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南洋的新动向

明末美僮传奇 第二百六十八章 南洋的新动向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忙完贵州之事,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二月份,李安国生怕广东出事,便任命杜虎为贵州水师都督,遮护从叙州一直到巴东这一带的长江江面,又让堵胤锡在普安卫建立冶坊和铁坊,那里便是后世六盘水的所在,有大量埋藏很浅的铁矿和煤矿。

同时又让湘西布政使史可镜让人送来了大量的番薯、玉米种子,让贵州的山民试着种植。

忙完这些后,他便带着自己的亲卫以及彭家声的一万人先从陆路回去了。

此时的四川江北一带,在樊一蘅的斡旋下,松潘副将朱化龙、叙州总兵杨展、总兵甘良臣齐心合力,利用山川形势击退了吴三桂的一次次进攻,最终吴三桂只得缩在成都平原附近,静等东边大军的消息。

东边豪格部相差仿佛,大军进入川东后,从汉中南来的巴颜、马科部被李过、孙可望的联军击败,后来又缩回了汉中。

李定国亲率大军连下巫山、奉节、云阳、万县,击毙谭弘、谭诣,谭文侥幸逃过一劫,带着残兵败将遁入了忠州,最后在曾英的支持下,勉强守住了忠州。

豪格的大军很快占领了太平、达州,最后麾师南下,准备合围重庆,不过此时已经占据大半个夔州府的孙可望、李过部又时常西进袭扰,倒是帮了曾英的大忙,豪格见短时间拿下重庆府无望,便将重兵驻扎在保宁府、顺庆府,准备等下一批粮草以及汉军过来后再向川东、川南进军。

一时川东、川西也出现了难得的均势。

此时李过部突然东进,占据了湖北的兴山、秭归一带,与孔有德的夷陵州近在咫尺,一时湖北“大震”,这样的情形下,彼等也没有心思考虑南下的战略,只得先解决了李过再说。

这也是李安国放心回广东的重要原因。

等李安国回到广州时,正好赶上过年,一家人难得的团聚在一起,踏踏实实过了一个好年。

永和三年(1648年)大年初三,李安国赶紧召集了奚鼎铉、周综文、彭家声、童以振、燕厥中、薄钰等人议事。

“大都督,潮州的郑芝龙一直没有什么动静,不过据按察司探子的消息,彼等一直没有停止过招兵买马的动作,彼等北上的大船在冬季载回了大量的战马,如今大江以南战马缺乏,肯定不是南京方面提供给彼等的,若是职部所料不差的话,彼等应该跟鞑子勾结起来了,这些战马多半是与鞑子交易得来的”

“哦?弄清楚有多少战马没有?”

“福州、泉州、厦门三地都有我军的探子,装载马匹的船只全部在福州港卸船,前后一共有三批,约莫三千匹,最终的地点应该是去了北边的建阳县,听说那里有几十万亩草场”

“最后一批是什么时候到的?”

“一个月之前”

“嗯,马匹买回来之后尚需驯练,等到成军至少要半年,加上骑兵的训练,我等应该还有一年的和平时期,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我想区区三千匹战马对我等的威胁应该不大,就怕彼等不断从鞑子那里获得战马”

“南洋方面有何动向?”

“大都督”,奚鼎铉说话了,“十、十一、十二三个月份,我等又转运了一万户去了南安特别府,按照大都督此前的计划,全部安置在柴棍以南,湄公河以北的地方,此地面积颇广,区区一万户放进去也显得空空荡荡的”

“蔡九仪在南洋一带也招募了三千户,如今也放在那里”

“安置了这一万三千户以后,以柴棍为中心的地方,东边是隆庆-罗夷-头顿的一万户,同奈河东西两岸是以前的汉民三千余户,加上新安置的一万三千户,南安特别府便有了两万六千户,丁口近十万,在柴棍一带已经是最大的部族了”

“柴棍的占城人、广南人、真腊人加起来也就十万左右”

“徐勇将军已经在新来的移民中招募了五千人,如今他的手下原本有九千步军、三千海军陆战队,加上这五千人之后,陆师总计达一万七千人,加上四十艘大船,在这南洋地界恐怕是首屈一指”

“也不能掉以轻心”,李安国摇摇头,“广南国如今与我军是仇敌,真腊国、暹罗国丁口都有几百万,充分动员的话也会有十万大军”

“那这移民之事还继续吗?”

