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九十六章 意外来客

明末美僮传奇 第九十六章 意外来客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扬州,江北督师行辕。

“英吾,此去徐州,万不可觊觎山东,山东乃满人与我大明缓冲之地,当下正是朝廷借虏平寇之策实施的重要当口,万不可因此惹恼了彼等,去归德府一带吧,见机收复开封府,扼控开封至归德这一段黄河河面,将来既可作为与满人和谈的筹码,又可进取河南之地”

府里,有两人正在商议事情,一位约莫四十多岁的文官正在对一位三十多岁的武官谆谆告诫。

只见那文官一张国字脸,脸色稍黑,山羊胡子,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那位武官身体雄壮高大,偏生一张脸也生的英俊非凡,配上一浓密的蓬络腮胡子,更平添了几分威势。

这文官便是当朝武英殿大学士、江北督师史可法,那武官自然是字英吾的原闯营骁将、后为贺人龙手下大将的高杰了,如今他的大军正驻扎在扬州城周边,弄得乡下民怨沸腾,史可法前次上书朝廷要求把高杰调到徐州,他估计马士英多半会答应,这几日诏书便能下达,故此将高杰招来谆谆告诫。

“大人,职部此去徐州,一定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不负大人所托!”

话音刚落,前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史可法皱了皱眉头,正欲喝问发生了何事,其幕僚跑进来说道:“大人,有圣旨到!”

……

“大人,这是何意?”

高杰刚刚接受了让他去江西的圣旨,一开始他还有些不乐意,不过在史可法的劝解下他勉强接下了圣旨。

“唉,想不到国势糜烂如此!”,史可法跌坐在椅子上长叹一声。

他坐在椅子上良久,双目紧闭不发一言,半晌才意识到身边还有一人。

“英吾,对不住了,老夫一时失态了”

“大人,我这江西去不去得?”

“英吾!”,史可法正色道,“圣旨已下,前面纵然有千难万难亦要遵照,何况如今南昌已被西贼所占,九江危在旦夕,九江一下,贼寇兵锋即可直指京城,与之相比,徐州便是纤毫之芥了,失去徐州,国家尚有两淮,失去江西,国家便腹背受敌了”

“可听说那西贼战力强横,连左宁南也奈何不得,何况只给我两县之地,还在人家方国安的辖地里,如何比得上一府之地!”

“英吾,此言差矣,不说建德,单说东流县一地,其每年可出粮二十万石,加上建德县,每年不下三十万石,足够你三万大军食用了,再者一旦拿下九江、南昌,莫说三万大军,就是三十万人也不在话下,左宁南号称有八十万大军,实际总有二三十万,如果没有江西之地养着,早就沸反盈天了”

高杰一听大喜,他当即向史可法施了大礼,“大人,若不是您刚才拦着,我差点错过了机会,此去九江,职部若侥幸功成,三十万就算了,若有十万精锐,何愁流贼不灭,故京不复?”

他心里实际上想的是九江与安庆一江之隔,老子去了江西厉兵秣马,等到拥有十万之众,当麾师渡江,灭了黄闯子那厮,再不济也能拥有一省之地,届时何去何从大可使得!

看着高杰离去的背影,史可法一对眉毛拧成了山字,原本还指望高杰坐镇徐州,徐徐收复中原、山东,这下可好,自己又成了光杆督师!

“马瑶草啊马瑶草,国势艰危如此,你等竟还在勾心斗角!”

……

九江,围城的第三日。

由于连日下雨,李安国已经将自己的大帐搬到了东作门附近一座民宅里——一座当地地主的三进院子,宅子的主人在安**打进来之前已经逃到了九江城里,倒便宜了李安国。

这日晚上,张世勋的使者终于到了。

来人约莫四十上下,面容清癯,胡须花白,一身黑色的道袍,手里拿着一柄拂尘。

“贫道青阳子拜见大都督”

又是一个道士!

如今李安国见到道士还是有些不安,他盯着对方看了许久,隐隐觉得其样貌有些熟悉,不过却记不起来像谁,那道士也盯着李安国看了一会儿,很快便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很无礼,便向李安国鞠了一躬。

“贫道失礼了,还请大都督见谅”

“无妨,我这人天生怕道士,请问道长俗家姓名?何方人士?”

那道士一听,左眼不禁挤了一下,李安国看在眼里,愈发觉得此人必定是自己熟知之人,可惜一时又想不起来。

那人略有些犹豫:“贫道俗家姓名不提也罢,乃湖广人士”

李安国笑道:“道长若为方外之人,自不会为张世勋奔走劳顿,若为方內之人,区区姓名为何不敢示人?”

