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南风云(11)大榕树下

葛嫩娘母子失踪已经五天了。

身为江西提刑按察使司副使的胡里最近忧心忡忡,以前花白夹杂的须发如今竟然全白了——胡里今年才五十岁。

上次在吉安发生南京锦衣卫与当地官府勾结之事后,李安国对胡里并没有追究失职之罪,这几年反而步步高升,如今竟然升到了副使的高位,这在以前的大明是不可想象的。

以前在大明官场,副使一职多半由科甲出身的士子担任,胡里虽然对于刑捕侦缉之事颇为在行,也识得一些字,不过无论如何做不到一省主管刑狱之事的高官,何况是仅次于提刑按察使的副使?

越是如此,胡里反而愈发觉得自己对不起李安国,自从发生葛嫩娘母子失踪之事后他便殚精竭虑,仔细分派人手四处侦查。

如今天宁寺附近的重要道路都有刑捕房以及南昌团练把守,贼子想要将葛嫩娘母子劫到他处无异于比登天还难。

所以,胡里便认定葛嫩娘母子依旧还在天宁寺附近。

不过天宁寺附近便是梅山,梅山上下的村落有多处,丁口不下几千,加上梅山山洞众多,贼子若是藏在附近按兵不动的话安**也徒唤奈何。

经过几日的排查,胡里将目光聚焦到了距离天宁寺最近的梅山村。

这是离天宁寺密道最近的一个村落,正好位于梅山脚下,说是村落,由于左良玉、吕大器等人先前在江西驻扎重兵,乡下一片萧索,原本有几十户人家的村落只剩下区区十户。

这十户胡里已经派人细细探查过,连家里的地窖也没放过,也都是本分老实的当地人——也是,这年头,只有最本分老实的人才会老老实实呆在当地忍受官府、官兵的双重盘剥。

在以前邝昭管辖的江西省,像这十户的人家还有不少,都是完粮、服役的重点,逃亡了的农户的田赋、劳役自然要摊到这些人头上,按说这个负担确实太重,一般人还真是负担不起。

不过中国的老百姓就是这么有忍耐力,当然了,这也与这些剩下来的农户可以耕种的农田突然增加许多有很大的关系,否则彼等无论如何是负担不起的。

其他的农户死的死、逃的逃,彼等的农田也不能一股脑发放到剩下农户的手里,不过为了养活大军,官府也做了变通,剩下的农户以前自己原本就有的田地还是按照以前的规制缴纳赋税,为了养活大军,赋税高达五成,多出来的田地收归官有,农户可以耕种,不过需要缴纳高达七成的田赋。

于是这些剩下来的农户实际上成了官府的佃户,饶是如此,这些农户还是兢兢业业地拾掇这多出来的田地,饥一顿饱一顿的,勉强度日。

安**入主江西后,这些农户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多出来的田地不仅一分不少地发放到他们的手里,还给他们补办了田契,如今梅山村的农户一年只上缴少量田赋,剩余的粮食全是自己的,怎能不对安**死心塌地?

胡里最终将目光对准了村头的那户人家。

这户人家说起来也是惨不忍睹。

原本是一家大户,老夫妇膝下有三男三女,三个女儿都出嫁了,三个儿子还都成了家,这年头有三个成年男丁的农户可不得了,也是附近农户有女儿的农户愿意嫁的对象。

故此,这三个儿子娶的媳妇都不错,模样在村子里都是出挑的。

若是故事平稳发展下去,这户人家没准在十年、几十年之后没准能成为村里的小地主,可惜世上事不如意往往十之**。

先是老大、老二被左良玉的部队抓去当父子,结果双双死于营中,老三跑到军营准备讨一个说法,又不幸被乱棍打死。

于是这家在几日之间便形势大变,先是老大、老二的媳妇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路上又被乱兵抢走,老三媳妇生得最俊,又被附近南昌城的团练看上,最后软磨硬泡之下又被抢走了。

于是前不久还是活蹦乱跳的一大家子便跌入云端,剩下来一对六十岁的老夫妇终日以泪洗面度日。

胡里瞧上这户人家,自然不是对这对老夫妇起了疑心,这对老夫妇的遭遇着实可怜,如今分了田地之后,虽然膝下无子,不过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守着十几亩田地,这日子还是有模有样的,怎么说也不会干出对安**不利的事情来。

