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百三十章 西北风云之二:绝境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三百三十章 西北风云之二:绝境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陈友龙一个箭步来到门外,外面空空如也。

“都督,小的是说,皇上到了成都”

……

成都。

李安国、燕厥中、秦峰、陈友龙、曹勋、樊一蘅济济一堂,不过还有一人却是众人没想到的,原云南提督堵正明竟然也在其中。

自从在南洋一带进展顺利、大展拳脚之后,李安国原本想拿缅甸开刀的心思便淡了许多,以前在云南布置了堵正明、胡一清、谢志良三部共六万大军,如今目光放到了西北,就没必要在那里布置这许多人马了。

于是他路过云南时将谢志良部放到了丽江,将胡一清部布置在缅甸、南掌交接一带,又名胡一清暂时代理提督一职,而将堵正明的两万大军带到四川来了。

“闯王所部情形如何?”

“回禀陛下,微臣这里还是三日前的消息,闯王主力被围困在河州城,不过由于大雪封山,敌人的进攻也缓下来了,其家属部队在敌军合围前已经赶到了脚力寨附近,按照彼等的行程来看,应该是沿着白龙江向阶州方向前进”

“阶州的刘文秀是何动静?”

“对于闯营的家属部队,听说彼等还是愿意接纳的,不过一路上还有敌人的追兵,在抵达阶州之前,彼等还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行”

“敌人呢?”

“回禀陛下,围困河州的主力是固始汗的两万多骑兵,分别堵住了州城北、西、南三面的道路,东面则是吴三桂的五千人,按照旗号来看,应该是其麾下的大将马宝统领”

“追击家属部队的呢?”

“应该是黄南、松潘一带被固始汗收编的藏人、羌人骑兵,这路人马不多,最多三千骑,不过护卫家属大队的只有五千步军,彼等又不熟悉岷州的路径,而当地的藏人、羌人却是熟悉得很,沿途不断受到袭扰,听说损失也很大”

“闯王还有一万多骑兵,按说彼等拼死突围的话,从任何一处都能冲出去,彼等为何……”

“陛下,闯王应该是为了那几万家属,计划让家属走远一些后才开始突围……”

“嗯,你等可知晓那固始汗手下全部加起来有多少兵马?”

燕厥中回道:“回禀陛下,青藏一带苦寒无比,粮秣不多,不大可能屯驻大军,根据按察司的消息,固始汗全部兵力加起来也就五万骑左右,这还是加上了原本就在青海一带的喀尔喀蒙古部以及藏人的骑兵才有,他和硕特部估计最多三万骑”

“这还是全部动员才有,常备兵的以职部估计,加起来也就是两万骑”

“也就是说,如果能将河州附近的两万骑灭了,固始汗就会元气大伤?”

“正是,陛下,能在大冬天的坚持在河州围城的,多半是固始汗的精锐,否则若是原先喀尔喀部以及藏部的人马,一定没有这份儿耐心”

“好!”

李安国一下站了起来,习惯性地在大厅里走动着,半晌,他猛地转过身来。

“命令!”

“朕在你等来之前已经下令让杨展部越过北雄关向文县进发,文县现在是三不管地带,只有一伙当地的土司趁乱占据着,此事早就应该做了”

说完他瞪了陈友龙一眼,陈友龙赶紧低下头。

“按照我等与李过的商议,闯营家属大军沿着白龙江一直往前,过阶州而不入,直接去广元,杨展占领文县后只留少数人马镇守县城,大队立即前往白龙江,越过阶州,直接去寻找家属大队”

“陈友龙部、曹勋部一万四千人立即北上,直奔松潘卫,松潘卫的青壮大多被固始汗调到了洮州,眼下松潘卫正是空虚的时候,你等抵达之后,曹勋部就在松潘卫抢夺马匹,最后在靠近龙安府的浦江关汇聚”

“陈友龙部万人不理会沿途牧民的肆扰,以最快速度立即北上,径直抵达洮州,相机歼灭那里的松潘诸部骑兵,带上足够的干粮,在进入洮州之前就在当地做最后一次补给”

“记住,进入松潘卫的两部都带上备用的雪橇”

“甘良臣部五千人立即沿着杨展部所行路径北上,增援杨展部,接到杨展部时,若无意外的情况,立即继续北上,相机攻占岷州”

“此时,陈友龙部应主动联系甘良臣部,以五日为限,若是联系不上,就不管了,继续北上,沿着流经河州的白石水前进,此时曹勋部可分出部分兵马扫荡洮州一带,还是那个原则,以搜集马匹为主,完成后退到松潘,最后回到龙安”

“甘良臣部若是顺利攻下岷州,便留下来等待陈都督的联络,也是五日之期,没有等到的话立即北上,相机攻占狄道,若是攻不下来也无妨,绕过此城,前出攻占结合关,堵住吴三桂部西逃的道路”

“我军有雪橇这个利器,甘良臣部占据结合关后立即联络陈友龙,陈友龙部便可发动攻击,此时你部可一分为三,分别从河州北面、南面、西面发动攻击”

“此时大雪封山,地面别说是人了,就连马匹也很难通过,敌军绝对不会逃得很远,而你等此次都带上新式火铳,长枪、腰刀一律不拿,等河州之战结束,河州、洮州、岷州都落入我军手里,等春暖花开之时,后续部队自然会将其它的兵器送过来”

“陛下”,陈友龙站了起来,“那西川的防御?”