那人一怔,面上阴晴变幻不定,最后才有些不情愿地说道:“贫道俗家姓余,名隐,乃襄阳人士”

“余隐?”,李安国在脑海里反复搜寻,并无此人半点儿记忆。

“余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为东主与大都督共襄盛举而来”

“哦?张世勋他区区五千人马,就想与我共襄盛举,他也太高看自己了吧”

“那敢问大都督,您有何办法攻破城池?”

“我为何要攻破城池?”

余隐一听倒有些意外,“大都督,如今江北、江南的官军可抽调出来救援九江的不下五十万,水师船只不下千艘,您如今顿兵城下,若官军一部直驱武昌,一部越过徽州侧击南昌,一部与大都督会猎九江,大都督该如何处之?”

李安国一听大笑不已,“五十万?哈哈哈,真是好笑,官军若有五十万机动兵力,凤阳也不会失手,武昌也早就收复了,何苦等到现在?”

李安国站了起来,背着手在房间里走着。

“以前的左良玉部杂七杂八加起来估计有五十万,不过被我安**屡次击败之后,还有十万就不错了,江南最多三万,江北的马进忠、马士秀、惠登相都是我义军的叛逆,其船只已被我水师掳掠一空,欲渡江而不得”

“江北的官军各有所守,庐州的黄得功既要对付湖北的闯营白旺部,还要扼控河南光山、固始方向,刘良佐既要镇守凤阳、寿州,还要扼控河南陈州、沈丘方向,刘泽清既要镇守两淮,又要扼控山东方向,恐怕没有多少兵力来援救九江”

“官军能出者,无非池州的方国安部,抑或尚在扬州逗留的高杰部,此两部就算倾巢出动,亦不过五六万,有何惧哉?”

余隐一听心里微微颤抖,“可官军尚有两部水师,芜湖的黄蜚总兵有大小船只超过五百,水兵不下两万,镇江的郑鸿逵总兵水师船只也有两三百,士兵也不下万人,两者的水师船只多为海上大船,其将士皆惯于风大浪急的海上作战,区区江河视为等闲,一旦朝廷下令水师从旁协助,恐怕大都督的武昌、岳州不保矣!”

李安国一听此言,心里略微有些不安,不过瞬间便面色如常,“余先生,你到底是为张世勋请降而来,还是欲劝降于我?若是后者,还请赶紧离去,九江,我必夺之,江西,我亦必夺之,彼等有何能为,便在战场上一决高下吧”

余隐听了心里一动,“大都督,贫道尚有一问……”

“请讲”

“以前的西营兵马何其之多,何其之强,尽取湖南、武昌而不敢守,大都督仅为西营之一部便敢独守,又欲夺占南京侧背之江西,攻其必救之地,贫道愚陋,还请大都督解惑”

李安国有些犹豫,眼前此人敌友未分,自己心中大计如何能向他明说?

最后看在张世勋准备献城的份上勉强说道:“本督自有定计,不足为外人道也”

余隐知道自己刚才操切了,赶紧双手抱拳,“是贫道操切了,大都督之意,我已尽知,这便回城禀报我家将军”

尽知?这还没有细谈双方如何联络,如何献城,张世勋投诚以后如何对待之事,这就走了?

看着余隐远去的声音,以及右脚略有些跛的样子,李安国猛然想起一人。

“徐军师!”

余隐的肩膀微微颤抖了一下,李安国见状便确信无疑,三两步追上去,在他面前站定,细细打量之下,心中更确信了。

徐以显!

以前的徐以显面颊丰满,胡须黝黑,难怪自己一时没有想起来,不过他挤眼睛的习惯,以及在潜山之战中右腿受伤的情形,让他突然想起此人。

他不是在大西军攻打岳州之役时落水而亡了吗?怎地到了张世勋那里做起了幕僚?

余隐却是面不改色,“大都督,你认错人了吧,贫道俗家姓名乃余隐,不是那什么徐军师”

李安国却不理他,拉着他的书回到书房。

“徐军师,你不是在岳州之役……,为何落到如此田地?”

“.…..”

“难道你落水之后并没有死,而是漂到下游被人救起,最后辗转到了九江?”

余隐面色变了几下,“大都督,我跟你说过,我是余隐,不是那什么徐军师!”

李安国心念转动,眼前此人是徐以显无疑,可为何他不敢承认?被人救起之后又为何不去追寻大军?自己虽从西营独立出来,不过终究脱胎于西营,就算西营去四川了,他还可以来投奔自己啊,为何委身于区区张世勋幕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