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七十章 东南风云(1)南澳海战①

李安国回到广州后,另外两艘广东号级别的船只广西号、湖南号已经下水列装了,肇庆、广州、崖州三地的船坊也没闲着,不过像广东号这样的大船没有再建造了,而是略小一号的大船。

像广东号这样的大船普通船料倒是有很多,不过龙骨奇缺,最后杨俊生等人与李安国商议之后决定建造小一号的船只。

由于有广东号的智珠在前,三地一起同时开建了十五艘,建成后命名为武昌号系列。

武昌号系列船只最长处十二丈,最宽处三丈,还是四比一的长宽比,与广东号相比,长度小了一丈,宽度小了三尺。

火炮方面,武昌号的配置与广东号一样,都是三千斤和和两千五百斤的重型火炮,不过底层是十六门,两侧各八门,是三千斤重的重型火炮,第二层也是十六门,不过却是两千五百斤重的火炮,首尾各两门,都是两千斤重的火炮。

火炮加起来比广东号少了八门,一共三十六门,是安**海军除了广东号级别外最大的船只了,比广州号还略大一些,全部采用来自南洋的柚木、檀木以及本地产的硬木建成,甲板、船帮的厚度与广东号一样,船高还是四丈,空船时也有一丈处于水下,满载时有两丈在水下。

舱位有四层,一层是水密舱、压舱石所在,二层则是装载货物的地方,三层、四层都是炮位所在,也是士兵们休息之处。

船只首层甲板面设有两处船舱,是船上高级军官指挥作战以及自己的住所,主帆也是四面,都是纵帆,中间的瞭望台可以装载两人同时观望。

首尾还是两处三角帆,大船尾部有两处尾舵,不过在船工摸索之后,加上李安国的建议,尾舵使用了滑轮装置,每只船舵只需要两人便可能摇动。

船只水兵有三百二十人,仍可装载两百人以及大量的物资。

到一月份的时候,十五艘武昌号系列船只已经全部下水了,这次建造之后,安**想要再次建造这样的大船恐怕要等一些时候了,一来前一段时间安**是不计成本的利用西夷、安**的商人来购买南洋的船材,几乎将南洋的大部分船材抢购一空。

二来南洋的商人手里也没货了,南洋的真腊、暹罗、缅甸虽然出产船材,不过在完全靠人工的明代,想要积累大批的木料也不容易,安**这次能够顺利建好十五艘大船,还是当地的商人多年积存下来的。

安**想要再一次大批制造战船,还得两年以后,南洋的商人从深山老林采伐、通过河流运输、处置、存储形成可批量供应的规模,在完全依靠人工(话说南洋的人还使用了大象搬运)的明代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不过三艘广东号级别的大船(火炮四十四门)、十五艘武昌号级别的大船(火炮三十六门)、九艘广州号级别的大船(火炮三十二门)、一百二十五艘普通海船(火炮二十门),五十艘江海两用船只,在这远东地界除了郑芝龙也是第二号势力的存在。

就算是郑芝龙,李安国现在也有信心与之大战一场。

永和三年元月,元宵节刚过,李安国带着三艘广东级大船、十五艘武昌级大船以及三十艘从郑芝龙手里缴获的海船、二十艘江海两用船只,小船五十艘,加上新练的三千名海军陆战队士兵从香港出发了,船队利用侧风蜿蜒向东北驶去。

目标,甲子门所。

在过去的一年中,安**占据惠来县之后,已经将甲子门所大力修整了一番。

原本的甲子门所中间的海港、鳌江的入海处就有十里长、两里宽,经过修整之后,将安**所有的战船停在此处也不会显得拥挤。

除了码头外,安**还扩建、加固了甲子门所,多出来的场所全部用于储藏战备物资,大米、豆料、弹药、扎营用的木材、帐篷、药材、军械等堆积如山,原本的甲子门所只能驻扎三千军民,扩建后可驻扎万人。

甲子门所离香港有四百里,利用侧风从海路走三日便到了,船队全部驶入了甲子港。

“大都督,郑芝龙的船队如今主要驻扎在三处”

“其一,福州”

“其二,厦门、漳州”

“以上两处各有没有运货任务的大船两百艘左右,各有大乌船十艘左右”

“职部重点便说说这第三处,潮州”

“此处船只最多,配置也最好,又设有三处,饶平以南的海山岛后港有乌船十艘,大船一百艘;南澳岛的后江湾有乌船二十艘,大船五十艘;榕江出海口,鸥汀寨与对岸达濠寨之间有乌船十艘,大船五十艘”

