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四十章 意外的敌人

明末美僮传奇 第二百四十章 意外的敌人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时间很快来到了十月份,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意料中的阮主进攻庆和的事情

并没有发生,不过周边形势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吴三桂的大军继续在凤县附近与李自成对峙,双方互有胜负,由于吴军粮道

较长,就在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吴军必定会在冬天来临之前不得已退兵时,事情竟然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此时从陕西南下汉中,最为便利的自然是兵出宝鸡,出大散关,沿着官道直

奔凤县、留坝,然后直扑汉中府城。

除此之外,还有三条路可以从关中平原来到汉中。

从西到东依次是:

经五丈原、陈仓沿着褒水直扑凤县与汉中之间的留坝;

直接从西安出发,沿着子午谷来到子午镇,进而攻略两头的洋县与石泉县,将汉中从中拦腰截断;

屯兵旧县、镇安县,沿着泎水南下洵阳,占了汉中府以东的兴安所后再往西打。

这三条路都还在,不过官方并没有修葺官道,而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小道,其中褒水上的栈道已经断绝,虽然绕山小道可以断断续续通行,不过想要大规模行军并不是易事。

饶是如此,闯营考虑到此路离汉中较近,李自成依然在五丈原与留坝之间的江口镇安排了一支兵马镇守。

子午谷倒是可以通行,不过此处长期失修,只有民间的采药人与猎户走的小道,何况就算你像三国时魏延所谋划的那样沿着子午谷来到子午镇附近,一来由于粮食问题,出兵便不会很多。

二来此时镇守子午镇的是闯营里与刘宗敏齐名的田见秀,其部下有一万五千大军,你千辛万苦来到子午镇,还要面临田见秀上万大军的阻击,怎么来说都没有多少胜算。

至于另一条到洵阳的道路,敌人既然可以从郧县直接沿着汉水打到洵阳,就不需要千辛万苦从关中来打了。

而此时,缐国安部正在湖北与陕西交界处的白河县与李过部对峙。

李自成千算万算,却忽略了一支人马。

满清退守长江一线后,湖北、安庆-凤阳、扬州-淮安一线分别由新封的三王镇守,依次是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

而中原腹心之地的河南,满清也没有放任自流,除了驻守巡抚之外,勇将鳌拜的五千骑加上续顺公沈志祥的一万步军,作为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等人的后援及机动力量待机而动。

江南的安**不可力敌,偏隅于汉中的闯营满清却势在必得,此次彼等兵分两路,吴三桂、豪格亲领的大军兵出大散关,是正兵,缐国安部兵出白河,是明面上的奇兵。

鞑子却还有一路真正的奇兵,正是经子午谷而来,彼等的统领就是原本安排在河南驻守的鳌拜、沈志祥部,自然以鳌拜为统领,彼等都没有带骑兵,鳌拜带了一千巴牙喇精兵,沈志祥带的全是以前在辽东爬过雪山,卧过厚冰的东江镇老兵,数量也不多,只有三千人。

彼等的目标正是驻扎在子午镇一带的田见秀部。

此时的清兵,无论是真鞑子,还是从辽东过来的东江镇老兵,还没有完全被中原的花花世界掏空了身体,其在白山黑水练就的坚韧耐战尚未失去。

鳌拜、沈志祥这四千人晓行夜宿,没有带太多的粮食,一路靠劫掠、打猎便抵达了子午镇附近。

鳌拜的对手田见秀在闯营里面以擅抚诸将、儒将著称,这擅抚诸将的另一面实则就是和事老,儒将的另一面则是心软。

果不其然,田见秀对于大营的巡守事宜并没有严格要求,等鳌拜部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一个个都惊慌失措。

结局是注定的,鳌拜亲率一千巴牙喇精兵直接攻入了田见秀的大营,并一举生擒了田见秀。

与历史上一样,田见秀还是投降了清军,田见秀一降,投降鳌拜的闯营将士有一大半,只有少数人向西逃亡汉中去了。

得知子午镇失守的消息之后,李自成大惊失色,其实此时的他如果不放弃凤县,分出一部分兵力去迎击鳌拜,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毕竟汉中城还有高一功的一万大军。

可惜如今的闯营已经被鞑子吓破了胆,子午镇一失便萌生了退意,结果这一退便兵败如山倒,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紧追不舍,先后多次大败撤退中的闯军。

幸亏李自成提前知会高一功带着城里的军民向西撤退,几次大败后,李自成的几万大军只剩下几千人,最后在甘肃南部岷州卫的宕昌驿(今甘肃省宕昌县)汇合,汇合之后李自成准备继续西行占据临洮府,并以那里为根基经略青海一带。

或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原本偏隅于汉中的闯营经过历次大战后,骑兵几乎损失殆尽,到了陇南一带后,此地地形与陕北颇为相似,最关键的是还出产战马。

