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五十七章 有你在,我才安心啊

明末美僮传奇 第五十七章 有你在,我才安心啊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王府还有五百亲卫,左良玉等人在亲卫的护卫下仓皇逃到步军大营,此时李安国已经完全控制了骑兵大营。

话说这些家丁也着实凶悍,虽然没了马匹,在地上的战斗也丝毫不差,最后还是李安国想出了一个法子,用三匹马夹着一根从营房拆下来的重达两百斤的大木梁,两匹马在前面夹着,一匹马在后面顶着,死命撞开营舍的木门。

房门撞开后,先是一阵弓箭,接着骑兵端着骑枪、腰刀往里冲,最终花了半天时间、又牺牲了近三百人后才全歼大营里的家丁。

家丁虽然难得,但李安国却一个也不想留,这些平素跋扈惯了,薪饷又高,留在自己的营头肯定不合适。

在李安国亲自带队攻打家丁时,“李国英”也没闲着,他带着五百骑在城里溜了一圈,在他的现身说法下,城墙上两千李国英以前的手下二话没说就倒戈了。

至午时时分,李安国已经控制了四座城门,更令他欣喜的是,徐勇、马武带着七千多步军到了!

李安国立即让马武的人将步军大营团团围起来,徐勇的人马接替了四座城门的守卫,剩下的人埋锅造饭,一顿饱餐之后,他带着两千骑兵来到步军大营门前。

大营里的左良玉等人此时却是彷徨无计,“李国英”降了西贼的事此时已经传到大营了,大营里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久历行伍的左良玉自然知晓其中的厉害。

他对带队的参将说:“李总兵一定是受到了王允成和贼子的蛊惑,不小心被他们挟持了,我已经派人去联络黄人龙了,我等只要坚守大营,等黄人龙一到,我等内外夹击,大事济矣”

“此事一了,你就是一镇总兵,手下的儿郎都官升一级,我库房里的银两你等拿去一半”

那参将的脸色却是阴晴不定,他手下只有三千人,两千都在城头上,而营外除了几千骑兵,还有六七千步军,最致命的是,他这个营头是李国英的嫡系营头,现在“李大人”正骑着马到处安抚、联络,自己不是畏惧于左良玉平素极高的威望,恐怕一早也反了。

“李国英”见左良玉大势已去,不禁也兴奋起来,自己此功就算在西营也是“惊天”的了,将来没准也能像徐勇那样捞上一营总管当当。

“儿郎们,抓获左良玉者,赏银一千两!”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左良玉一听便觉得不对劲。

“弟兄们,别听他的,此人不是李国英!一定是西贼假冒的!”

他也大喊道。

这下那参将确实也听出来了,他心里不禁犹豫起来。

这时左良玉又对外叫道:“兄弟们,本官乃大明平贼将军左良玉,我知晓你等受了西贼的蛊惑,实在迫不得已,本官在此发誓,你等现在赶紧反正!事成之后不但既往不咎,还官升一级!兄弟们,正经的朝廷官员不做,何苦做贼!”

可惜外边绝大多数都是李安国的人马,靠近步军大营的城墙上倒有原李国英的步军,不过在徐勇部的监视下也动弹不得。

李安国心念转动,虽然左良玉的话动摇不了外边的人,不过左良玉进入步军大营前一定安排了快马出城报信,左近最近的营头一个是黄人龙,一个是九江的吕大器,如果敌军从这两处围了过来,自己虽有信心击退他们,不过届时造成“江南大震”,南京这边将黄得功、刘良佐等人调过来对付他就不妙了。

想到这里他越众而出,“大营里的军将们,我便是大西军后营的都督李安国!”

“我承诺,你等只要放下武器,我不会滥杀一人,愿意投降我军的,我也会像徐勇徐将军那样对待你等!”

“左大帅,不要负隅顽抗了,投降吧,我承诺绝不动你父子一根毫毛,我要的是瑞昌城的钱粮,此事一了,我自会退回武昌,你依然可以在瑞昌左近聚集兵马!”

“如果吕大器来了,今后还有左营吗?恐怕你手下各营头都会投靠吕大器吧!”

看见对面没有出声,他接着喊道:

“官军的兄弟们,不是我诳你等,我刚刚接到一个消息,闯营在河南大破朝廷在北方的最后一支精锐,孙传庭的大军!兄弟们,这大明的天下快完了,你等何苦还为他卖命!”

此话一出,不禁大营里炸起锅来,大营外边的西营将士也是“嗡嗡”一片,王二喜、马武等人纷纷来到李安国身边。

“都督,此事是真的?”

李安国点点头,他也是根据历史记载推算得知的,如今已是九月下旬了,按照记载,孙传庭的大军已在河南大败退回陕西去了,最终在十月份被全部歼灭,此消息传到张献忠耳朵后,他立即收拢大军去打四川去了,应该是知道自己眼下不是声势日益高涨的闯营的对手而去的。

“都督,你如何得知?”

“好了,你等别刨根问底了,我自有消息来源,此事千真万确!”

