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二十九章 陈上川南海日记(3)

“‘监军,我的船队在那什么满喇甲海峡碰到了荷兰人的船队,两艘大船,

配置火炮不下四十,彼等先是发炮警告,我等当然置之不理,彼等见我方有三艘大船,且火炮也有很多,也不敢轻易下手,便尾随我等船队一直出了海峡’”

“‘出了海峡我等就返回了,按照那葡萄牙夷的船只首领所说的,出了这满

喇甲海峡之后便是一片汪洋大海,荷兰夷想要拦截也殊为不易,我等便返回了’”

“‘那葡萄牙夷又说,如今荷兰夷肯定会在我等回程途中拦截我等,不如从亚齐岛南面绕过海峡回去,我等同意了,葡萄牙夷也很仗义,还给我等安排了一位熟知那里地形的明人水手’”

“‘我等便从亚齐岛南边沿着岛屿一路南下,这岛屿这真是庞大,沿岸只怕有三千多里,我等花了大半个月才抵达荷兰夷盘踞的爪哇岛与亚齐岛之间的水域,在那明人的指引下,我等小心翼翼越过了这片水域’”

“‘一路都很平静,往北行驶了约莫十日后便碰到了大片的群岛,我等正准备前往补充一些淡水和食物,没想到此时荷兰夷的大船又出现了’”

“‘敌船有五艘,每一艘都至少比我等的船只大,不过我等也不甘示弱,便与彼等交起手来,彼等的水战确实超过我等,火炮也比我等的威力大,我的船只很快受到了损伤,而彼等此时已经将我等围了起来’”

“‘眼看就要全军覆没,没想到从群岛那边冲出来大量的船只,都是小船,这些小船都直奔荷兰夷的船只而去,荷兰夷一见势头不妙便扬帆离去了,我等侥幸逃生,对前来帮忙的船队自是感激不提’”

“他又问我,‘监军,你可知是是谁在控制这些岛屿?’,我哪里知晓这些,便摇摇头,沈将军说道,‘没想到万里之遥的南海上竟还有一支以华人为首的势力盘踞在群岛上,这群岛以前三宝太监下西洋时到过,当时叫它安不纳群岛,后来成祖皇帝也确认了这一点’”

“‘岛上还有当时三宝太监下西洋时遗留在当地的明人,不过此时的首领却是新近过去的一群人,安**占据广东之后,原本的一个明军水师千总带着十几艘船只离开了,后来一阵狂风将彼等刮到了此地,如今此岛不断接纳流落在南洋的明人,听说目前已是南洋明人最多的岛屿’”

“我一听也有些欣喜,忙问他,此人是谁?我等占据了广东,为何彼等还要前来帮忙?”

“沈将军说道,‘此人叫张杰绪,为人很是义气,他说他已经从来往的商船口中得知安**占据广东之后的情形,如今有些后悔南下了,不过如今彼等已在当地落地生根了,群岛面积颇大,倒是可以长治久安,我估摸着实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此岛既能种植水稻、蔬菜,山上还有巨木,张杰绪收纳投靠他的落难明人和海盗后,隐隐是这南洋地界很大的一股势力,其手下有大小船只一百多,精壮男丁两千多,自可在此做一方土皇帝,何苦回到广东受人管束?’”

“‘我等在此地将船只修好之后便回来了,想不到区区南洋,就这么绕了一圈,竟然走了五六千里路,大都督以前跟我等说过,什么大海的面积之广,远甚于陆地,我以前还有些不相信,如今相信了’”

“我点点头,又问他这安不纳群岛到龙海岛的的距离,他说有一千多里,我听了便沉默不语,如此远的距离,想要两地守望相助怕是不可得了”

“次日,我与沈将军带着五艘大船前往占城国小国王所在的潘切城,龙海岛到潘切城有近两百里路,我等在海面上行驶了一日方到”

“进入潘切城海面时,彼等的小船便靠上来询问,得知是遥远的大明过来的船只,彼等十分欣喜,原谅我这么说,此时彼等只知晓大明,不知晓安**”

“在小船的引导下,我等在一处码头停下了,不过尚要等彼等通传”

“不知晓彼等在商议什么,足足过了大半个时辰彼等才派人过来迎接我等,最后我与沈将军两人带着十名卫士跟着他来到了王城所在”

“说是王城,实际上其规模还不如安**旗下的一个县城,都是用大石头垒成的,高约一丈,周长约有一两里,来人将我等引到了一座府邸,府邸是明人式样,不过只有两进,在客厅里我等见到了占城国此时的五大臣之一的郑玄”

“说起来这占城国还真是一团乱,以前广南国之地全部是占城国的土地,如今一退再退,到今日只有区区三州,三州大多数土地还是广南国国主认为可信之人镇守,可怜的占城国国王能指挥的只有这小小的王城军民”

