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九十七章 徐以显

明末美僮传奇 第九十七章 徐以显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唉!”,只见余隐长叹一声。

“大都督,我确实是徐以显”

“哦?”,李安国心里一动。

“那日,我跟随前营都督张四虎攻打城陵矶,被敌船所趁,不幸落水,我不

识水性,几个沉浮之后便失去了知觉,醒来之后便身处九江府,后来一问,原来是被江上一艘商船所救,我在船上昏迷了三日之久,我醒来后自然不能说自己是大西军的人,便谎称被流贼所掳,不屈投江”

“商船上的人信了,便问我今后的打算,我便说家乡已被闯贼占领,暂时不能回到那里,自己原本跟着别人学过打卦算命的本事,便在九江城支了一个卦摊,准备瞅准机会再回到西营,没想到偶然碰到城里的张将军,与他算了一卦后,他颇为称奇,便将我纳入他的幕下,与他帮办军务”

“进入他的幕下后,一直没有什么好的机会脱逃,便蹉跎至今”

李安国盯着他半晌,“原来如此,徐军师受委屈了,不知……”

“大都督,没想到区区一个后营竟能打出如此一片天下,以往我在八大王身边时,常与他谈起诸将,都说可望稳重,定国多谋,能奇勇猛,文秀擅抚,安国勇而寡谋,真是没想到啊”

“军师,你还称我大都督?”

“这……,那我就倚老卖老,称你二娃得了”

“这就对了,军师,不知张将军具体有何谋划?”

“二娃,如今张将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全城兵力,如何行事,全凭你一句话,不过……”

李安国笑道:“是否为他将来在安**的地位担心?”

徐以显笑道:“二娃果然聪慧”

李安国道:“如今徐勇乃我衡州营的都督,就照此例办吧”

两人又商议了一下如何夺城的具体事宜,最后徐以显问道:“二娃,有件事我一直想问你,不知……”

“军师请讲”

“八大王留你断后不错,不过为何不追随他而去,反而新创一营?”

“这……,军师确实不知晓?”

“确实不知,还望二娃告知”

“嗯,义父也就是抱着能守住便守,守不住就从贵州退入四川的心思,没想到我居然守住了,哈哈,真是天意啊”

“原来如此”

……

徐以显回去之后的第三日晚上,他又过来了。

李安国见徐以显脸上颇有忧虑之色,便问道:“军师,莫非又有变化?”

只见徐以显长叹一声:“二娃,在你等围城之前,袁大人便向南京派出了快船,今日朝廷的消息便下来了”

“哦?”

“果不出你之所料,原本准备派往徐州驻扎的高杰部被派往九江救援,如今正在池州府的东流县驻扎,准备从东流经陆路援救九江”

“哦?是何人的船队?军师你以前不是说过,无论是黄蜚的船队还是郑鸿逵的船队,都远胜我军,为何不直接进攻武昌或九江,而是仅仅作为转运之船队?”

徐以显叹道:“二娃,真是好事多磨,九江附近的江面事宜原本属于芜湖总兵黄蜚管辖,由他的船队来转运高杰部,不过听说这黄蜚一向与高杰不合,只好启用郑鸿逵的镇江水师,郑鸿逵便上书要求与黄蜚对调”

“朝廷诸公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并没有同意郑鸿逵的提议,郑鸿逵便说‘既然从芜湖到九江近千里的防线都是黄蜚水师管辖,我就不便参与到作战中来’,于是在朝廷的斡旋下,郑鸿逵勉强同意将高杰部运到东流县,运完后即刻返回镇江,朝廷也同意了”

李安国点点头,这黄蜚与高杰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他正好有些印象。

“朝廷只有这一路援军?”

“不止,整个池州府都是池州总兵方国安的辖地,如今又将东流、建德两县划给高杰,方国安自然心有怨气,不过在马大人的斡旋下,最后又将池州府紧邻的徽州府划给方国安,徽州府虽然偏隅于大山之中,不过此地处于南直隶、江西、浙江三地交界之处,商事历来兴旺,田赋虽然不多,银钱却不少,最后方国安便同意了”

听了此话,李安国心里一凛,如果方国安从徽州出兵占了浮梁(景德镇),进而占据鄱阳湖东岸的饶州府,那就不妙了。

自己要不提前占据饶州?

不过眼下自己的兵力有限,分兵各处实在不是智者所为,安**的水师只要紧紧扼守住湖口,不让明军大队水师船只进到鄱阳湖就行了,方国安想占领饶州便让他占吧。

又想到眼前这人以前是西营有名的“智者”,号称“小诸葛”,便道:“如今九江危急,官军几路来攻,我军势单力薄,看来只有尽快占了九江,依托城池与敌周旋了,要不今晚就进城?”

