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百四十章 西北风云之十一:焉支山悲歌

安**进行夜袭时,时间、方式的选择也很讲究。

黄得功确实是久战宿将。

论骁勇、军纪,张啸虎一点也不亚于他,不过在战阵的选择,时机的把握就要稍逊一筹了。

这也是李安国让黄得功担任此次突袭主将的重要原因。

黄得功率领的四万骑兵其实已经抵达焉支山附近多日了,彼等到了此地后僧格的大军尚未赶到,他将大军分别在北边的沙漠、南边的祁连山草场、东边的戈壁滩埋伏起来,只留下西路给僧格的大军。

埋伏起来后一连几日见鞑子都没有动静,不过这日却是一番杀牛杀羊的热闹景象,当下便估计彼等是要开拔了。

他将时间定在凌晨寅时末刻,此时大约是后世五点的时候,天色还是黑的,不过再过半个时辰便会逐渐亮起来,一个时辰以后便会大亮。

这也是黄得功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将大军分别布置在焉支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一万骑,而一万骑又分成四个轮次,第一波四千人,都是用忠勇之人,特别是纪律性很强之人担任统领,四个方向分别是张啸虎、李过、徐成、党守素。

接着便是两个轮次的两千骑,最后两千骑则在鞑子营区的外围巡弋,也是四个将领担任统领。

黄得功的计划是,由于敌军尚在睡梦之中,第一个波次的四千骑不管帐篷、马匹,径直往里突,途中可能会碰上鞑子值守的骑兵,所以他让这四千骑配备了两把隧发短铳,这样便可发出四到六发铅弹,足以保证彼等杀到敌军大营的中心位置。

到了此处便由张啸虎决定下一步的行止。

中间两个波次的四千骑则对付敌人的帐篷、马匹,以及惊醒的鞑子骑兵,所谓对付,即是用火把烧帐篷,用马刀砍断帐篷附近敌军的马匹缰绳,马匹见到火光后便会四散奔逃,就算有敌骑醒过来,有两个波次的安**骑兵完全可以应付。

最后一个波次、处在外围的骑兵则是用来对付突围的鞑子骑兵的,焉支山总面积超过三百平方公里,加上草场,近两千平方公里,就算有四万骑兵也保不住鞑子会找到空当突围。

鞑子在突围时肯定是狗急跳墙、拼死一搏,特别是还有敌方主将的情形下更是如此,因此,在外围担任阻击任务的将领最主要的品质便是武勇了,四个方向分别是黄得功、郝摇旗、刘体纯、塔天宝。

这四人中,黄得功就不用说了,郝摇旗在闯营里虽然位置不高,不过从来以武勇著称,他曾是李自成的掌旗官,能单手握着重达二十多斤的大旗冲阵,一身武勇不是盖的。

刘体纯号称“飞虎”,也是剽悍骁勇之辈,塔天宝与郝摇旗类似,也是闯营有名的勇将。

剩下的将领都在中间的两个波次。

与黄得功估计的差不多,由于敌人疏于防备,每个部落只有少数骑兵骑兵驻守,打头阵的张啸虎等一万六千骑很快便越过了大片的帐篷,途中鞑子值守的骑兵也被马刀、火铳击毙。

这一万多骑呼啸冲过时,给鞑子的大营造成了大量的混乱,这便给后面两个波次的骑兵创造了机会,杀人放火、放马不亦乐乎。

不过在冲到接近僧格、阿济格大营的时候鞑子的防备强渡陡然增强了许多,这自然是因为此处乃是僧格、阿济格两位主将所在之地,僧格虽然认为不会有哪个胆大的敌军胆敢偷袭彼等,不过还是按照惯例留下了两千骑兵值守。

阿济格更是如此,他的一千两白旗精锐每天都是夜间值守。

李过带着的四千骑碰上的便是阿济格加上扎鲁特部尚嘉布带领的四千骑,其中真满洲一千,蒙古骑兵三千!

僧格、阿济格的大营位居营区的最中间,也是最高的一处地方,当然了,想要稳稳当当扎营,也不可能因此选在陡峭的山坡上,而是在一处略高一些的缓坡上,饶是如此,彼等对于冲过来的敌骑也有地理上的优势。

阿济格冷冷地看着冲过来的安**骑兵,对于彼等的胆大妄为倒是十分钦佩,他身材高大,骑着的也是一头来自西域、异常神骏的高头大马,马匹浑身是黑色,而阿济格却是一身亮甲,此时天色已经有些亮了,虽然太阳尚未升起,不过马匹、骑士都能看得清楚。

阿济格随即忍不住发笑,只见冲过来的安**骑兵都是用双腿来控制马匹,左手举着马刀,右手举着短铳,眼见得是以短铳作为主要武器的。

“用短铳来冲阵?”

以前在辽东战场上,也有明军用三眼铳来冲阵的,不过却是处于辅助的地位,多半利用三眼铳的份量来进行搏击,没想到眼前的贼军竟以短铳来冲阵!

