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五十八章 武昌整训二

明末美僮传奇 第五十八章 武昌整训二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回到武昌之后,时间已经到了九月底了。

李安国将中左营、中右营改成左营、右营,又从前营、后营各抽调三千长枪兵,最终前、后、左、右四大营各有长枪兵三千、刀盾兵三千、火铳兵三千、骑兵两千,每营一万一千人。

又新成立中营,包括长枪兵三千、刀盾兵三千、火铳兵三千、弓箭手三千、骑兵三千,一共一万五千人。

其它兵种人手都够,就是骑兵不够,不过俘获的战马足够组建这么多骑兵,李安国最后决定将俘虏的多余的弓箭手全部纳入到骑兵到里来。

明军的弓箭手可是一个宝贵的兵种,非力大者不能入,这些人除了马术、马战缺乏经验,其它的一概不缺。

李安国将有经验的骑兵都放到其它营,中营除了张六虎那三百领头子,剩下的全部是新兵,李安国在给新兵统一配备了齐腰甲、骑枪、马刀、弓箭之后,决定由自己亲自来操练这些新兵。

五大营组建完毕后,李安国的后营就有整整六万人马(加上花小山的一千山地营),再加上水军和汤志在蒲圻、咸宁招募的六千人,总人数在八万左营,与孙可望亲领的中老营也相差无几了,战力更是相仿。

经过深思熟虑后,李安国将贺小石调到中营任总管,前营交给杨天星,后营还是马武,左营贺云龙、右营徐勇不变。

又将缴获的佛朗机铳全部配备给花小山的山地营,这样一来,山地营就有弓箭、佛朗机铳两种远程武器,战力自然又加强了一些。

最后又将汤志调到徐勇的营头任监军,将白云飞调到贺云龙的营头任监军,两县的职位自然有其他人接任,目前后营一切以军事优先,二人也无异议,至于汤志在蒲圻、咸宁新招募的六千人则作为地方守军存在,在正规营头有损失时也能尽快从中补上。

经过与左良玉一战后,李安国心里一时豪情万丈,顿时起了打下通山、通城、崇阳三县的念头,不过一想到后年李自成的二十万大军,阿济格的十多万大军,以及其中多为骑兵的现实,他最后还是忍住了。

不过紧邻湖南的通城县还是要拿下来的,一旦事情有变,自己无法经过岳州进入湖南,从通城的山道也可以辗转抵达。

至于通山县,有历史上李自成在九宫山的遭遇在前,最好还是不要动它。

转眼就到了十月中旬,这日,李安国将各大营头的总管及各营监军、奚鼎铉等人叫到楚王府。

“诸位,我后营自成军以来,经过罗田整训、麻城整训,逐渐上了正规,不过与天下最精锐的营头相比还颇有不足,故此,我决定……”

徐勇笑道:“都督,自瑞昌之战后,职部实在不知这天下还有何等强军能强过后营,都督过谦了”

李安国脸色一沉,“诸位切不可做如此之想,天下之大,强过后营的大有人在,从远的来说,历史上的岳家军,万历朝的戚家军,我等都难望其项背,从近的来看,义父的中老营、闯营马队、前宣大总督卢象升的天雄军、曹文昭的营头,以及远在辽东的满奴,都远远强过我军,我等新练之兵,侥幸打了些胜仗便自满了?”

徐勇赶紧站起来弯腰答道:“属下愚鲁,还请都督责罚”

“罢了”,李安国挥手让他坐下,“故此,我决定编制一部操典,就叫做大西后营操驻行战操典,今后凡我后营将士无论操练、驻扎、行军、作战,都要有一定之规,违反操典的如何处罚也要正规起来”

王自羽道:“都督,我这水营也要有操典?”

“废话!”,李安国狠狠瞪了他一眼,他虽然年少,面相又和善,不过连番大战之后在后营的威望如日中天,王自羽见了赶紧低头不语。

“自羽,你这水营,平时如何操帆,先升前帆,还是中帆、后帆,升到何种高度,先摇橹还是起锚,如何观测风向,又如何根据风向调整帆位,何时降帆,降到什么程度,如何操作佛朗机炮,先做哪一步,后做哪一步,何时歇炮,在大江大河如何操作,在湖泊如何操作,在小江小河又如何操作”

“战事如何抢占有利地形,在我军优势情况下如何整顿船队作战,在不利形势下又如何作战,如何守卫港口码头,如何防范敌人火攻,如何防范敌军潜水摸到船上,船只多长时间需要修葺一次,火药如何防潮、防火,对于不熟悉的河道,你如何选择航道,河里的暗桩如何清除,等等,这不都需要一一列明吗?”