“此处的船只郑芝龙在最近一年时间全部更换了新式的铜炮,其中普通大船有二十门,从其口径来看,应该是一千到一千五百斤的大炮,乌船有三十门火炮,底层的火炮估计也超过了两千斤”

“陆上方面,郑芝龙的郑森前次大败于我军之后,郑芝龙便将他调到福州镇守镇守后方,自己亲镇老家南安安平城,手下有精锐陆师三万人,舟船一百多艘,分别由其麾下大将张进、林习山统领”

“潮州方面,陆师有五万人,由郑芝龙手下四大将之首的洪旭统领,其下还有甘辉、杨才、丁镇、郭泰等人,分统万人”

“水师方面,由郑芝龙之弟郑鸿逵统领,麾下还有陈辉、施琅、余宽三将,分统潮州海面三处水师,其中施琅在榕江口,余宽在后江湾,郑鸿逵、陈辉在后港”

“大都督,郑芝龙手下向来有四大将之称,都是很早便跟着他起家、歃血为盟之人,按照民间传言,便是洪旭、陈辉、张进、林习山四人,如今他将其中最厉害的洪旭、陈辉,还有自己最得力的弟弟郑鸿逵都放在潮州,对我军之重视可见一斑”

“潮州的陆师布置如何?”

“大都督,其五万大军,有一万布置在潮州府以北的山区,甘辉、郭泰的万人布置在紧挨着惠来的潮阳县,杨才、丁镇的万人布置在普宁县,洪旭亲领万人在揭阳,大将施福还有万人布置在潮州、澄海”

“潮州北面呢?”

“是由大将洪政统领,驻扎在程乡县”

“还有一事值得我军注意”

“哦?何事?”

“原台州参将马信是陕西人,弓马娴熟,手下还有近千的骑兵,郑芝龙原本想上书朝廷将他调到福建,不过朝廷并未同意,郑芝龙一气之下便私下与马信接触,结果马信便辞官了,还带走了他的千骑,如今已经被郑芝龙任命为潮州总兵官,事已至此,朝廷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如今马信也驻扎在揭阳,手下一共有三千骑兵”

“三千骑,无妨,惠来的靳统武手下也有三千骑”

原本惠来的靳统武手下只有八百骑,最近又从江左调了两千多骑过来,徐成也过来了。

“彭家声部到哪里了?”

“大都督,已经抵达了海丰县”

“江西方面呢”

“回禀大都督,邱福的九千人正在瑞金驻扎,随时可越过古城直指汀州府,如今的汀州府是由郑彩镇守,以邱都督的实力,对付郑彩不在话下”

“花小山的九千人正在广信府的铅山县驻扎,随时可越过分水关直指建宁府,建宁福是由郑芝龙另一弟弟郑芝豹镇守”

“九龙营的副都督杨文率领山地营的三千人、邱福部的三千人正驻扎在建昌府的新城县,随时可越过黄土关直指邵武府,邵武府是由郑联镇守”

“驻扎在新宁县的张勋部已经前移到新宁、程乡之间的大山上,随时可以攻打程乡”

“杨天星部九千人已经与彭家声部一起到了海丰”

李安国点点头,他这次来,就是想一鼓作气解决了郑芝龙,占领福建全境,郑芝龙号称有水陆兵马二十万,不过其精锐便是如今在潮州的这五万人、南安的三万人,水师精锐也在这两处,其余的全部是在以前福建各处明军的基础上改编的,就算郑芝龙财大气粗,也只能也只能优先考虑这八万精锐以及水师部队。

汀州府、邵武府、建宁福三处兵马各有万余,按说应该不是邱福、杨文、花小山的对手。

“用快马通知上述各支人马,让彼等在一月底同时发动进攻!”

当夜,二十艘海船、五十艘小船趁着夜色出发了,这二十艘海船的首领是刚刚从白龙尾岛调回来的熟知潮州地界的万礼,船上载有三千海军陆战队水兵,这三千人的统领则是原碣石卫的副将、七大寇之一的苏利,此人以前当过山贼,又做过海盗,投奔安**之后正好适合统领海军陆战队。

苏利今年才二十多岁,原本的历史上其投靠苏成之后与苏成争权夺利杀了苏成,不过最后在碣石卫一带坚持抗清,也算用功于大明,安**横空出世之后苏成死于郑芝龙之手,他便没了与苏成争权夺利那一幕,如今眼见安**势大,便一门心思投靠了。

他们这支船队今夜的目标便是南澳岛,此次李安国准备与郑芝龙决战的关键所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