不过胡里还是将目光盯在这里。

葛嫩娘母子失踪后,为了探查方便,按察使司仔细查阅了天宁寺附近所有农户的黄册,最终发现这户人家还有一个儿子去向不明。

原来这对老夫妇的老大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江北安庆府他姑姑家做了养子——当时他们膝下已经有了几儿几女,将已经七八岁的老大送出去也是人之常情,这在当时的大明屡见不鲜。

这名长子若是活到今日也有三十岁了,可惜按察司在安庆的暗探仔细查访过后发现他姑姑、也就是他母亲居住的村子在历次兵乱中已经空无一人,于是想要继续追查此人的下落便不可得了。

不过还是有一个信息还是被按察司查到了。

此人过继到他姑姑家后,一直备受宠护,据说在十八岁那年还参加了乡试,高中举人,中举之后便被他姑父(父亲)送到北京一个亲戚那里住,准备参加进士科的考试。

消息到这里便断了,安**在北京自然也有暗探,不过消息刚刚发出去,南昌到北京不下几千里,在北京的暗探接到消息后探查、传回消息,怎么着也要一个月之久。

胡里决定亲自再到这户人家去一趟。

前几次探查村子他都没出面,这次他决定带上两人扮成赶大车的,车上还有几匹布、一袋食盐。

他装扮成梅山西北安义县的山民,说是将山货卖到了南昌,这也是人之常情,将山货卖到南昌自然比在安义县城交易划算一些,何况如今安**境内国泰民安,安义县到南昌城也只有不到百里,家里有大车的话,几日功夫便是一个来回。

从南昌城到安义县,若是从梅山西南脚下绕过的话要多出几十里地,不过天宁寺附近正好有一条山路穿过梅山,可直接出梅山到安义,胡里走得自然是这条道路。

天色渐晚,梅山村家家户户的房头都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年头,安**境内的农户除了少数秉持着勤俭持家的人,多半习惯了一日三餐,晚上这一餐多半还有荤腥,梅山村也不例外。

老夫妇家也是如此,他家里原本有三间连在一起的茅屋,加上牲口棚、放置农具、粮食的棚屋,是一间典型的农家院子。

与其他家不同的是,他这院子颇大,正中有一棵偌大的榕树,榕树听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能将榕树圈在院子里,这一家的祖上看来也了不得。

得知胡里三人的来意后,老夫妇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异常,反而是殷勤接待了他们一行。

在老夫妇准备晚饭的当口,胡里的两个手下有一搭没一搭地与两位老人闲聊,多半是日子如何,收成如何云云。

胡里却在内院子里盯着那颗大榕树看。

这颗大榕树躯干甚伟,估计需要多人才能合抱得下,榕树枝叶繁茂,树上还有一个大鸟窝,树下放着一张石桌,若是夏天的话,倒是一个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胡里在榕树附近转了几圈,很快便有了发现。

这棵榕树的躯干有一半是死的、一半是活的,问过那队夫妇之后,才知这棵榕树在去年还是枯死的状态,今年竟然又活了过来!

榕树躯干上有许多小的树洞,不过洞口都很小,成年人很难爬进去。

胡里很快便有了计较,他对着一处树洞扒拉了几下,只见这处洞口附近的树皮全是死的,几下扒拉之后纷纷落到了地面,这下便露出了一个大洞!

“啊?!”

房舍里传来一声惊呼,随着胡里的示意,两个手下很快将那队夫妇拿下了。

“咻!”

随着胡里一道响箭飞上天空,这户人家周围又出现了大批的安**士兵。

……

葛嫩娘母子找到了,不过那雪峰上人却下落不明。

随着对那队夫妇的审问,终于真相大白。

原来那雪峰上人便是老夫妇送到别人家的长子,此人到北京后连续几年没有考中,最后便加入到了洪承畴的幕府,成了洪承畴的书办。

此人化妆成和尚劫走葛嫩娘母子之后很快便得知自己无法带着他们逃脱,于是便将他们偷偷放在自家的榕洞里,每日用药物镇着,对老夫妇说的是这对母子是他的妻子,自己由于恶了官府被追查着,过几日待事情平息过后便好了。

老夫妇膝下无子,骤然见到失散多年的长子自是喜不自胜,对于他的说法也没有追究——此人这时自然是一副正常的面孔。

对于葛嫩娘母子为何昏昏沉沉的没有动静,此人只是说两人都中毒了,不过只要每日服用他亲自调制的药丸,十日之后便会复原。

期间,此人偷偷溜走了,服侍葛嫩娘母子的便是这对老夫妇。

……

李安国很快便得知了这个消息。

几日后,胡里升任江西提刑按察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