“由堵正明部接防”

……

岷县,宕昌驿。

此处附近原本是羌人聚居的地方,后来明朝大将傅有德西进时将此处改成军驿,后来又演变成普通驿站。

此时驿站附近长达二十里路的驿道附近的村民家里、驿道两旁,都挤满了被敌军沿途围追堵截的闯营家属,在驿道的最前面是李过的骑兵营,他原本从河州出发时带了两千骑兵,此时只剩下了八百骑。

驿道后面则是高一功率领的一千多步军,原本从河州南下时是三千步军,如今就只剩下一半了。

大雪天气,敌人的正规营伍也是望雪兴叹,不过从河州出发,一直到洮州、岷州,沿途除了峡谷,便是高山,峡谷里、高山上多或是土司,或是汉人土匪盘踞,彼等在这样的大雪天气里却很有办法。

沿途袭扰之下,从河州出发的近六万家属已经锐减到只有五万余人了,这多半是土司和土匪干的好事,当然了,冻死、跌入峡谷而死也不少。

李过、高一功他们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危急。

粮食几乎断绝了!

本来从河州出发时城里的粮食就没剩下多少,还要供应留下来的庞大的骑兵队伍,临走时彼等只带了十日的口粮,打的注意便是沿途“就食”了,“就食”二字在史籍上历历可见,劫掠、打草谷是它的代名词。

当然了,对这么庞大的队伍,家家户户都会提防,你就是想拿钱购买粮食、牲畜亦不可得。

最终,李过、高一功只能一路劫掠南下,这又加剧了沿途居民的敌视。

家属大队抵达宕昌驿时,驿站附近的居民自然跑得干干净净,听说了他们的“恶行”后,将家里的粮食、牲畜也都带走了。

在河州、洮州境内时,李过还能让家属每人一日保持一顿的供应,抵达宕昌驿时便减少到了半顿,所谓半顿,实际上是人手一把炒面,勉强让每个人行走途中没有饿得跌倒而已。

若是按照李自成以前的做法,自然是没将这庞大的家属队伍放在眼里,不过自从先后在山海关、山西、陕西,特别是在湖北惨败之后,李自成虽然侥幸逃回了西北,不过这心中的雄心壮志一下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西北短暂立足之后,来到此地的军卒纷纷成家立业,几年内凡是从湖北逃到西北的人都有了家室,在受到准格尔部、和硕特部攻击时,李自成也没有像往常那样丢下家属,而都是以主力部队断后,掩护家属大队先行撤离。

他,逐渐恢复到了一个正常人的思维。

就在李过、高一功两人愁眉不展时,驿道两侧的大山却有人正在虎视眈眈。

驿道的南侧是一个羌人土司大寨,为首者姓姚,据说还是晋末名将姚戈仲的后裔,大明昌盛时,彼等自然只能蜷缩在大山上,靠放牧勉强为生,不过自从明末以来,彼等的心思便活泛了,恢复先祖的荣光自然不可能,他们寨子加起来也就三千多人,其中能出动的青壮也就不到一千人,不过四处劫掠、打打秋风还是可以的。

明末以来,陇南大山之地几乎成了丛林世界,这处羌寨也靠劫掠很是发了一笔小财。

山下的闯营大队要来,几日前羌寨便得知了,一开始彼等被山下偌大的队伍吓住了,不过最后打听到他们的虚实后还是起了心思。

这帮羌人自然没有安**利用雪橇在雪地上行走若等闲的本领,彼等还是用老办法。

用两三匹马在前面探路,硬生生从雪地里趟出一条道路,然后后续的骑兵便可以跟上了。

羌寨看上的自然是闯营家属大队随身携带的钱财,彼等可是听说了,前面洮州、岷州的各大砦子很是捞了不少。

不过也不是没有风险,岷州、洮州之间有一处砦子也下山劫掠,李过等一开始猝不及防被他们得了手,不过最后在大怒之下,拼着丢掉了上千的人马攻上山打掉了那处砦子,最后屠寨了事。

不过这也是以前的事了,根据砦子在沿途安插的探子回来禀告,贼军队伍走得都是东倒西歪,也没发现粮车、牲口等物,眼下正是彼等最虚弱的时候。

与羌寨相仿,驿道北面的大山上也有一股势力,这股势力却是以前岷州的西固城所的明军,后来西固城所星散,部分明军便上了山当起了土匪。

与羌寨不同,土匪们没有这许多战马,不过彼等也有办法,彼等每人随身携带一块木板,木板上绑着几道草绳,这样一路走一路扔出木板,还是比寻常趟雪而过便捷得多。

两路人马都是千人的规模,彼等都盯上了位居驿道中间那最大的人群,那里有多处帐篷,还有大量的女人出没,两头的军伍他们是不会惹的,就算彼等饥疲之下战力不足,若是发起狠来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他们的眼光不错,队伍中间正是李自成的皇后高氏以及各级将领的家眷所在,不但多以女人、孩童为主,还是金银财宝最多的地方。

凌晨时分,两路人马不约而同地发动了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