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九十三章 水战

明末美僮传奇 第九十三章 水战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左良玉说的没错,富池口聚集了安**近一半的大船、一半的小船,除了武昌营新募的四千五百新兵,还有岳州营的四千五百新兵,衡州营的四千五百新兵,岳州营、武昌营的新兵在岳州营都督杨天星的带领下挤在五十艘大船上,清一色的长枪兵和火铳兵。

另外五十艘大船则挤着四千五百衡州营新兵,统领是衡州营长枪营的总管杜虎——以前罗汝才手下的步军哨官。

就在李思文奔袭石门关之时,船队浩浩荡荡从富池口出发,一个时辰后便抵达九江城西侧的七里湖码头,在七里湖码头靠岸后,杨天星带着九千新兵直奔九江城西北角的迎恩门而去。

另外五十艘大船、五十艘小船则继续向东急驶,大半个时辰后抵达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之处——湖口。

此时的湖口县城就设置在石钟山西北麓,紧紧锁着鄱阳湖湖口,县城到对面的陆地最近处不到两里路,鄱阳湖水师在此处安排了大船五艘、小船十艘,除了巡逻湖口附近的湖面、江面以外,还担负着缉拿未在湖口钞关缴纳商税的往来船只。

船队抵达时接近正午,鄱阳湖水师的人一见到如此大规模的船队顿时吓了一跳,便纷纷朝上游跑去。

鄱阳湖水师在武昌府损失大半后,已经无法有效遮护整个湖面了,最后彼等将残余的三十多艘大船分为三处,五艘扼控湖口,五艘在南端的都昌县港口,警戒从赣江东边诸河比如抚河、信江、乐安江等江河上过来的船只。

剩余二十艘大船则全部放在鄱阳湖中部的南康府码头,闻名天下的白鹿洞书院便在南康府的北边庐山上。

湖口附近的船只一跑,杜虎轻轻松松占领了湖口码头,他在湖口放下一千人,自己带着船队继续追击敌船。

在前鄱阳湖水师投降过来的水兵带领下,由宋江带领的这五十艘大船很快便抵达南康府,此时停泊在南康府码头的水师船只已经接到了警讯,在一个水师游击的带领下出动了全部二十五艘大船迎了上来。

安**水师的船只全部来自于明军湖广水师,左良玉第一次东下时带走了全部的船只,都放在鄱阳湖附近,与原本的鄱阳湖水师的船只合二为一,准备收复武昌时,水师船只大半被俘获,剩下来的都留在鄱阳湖。

所以安**的大船与鄱阳湖水师的大船几乎一样,唯一有区别的便是武器装备和人员配置了。

明军水师两层甲板甲板的船只普遍开有两侧各八个炮窗,不过由于饷银缺乏,炮窗里的佛朗机炮能有一半就不错了,且多为成年旧炮,一层的桨手位按照配置也有一侧各十人,如今也只有一半。

彼等能正常配置的便是水手和战兵了,水手与安**差不多,但战兵的配置就相差甚远。

明军水师二层甲板作战的士兵有碗口铳、火铳、弓箭,带着倒钩的长枪手,最多的便是刀兵了,最擅长两船抵近时跳船作战。

七月初的鄱阳湖湖面,一会儿狂风大作,一会儿有风平浪静,宋江带领的船队对上鄱阳湖水师的船队时正值万里无云、风平浪静的时刻。

自从上次李安国到洞庭湖看了水师的操练后,回来与王自羽、杨俊生等人商议后,给一层甲板的佛朗机炮加装了用以仰射的垫板,经过测设后,对于敌方两层船只二层甲板面的正对着我方船只这一侧的水手和战兵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至于三层大船放置在二层甲板面的佛朗机炮稍稍调整位置便能对对方战斗作业面的所有人进行有效打击。

宋江带领的这五十艘大船,有五艘三层的、四十五艘两层的,见敌船迎了上来,心里不禁一喜,按照李安国之前的布置,拖住鄱阳湖水师的船只,不然彼等跑到南昌或赣州是既定的策略。

宋江让桨手全速划船,很快便与明军那二十五艘大船擦肩而过,明军水师的游击之所以敢以对方数量一半的船只上前接战,一方面自然是想抢回自己被夺走的船只,另外一方面则是想利用自己熟悉鄱阳湖各处的水文对安**水师施以埋伏。

所以他打的主意便是甫一接战便装作不支而逃跑,届时将安**水师引到浅水处让彼等搁浅,趁彼等惊慌失措时再用小船爬船俘获。

没想到宋江根本就没有与彼等展开追逐的心思,五十艘大船有十艘全力以赴先上游驶去,十艘拖在后面不动,三十首大船包括五艘三层船在内直接冲向了敌船。

鄱阳湖湖面宽阔,在南康府附近的湖面宽达十里,双方船队加起来看似庞大,在湖面上也就是几个小点而已。

所以双方的船只隔得都很开,最少也在五丈以上,敌方游击打的算盘是,自己这面的星子港港大水深,对面十里处的左蠡港却是湖东岸的山体向湖里延伸的一部分,大部分水域都是浅水地带,只有部分航道可行驶大船,这些航道只有经常在湖里打转的人才知晓,外来的船只不知晓的话,懵懵懂懂冲了上去十有**会搁浅。

