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三百零一章 双面间谍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三百零一章 双面间谍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大都督,多日不见,您愈发英气勃然,真乃我军之福啊”

“呵呵,你面色也颇佳,看来将你派往南京是如鱼得水啊”

“嘿嘿,不瞒大都督,自从您让下官去南京就职,当时还有些忐忑,生怕昔日的同僚认出来”

“看来最终还是认出来了?”

“大都督明见万里,还是被认出来了,最后被带到主管锦衣卫事务的唐王朱聿键处……”

“等等,怎地朝廷任用一位王爷来打理锦衣卫?这可是惊天的大事啊”

“呵呵,大都督,小朝廷自从偏隅于江南一隅后,上下都是一副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模样,以往不敢做的一些事都能推陈出新,唐王作为刑部尚书,如今隐然是内阁之首,锦衣卫明面上是首辅马士英之子马鸾担任指挥使,由朱常淓的亲信太监担任监军,不过诸事还是要向内阁通禀”

“唐王、鲁王进入内阁之后,听说都是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内阁上下都颇为敬佩,朱常淓一开始还勤于政事,渐渐地便又倦怠起来,又开始追随以前弘光帝的那一套,不过国家大小事务都有唐王、鲁王管着,又有吕大器、袁继咸、张同敞、张国维等股肱之臣主持,局面倒是没有受到影响”

“那朱常淓不怕今后被二王夺了江山?”

“听说朱常淓是有此虑,如今无论是陆师还是水师,都派了他的亲信太监以及近亲担任监军,内阁里的马士英如今孤立无援,只得投靠了他,他总算在官场上有个眼线,不过自从他广采秀女之后,这身子骨便一日差似一日,成日昏昏沉沉的,对于内阁之事也很少过问”

“嗯,先不说这些了,说说你遇到唐王之后的事情”

“是,大都督。不知怎地,唐王见到我后并没有为难我,而是向我细细询问安**境内的大小诸事,我自然按照按察司的规制与他分说了,没想到他对于我军诸事还了解的很多,诸般事宜他还刨根问底,最终下官只得说自己官职低微,了解的不多推搪过去了”

身在江左省的按察司副都督马吉翔正在向前来的李安国汇报情况,李安国一听便知晓其中有问题,唐王绝对不会让他如此轻易过关的,不过就算马吉翔将安**的种种细节讲给朱聿键听,比如政事、军事、工事、人事上的,小朝廷得知后也无能为力。

“下官将无关紧要的一些细节讲给他听了,他听完之后便放我走了,还送给了我五百两银子,我都交到按察司去了”

其实根据李丰的汇报,小朝廷对马吉翔可是优容有加,不仅送给了他一座大宅,以及满屋的奴仆,还有黄金、白银无数,这些马吉翔自然没有汇报给李安国听,不过安**能在南京布下旗子,这眼线自然不止一处,这一节李安国并没有挑明,眼下他需要马吉翔深入小朝廷内部打听一些细节,其余的等自己收复南京之后再说吧。

“好了,无妨,出门在外,身不由己,就算收了他们一些东西也无关紧要,你现在给我仔细说说小朝廷的军力布置”

“是,大都督。如今小朝廷麾下军力已经恢复到十五万左右,其中南京城有左梦庚、马士秀的三万精锐,加上卜从善的两万人,有五万之众,其中火器、铠甲、薪饷配置都不错”

“哦?卜从善不是以前降过鞑子吗?难道小朝廷还待他如故?”

“大都督,此一时彼一时,以前没有占领四川之前,卜从善确实首鼠两端,对小朝廷也没放在眼里,自从我军在四川又全歼了两万真鞑子后,其人的心思也活了,如今是一门心思跟着小朝廷转,对于兵部吕大器的指令也是毕恭毕敬,浑不似以前模样”

“嗯,继续说”

“再就是南京附近江面的黄蜚部了,其麾下战船还有三百余艘,又偷师我军,在船上布置了大量的火炮,上次我军打败徐尔显的的水师之后,其便在南京到江阴一带放开了操练,如今他麾下有万余水兵,都是能征惯战之辈”

“镇江的沈廷扬、蒋若来二人麾下的大船也有百艘左右,都是大沙船,拥有熟练水兵三千人左右”

“崇明、上沙、南沙三岛还是由总兵黄斌卿占据,其麾下有陆师五千、水师五千,战船五十艘”

“哦?仔细说说”

“是,大都督。黄斌卿所在的崇明岛原本是大明的崇明沙所,乃是一个千户所,如今小朝廷已经将其升格为崇明卫城,经过修葺,城池长达五六里,城墙高达两丈,可驻兵万人,如今黄斌卿只在里面驻扎了五千人,其中水师、陆师各半,另外五千人都分置在上沙、南沙两岛”

“城墙上有火炮没有?”