“占城国的今日,境内各种势力都有,由于彼等信奉教义的不同,又分成了几派,信仰大食教的是一派,此派对于王室倒是忠心耿耿,信仰梵天教的又是一派,此派对于是在广南国下还是在占城国下不是很在意,只要能维护彼等之地位就行了”

“信仰中华儒门学说的也是一派,此派对于广南国倒是很向往,因为无论北方郑家,还是南方阮家都是着大明衣冠,使用汉字,如今这五大臣之首的,潘切王城的实际统治者便是一位心向中华文明的占城人,他就是郑玄”

“郑玄自然是南洋土人模样,面目黝黑,身材矮小,不过并不瘦弱,还有些肥胖,穿着大明的士子衣服,还能讲汉话,不过需要费力才能听得清楚,最终还是让思利弗出面才顺畅一些”

“听完我等叙说的大明境内形势,郑玄似乎有些沉吟不定,半晌才对我等说,‘这安**能一统大明吗?’,我与沈将军自然大声说是,又列举了安**大破满奴、郑芝龙的事情,这郑玄或许是了解了满奴和郑芝龙的事情,听完此话后便决定派人跟着我等北上一探虚实,我等自然应允”

“我等又向他说了东侧龙海岛的事情,当然不能说占了此地有所图谋的事,只是说将来可以此岛为根基与占城国守望相助云云,郑玄也相信了,这样的小岛彼等也没看在眼里,于是我等趁机提出岛上的人如果前来购买物资,希望彼等不要阻拦的事,郑玄一口答应了”

“次日,给陈奇策留下五艘大船,两艘小船,又让陈奇策派了一人长驻潘切城往来沟通,之后郑玄便让他的长子郑注跟随我等前往广州”

“我明白此人确实是对中原典籍有些熟悉,否则这父子二人的名字为何都取得是中华史籍上的名人?”

“郑注才二十多岁,面目却比其父好看得多,汉话也说的比他父亲好,一问之下,才知晓此人的母亲竟然是信奉大食教的大食人,他父亲又为他请了流落南洋的明人师傅”

“又问他到底相信何教,他也有些犹豫,最后说道,‘如今占城国风雨飘摇,随时都可能被广南国灭掉,按照这种情形,还是信奉大食教好,大食教刚强进取,儒教温和,大食教才是救国之道’”

“我等自然与他据理力争,郑注依然坚持己见,最终还是沈将军说服了他,他带着他参观了我等的大船、巨炮、火铳以及船上兵卒的操练,郑注一见之下眼神中很有些向往,最后竟然说道‘儒家还有如此利器?’”

“我不禁感叹道,‘千言万语不如看一眼’,不过看到郑注对儒家的信心又恢复了几分,我也由衷地感到高兴,不过这是船坚炮利得来的,这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我等在广东临行前大都督回南昌探望二夫人和二小姐去了,此时应该回到广州了吧,大都督无论人品相貌还是才学,都是震古烁今,可惜如今掌握了偌大的地盘,膝下只有二女,岂不惜哉!”

“船队继续向北方行进,此时已经是五月下旬了,东北风已经很少见了,多的是东南风、西南风,一路倒还顺畅,抵近会安时,汪然明的船队见了也是喜出望外,掌柜的见了我等便问道为何耽误了这许多时日,等我将一些事情说了,他也是嗟叹不已”

“船队驶近阮主所在的顺化海面时,出现了大队的阮主船只,这阮主的船队比郑主的要大一些,每艘船只还配备了几门火炮,此时我等炮窗齐开,彼等见了也无可奈何”

“阮主船队的首领,听说还是阮主手下两位大将军之一的水师统领,一个叫阮有鎰的非得要上我等的船只看看,我等正要炫耀军威,岂有不愿之理?”

“那阮有鎰年方四十出头,与寻常安南人不同,身材略高一些,也粗壮一些,其参观了我等船只,沈将军又安排了大炮的发射、水兵的操演,阮有鎰一见之下颇为惊异,我见了心里只是好笑,撮尔蛮夷,岂能识得天朝大国之威风?”

“我可是听说了,这阮主国内只有不到百万人丁,而北方的郑主境内却有两百多万,郑主水陆官军有十万之众,而阮主却只有两三万,而阮主却在两国的边境横山、争江一带修建长城、堡垒,两国在这长城、堡垒附近反复交战几十年”

“最终还是胜负难分,阮主国力弱于郑主,为何能形成这不胜不败之局面?”

“又听人说,南方的阮主背后有葡萄牙夷主持,其军伍火器配置远高于郑主,而北方的郑主背后有荷兰夷支持,荷兰夷可是远强于葡萄牙夷的,为何郑主还是羸弱不堪?”

“多半是荷兰夷没有尽心尽力帮助彼等,这阮主能以两三万水陆人马抵挡郑主十万大军不倒,手下的两员大将居功甚伟,一位是陆上的阮有进,一位便是这眼前的阮有鎰了,在其境内听说有国之干城的称呼,今日一见,我觉得有些言过其实了,不过人不可相貌,或许这阮有鎰深藏不露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