让张啸虎、李过、党守素、徐成四人统领突前的队伍,便是因为这四人军纪最强。

所谓军纪最强,在眼下便是:必须以短铳冲阵,不能以马刀作为主要进攻武器,要作为主要进攻武器也得等到两把短铳打完了之后才行。

而且,按照安**的操典,用短铳来对敌时,敌我双方的距离不得超过两丈,最佳距离是一丈,在战场上看到敌骑长枪大刀,一般人都会下意识用自己的长枪大刀来应对,区区短铳实在没有安全感,特别是对于那些今年刚加入安**的士兵来说更是如此。

张啸虎、徐成都是安**的老将,自然没有问题,而党守素、李过也是老成持重之辈,便成了冲阵的另外两个人选。

“杀!”,阿济格一声大喝,手中一丈长的虎枪举在半空,身后那一千骑也是齐声大喝,手中不是虎枪便是大剑,加上一身磨得透亮的甲胄,又居高临下,这声势煞是骇人。

“一丈……”

随着李过突前冲阵的一名安**骑兵叫仁多才让,是今年在陇右招募的一名藏部士兵,以前是一名农奴,此时心里还在念叨着将领给他灌输的“一丈”的最佳发射距离,不过此时阿济格手中的虎枪就长达一丈,加上臂展,还超出了一丈。

“噗呲!”,阿济格的虎枪直接命中了仁多才让的胸口。

两骑对峙,自然不会直直地相冲,那样的话马匹也不愿意,多是侧身而过,所谓的一丈便是侧方位的一丈。

阿济格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了,一身的气力却丝毫没有减退,十斤重的虎枪借着马势那是何等的威势,按照以往的情形,阿济格这一枪击发过后便是一个血窟窿,什么鱼鳞甲、锁子甲都不管用,有的甚至还被他单手挑起来。

“叮……”,令阿济格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刺竟然失手了!

虎枪枪头似乎击在一块坚硬的铁板上,枪头接触对方身体后便向一旁滑开!

这便是安**今年花费大量钱财给骑兵中的重骑兵以及部分勇武之士配备的板甲了,用水力锻锤整体锻打而成的板甲,三千重骑兵全部配备了,而轻骑兵中每万人也有一千人最为勇猛的也配上了。

能跟着李过突前冲阵的,自然也是勇猛之士。

仁多才让以前做农奴的时候身形高大,是当地藏人土司的牧奴,不过却是空有一身架子,瘦的还不到一百斤,加入安**后这身量才慢慢显现出来,他骑着一匹当地藏人特产的大青马,受到阿济格这致命的一击后身体猛地右后方向歪倒。

幸亏是板甲,若是寻常与身体贴合紧密的甲胄,阿济格这一击就算不能穿透身体,也会击断骨骼,饶是如此,从枪头传过来的巨力还是差点另这位洮州藏人中的勇士差点跌落马下。

好个仁多才让,侥幸躲过阿济格这一击后,他没有后回头与阿济格缠斗,而是双腿一夹,马匹继续向前猛奔,迎面碰上一个举着大剑、嘴里还喊着听不懂话语的满洲骑兵,这时仁多才让开铳了。

硝烟过后,那名张牙舞爪的骑兵跌落马下,一只脚还套在马鞍里,被狂奔的马匹拖着行进。

这样的战斗随处可见,一时间里,冷兵器碰到甲胄的声音、短铳击发的声音、双方骑士喊叫的声音、被击中的惨叫声、马匹嘶鸣的声音击破了拂晓惯常的宁静。

阿济格很幸运,安**的短铳几次都没有击中他,反而被他杀了不少,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像他那样幸运,没多久,突前的安**竟然占了上风,不过这时杀得兴起的阿济格并没有意识到。

“阿玛!”

与阿济格一样,他的二儿子傅勒赫也没有受伤,他带着几十骑紧紧跟着阿济格。

“啰嗦个甚?还不赶紧杀敌”

“阿玛,赶紧突围吧……”

阿济格听到傅勒赫声音里带着哭腔,不禁有些奇怪,自己这一千真满洲按说在只有短铳的安**骑兵面前应该是砍瓜切菜才对,怎地……

他赶紧向四周一看,只见自己那一千骑除了傅勒赫寥寥几十骑,大多已经看不到了,反而自己的周围聚齐了越来越多的安**骑兵!

“怎么会这样?”

傅勒赫没理会阿济格的喃喃自语,一把抓住大黑马的缰绳带着阿济格就往外冲。

“阿玛,大势已去,趁着贼军正在围攻僧格他们,我等赶紧突围吧”

……

天色已经大亮了,黄得功带着两千骑巡弋在大营外围,已经将不少仓皇逃出来的敌骑或杀死,或俘虏,将逃窜出来的马匹收拢,在这两千骑的遮护下,几乎很少有漏网的。

随着天色越来越明亮,被黄得功这一路杀死或俘虏的敌骑越来越多,不过

等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时,已经很少有奔逃下来的敌骑了,黄得功心里默默算计了一下,半晌,从他面上露出了笑容。

大局已定!

不过很快又有一小队敌骑从前面冲了过来,人数约莫十几骑,当中簇拥着一员敌将,看那身形、那装扮,分明是一员敌方大将!

黄得功深吸了一口气,带人迎了上去。

……

中午时分,喊杀声渐渐消失了,焉支山的上空弥漫着硝烟混合血腥的气味,此时不知是那位士兵唱起了歌。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黄得功自然听不明白,不过歌声是从俘虏群那里传出来的,当一位通晓蒙古语的羌人士兵将歌词的内容告诉他后,他也有些动容。

此役,安**损失了三千多骑,不过战果是巨大的,几乎全歼僧格、阿济格两路大军,击毙击伤敌军三万多,俘虏一万多,僧格、阿济格也被普通士兵的短铳击杀,在这场不对称的大战中,没有“来将通名”,名将之间捉对厮杀的套路,只有冷冰冰的火铳声音,管你是大将还是小兵,一律在接触之前击杀。

最终按照李安国之前的意思,对俘虏进行甄别后,将卫拉特诸部的俘虏一律杀死,留下了诸如哈萨克、吉尔吉斯等部落的骑兵,李安国准备将这些人纳入到自己的骑兵里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