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东汉好姐夫 > 第385章 衣带诏

东汉好姐夫 第385章 衣带诏

作者:相辞江湖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9:14 来源:笔趣阁

献帝已经当了十几年的皇帝了,颠沛流离,在姜盛的雄才伟略下,大汉由烽烟四起逐渐归于平静。

长江以北一统之后,更是百废俱兴,百姓安居乐业,皇宫里的献帝锦衣玉食,也不用上班,感觉完全是太平盛世了,外界的信息也只是献帝听听罢了。

姜盛没有刻意去限制献帝的自由,但不代表他手下的人不这么做。

从董卓之乱的时候,明眼人都已看出,大汉已经日落西山,皇帝也就是个摆设罢了,除了少数死脑筋的人之外,人人都盼望着改朝换代,换来天下太平盛世。

荀攸、贾诩、徐庶、田丰、审配等等文臣忠君思想没有那么严重,看到姜盛威名日盛,都琢磨着让姜盛登基,他们也好享从龙之功。

张绣被姜盛调往江南之后,留守洛阳的吕布接管了洛阳防务。

汉京校尉荀攸一众人等就借京城例会的形式密谋改朝换代的事。

这可是谋逆的滔天大罪,荀攸敢这么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参与例会的人都是姜盛的心腹。

荀攸试图拉荀彧和秦绾下水,荀彧不仅严词拒绝,还劝荀攸不要玩火,责骂一通。荀攸对这个年纪比自己还小的族叔很是无奈,但也一样荀彧不要声张。

秦绾是姜盛的直属卫队统帅,只听姜盛一人的命令,荀攸怎么说都不好使,只得作罢。

其他那些人也都想着更进一步,现在姜盛是异姓王,已经是位极人臣,底下的人却想获得更高的职位,这也是荀攸所谋之事能够进行的前提。

姜盛对荀攸他们的所作所为早就知道,毕竟甄俨布置的情报网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但知道归知道,毕竟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

对于改朝换代的事,姜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顺其自然而已。

姜盛的假装不知情,对荀攸他们来说相当于默许了,但仍然要低调行事。

秦绾只负责皇宫和晋王府内部的保卫,宫门外就是城防军的防区。

虎豹骑的吕布临时接管城防军之后就加强了对皇宫的“保护”,每日往宫内送肉送菜的都是吕布安排的人,除此之外,皇宫内外已经完全隔离。

献帝对天下大事的知晓仅限于法政部的邸报,后来发展为世界上第一份报纸——大汉日报。

这份邸报传播的东西有三块:前方战报、姜盛的治国功绩、百姓赞颂姜盛的文章。

献帝天天看的就是这些,感觉天下只有姜盛的事,没有别人的事,他问周围的人和在皇宫伺候的官员,但大家都一无所知。

以董承为首的保皇集团很是看不惯,但他们都无能为力,因为官员居住区也都布满了城防军的人,整个洛阳城内消息是封闭的,只有无关紧要的东西才能在京城流传。

进城的客商也被禁言,如果乱说话,不仅生意没得做,身家性命也得掂量掂量,这些人能赚钱才是最重要的,何必多嘴?

在荀攸等人的运作下,整个洛阳城如同世外桃源一样,一片祥和。

献帝虽然他掌握不了局势,但毕竟是有些思考的,种种迹象表明,这大汉实际上已经姓姜了,姜盛留着他就是防民之诟病。

做了这么多年傀儡皇帝,他也按耐不住了,加上董承等保皇派的挑拨,聪明了十几年的献帝决定先发制人,趁着姜盛在前方指挥作战的机会,对付姜盛。

对于这一切,姜盛的情报源源不断,他并不点破,故作不知,他需要一个机会,献帝自己搞掉自己的机会。

献帝在宫中举行家宴,董承等皇亲国戚都被邀请,席间献帝如厕,董承心领神会,也去如厕。

献帝就在茅房把写在腰带内侧的密诏交给了董承,密诏是写给孙权和刘备的,约定勤王之事。这正是原来历史上对付曹操的“衣带诏”事件。

拙劣的布局,甄俨都觉得好笑,董承借着冬至节的机会邀请保皇派的文武官员到家中饮宴。

席间出示了献帝的密诏,群臣痛哭流涕,恨不能匡扶社稷,恨不能约束权臣姜盛。

哭过之后,还是要议大事的,正当他们击掌立誓的时候,城防军的人突然从房顶跳了下来,院子更是被无数兵马围了起来。

董承来不及藏起献帝的密诏,被吕布收了个正着,加入反姜盛“团队”的人员名单也被搜了出来。

当场很多人都吓尿了裤子,吕布正是等这个机会,一声令下,洛阳城中展开了大搜捕,九个城门都都已被封闭,皇宫也被严加守卫,任何人不得进出。

洛阳城中有数千人被抓,还有两百多人试图反抗,都被就地格杀,而皇宫中依然波澜不惊。

消息很快传给姜盛,姜盛发出号令指责董承伪造皇帝密诏,挑拨君臣关系,陷皇帝于不义,其罪当诛。

得令之后,情报头子甄俨迅速扩散消息,按照吕布搜出的名册,秘密拿人。

秦绾的人也传出了消息,把甄俨情报系统抓人的情况向姜盛秘密报告。

姜盛虽然知道甄俨组建的情报系统遍布全国,但没想到会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和执行力。

甄俨办事效率极好,丝毫没有顾及可能的影响。

身居高位的姜盛,特别是现在改朝换代的暗流涌动,他不得不防。

全国在十天之内就抓了五万多人,抓人的进度远远快于消息传播的速度,等那些人得知同党被抓的时候,也是他们被抓的时候。

人都抓了之后,姜盛上表奏明献帝,对于这些祸乱朝纲的人要处以极刑。

姜盛很有艺术,丝毫不提这些人对姜盛的问题,也不提献帝密诏的事,一再写这帮人伪造密诏,怎么坑献帝,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话都到这份上了,献帝岂会不明白?姜盛知道这是献帝干的,但是不跟你计较,给你献帝留面子,但你总得做点事。

献帝无奈,只好下诏宣布董承一伙伪造密诏,企图谋反。

谋反大罪是要诛九族的,晋王“再三请求”,希望献帝网开一面,不要牵连太多。献帝这才收回诛九族的诏令,改处诛三族。

天下百姓无不赞颂姜盛宽宏大量、心存大善,试图“谋反”的人是咎由自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