李自成目前还剩下一万余人,不过多是历次大战后剩下来的精锐,在陇南一带搜刮了一番战马后,又装备了几千骑兵,此时的陇南各州府多半是以前投降清军的明军占据着,李自成兵锋之下势如破竹,连续攻克了岷州卫、洮州卫、临洮府,又在三地招兵买马,渐渐地又恢复了一些元气。

值得注意的是,临洮府是由当地一位姓马的信奉大食教的人掌控着,府里信奉此教的人也不在少数,闯营进攻临洮府时彼等抵抗激烈,李自成付出很大的伤亡才占据此地,破城之后一怒之下竟将信奉此教的人杀了个干干净净。

东路的李过部得知李自成主力西进之后,心知再想守住汉中府东部已经不行了,便且战且退,向川北退去,最后攻占了从汉中府东边通往四川的重要城池太平县。

此时正在攻打重庆府的李定国得知此事后便退兵了,他按照张献忠的筹划,明里是撤往成都,实际上却挥兵北进,趁着盘踞南江、通江、巴州一带的袁韬等部不注意一举歼灭了彼等,杀争天王袁韬,收复了保宁府全境。

此时满清的形势是,从甘肃南下四川有李自成挡着,从汉中南下则有李定国挡着,从太平南下有李过挡着。

于是他们只剩下一条进兵道路了,那边是从湖北西边西进,攻占川东的大宁县、大昌县,进而攻占夔州府,再从水路进占重庆、潼川府、成都府,由于对江南安**水师的忌惮,鞑子居然意外的停了下来,将矛头对准了盘踞临洮府的李自成。

于是,如今盘踞四川的张献忠、曾英、李过等人难得的迎来了喘息之机。

这是一路,还有一路与安**直接相关。

话说攻占了黔国公府,将沐家几百年聚集的财富占据之后,蒙自土司沙定洲大大的发了一笔横财(史载沐天波府上历年积存的黄金白银不下几百万两,加上垄断的缅甸玉器生意,实际家产近千万两),又控制了云南巡抚、巡按,威逼两人向朝廷上书申明沐天波“反迹”,推举他自己继任黔国公一爵,由于此时南明小朝廷与云贵之间隔着安**,音信断绝,朝廷不知就里,竟然相信了从间道赶到南京的沙定洲使者。

沙定洲一方面在昆明招兵买马,一方面心里也很不安,因为如今云南楚雄以西的地方还在沐天波以及云南分巡金沙江、澜沧江(金沧道)的杨畏知手里。

沙定洲曾经攻打过楚雄,不过却被杨畏知击败了。

为了坐实黔国公一爵,从而在大义上击败沐天波、杨畏知,沙定洲此时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发兵攻打广西,企图通过攻打广西一事来获得朝廷彻底的认同,他也不是傻子,又约定盘踞贵阳的贵州总兵皮熊一同进攻。

沙定洲偏隅于云南大山,虽然略略听说过安**的战绩,不过并没有亲眼见到,他打的也不是攻占广西全境的主意,而是攻占紧邻云南的上林司、镇安府、归顺州、安隆司,能占据其中一个就行了,朝廷若是知晓他如此忠勇可嘉,绝对会坐实他云南王的地位!

经过精密探查后,沙定洲认为安隆司、归顺州、镇安府很难攻下,不过山洞众多,山寨林立的上林司却大有可为。

上林司全境都是大山,只在西洋江与同舍河(今剥隘河)之间有一小块平地,以前是土巡检司所在,便是上林司的治所,后来朝廷取消了上林司,在此处设有一名把总镇守。

安**接管此地后也深感头疼,此处汉民很少,大山之上遍布山寨、洞穴,人口也不多,全部上林司加起来也不到五千人,每处寨子、洞穴也只有几百人,其中多半是瑶人,田地也是围着寨子、洞穴略略开垦一些坡地旱田,分不分都无关紧要,彼等都是以采药、打猎为主要生计。

最后白云飞报请李安国同意后决定在上林司设置上林县,并维持原状,并没有进行厘清两册诸事——除了登记人口。

安**在原巡检司所在(今剥隘镇)修建城墙、设置官府外,还让陈友龙安排了五百山地营士兵驻守。

沙定洲在云南广南府结集了近五千大军,又四处结交各个瑶寨的头人,最后在瑶人的带领下他亲自带着三千人突然出现在上林县城。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上林县虽然城池不大,只有区区两三里,城墙也不高,最高处只有一丈,守兵也很少,只有区区五百,不过他的三千人攻了三日,却连城头也没有摸到,自己在城下还损失了几百人。

他有些进退维谷了。

远在广州的李安国得知此事后也在暗自盘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