众人听了神色也很复杂,既为大明即将覆灭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西营将来的命运感到担忧。

李安国生怕夜长梦多,立即下令马武展开攻势,不过此时一骑从远处跑过来。

“都督,黄人龙到了”

“扎营没有?”

“尚没”

“好!”

李安国留下五百骑兵在原地守卫,自己带着一千五百骑出了城池。

“你等暂时不要进攻,等我的消息!”

黄人龙确实来了,他这次只留了三千人镇守南阳村大营,剩下的人倾巢出动,左良玉带给他的话是城里出了兵乱,要他带人马过来平乱,还许诺此事过后就升任总兵。

黄人龙平素就服两人,一个自然是他的老上司金声恒,另一个便是左大帅了,接到左良玉的命令后二话没说就过来了。

眼下他带着七千人正在西城门乱哄哄地聚在一起,南阳村到瑞昌城也有四十里路,他的人马走了半天路,有的正坐在地上歇息,有的正在用食水,他带着自己几十骑正围着大队巡视,这时李安国的骑兵出来了。

他让王二喜带着三百骑死命地盯着那几十骑,自己带着一千余骑兵猛地冲入步军大队,城门口离黄人龙的大队只有一里多路,黄人龙此时还不知晓城门已经控制在贼军手里了,也没有做过多的防备,被李安国的大队骑兵一冲,大队顿时四分五裂。

王二喜的骑兵也很快便将那几十骑围在中间,黄人龙俗称“智将”,一身功夫也不可小觑,不过与王二喜比较起来就不够看了,只听“噗呲”一声,王二喜手中的马槊刺中了黄人龙的打着铜钉的牛皮护腕,他手中的长刀“当”的一声掉在地上。

此时王二喜的战马与黄人龙的交错而过,王二喜左手的雁翎刀一刀便削在黄人龙的脖子上,王二喜的腕力加上马匹的跑动,黄人龙斗大的头颅冲天而起,留下还兀自骑在马上、断颈处急喷着鲜血的身躯。

王二喜再反身一槊从半空中将头颅接住,扬起长槊大声叫道:“黄人龙已死!你等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剧情很快落幕了,在王二喜死命围住围住那几十骑时,李安国带着步军大队也紧紧围着步军大队转圈,他倒不想多造杀伤,而是生怕有漏网之鱼,一旦这些漏网之鱼跑到九江,将吕大器引来了就不美了。

随着黄人龙的战败身死,他手下那七千步军很快便投降了,想跑也跑不过骑兵。

李安国让王二喜带着千骑在城外监视降兵,自己带着五百骑反身回到城里。

此时离他出城才过了两刻的时间!

当李安国将黄人龙的头颅扔进城里步军大营,整座大营霎时便安静了。

半晌,才从里面传来左良玉的声音,声音虚弱、颤抖。

“敢问都督大人刚才的话还算数吗?”

“哈哈哈”,李安国一阵狂笑,“左大帅,老子明人不说暗话,刚才说的话依旧作数,不过再迟一刻的时间就不算数了”

左良玉最终还是降了。

看着瑞昌城里堆积如山的白银、粮食、食盐、布匹、军械、火药等物,李安国忍不住仰天长笑。

事后初步统计,瑞昌城里竟有白银接近两百万两,粮食一百万石,冬衣十万套,各类兵器都上万,李安国再组一个前、中、后三营也不在话下。

几场大战过后,李安国也俘虏了左良玉麾下的军卒近三万人,他将里面的骑兵、火铳兵全部留下,又从里面招募了一万人,然后用这一万人加上剩下的俘虏开始了搬运物资的大事。

整整忙了七天,李安国才将瑞昌城里的物资搬运到城子镇,然后利用王自羽的大船运到武昌。

至于李国英以及他的家属,有徐勇、徐成在,其下场可想而知。

最终李安国将那剩下的一万人全部还给了左良玉,还给他留了一万石粮食、一万根长矛、十万两白银。

看着李安国那年轻的不像话的面孔,左良玉最后叹了一口气。

“敢问都督,你为何如此做,杀了我父子不是更好?”

李安国笑道:“左大帅还记得玛瑙山之役以后的事情吗?”

左良玉先点点头又摇摇头。

李安国接着笑道:“那时我西营摇摇欲坠,义父派马元利亲赴你的营头……”

李安国说的是张献忠玛瑙山大败后采取的策略,即派马元利带着金银财宝到左良玉的军营,并给左良玉带了一句话:“总兵大人,有我黄虎在,你无论怎样都会自安其身,我没了,你也不好过”,意思是让他“养寇自重”,最后左良玉还真同意了。

李安国最后凑到他耳边,“左大帅,如今我的形势与当时你的情形相差仿佛,有你在,我才安心啊”

李安国想的很清楚,只要左良玉这面大旗还在,朝廷就会拿他没有办法,也不会将黄得功、吕大器等人引到自己自己身边,而自己身侧有左良玉这尊大佛在,就有了在武昌长驻、一直担任后营都督的理由。

此一时彼一时,古人诚不我欺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