没想到宋江根本就不吃他这一套,所有的桨手火力全开,十艘大船从敌船中间的缝隙直接开了过去,后面的船只停着不动,而中间的三十首大船则直接朝敌船插了进去。

当双方船只你中有我,我中有里时,双方船只之间的距离多半在五丈到十丈左右,顶层甲板上双方水手的面孔也清晰可见。

敌军游击一见不禁皱起了眉头,这样一来,岂不就成了互相跳帮乱战?贼军船只多,就算自己的水兵更精于水战以及水上搏击,不过人数上的差距不是这个能弥补的。

想到这里,他便大声下令:“全速冲过敌方船队,过去后再掉头朝东边左蠡港行驶!”

对于将敌船引到浅水区域的作战计划他还是念念不忘。

他的座船上瞭望台上的水兵刚刚准备将他的命令利用旗号发出去,这时突然从敌船两侧发出了惊天动地的轰鸣声,安**三十艘大船有二十艘正好与敌船平齐,此时正是开炮的最佳时机。

按照李安国与安**水师诸将领的研究,在内河、湖泊上作战,用火炮装填散弹横扫顶层甲板面是最有效的作战方式,这次安**水师发射的便全部是散弹。

一门五百斤重的佛朗机炮可装填三斤重的实心铅弹一颗。

亦可装填三钱重的小弹八十颗,用药量还是一样,可对三十步(十五丈、四十五米)距离的敌人形成一道宽约六七丈的弹幕打击,四门火炮同时轰击的话,覆盖整个船只的一侧绰绰有余。

不过两层甲板的大船由于仰角的因素,离得太近的话就就只能射到敌军胸口以上的部位。

饶是如此,二十艘大船,一百多门佛朗机炮的轰鸣还是非常震撼的,驶入敌船里后,宋江让所有的船只停了下来,按照敌船的动静来实施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敌军游击将军此时也处于两艘安**水师大船的夹击之下,当时他带着铁盔,一身鱼鳞甲,左臂上还有旁靠,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敌船竟有如此的作战手段,还以为敌船会采取明军、水匪惯常使用的抵近跳帮作战的方式。

故此,他们严阵以待,甲板上铺满了战兵。

百炮轰鸣结束后,站在大船甲板上指挥作战的游击将军脖子以上部位被打成了筛子,当即毙命,由于双方的船只犬牙交错,明军船只的两侧几乎都受到了散弹的打击。

硝烟散尽后,明军船只除了下面的桨手以及炮手,甲板面几乎没有站着的人了,侥幸没有被散弹扫到的人见到同伴的惨状也一个个趴在甲板上瑟瑟发抖。

这时宋江发出了第二道命令:“接敌,跳帮,夺船!”

少数几艘明军船只冲出了犬牙交错的大船队,不过前面还有十艘安**船只正严阵以待。

这时明军不少船只一层甲板的炮手还不知晓顶层甲板的战况,为数不多的炮手也开始装填实弹进行还击,不过在安**水师调整火炮的仰角,几乎与对方展开平射的情况下,安**水师这边毕竟占了火炮新、数量多的优势,不多时便占据了上风。

慢慢地,这些炮手们逐渐了解到了上层甲板的状况,心胆俱裂之下赶紧打出白旗投降了。

就这样,南康府星子港附近的水师大战以安**水师全歼明军水师主力而告终,整场战斗乏善可陈,不到半个时辰便告一段落。

安**水师又俘获了二十五艘大船,敌军的小船有的跟着大船降了,有的跑了,宋江也没理会。

见战果如此突出,宋江信心大增,他安排十艘大船继续向南行驶,准备沿着赣江去南昌以增强那里的水上防御能力。

另外十艘则去上游的都昌县,敌人在那里还有几艘大船,剩下的三十艘大船带着俘获的敌船直接驶向南康府的星子港,在那里将三千五百名步军卸下后便占了星子港作为安**鄱阳湖水师的主要营地——根据之前的计划,宋江这五十艘大船、五十艘小船将作为安**鄱阳湖水师的全部力量,保证安**从湖口到赣州水域的水上优势。

而上岸的三千五百步军,则将南康府城围了起来。

由于南康府所处的星子县主要靠水军遮护,城池并没有安排多少驻军,只有袁继咸安排的一个把总带了几百明军加上团练在驻守,一见有大批安**杀到,在围了一日后便开门投降了。

湖口县城也类似,在安**一千步军的围困下,加上已经知晓了鄱阳湖水师全军覆没的消息也投降了。

至此,经过几天的战斗,安**已经基本上控制了鄱阳湖几个主要的港口和城池,控制了鄱阳湖,整个江西便向安**敞开了怀抱,如今的关键便是九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