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七十一章 驰援袁州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七十一章 驰援袁州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二月底的时候,湖南境内的两册、田契厘定事项基本完成了。

说是“基本”,自然是只对村落集中的地方进行了厘定,大山上的部分村落尚未最后厘清,只能在后面的时间慢慢厘定了。

与李安国估计的差不多,在大西军在湖南全境(湘西的辰州、靖州、保靖州宣慰司、施州卫、永顺宣慰司等山区以土司为主的辖地尚未收入囊中)扫荡过一遍后,当地的士绅势力大为减弱,厘定田亩时遇到的障碍主要是地方宗族势力、家里男丁多的以及乡村的无赖刁民。

在安**军队的协助下,各府还是在一个月以内将田亩全部理清了,其中的腥风血雨自然少不了,不过大多数人对于安**还是欢迎的,有稳定的田地收入,还办了田契,两成的田赋反而使他们安下心来,以往大西军在时他们跟着打土豪分银子虽然快活,毕竟不踏实。

三月初某日,就在李安国正带着骑兵训练时,燕厥中带着一人找到了他。

“大都督,情况就是这样”

来人是一名书生,才二十出头,神情坚毅,腰畔还挂着一柄长剑。他叫吴候,江西龙泉人,大西军攻下吉安后开科取士,他是其中的进士之一,被任命为龙泉县知县。

不过在张其在退出江西后,左良玉部、吕大器部明军立即南下,大西军下辖各县的士绅也纷纷“反攻倒算”,与历史上吴候很快被俘身死不同,由于左良玉部被削弱得厉害,左近的湖南还有一支大军在侧,“反攻倒算”的行为很少。

驻扎建昌的金声恒部由于都是新兵,楚国佐也在前不久被俘,至今没有释放,金声恒进攻袁州碰了一个大钉子,围城三个月仍未拿下来,不过赣州的明军倒是北上占领了吉安府。

吴候在城池被攻破的前一刻逃了出来,最后去了袁州,协助袁州守将邱仰寰守城。

邱仰寰以前是万载县棚民的领袖,手下也有上万人,对付金声恒的新兵尚能支应,不过在攻下吉安的赣州明军北上后就有些支撑不住了,这时他们才想起来左近的湖南还有一支义军——前大西军的后营。

李安国与张献忠的矛盾,邱仰寰自然也打听到了,在李安国前不久跳出大西军另立安**时,邱仰寰还嗤之以鼻,并以“叛贼”称之,不过形势比人强,眼见得官军就要打下袁州了,最后还是不得不低下头来向李安国求援。

“城里还有多少人?”

“尚有三千之众,原本有袁州、吉安两地的棚民、奴人不下万人,可惜在近期的战事中损伤大半,更为紧迫的是如今袁州府周边的县城已经全部落入官军手里,城里的粮草再过几天就要告罄”

李安国看着眼前这人,在历史上,吴候可算是死心塌地跟着大西军干的读书人,最后不屈而死,是大西军暂时占领江西吉安、袁州两府后留下来的唯一亮点。

对于邱仰寰,李安国却不是很关心,此人名为棚民领袖,实则一方豪强,不过为了吴候,他还是决定走一趟。

“官军有多少人?”

“建昌明军五六千人,赣州明军五六千人”

“有骑兵吗?”

“只有少量家丁,加起来最多两三百骑”

……

长沙营除了那三千长枪兵,其余的都是新兵,其它营头也离得太远,李安国决定带上全部骑兵,以及三千长枪兵去江西救援。

长沙营成立后,李安国将李振国、何万强、凌风等人调入长沙,分别担任火铳兵、长枪兵、刀盾兵的总管,靳统武掌管骑兵。

长沙离袁州(后世宜春市)只有两百多里路,中间有宽敞的官道连接,是湖南进入江西最主要的道路。

李安国带着靳统武的骑兵先行,让何万强带着三千长枪兵以急行军的速度跟在后面。

一日后便抵近萍乡县。

接近萍乡时,李安国突然有了新的想法。萍乡煤铁丰富,从宋代就有采掘了,眼下还是江西最大的冶铁基地,瑞昌只能屈居第二,如果能将袁州拿下来,萍乡实际上稳如泰山,其四面环山,又利于防守,也就是像邱仰寰这种粗人水平太差,如果是张其在还在,萍乡就绝对不会轻易被攻占。

如果自己击退围攻袁州之地,萍乡就只有投降一路。

想到这里,便命令骑兵加快前进,绕过萍乡城池后,于当日黄昏时分抵近袁州城。

袁州城有四座城门,由于城北紧邻袁水,城南是大山,围城的明军只在东西两侧进攻,考虑援军可能从西边过来,城西布置的是战斗力较强的赣州明军,城东则是金声恒的宋奎光部。

李安国一千五百骑抵达西城附近时,赣州明军刚刚发动了一次进攻,正要收兵回营,安**一千五百骑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李安国正想检阅一下新练骑兵的战斗力,干脆没出动三百老兵,他让靳统武带着三百骑在一旁监视,自己带着一千二百骑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倒拖着马刀向正欲进入营寨的明军冲去。

结局是明显的,一方时刚刚攻城未果疲惫不堪的步军,另一方虽是新兵,却蓄势待发!