徐以显点点头,“此法自然最妙,不过就怕一旦义军占了九江,明军缩回去就不美了”

李安国笑道:“有何不美,我打的主意本来就是尽快占领九江,然后占了赣州,将江西最好的地方全部收入囊中”

徐以显心里一动,“二娃,切不可鲁莽,如今官军势大,若能依托九江大败彼等,今后占了江西压力也会小一些,否则你就是占了也坐不安稳”

李安国道:“这倒也是,军师有何办法化解此局?”

徐以显道:“我等不妨先进入城中,不过要牢牢地把控靠近大江的迎恩门、望京门、福星门三门,一旦有变,亦可从渡口撤退,官军就是围攻我等也进退自如”

李安国想了想,又问道:“那南昌呢,我安**好不容易冒充杨家的商船才侥幸夺城,九江一下,官军水师船队必定从湖口大举进入,届时南昌一座孤城,兵力又单薄,必不能幸免,按照官军惯常的做法,彼等必定屠城,南昌盍城百姓何其无辜?”

徐以显左眼挤了一下,眼珠子又转了一下,“二娃,如今官军势大,不如退入湖南得了,今后再招兵买马,等兵强马壮之时再徐徐图之,岂不更美?”

他见李安国有些犹豫,知道他是有些舍不得南昌和九江,便劝道:“二娃,雄才大略如八大王,也只能退避三舍,遁入四川,后营单薄,能固守武昌府、湖南之地已经颇为不易了”

李安国眼睛转了转,最后长叹一声,“还是军师老到,如果不是军师,我肯定先下九江为快,便依军师,明日一早我军进入九江,麻烦军师回去与张将军分说,就说城里一切照旧,由我军控制迎恩、望京、福星三门即可,待击退敌军之后,再商议营伍整编之事”

又看了看他,“军师,这朝着大江的三门附近可有军营?我这两万大军,还

有几千骑兵,也不知能否驻扎得下”

徐以显说道:“靠近大江的一侧乃九江城防御之冲要,自然有营房,不过只能驻扎万人,靠近城池西南之处近山之地,也有一处营房,原本为张勇总兵驻扎之所,也有马厩,如果不超过三千骑,勉强能容纳”

“太好了!”,李安国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接着向徐以显长揖到地,“若非有军师在,我非得吃个大败仗不可”

徐以显赶紧将他扶起来,“二娃不必如此,我等同为八大王麾下,何必如此多礼”

李安国一听此言心里一动,“军师,不知你日后有何打算?”

徐以显正色道:“在谷城时我已经和八大王确立了君臣名分,此间事了,还望二娃安排船只和扈从,助我去四川”

李安国点点头,“军师果然义薄云天,与三国里那关云长相比也不遑多让”

徐以显略有些羞惭,“唉,我自被人救起后一直没有去找八大王,反而蹉跎至今,若不是机缘巧合与二娃相遇,尚不知要滞留到何时,惭愧,惭愧啊”

李安国安慰他道:“军师不必如此,此去四川,山川险阻,我等武人尚不能轻易抵达,军师一介文士,更是谈何容易?等大破官军之后,我自当即刻安排舟船、扈从护卫军师去四川”

又问道:“军师,听闻九江城里以总督袁继咸为大,张将军能否把控局面……”

徐以显笑道:“那都是陈年旧事了,如今天下纷纭,武人当道,文官手下无兵也徒唤奈何”

“那就好,那就好”

“军师,那高杰部战力如何,你可知晓?”

“二娃,不可轻敌,明军骁勇之士多在九边,据我所知,高杰部一部分来自原闯王麾下,一部分来自原陕西总兵贺人龙麾下,后来从陕西一路逃到扬州时,沿途又收拢了许多来自陕西、山西、河南、京畿、山东一带的健卒”

“根据张将军的消息,高杰麾下至少有骑兵五千,高杰本人二娃你一定见过,当时在闯营时也是一时之选,手下的李成栋、胡茂祯、李本深都是骁勇之将,胡茂祯为高部副将,李本深主骑,李成栋主步,连号称江北四镇之首的黄闯子见了也得退避三舍……”

李安国听了面露忧虑之色,徐以显安慰道:“高部虽强,不过与左镇相比就差一些,二娃能大败左镇,何惧区区一个高杰?”

李安国一拍脑袋,“多亏军师提醒,一语惊醒梦中人,管他高杰、张杰,由我二娃在,保他有来无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