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九十四章 张世勋的表演

明末美僮传奇 第九十四章 张世勋的表演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七月十日。

杨天星的九千人马在迎恩门附近驻扎,紧紧封锁着城内守军西逃之路,李安

国的长沙营驻扎在东作门、迎春门附近,控制着九江城的东面,杜虎的衡州营新兵留了千人镇守南康府,剩余的两千五百人北上,直抵九江南部的南熏门。

北面紧邻长江的各门附近倒没有安**,不过王自羽的水师控制着码头,明军想从这里出逃也不可能。

“自羽,控制鄱阳湖后,水师立即再次出动,清扫自安庆到九江一带的官军水师船只,防止敌军从北面渡江增援”

李安国的营帐里,参与围城的各路人马首领正在议事。

“大都督,这不大可能吧,芜湖一带黄蜚的船只不下五百艘,好多都是以前在海上跑的大船,虽然都是两层的甲板,不过其个头比我等现有的三层船还大,底部又平,可坐滩,不怕搁浅,我等封锁江面还成,如果敌军利用黄蜚的船只将江北的官军运到江南,再从陆路杀过来,我等完全没法阻拦”

王自羽说道,他心里隐隐有些担忧,别看安**水师如今大杀四方,那是建立在左良玉部将原武昌水师船只糟蹋的差不多的情况下才行的,如果与原辽东援剿水师总兵黄蜚的几百艘大沙船硬抗,估计多半不是对手,更不用说镇江一带的郑鸿逵、郑彩的船队了。

“这个你不用管”,李安国看了他一眼,“你只要封锁住九江到安庆一带这三百里的江面就可以了,敌军若要从更下游的地方运兵就随他去”

“根据燕厥中探子的消息,敌军将主要兵力都放在长江以北,江南最大的一股便是驻守池州-铜陵一带的方国安部,大约有三万人马,再就是南京城里的卜从善、张天禄部,约有一万五千人马,至于南京城里勋臣、守备太监所辖兵马,皆羸弱不堪战”

“江北的兵马倒是兵强马壮,不过彼等尚需应付闯营、满奴,不大可能调到江南来”

“我等的目标是整个江西,只要对面的黄得功部过不了江,眼下需要应付的只是方国安与卜从善的人马,诸位,彼等之战力尚不如左镇,有何惧哉?”

“至于黄蜚的船队倒是一个隐患,不过我等的船只全部装备了新佛朗机炮,虽然船只数量不如对手,但大沙船不如我等船只灵活,届时只要不被敌人围住,利用速度优势穿插,不见得打不过彼等”

杨天星说道:“大都督,此时南昌失陷的消息应该应该传到南京去了,您如今围住九江,不知……”

李安国笑道:“左近之敌军,无外乎瑞昌的左镇,彼等乃是我军手下屡战败将,不过九江一下,彼等必不能安,一定会派出援军或袭扰武昌,或直接前来援救九江,瑞昌的兵马大多是新兵,老兵不多,前来九江除了给我等送人头,我实在想不到彼等还有何能?”

“江北的马进忠等部,如果自羽的船队能将其船队清扫掉,就只能在江北望江兴叹”

“唯一可虑者,便是驻扎庐州、安庆一带的黄得功部,听说其部下已扩充到五万人,以黄闯子之能,倒是我等之大敌,不过彼等驻守的区域过于宽广,又要防备闯营,能抽调的人马一定不会很多,只要彼等过不了江也只能徒唤奈何”

“至于赣州、广东、广西的人马,数量都不多,相信徐勇、贺云龙能应付自如”

“其实我最担心的便是闯营”

说到这里,李安国站了起来,在营帐里来回踱步。

“闯营人马众多,又缴获了官军汉水、长江上的大量船只,一旦彼等倾巢南下,渡江的地点众多,实在是不胜防”

“更有甚者”

众人一听此言都是一凛,虽然都是义军,不过陈友谅和张士诚也是义军,朱元璋也照打不误,眼下安**虽然兵强马壮,不过在动辄几十万大军的闯营面前还不够看。

“闯王兵败北京后,一路败退,如今又回到了西安,如果彼等不能在西安抵挡住满奴,势必又会转进到湖北,届时我等的压力就空前巨大了”

“大都督”,王自羽说道,“这就是你要尽快拿下江西,为我军多一些转战腾挪的地盘的原因吧”

“这只是其中之一”,李安国当然不能说满奴就要南下了,攻破扬州后展开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江北四镇的人马悉数投降,满奴坐收几十万大军,又轻而易举占领南京,又坐收十几万人马。

“明军的战力你等都知晓,连义军都打不过,何况那如狼似虎的满奴?届时彼等多半会投降,最终成为我等之敌”

说道这里,李安国心里感叹不已,投降满奴后,这些明军摇身一变成了“清军”,战力好像得到大幅加持似的,突然提高了不止一个等级,这里面自然有清廷远远超过明廷的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彼等一想到即使打败了,后面还有“天下无敌”的满洲大兵兜底,一个个便信心百倍,于是便出现了像李成栋那样区区几千人马便攻下了偌大的广东省的状况。

“那大都督的意思是”,杜虎问道。

“围城打援,尽量消耗明军实力,免得将来投降了闯营抑或满奴”,李安国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众人都是有些惊讶,如今尽快拿下九江才是上策,等四面八方的明军围拢上来,以眼下九江附近这些人马恐怕力有未逮。

“哦?”,李安国看了一下众人,“你等是不相信我等这两万余人马做不了这事?”