“……”

“你就靠你在巢湖练兵时那些经验就行了?完全不行!回去后立即同宋江以及新募的渔民,加上以前的人马,细细探究,限你一个月以内制订一部水军操典上来,如若不行我就换人!”

王自羽一听李安国将话说的这么重,赶紧单膝跪下道:“末将一定按时交差!”

李安国道:“光想着交差还不行,一定要多听听水兵们的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方能制订出一部可行的操典,自羽,我对水营可是抱着极大的希望呢,你今后不仅仅要在江河湖泊里横行,还指望你纵横四海呢”

众人一听,眼睛都是大亮,看来咱这年少的都督志向不小啊,王自羽也是心神激荡,“都督,我水营都是一些大老粗……”

“这我早就给你想好了,我将汤志调入水营,做你的副总管兼监军,他也会带去一些读书人,你们商量着办,多听听以前投降我等的鄱阳湖水师将士的意见”

贺云龙一听此话赶紧站起来,“都督,那我的左营就没有监军了!”

李安国笑道:“没人管着你你还不习惯了?”

贺云龙挠挠头笑道:“那样自然最好”

李安国淬了一口,“看把你把美的,做梦吧你,我宣布,将原天授府知府周综文调入你营做监军”

众人一听此言皆是大笑。

李安国将双手向下压了压,众人立即停住喧闹。

“步军也是如此,与水军相比更要细致,我后营对火铳兵、长枪兵已经有细致的操典,不过弓箭手、骑兵、刀盾兵却还缺乏,趁此机会一并完善!”

“其它诸如如何行军,包括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行军,是慢慢的走,还是小跑,还是快跑,多长时间歇息一次,不同情况下带多少辎重,都要一一列明”

“如何扎营也是一门大学问,在山地如何办,靠近湖泊、江河如何办,在平原旷野如何办,没有水源如何办,岂能马虎从事?我可不希望我的营头里面出现马谡被困山上渴死那样的情况!”

“营地里如何规制?如何布置防守?如何值夜?吃饭的地儿、如厕的地儿、辎重所在都要言之有物,否则疫病横行那就不妙了”

“行军时如何前置探马,遇到山林可能有敌军埋伏的地方探子如何探查?也要分门别类的说清楚”

“包括骑兵如何歇马,如何饲养,何时更换马蹄,如何防止马匹生病,也要言之有物,不可偏废”

众人一听都是暗暗心惊,如果要做到这样,那可得花多大的功夫!

“此事由贺小石负责,周文江配合,一个月以内也要拿出操典,骑兵的操典我亲自编写,你等先编步军的吧,多与各营总管、老兵商议,与水营一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等交待完这些事后,李安国话锋一转。

“如今我后营人马多了,都挤在一起也不行,我决定”

众人呼啦一下全站起来了,连几个文官也不例外,现在虽然是军头为大,不过他们都是监军,掌管各营的辎重、考功诸务,名义上还有封驳一营主将的权利,文官最重面子,这干起来心气儿也高。

“前营还是驻扎富池口、兴国州一带,扼控瑞昌、九江方向”

“后营仍驻扎武昌县、大冶一带,扼控以武昌县为中心的长江江面,包括对面黄州府的动静也要及时知晓”

“左营驻扎蒲圻、临湘一带,及时联络湖南友军,同时在一个月内拿下崇阳、通城,对了,忘了告诉你等,义父的大军已经放弃了临湘,只在岳州驻有重兵,我等正好接管临湘”

“右营驻扎咸宁、嘉鱼一带,扼控汉阳府、通山方向”

这时徐勇有站了起来了,“都督,右营靠近通山县,不如由我营拿下此县”

“不了”,李安国挥手止住他,“通山县保持现状不变,至于为何如此,我自有考量,云龙拿下崇阳县之后也不要过分逼迫通山方向”

等李安国将军伍的事情安排好了,他向在座的各位文官说道:“诸位,如今天下纷纭,自当以武事为先,不过我等既然管辖武昌府一府之地,也不能忘了文事”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我读书不多,依我来看,这祀一事,无非就是内政,而内政的关键在于两册,一是黄册,人口户籍所在,一是鱼鳞册,田赋之所依”