“大陆就算了,让蔡九仪多多动员南洋一带的汉民吧,对了,去了这许多人丁,同奈河与湄公河之间没有我等的城池也不行,我走之前与你等说过,不知……”

奚鼎铉拿出了一张草图,“大都督,地方已经定好了,就在两条河流之间,柴棍的南边约五十里的地方,此地距离更南边的湄公河也有五十里,离东边的大海约一百里,我等的移民大多安置在此地以东的区域,约莫两百万亩”

“此地原本是占城人占据的一个小镇子,毗邻西威古河,张家玉与彼等商议过后,以一万两白银的价格买了下来,彼等也是欢天喜地地搬到更西边去了,我等计划就在此地建设新城,正等着大都督确认、命名”

李安国在脑子里仔细搜索了一下,估计就是后世越南新安市所在,于是说道:“就在这里吧,建设可住五万人的大城,砖瓦、水泥就在当地烧制,名字嘛,就叫新安得了”

“大都督,毕方济回来了,他还带来了那什么教皇的旨意,说希望与我军建立全面的关系,我问他什么是全面的关系,他支支吾吾地没说,不过他说西方的天主教国家可以全面支持我等,我想如今我军各方面也不差啊,何须彼等支持”

李安国此时却是犹豫不决,难怪这毕方济在安**初入广东时便急急忙忙回去了,原来是请示教皇去了,彼等想建立的全面关系无非是让安**全面敞开彼等传教而已。

不过就这样拒绝了也不好,自己还指望他们给自己输送一批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呢,想到这里便说道:“等我见见他再说吧,不过你赶紧与方以智商议一下,除了敞开民间书院建设外,对佛门寺庙、道观也要一并纳入管辖范围,这天主教嘛,原则上同意彼等在省城兴建教堂,不过也要像寺庙、道观那样统一管理”

“这些都归礼部管,让方以智将这些事务抓起来,不要老盯着衡山大学”

“彼等的教义,在穷困的地方还有些用处,像我安**这样安宁、富足之地恐怕没几个人相信,不过也不得不防,按察司做好监控吧”

“那大都督是同意了?”

“你就是不同意,彼等也会源源不绝地进来,堵不如疏,做好监控便是了,对了,西夷有何动向?”

“大都督”,薄钰说道,“西班牙夷、荷兰夷原本并未重视麻涌岛的贸易,不过最近好像又重视起来,不断找到我要增加船位”

“可弄明白了背后的原因?”

“大致明白了,如今的江南、福建两地,彼等都在厉兵秣马,对于桑蚕、茶叶等物开始有一些抑制了,鼓励农户多种粮食,所以这生丝、茶叶便少了起来,而我等却有大量的供应,还有景德镇的瓷器,彼等一见便又跑回来了”

“那你是怎么答复彼等的?”

“尚未最终答复,只是说一切要等到大都督最后确定”

“那你自己的意思呢?”

“大都督”,奚鼎铉说道,“下官是这么想的,不如答应彼等算了,也不用船只交换,我等去年一年海关的商税就有近五十万,加上各地的商税,加起来不下一百五十万,彼等想要增加贸易,还可为我等增加关税,何乐不为?”

李安国仔细想了一下,“也罢,如今我等在广州、崖州的船坊都在开足马力制作,确实不需要彼等的船只了,这样吧,答应彼等,不过对于他们输入我方的货物要加以限定,比如西班牙人,硝石至少要占三成的船位,铜锭至少要占两成,其余的随他自己安排”

“荷兰夷以木材、帆布、大米为主,也要占至少五成的舱位,如果彼等答应了,每家增加三个泊位”

“大都督,这荷兰夷不是与鞑子往来密切嘛,为何……”

“无妨,彼等骨子里还是一个商人,哪里有利益彼等便趋向哪里,你想拦也拦不住,对了,英夷的机床、海军、工匠过来没有?”

“尚没”

“告诉彼等,要尽快输入这些,如果彼等能办到,可以豁免部分税金,输入的货物也要以硝石为主,毛呢布也适当要一些,还有何事?”

“对了,安南国的郑主已经派人来过几次了,非得要购买我军新出产的火炮,我没敢同意”

“同意他们,如今我等正在全力经营南安特别府,有郑主在北边给广南国捣乱,我等何乐而不为?不过柱国,你让火炮作坊专门分成一部分人,不要太多,一成就够,让这些人专司铸造外销的火炮,这价格嘛,自然与正常的火炮一样,不过质量嘛,就差一些了,用此一等的铁料,口径也小一些,反正要比我军使用的至少相差一个等级”

“下官明白了,大都督高见,下官这就去安排”

“大都督,还有一事”

“何事?”

“上次在南洋救了沈劲将军、盘踞在三宝太监命名的安不纳群岛的张杰绪来了,他已经来了一个月,非要见到大都督不可”

“啊?!赶紧去请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