真还是行家,大骡子用的很板正。

“这土豆长的可真好。”壮丁们一边收获一边赞叹。

听到风声来了更多的庄丁,二三百号人都来了。

老梁喊:“都不要进来,站旁边看就行了。今天就收一亩记录产量的。”

人多手杂,有人偷拿个不要紧,但是影响产量计算,所以老梁不让这些人进来,数百人站在田埂上看着。

没多一会儿,一亩土豆挖完了,整整装了七十麻包,一麻包平均六十斤。

大家围着观看,清点包数,然后一包一包计算了重量,老梁算盘子敲的乱响。

越算越算越心惊,最后老梁惊呼:“四千三百五十二斤。”

“还好,还好,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柴林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