“诸位,以前左良玉部号称八十万人,还不是被我等打的只剩下区区几万人马?只要马进忠等人过不了江,彼等便是瓮中捉鳖,自羽你赶紧安排船只回武昌一趟,将那里的一千五百骑兵也运过来”

“大都督,如果九江的明军提前降了那如何是好?”,杜虎提醒道。

李安国听了心里一凛,还真有这种可能,按照俘虏的张勇部下的口供,城里还有一支人马,那便是副将张世勋的五千人,按照历史上此人的行为,在自己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还真有可能提前投降。

“那就让他先在城里呆着,等我军打完此役再说”

在李安国等人在商议战法的时候,九江城里却乱成了一锅粥。

袁继咸回到九江后,立即命九江知府征募城内青壮五千协助镇守城池,不久便得知张勇部全军覆没的消息,惊骇之下,连夜派船只东下向南京告急。

安**围城的头天晚上,天气闷热,乌云压顶,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

而此时的靠近南门湖、文明门的总督府衙门会客厅里,更是一片压抑的景象。

袁继咸坐在主位左侧,一身正三品的官袍几乎快湿透了,脸上的汗珠密布,一旁的茶几上放了好几个用白色湖绸做的汗巾,个个都湿漉漉的,几日不见,他颌下的三缕长须已经由前几日的黑多白少变成了花白,眼睛浮肿、周边一圈黑影,显见得几日都没有歇息好了。

他的右手坐着九江兵备道。

两人下首左侧坐着一群文官,以九江知府为首,右侧坐着几个武官,作为城内目前最大的军头,已被袁继咸举荐为总兵的张世勋自然坐在首位。

与袁继咸等人不同,张世勋却仍然是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样,脸上虽略有些汗水,不过却并没有焦躁的模样。

他的下首坐着袁继咸的亲信,目前城里五千青壮的实际控制者。

“风雨飘摇啊”

这时一阵狂风袭来,袁继咸怔怔地望着窗外,目光有些呆滞。

半晌,他回过头来看了看在座的诸人,文官那边模样与他差不多,不过还是引起了心中一声叹息,但他把目光投向武官那一侧时,甫一看见张世勋那稳如泰山的模样,他心里既欣慰又恐惧。

如果张世勋确实是不动如山的大将,他自然是欣慰,不过此人一向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如今九江危急,城里能依靠的便是他麾下的五千官军,他自然更得意了。

他更担心的是另外一点。

张世勋部下战力如何他不知晓,不过以他从辽东、京畿一带带来的一千五百人马为核心组建的营头按理来说应该不差。

不过再好也比不上张勇的营头,而张勇的五千人在德安附近全军覆没,张勇自己也生死不知。

“能守得住吗?”

袁继咸心里也在打鼓,不过他很快便恢复了信心。

西边还有左良玉的几万大军,江北的黄得功、马进忠等人加起来也有十几万人马,池州的方国安部坐船的话,最迟三日也到了。

城外的贼军不过两万左右,其头目的大旗也在城下,届时自己以九江为诱饵,将彼等牢牢吸引在城下,江北、江东各路大军来援,没准能一举击破贼军,生擒贼军头目也有可能。

但自己能守三日吗?

想到这里,他看着张世勋说道:“张将军,这九江城防布置得如何?”

张世勋此时却没有拿捏作态,而是倏地一下起身双手抱拳大声应道:“禀大人,有世勋在,九江稳如泰山,大人大可放心!”

袁继咸有些意外,不过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也不可寒了忠臣良将之心,他起身走到张世勋面前将他扶起,带着微笑说道:“那九江就交给将军了,若能击退抑或击破贼军,将军大功本督自然如实禀报皇上,届时封侯封伯也未可知”

张世勋道:“多谢总督大人,不过末将尚有一事……”

“速速讲来”

“大人,如今我能指挥的便是自己麾下这五千儿郎,九江城虽不如南京城,不过也有十几里,末将这五千人就是全铺上去也铺不满”

袁继咸心里一咯噔,“这厮难道想要将青壮也攥在手里?”

“将军,九江东西两侧都是大湖,北边又是大江,南面是山体,贼军能方便展开人马的地方,一是迎恩门,二是东作门、迎春门一带,其它地方地势窄逼,无法驻扎大军,将军将重点放到这两处便是了,其余各处由青壮把守就行了”

“大人,职部说的便是这两处,如果贼军倾尽全力猛攻此两处,职部麾下力有未逮之时该如何行事?”

袁继咸张口就想说一句,“自有本督速命青壮援救”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虽贵为总督,可与兵事一途并不通晓,届时如果延误了军机就不好了,于是便说道:“将军勿忧,一旦贼军攻城,城内青壮全部听从将军的军令便是了”

“多谢大人,末将一定不负所托,稳守九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