“继续厘定两册是各位文官的当务之急,其中有何纰漏,如何防范,譬如时下明国盛行的诡寄、飞洒、踢斛淋尖、火耗杂项等,我可不希望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出现在武昌府”

“厘定之后要将这些规制写入文本,除此之外,我倒是有一个建议,以后在每一年末我后营都要进行花销的核计,比如军伍开销了多少钱粮,官府开销了多少,此中有多少是必须的,有多少是可以省下来的,编订成册,我称之为决算”

“第二年年初,可依据此决算编订第二年开销的名录,我称之为预算,有了预算我等便知晓此营需要花费多少,可扩兵多少,否则就没有章法了”

“其它诸务,比如官员的考成,我看万历间张太岳的法子就很好,今后我等巡抚衙门与武昌府衙门合并办公,由谢先生抓总,衙门发出了多少政令,下面各州县何时签收,何时实施,何时完成都要一一记录,作为官员的考成依据,当然了,何时完成巡抚衙门也需要拿出一个标准出来”

“比如秋赋,何时开动,何时入库销账,都应当有一个通行的时间,期间又要考虑到路途的远近,等等”

“大明的律令已经够多了,各位不妨依据武昌的实际,适当做一些修订”

“故此,文官这里,有两事要做,一是制订一部政务方面的会典,不妨叫做大西后营政务会典,涵盖吏户礼兵刑工诸事,二是修订大明律,删繁就简,改为大西后营律典,此两事自然无法一蹴而就,年底之前吧,我要看到两典的初稿”

“诸位不要窃笑,认为我等小小一个武昌府,做这些国家大事作甚?我却不这样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等虽是义军,不过没有规矩亦不成方圆”

“再说了,一旦我等占了更大的地方呢,未雨绸缪,也是应有之意”

如果说先前李安国在兵事上侃侃而谈让众人肃然起敬外,刚才这一番话就让他们惊骇莫名了。

特别是谢凤洲等几个文官,心里更是惊骇,此人年纪尚幼,又是流贼出身,如何知晓这许多事务?

“此两典还是由谢先生负责,文江协助完成吧,与武事一样,也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既要考虑到武昌府的现实,也要留有余地,万一我等今后占了更大的地盘呢”

众人一听皆是会心一笑。

谢凤洲、周文江赶紧站起来施了一礼,“敢不尽心完成二典!”

说完这些,李安国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又高了几分。

“柱国”,李安国看了奚鼎铉一眼。

“都督”

“你那里进展得如何?”

“都督,按照你之前交给我等的法子,出产效率果然大幅提升,特别是那什么标准法以及铁模铸炮法,如今五百斤的佛朗机炮年底不要说一百樽了,我看三百樽也不在话下,火铳的出产也同样如此,年底可出三千杆”

李安国点点头,其实他也就是动动嘴而已,细节还是眼前这位大明的奇淫巧技专家摸索出来的。

“红夷炮和隧发铳进行得如何?”

“都督,按照您的意见,我安排人进行了试制,最早今年底,最迟明年上半年便有结果”

“嗯,此事不是太急,你等慢慢琢磨吧,一个原则,耐用、省工,银钱方面,你不用考虑太多”

看着众人又是一阵惊异的目光,李安国心里不免有小小自得,“今后让你等刮目相看的事情还多着呢”

“诸位,如今我后营兵马已经有了八万左右,算得上是兵强马壮了,辖下丁口也有一百多万,为厘清权责,我等不妨依照朝廷六部的法子将诸事分一分”

说完他看了众人一眼,见他们眼里都很热切,心里也觉得好笑。

“这吏部之事自然有谢凤洲谢先生兼着”

“这户部之事由周文江兼着”

“这兵部之事由贺小石兼着”

“这刑部之事由顾景星兼着”

“这礼部之事由李春江兼着”

“这工部之事由奚鼎铉兼着”

“各位可要听清楚了,我等只是对应大西的规制兼务相关事宜,千万莫要自称工部尚书、户部侍郎什么的,传到义父那里贻笑大方还好说,别有用心的一撺掇就不好了,各位平素嘴上也要把严一些”

众人赶紧站起来,纷纷施礼道:“自当遵从都督严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