一千两百骑兵向一大块滚动的方块一样碾过稀稀拉拉的步军,不断收割着生命,而赣州明军惊恐之下拼命向营寨的大门里挤,最后越挤越多,都拼命往里挤,整个营门连带营寨都开始摇晃起来。

“弓箭!”

李安国一声令下,原为弓箭手的骑兵纷纷将弓箭抄在手里,这时骑兵几乎静止下来,对着拥成一团的明军大开杀戒。

这下营门口的明军挤得厉害了,终于没过多少时间,整个营门“砰”地一声被推倒了,连带着一边的营寨也歪倒了一片。

李安国带着骑兵继续用弓箭射击,而靳统武见状也抓住机会从营门的缺口处一透而入!

这个活计也只有老练的骑兵能干,营寨里狭小的空间,刚学会骑马不久的新兵甫一进去还不如步军管用。

就这样,新兵们在营外不停地射击,靳统武的三百骑在里面大开杀戒,两刻时间后,营寨里的明军开始四散逃走了。

李安国将一千二百人分成四大块,每块三百骑,组成一团杀向四散奔逃的步兵,这时城墙上传来了巨大的欢呼声,李安国骂道:“妈的,刚才我等刚到时为何不叫,等到战事快结束了才叫?”

这时从营寨里面冲出来数骑,为首的一身铁甲分外耀眼。

李安国让身边的骑兵站着不动,自己仅用双腿操控马匹,端着长枪便迎了上去,敌骑见对方只来了一人,便用三人围着李安国,那将领模样的人拼命抽打马匹,企图逃到城东去。

李安国没理那人,一枪将对面那骑兵刺落下马,接着用枪尾戳中另一骑的胸部,侧身躲过第三骑砍来的一刀,这时他的骑枪已经拔出来了,顺势一枪刺向那第三骑,正中他的肋部。

此时胸口被戳了一下的那骑刚刚缓过劲来,李安国大喝一声,右手的骑枪继续往第三骑的身上加力,然后撤手,左手同时把马刀拔了出来,虚晃一刀后,单手将那骑抓了过来扔到地上。

此时第三骑身上插着一杆骑枪还在地上摇摇晃晃走着,李安国却不理他,转身将身上的弓箭抄在手里,双腿一夹,战马飞速朝那将领跑去。

那将领刚刚跑到城墙的西南角,看看就要转到南面去了,李安国一人一骑很快便接近了那骑,在两骑相距约莫十多丈时李安国突然勒转马头,惹得城墙上的人一阵惋惜,没想到李安国却扭身射出了一箭!

那骑背部中箭,“扑通”一声跌落马下。

这时,城外的骑兵、城上的义军才如梦初醒,大声欢呼起来。

原来在马上射箭直接向前射不好借力,扭转身体才能借到最大的力!

半个时辰,城西的赣州明军除少数人侥幸跑到东边去了,绝大部分不是被杀,便是弃械投降,这时城里的义军也出来了,当头一位也骑着一匹马,身形粗壮,满脸络腮胡子,手里握着一把大刀,不过看他那样子也仅仅是“会骑”而已。

那人奔到李安国面前大声嚷道:“好功夫!在下大西军袁州守将邱仰寰,敢问对面是哪位英雄?”

话音刚落,只听又是“扑通”一声,原来此时那位身上插着李安国骑枪的敌骑才歪倒马下!

“我便是安**大都督李安国!”

络腮胡子一听大惊失色,赶紧准备下马,可惜马技不熟,一只脚已经落在地上了,另一只脚还插在马镫里,那人有些狼狈,抓着马尾巴折腾了许久才挣脱,这才跑到李安国面前单膝跪下。

“邱仰寰拜见后营都督!”

“后营?”,李安国笑道,“那都是陈年旧事了,如今整个湖南加上武昌府只有一个营头,那就是安**,老子就是安**大都督!”

邱仰寰神色复杂,不过他也是久历江湖之人,马上改了称呼,“多谢大都督前来营救”

李安国这时才下马,他下马的姿势可比邱仰寰潇洒多了,他将邱仰寰扶起来,“刚才那阵欢呼声……”

邱仰寰笑道:“禀大都督,东边的宋奎光在城西正大战时就跑了,连粮草辎重都没带!”

“是吗?”,原来如此,李安国仰天大笑,“如此胆量,枉称名将,不过尔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