“有,约莫百门,都是南京作坊出产”

“嗯,继续说”

“舟山列岛是由总兵张明振占据,其麾下有王朝先、阮进,分驻各岛,目前也由定海所升格为定海卫,其麾下有水陆兵马加起来一万五千人,战船百艘,其中阮进三千人水师驻扎在岱山岛,王朝先三千陆师在金塘岛,舟山本岛是由张明振亲率九千水陆兵马驻守,其城池与崇明卫相差仿佛”

“再往下便是驻守台州的水师总兵周崔芝以及驻守温州的参将周瑞了,两人是亲戚,都有水师三千、船只几十艘”

“陆上,与我军江左省接壤之地,是由总兵方国安三万精锐镇守,其兵分驻大胜关、秣陵关、溧水、溧阳、高淳等处,与我军太平府、宁国府、广德府接壤”

“马进忠部两万步骑驻扎在严州、衢州一带,与我军江左、江西接壤”

“惠登相部两万步骑驻扎在处州、温州一带,与我军福建接壤”

“浙江巡抚朱大典亲领一万步军驻扎在金华,另外杭州、绍兴、宁波三府各有陆师若干,其中驻扎杭州的总兵王之仁有兵一万五千,分驻上述三地”

李安国一听,小朝廷这是将重点放在对付安**身上啊,偌大的长江南岸城池竟然没有安排重兵驻防,难道彼等对满清就这么有信心?

“十五万大军,小朝廷哪儿来的这许多粮食?”

“大都督,自从鲁王当上户部尚书后,便下令将境内的桑田的一半改成粮田,违者定斩不饶,在这严令下,江南便又多出来许多粮田,江南的苏州、常州、松江、湖州一带,海湾的杭州、宁波、绍兴一带,先前上原本就是产粮之地,如此一来其境内的粮食不仅能满足十五万大军的需要,还能有所储藏,听说设在南京、杭州、金华的三个大仓的粮食堆积如山,完全没有缺粮之虞”

……

几日后,马吉翔回到南京,刚在自己的大宅里休息没多久,便被兵部尚书吕大器叫过去了。

“我问你,如今贼军的布防可有变动?”

对着吕大器,马吉翔感觉自己身上的压力竟然比面对李安国还大。

“回禀大人,没有什么变动,驻扎在太平府的还是李振国的两万人,其中一万人刚刚从四川回来,驻扎宣城的还是黄得功的五千骑,其在四川损失了千骑,不过在四川缴获了大量的战马,如今又补充上了”

“驻扎广德府还是贺云龙的万人”

“驻扎广信府是邱福的万人,驻扎福建与浙江之间的还是花小山的万人,不过此处有李安国手下大将靳统武的三千骑”

“驻扎福宁州港湾的还是李安国手下的水师大将张礼的三十艘大船、二十艘小船,水兵万人左右”

吕大器主管兵部,对于安**的布防自然很是上心,他也有信息来源,不过从眼前这位安**“锦衣卫”的副都督嘴里一印证便又信了几分——马吉翔所说的与南京锦衣卫探查的相差无几。

“可有隐瞒?”,吕大器却一脸肃然。

“不敢不敢,小的岂敢在司马大人面前有所保留?”

吕大器盯着他,其实他心里早就有数,不过是从他嘴里印证一番而已。

“呵呵,量你也不敢,那你给老夫说说,这几员大将中,谁能力最强,最得贼酋信重?”

马吉翔听了一愣,不过他嘴上却没停,“以能力来说,自然是原大明的侯爷黄得功最强,其他人都是泥腿子出身,仗着铳炮犀利侥幸打赢了几场胜仗而已”

“说具体的!”

“是,大人,其他几个能力如何小的不太知晓,不过那李振国、贺云龙、花小山三人都是李安国以前在献贼前营里的旧人,邱福原本是左镇下面的人,靳统武倒也是献贼的人,不过很早跟了李安国,张礼原本是潮州的贼寇,论起亲疏……”

吕大器向前倾了倾,“如何?”

马吉翔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大人,您估计也听说过,以前的西营有领头子的称呼,都是冲锋陷阵的勇士,那李安国就是领头子之首,其麾下的贺云龙、花小山也是领头子,这样来看,这两人自然最受器重”

“邱福、黄得功都是降军,邱福就不说了,以前在大明只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在安**里面能当上万人都督,自然是死心塌地跟着彼等干”

“黄得功就不好说了,以前是大明的靖南候,可惜手下叛乱,还害了先帝,说起来还是事出有因”

“张礼区区一个贼寇,能当上安**水师水师的一方总管,估计也是对李安国死心塌地,何况当时郑芝龙无端进攻潮州时还杀了他的全家,如今郑芝龙还是大明的侯爷,此人肯定不会心向大明”

“那也就是说只有黄得功一人可以争取喽?”

“应该是”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吧,来人,赏银五十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